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針是怎樣避雷的?
為了避免雷擊,建筑物的樓頂會安置避雷針,然而早在中國古代,屋頂上就會設計魚尾或者龍頭的瓦飾,在美觀的同時也兼具了避雷的作用。可是你知道避雷針是如何避雷的嗎?

雷雨天氣時,空氣的帶電云層帶著負電荷,使得很多高層建筑被感應上大量正電荷,而避雷針的尖端聚集了最多的正電荷,極易與帶電云層形成通路,把避雷針連接大地,在觸電的瞬間就可以將雷電流瀉入大地,從而達到防雷的效果。

其實,避雷針并不是在避雷,而是在引雷,那么這么巧妙的方法是誰想出來的呢?
他就是美國的著名科學家富蘭克林,他為了研究閃電是否放電,冒著生命危險在雷電天氣里做了風箏實驗,并發明了偉大的具有實用價值的避雷針。
然而,避雷針作為一個整體,引雷和泄流都至關重要,如果沒有最好泄流工作嗎,則會使建筑陷入更加可怕的觸電危險中。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