新型肺炎疫情對電子行業的影響分析
肺炎疫情持續發酵背景下,我們聚焦電子板塊,目前行業正處于5G、AIOT、半導體國產化替代帶動的行業上行周期,盡管新型肺炎疫情影響下短期供給及需求均受到抑制,但電子行業屬于受沖擊相對較小的板塊,在疫情出現好轉后有望率先迎來修復行情,我們認為電子板塊在超跌后具有戰略配置價值。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002/409534.htm▍一季度為電子業傳統淡季,疫情防控得力情況下預計所受沖擊相對較小。
2020年春節期間,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蔓延至全國,目前正持續發酵,社會各行業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對于電子行業而言,一季度是傳統淡季,營收全年占比不足20%,在中信行業指數中位列21/29,我們認為疫情防控得力情況下預計所受沖擊相對較小,具體影響仍需動態觀察疫情持續時長及擴散范圍。
▍供給端影響:復工延遲+原材料運輸受阻,電子行業2月確定性受影響。
為防控疫情,多地政府將企業復工時間延后至2月10日及以后,根據產業鏈調研顯示,多數電子企業復工時間延后一周以上,電子行業產業鏈大多位于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受此影響,行業相關公司在2月份預計面臨確定性生產人員返工不及時導致的產能利用率降低風險。與此同時,由于交通運輸受阻和上游供應鏈企業面臨復工壓力,部分企業還將面臨原材料供應不足的風險。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梳理后發現自動化程度高、已海外布局、一季度產能利用率不高、研發驅動型為主的四類企業受疫情影響程度相對較小。
▍需求端影響:短期國內需求受抑制,長期看需求只是延遲并非消失。
復盤2003年SARS疫情期間手機銷量,Q2銷量增速迅速下滑至-1%(Q1為+10%),Q3隨著疫情緩解銷量增速又反彈至+30%。預計本輪疫情影響下國內終端需求同樣會受到抑制,其中線上渠道占比較高的企業影響相對較小。海外需求方面,目前WHO不建議各國政府對我國采取“任何旅行或貿易限制”,因此目前出口需求仍保持穩定,后續仍需動態觀察各國政策變化。需要強調的是,長期看需求只是延遲并非消失,在疫情緩解后有望復蘇。
▍聚焦武漢:目前面板及存儲產業保持正常運轉。
武漢是本次疫情的重災區,也是我國面板和存儲產業的重要聚焦地,其中面板產業包含京東方、華星光電及深天馬的共計5條產線,存儲產業涉及長江存儲、武漢新芯兩家重要存儲器廠商。由于面板產業和存儲產業全年不停歇運轉,因此春節期間仍正常經營,且自動化率較高,預計不會受到復工問題的嚴重影響。此外,相關企業正向政府申請特殊許可,以解決原材料及產成品運輸問題。
▍風險因素:
疫情導致企業復工情況不及預期,原材料供應風險,下游需求不足。
▍參照非典疫情,以史為鑒,我們認為電子板塊在超跌后具有戰略配置價值。
我們復盤了非典時期的信息科技板塊表現,認為2020年整體情況與2003年SARS疫情期間不同,短期疫情或導致風險偏好降低,板塊整體承壓;但中長期看2020年為電子擴張階段,板塊盈利能力角度看,本次疫情期間電子板塊盈利能力更高更確定;板塊估值角度看,非典期間國內流動性收緊,本次疫情期間外部相對寬松,估值擴張。我們認為電子板塊在超跌后具有戰略配置價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