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盤點 | 馬來西亞54家半導體工廠

        盤點 | 馬來西亞54家半導體工廠

        發布人:旺材芯片 時間:2021-07-09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2021年6月底,馬來西亞政府宣布無限期“封國”,業內人士擔憂半導體市場會受到重大影響。一些激進的觀點認為,馬來西亞此舉將促使下半年芯片、被動器件“大漲”,而“封國”與“漲價”之間是否存在必然聯系呢?

        近日,針對馬來西亞半導體供應鏈做了分析,在文末盤點了44家半導體公司的54家馬來西亞工廠。

        馬來西亞封測產業主要由跨國公司組成

        Statista數據顯示,在全球半導體后端封裝市場中,馬來西亞占據8%的市場份額,在微電子組裝、封裝和測試方面領先全球。據機構統計,2018年馬來西亞集成電路出口份額就已經反超日本,達到了媲美美國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三個封測市場分別是: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美國。去年全球業績前九的封測企業分別來自中國大陸(3家)、中國臺灣(5家)和美國(1家),其中沒有一家是馬來西亞本土的封測廠。不過,日月光、安靠、通富微電、華天科技等TOP 9封測企業,通過自建或并購的方式在馬來西亞有建立封測工廠。屬于并購隊列的有——通富微電的Fabtronic Sdn.Bhd.、蘇州固锝的AIC Semiconductor Sdn.Bhd.、華天科技的Unisem (M) Berhad(前者收購了后者75.72%的股權)等;屬于自建行列的有——日月光的ASE Electronic (M) Sdn.Bhd.、安靠的Amkor Technology Malaysia, Sdn.Bhd.等。除此之外,像英飛凌、英特爾、美光、安世半導體、德州儀器、瑞薩電子、安森美半導體、意法半導體、恩智浦等IDM企業,均有在馬來西亞布局后道封測廠。可以說,馬來西亞是跨國半導體企業的海外封測工廠集中地。

        “封國”期間半導體企業可保留60%的人工

        在半導體供應鏈全球化模式下,許多跨國公司會在不同的地域做布局。對這類公司而言,即使一兩個工廠暫時停擺,短期內有產能損失、交期拉長,但只要加強其他工廠的運作,這種危機就可以被內部消化掉。以英飛凌為例,它在全球范圍內有超過20家工廠,僅馬來西亞工廠就有3個——一個晶圓制造&測試廠位于居林,兩個封測廠位于馬六甲。今年6月中旬,英飛凌發布通知稱,自馬來西亞全面“封國”之后,其馬來西亞工廠預計會有2-3周的累積產能損失,多個地區的生產合作伙伴的產能也受到一定的打擊。據了解,6月2日,英飛凌馬六甲晶圓廠曾被馬來西亞衛生部下令關閉,同時居林封測廠的產能也因員工染疫而受影響。英飛凌的通知從側面反應出,即使部分工廠有短暫停產和產能缺失,也并不代表一定會“漲價”。當然,也有人認為英飛凌的通知是漲價前的“吹風”。也有外媒報道稱,該公司正在醞釀調漲MOSFET售價,漲幅約為12%。不過,截至發稿日(7月8日),暫未看到英飛凌漲價的消息。我們也相信,在只有一兩家工廠短暫停產的情況下,原廠一般不會輕易漲價,除非當前的價格已經無法覆蓋成本。不過,還有另一種情況——部分企業把某產品線的主要產能布局在一個工廠,一旦重點工廠的生產因突發事故而停產,很可能會給企業及其下游廠商帶來較大的危機。比如,今年3月,瑞薩電子那珂工廠N3棟廠房(生產車用半導體)發生了火災,多臺重要核心設備嚴重受損,導致12英寸晶圓生產線停產。直到6月24日晚間,該工廠的產能才得以完全恢復,預計出貨量將在7月第3周恢復正常。據悉,豐田汽車、日產汽車、本田汽車均是瑞薩電子的客戶,在最近這波全球汽車芯片產能緊缺危機中,這三家車企的出貨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豐田汽車6月7日起停產了3-8天,其小型車“雅力士”、SUV“雅力士Cross”、“C-HR”的供應延遲;日產汽車計劃在4-9月減產50萬輛汽車,6月暫停生產英菲尼迪Q50轎車;本田汽車3月宣布暫時關閉英國溫斯頓工廠,此外3家位于日本的工廠在5月也有過短暫停產。雖然這類車企的芯片供應商一般不會只有一家,但是在全球缺芯的大環境下,瑞薩那珂廠的火災無疑是雪上加霜。與瑞薩電子那珂廠突發的火災相比,馬來西亞半導體工廠正面臨著不同的挑戰。馬來西亞政府的行動管制令規定,只要企業符合特定制造產業規范,就可在“封國”期間安排60%員工進廠作業。目前,有多家企業表示已經根據政府要求,實行60%員工及產線人員在工廠生產運作,部分間接人員居家辦公的模式。其中包括華新科旗下的Kamaya Electric(M)Sdn. Bhd.、英飛凌馬六甲封測廠/居林晶圓制造和測試工廠、國巨旗下凱美的子公司ASJ Component(M)Sdn.Bhd.等。這意味著,只要當地的工廠防疫得力,產能還是可以得到保證。只是物流運輸效率變慢、通關速度受限等客觀因素,也會給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增加不確定性,當地工廠的運營正面臨著更大的交期壓力。

        無限期“封國”對本土設備企業影響更大

        馬來西亞還是被動器件生產商和ATE(Automatic Test Equipment,自動化測試設備)制造商的聚集地。與封測行業一樣,馬來西亞的被動器件行業參與者也以外資企業為主,包括了電阻廠商華新科、旺詮,電感、MLCC廠商村田、車規MLCC廠商AVX,鋁電廠商Nichicon(尼吉康)、Nippon Chemicon(日本貴彌功)、晶振廠商精工愛普生等。另外,馬來西亞的ATE產業雖有泰瑞達(Teradyne)這類跨國企業,但仍以本土企業為主,包括JF科技(JF Technology)、偉特科技(ViTrox)、檳杰科達國際(Pentamaster International)、正齊科技(Mi Equipment)等,它們為在馬來西亞設廠的跨國OSAT、OEM、ODM、EMS等企業提供半導體檢測設備。由于本土設備廠商的主要生產基地在馬來西亞,理論上無限期“封國”對這些廠商的影響會更大。從以上信息可知,一旦半導體設備生產商的產能受限,就可能會影響在當地的封測/電子企業的擴產項目的進度。不過,在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來看,馬來西亞半導體設備市場的規模并不大。根據SEMI的報告,2020年全球半導體制造設備銷售總額為712億美元,其中中國大陸銷售額為187.2億美元,中國臺灣為171.5億美元、韓國為160.8億美元、日本為75.8億美元、北美為65.3億美元、歐洲為26.4億美元、其他地區為24.8億美元,馬來西亞則在其他地區的范疇內。所以即使馬來西亞設備廠商的產能受限,也不會對整個全球的半導體產業鏈有太大的影響。

        小結:日增確診病例破七千,預期短期內不會解封

        截稿時,《國際電子商情》分析師注意到,進入到7月以來,馬來西亞每日新增病例數均在6000例以上。馬來西亞衛生部官方推特數據顯示,7月6日該國最新日增確診病例數接近8000例。根據政府的計劃,直到每日新增確診數低于4000例時,馬來西亞才會解除封鎖。從當前的數據來看,短期內解封的可能性并不大,該國的半導體產能將持續受疫情影響。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半導體工廠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顺县| 石棉县| 铜川市| 宾阳县| 会昌县| 阳城县| 嘉禾县| 成安县| 灌云县| 成武县| 崇阳县| 泰安市| 新野县| 九江市| 桦川县| 兴隆县| 延安市| 临夏县| 壤塘县| 信阳市| 平遥县| 泸水县| 永修县| 新绛县| 拉萨市| 凤台县| 乌鲁木齐县| 枞阳县| 荥经县| 兴安盟| 阳谷县| 通江县| 涿州市| 景德镇市| 乌苏市| 宁武县| 庆安县| 巫山县| 泾阳县| 惠水县| 镇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