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芯榜
近日中國臺灣成為中美關系緊張的核心關注點,而中國臺灣供應全球63%的芯片,由此芯片供應危機有可能加劇加深;同時,根據美國CNBC信息顯示,來自IDC(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分析師稱,全球芯片短缺尚未結束,且制造減速還將嚴重加劇短缺持續。

The global chip shortage will continue, and consumers will have to pay for it, an analyst from the 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 said.Sasirin Pamai | Istock | Getty Images
此前,俄烏地緣政治形勢持續為半導體產業鏈關鍵節點施壓,芯片供給并不會顯著、極速增加,因大量半導體材料、特殊氣體等等都是芯片生產制造的必須組成部分,無論設備構成還是工序中的耗材,都不可或缺。
IDC亞太研究中心分析專家Vinay Gupta介紹,俄烏都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占據重要環節和份額,且都是氪氣(krypton)重要供應商、是芯片制造的必備特殊氣體之一。
▲電子特氣在晶圓制造中的應用 資料來源:CNBC、CNKI,IDC,2022年8月
01 “國產替代正當時”的半導體材料行業近況
半導體材料、包括特氣,是產業重要支撐和發展的基石,長期供應格局基本被歐美日韓壟斷。中國作為最大的半導體市場、產業鏈重要參與者。

▲半導體材料貫穿制造全流程
一方面美國不斷加大制約力度、“卡脖子”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國際巨頭競爭格局導致半導體材料份額搶占難度高,盡管中國大陸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今非昔比,但材料企業仍需形成由點到面的層層突圍,小編通過對于產業的觀察和描摹,挖掘材料和芯片制造環節所取得傲人成績背后的真實驅動力。
SEMI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達643億美元,同比增長16%;中國半導體產業起步較晚,本土半導體材料廠商全球市占率僅13%。據SIA數據,2021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同比增長26%,達5559億美元、創新高;從區域看,中國仍為最大半導體市場,銷售額為1925億美元,同比增長27.1%,占全球比重34.6%,連續多年蟬聯第一。
另外,受益于汽車電子、云計算、5G、IoT等下游需求高景氣以及國家政策支持,我國本土半導體材料生產廠商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在多個細分領域培養出一批重點本土半導體材料供應商,包括第一梯隊滬硅產業、上海新昇、有研新材、江化微等企業,并對晶圓代工企業,如中芯國際、華虹以及合肥晶合集成等都有著持續研究和互動。
小編注意到,半導體材料供應商能夠在國際巨頭技術、市場壟斷的先發優勢下,于眾多企業競爭中脫穎而出,既依托政策支持、企業本身研發技術和生產實力,也離不開廠房產線等基礎建設,通過調研和業內訪談,我們發現在半導體EPC工程總包領域、產線建設和廠務工程方向多點布局的中電二公司,正積極布局中國半導體材料廠房全生命周期建設。
02 半導體及集成電路材料產業的工程“幕后英雄”
半導體材料廣泛應用于晶圓制造與封裝環節,涵蓋晶圓(硅片)、光罩(光掩模版)、光刻膠及輔材、化學試劑、電子氣體、靶材、CMP材料、封裝基板及引線框架等;硅片為半導體材料領域規模最大品類,市場份額占32.9%,其次為氣體,占比約14.1%,光掩模占比為12.6%。

▲半導體材料占比 資料來源:團隊分析整理,2022年8月。

▲光刻原理示意圖
在眾多半導體材料中,硅片與光掩膜版是兩種非常重要而且特殊的材料,硅片是制作半導體的基礎材料,通過對硅片(又稱硅晶圓)進行光刻、離子注入等手段,可制成集成電路和各種半導體器件,而光掩膜版(或光罩,英文對應Mask)則是光刻機的關鍵配套材料,是限制最小線寬的瓶頸之一。 
▲光刻流程
關于上述兩種材料的國內產業化及工程要求,中電二公司電子行業設計專家陸晶表示,“半導體材料成本占比相對較低,卻對良率影響很大,目前,硅片與光掩模版的國際廠商已占據先發地位,但國內半導體材料廠商仍有角力空間及破局機會,進行技術突破的同時,產業化相關的廠務、生產線建設也不容忽視。某種程度上,甚至是決定半導體材料廠勝敗關鍵。半導體材料行業工程建設在廠房及產線設計、施工速度、施工質量方面有著極高的要求,促使工程服務行業不斷升級,工程總承包(EPC)也是產業化最終模式。”
據了解,近年國內半導體材料產業化過程中,尤其是在半導體硅片及光掩模版行業中,有多個EPC總包工程不斷突破著工程行業的天花板,如在硅片廠商中滬硅、西安奕斯偉、浙江金瑞泓、浙江中晶等企業的產業化項目,在光掩模版廠商中則有上海傳芯半導體掩模、廣州市光掩模等企業的產業化項目。
“半導體材料產業化中采用工程總承包(EPC)模式可有效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設計、采購、施工等各個環節減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浪費,降低建筑工程成本,實現規模經濟效益。基于核心優勢和能力邊界的持續拓展,中電二公司已服務項目超過6000+個,國內前10名半導體企業服務占比90%,并在業內創新提出 L-EPC(精益EPC建造)模式,提倡營銷實施一體化、設計施工一體化以及土建機電一體化,此模式也已經得到了很多半導體業主的認可。”中電二公司設計專家陸晶介紹道。
▲中電二公司在半導體材料廠房部分業績
03 國內半導體材料工程EPC總包的未來
隨著集成電路工藝制程技術持續演進,產能擴張趨向于全球化,對半導體材料和光刻掩模版的生產制造提出了更高技術和效率要求,因此,具備智能工廠建設服務能力與系統統籌運作能力的工程EPC企業將更具有競爭力。
“十四五”期間,半導體工程EPC企業將堅持立足于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面對歐美日韓的競爭和積極應對宏觀政經形式,以國內市場為主體,全力服務國家區域協同發展戰略,強化區域營銷與地方發展精準對接,在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做大做強做優國內市場。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