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疫情發生了ADE效應?目前急需基因測序但缺錢
目前,在全球疫情漸趨穩定時,印度疫情卻大爆發。這像是一顆炸彈,讓全世界一起心驚肉跳。
在過去 24 小時內,印度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首次超過 40 萬例,而單日新增病例數已連續 10 天超過 30 萬例。
鑒于印度的檢測能力,專家認為印度實際感染人數是公布人數的 20~30 倍,那也就意味著印度有數億人感染了新冠肺炎。
伴隨著印度疫情的大爆發,印度氧氣不足、居民在街上焚燒遺體、印度殯葬機構壓力巨大等新聞接踵而至。
印度疫情是否發生了 ADE 效應 ?
各國政府和人民密切關注著印度疫情,特別是印度周邊國家紛紛出具對策。
中國駐印度大使孫衛東發推文寫道:“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今年 4 月以來,中國向印度提供了 5000 多臺呼吸機、21569 臺制氧機、超過 2148 萬個口罩和約 3800 噸****品。”
他還通過推文表示:“中國堅定支持印度抗擊疫情,我們將鼓勵和指導中國公司積極參加合作,為印度獲得各種所需的醫療物資提供便利。”
而大眾更關心,印度的新冠病毒變異到哪種程度了。
最近,印度疫情相關的話題屢上相關平臺熱榜,例如:“印度的這次疫情大爆發,是否已經發生了 ADE 效應?”
ADE 的全稱是 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即抗體依賴增強。
具體來說,ADE 效應指的是,“人感染后再次感染變種病毒后,人體原先產生的抗體可能對于變異后的病毒不起作用。而且這個時候因為人體的免疫系統誤以為病毒已經被‘阻抑’,使得這時候人體免疫系統對病毒完全不設防。這會導致這個病人在感染變異后的病毒后,會比沒有抗體的人癥狀反而更嚴重。”
ADE 效應的特點是:若出現二次感染,那么年輕人的免疫越強,則病情越嚴重。
從印度疫情我們可以得出的經驗是,我們不應該把疫情結束全部希望放在疫苗上,即使接種了疫苗,也不應該放松防疫要求。
印度目前急需基因測序但缺錢
當 COVID-19 開始肆虐時,全球的科學實驗室開始積極收集病毒樣本,分析病毒樣本并公布其發現。
這種研發工作以極快和徹底的速度進行,使巴拉特生物技術公司和血清研究所等公司能夠開始生產 COVID-19 疫苗。
然而,除非印度科學界完全有能力并有能力分析與印度情況有關的樣品,否則印度將無法跟上 COVID-19 的飛速蔓延并克服它。
從所報道的情況看,雖然印度也有世界級的實驗室,但作為一個社會,印度似乎在向它們提供充分支持方面遇到了挫折。
病毒基因測序所需的資金不是天文數字,如果印度的科學家能夠加強他們的設施,詳細分析印度特有的基因,對其進行測序,并將研究結果提交科學界注意,以便制造疫苗的單位能夠不時微調疫苗以對抗新的突變體。
這是病毒學方面的持續努力,印度科學界應該在資金和其他設施方面得到政府的毫不留意的支持。但是印度未能預料到第二波新冠疫情,也沒有重視疫情,因此被 “打” 的措手不及。
不過,印度抗疫態度不容樂觀。令全世界感到痛心的是,至今,印度人還在毫不猶豫地在選舉集會、雕像、中央 Vista 的一座巨大的混凝土建筑、大規模的宗教集會等上花費了數千億盧比,但是沒能及時拿出資金投入新冠病毒測序研究。
根媒體消息, 4 月 30 日中國駐印度大使孫衛東表示,“中國是最早向印度提出支持和幫助的國家之一,也是付諸實際行動最早的國家之一。除了目前已向印度提供的抗疫物資外,中國國內相關企業已正加緊生產印方提交的至少 4 萬臺制氧機訂單,爭取盡快向印方交付所需醫療物資。”
目前,印度正受到第二波新冠疫情侵襲,多地疫情蔓延勢頭迅猛。
印度政府 5 月 1 日最新公布數據顯示:“在過去 24 小時,印度新增 401993 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續刷疫情以來的單日新增最高水平,累計確診病例達 19164969 例。新增死亡病例 3523 例,累計達 211853 例。”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