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怎么辦?
昨日中芯國際披露最新財報,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31.71億元,同比增長41.9%;歸母凈利潤31.38億元,同比增長51.1%。但受手機、消費領域需求疲弱,疊加部分客戶需要時間解讀美國出口管制新規的影響,其第四季度營收預計環比下降13%~15%,毛利率在30%~32%之間。
此外,中芯國際將2022年全年資本支出從約320.5億元上調為456.0億元,用于支付長交期設備提前下單的預付款。這有力地擊碎了“中芯國際暫停采購國內設備一年以上”的傳言。據介紹,未來5-7年,中芯國際有中芯深圳、中芯京城、中芯東方等總共約34萬片12英寸新產線的建設項目,基于這些項目長遠安排的原因,公司要支付長交期設備提前下單的預付款。
趙海軍談道,2022年下半年,從宏觀環境來看,消費需求疲弱,國際局部沖突帶來的全球能源危機、高通脹、貨幣波動等,導致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疊加美國頒布的新的出口管制新規,給全球產業鏈和區域產業鏈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業態變化和挑戰,產業分工體系和布局正在發生深刻的調整,原有的全球產業鏈循環受到干擾,甚至被阻斷,區域化進程在艱難曲折中推進。
據中芯國際初步解讀,近期美國更新修訂的出口管制規則,對公司的生產運營有不利影響,公司與供應商保持密切溝通,對新規中一些概念的厘清及對公司的影響評估工作仍在持續進行中。
2年前,半導體風向標陳杭提出了中芯國際未來戰略的三大方向《中芯國際:路在何方?》。
今日,是時候再次審視中芯國際面臨的四大挑戰:
A、先進工藝的研發:比如FinFET 14/7nm;
B、存量產能的運營:主要是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各廠區;
C、新增產能的擴張:基于已有量產工藝技術的產能擴張;
D、國產fab廠的突破:與國產設備和材料商一起通力合作。
按照優先級:
在1988~2017年的半導體全球化蜜月期中,A > B > C > D
在2018~2025年的半導體反全球化浪潮中,D > C > B > A
在2025~20xx年的半導體兩大陣營對抗中,C > D > A > B
面對行業30年未有之大變局,置于大時代背景下的中芯國際也有全新的時代觀和站位。
由于種種原因,在2018~2025年,本應該放在第一優先級的成熟新增產能擴張未能得到充分執行。中芯國際北京線幾經挫折終于在2020年末全球爆發8寸和12寸成熟工藝為主的產能危機時,才正式宣告,但為時已晚。中國龐大Fabless行業面對全球晶圓廠代工產能的緊張,本土并沒有強力的產能后備軍。
未來中芯國際的四大任務中,通過擴產滿足國產Fabless需求并提供基于國產設備和材料的安全可控的代工服務為第一要務,維護存量產能正常運營為第二要務,至于在先進工藝的突破,這不是公司個體所能及,而是要通盤聯合國內半導體設備、材料、IP/EDA廠商一起合作,共同突破的系統性工程。
呼應半導體全球化的三個階段,中芯國際將走向何方?
國際化中芯(2000~2017年):在全球化外循環的背景下,中芯國際誕生,國際化成為其公司運作第一標簽,港股,美國兩地上市迫切融入全球。
雙循環中芯(2017~2025年):美國主導逆全球化背景下,中芯國際應相應的改變戰略,以國產化為主國際化為輔的兩條腿走路。
國產化中芯(2025年~未來):美國步步封鎖,留給中芯國際的路只有加速內循環為主導的真正國產化中芯。
沒有企業的時代,只有時代的企業。未來中芯國際之路是:內資主導的,基于國產設備+材料的,服務國產Fabless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中芯國際。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tcp/ip相關文章:tcp/ip是什么
藍牙技術相關文章:藍牙技術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