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抹掉你的網絡痕跡,從未如此簡單

        抹掉你的網絡痕跡,從未如此簡單

        發布人:硅星人 時間:2021-07-19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谷歌的這個新功能,居然先上了 iOS 平臺……

        ——

        文|杜晨    編輯|Lianzi


        當我們遇到一個從未聽說過的東西,下意識的反應是立刻掏出手機搜索一下。很多時候這些東西和我們并沒有關系,然而尷尬的是,沒過多久我們就會收到和它們有關的廣告……

        可能谷歌也意識到這部分的搜索數據對于建立準確用戶畫像并沒有太大意義,還不如給用戶提供一個快速刪除掉最近搜索基路的方法。

        為此,谷歌最近在移動端搜索 App 上推出了一個新功能:“一鍵刪除”最近15分鐘。

        “一鍵刪除”最近15分鐘

        目前,在 iOS 上使用搜索 App 的用戶已經可以看到這個新功能:點擊右上角的賬戶頭像,在“搜索記錄”一項下會有一個新的按鈕“刪除最近15分鐘”

        用戶點擊這個按鈕就能回到搜索首頁了。應用會顯示一個對話框,寫著“正在從谷歌賬戶刪除對應的搜索記錄”。當然,如果你突然改主意了,也可以點擊對話框里的“撤銷”

        這個功能非常貼心,畢竟有相當一部分用戶,不會希望谷歌或其它搜索公司隨時監控著自己的一舉一動。雖然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我們的一舉一動常常被監視,但至少現在我們有個一個機會可以快速地刪除掉沒有意義的搜索記錄。

        這個功能現在已經上線谷歌搜索App的 iOS 版本了。居然比 Android 版本還快!谷歌也透露,這個功能會在今年晚些時候上線谷歌搜索 Android 版。

        不過在網頁端上,用戶也可以手動刪除最近1小時內的搜索記錄。

        在 Android 和網頁端上,用戶也可以設定自動刪除3個月、18個月或36個月以前的搜索記錄。

        共享用戶屏蔽使用記錄

        谷歌在2016年推出了 My Activity (我的活動歷史)工具,可以讓用戶更加簡單直觀地查看自己在谷歌絕大部分主流產品的使用記錄,還可以定向刪除那些不想保存下來,或者不希望“給谷歌看”的使用記錄和數據。

        不過,這個功能又給那些家庭共享賬號和共享設備的用戶制造了另一層麻煩:任何登錄了同一谷歌賬號的設備,都可以訪問 My Activity 查看使用記錄。

        為了解決這個麻煩,谷歌決定給 My Activity 加上了一個“鎖”:每次訪問 My Activity,都需要輸入密碼或者進行兩步驗證,才可以查看全部的使用記錄。(當然,用戶也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上這個鎖。

        有了這個功能之后用戶就不再需要擔心,孩子可能看到父母的瀏覽記錄,以及伴侶之間不需要交手機就能查記錄的隱患了…


        面向隱私的設計理念

        眾所周知,谷歌的產品、服務和操作系統歷來在隱私方面頗受詬病。以上這些新功能,也是谷歌在今年開發者大會 I/O 2021 上推出的隱私方面改進計劃的一部分。

        谷歌宣稱,從今往后公司的產品將會采用“面向隱私的設計理念” (Privacy by Design)。

        比如,從今年起,所有用戶的所有使用數據都會默認在18個月后自動刪除。再比如,谷歌現在直接把用戶隱私的各種開關和設定,放在了產品更加明顯的地方。此外,現在在谷歌搜索 App 上,用戶直接長按右上角的頭像,就可以快速進入無痕模式 (Incognito Mode).


        無痕模式下,用戶的瀏覽記錄、Cookies 和網站數據、網頁表單填寫的內容,以及使用第三方網站給的臨時授權都將不會保存下來。

        與此同時,谷歌還在積極開發一些更加前沿的技術,比如機器學習領域的“聯邦學習”技術 (Federated Learning)。這個技術原本設計用來解決 Android 手機用戶在本地使用機器學習模型,設計目標是在保證數據隱私安全和合法合規的基礎上實現共同建模,提升機器學習模型的效果。

        現在,谷歌的一些移動端產品和功能都使用了聯邦學習技術,能夠在最大限度不提取用戶數據、保證隱私的前提下,讓用戶仍然可以享受 AI 帶來的體驗革新。


        當然,作為一家以廣告為核心商業模式的公司,對于谷歌來說,數據肯定是多多益善。

        然而谷歌最近幾年希望改進隱私方面的種種努力其背后的一個關鍵原因,在于數據安全和數據隱私在美國、歐洲乃至全球的監管程度變得越來越高。毫無疑問,像谷歌這樣的大科技公司,在未來的數字世界不再有過去那樣“野蠻生長”的土壤。

        在硅谷,最近幾年來總是以“隱私至上”自居的蘋果公司,也在平臺政策和用戶隱私方面備受詬病。一些人甚至猜測,包括谷歌和微軟等在內的美國大科技公司,在隱私方面的諸多改進,其實背后也是對蘋果的一種嘲諷和示范。

        你對“一鍵刪除最近15分鐘搜索記錄”這個新功能,以及谷歌在隱私方面的種種改進怎么看?歡迎通過留言和我們分享!

        注:封面圖來自于谷歌官方博客,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果不同意使用,請盡快聯系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網絡安全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辽市| 大宁县| 志丹县| 鸡泽县| 贵德县| 襄垣县| 永康市| 岑巩县| 南安市| 宾川县| 巢湖市| 西安市| 阳城县| 峡江县| 永清县| 日照市| 静安区| 常熟市| 永修县| 遵义市| 晋江市| 三门县| 永定县| 临海市| 同江市| 泽州县| 九寨沟县| 平罗县| 甘谷县| 镇平县| 东平县| 文水县| 循化| 伊宁县| 延川县| 洛阳市| 平顺县| 崇义县| 四川省| 嘉禾县| 两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