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oT技術正式被接受為ITU IMT-2020 5G技術標準!
在7月9日結束的國際電信聯盟(ITU)無線通信部門(ITU-R)國際移動通信工作組(WP5D)第35次會議上,5G技術一錘定音,NB-IoT技術正式被接受為ITU IMT-2020 5G技術標準,與NR攜手成萬物互聯智能世界的基石,不得不說,這個NB-IoT真的很“NB”!
那么,這個NB-IoT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優點?發展前景如何?帶著這些疑問,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深入扒一扒。
NB-IoT是這兩年火熱的名詞,和物聯網、大數據一樣在IT行業被熱捧。NB-IoT是IoT領域一個新興的技術,支持低功耗設備在廣域網的蜂窩數據連接,也被叫作低功耗廣域網(LPWAN)。NB-IoT支持待機時間長、對網絡連接要求較高設備的高效連接,據說NB-IoT設備電池壽命可以提高至少10年,同時還能提供非常全面的室內蜂窩數據連接覆蓋。
一、NB-IoT的5大優勢
NB-IoT作為物聯網技術標準,擁有以下5大優勢:
① 海量連接
NB-IoT一個扇區能夠支持10萬個連接,NB-IoT比2G/3G/4G有50-100倍的上行容量提升,這也就意味著在同一****的情況下,NB-IoT可以比現有無線技術提供50~100倍的接入數。
② 超低功耗
通信設備消耗的能量往往與數據量或速率相關,即單位時間內發出數據包的大小決定了功耗的大小。數據量小,設備的調制解調器和功放就可以調到非常小的水平。正式由于NB-IoT聚焦小速率、小數據量應用,因此NB-IoT設備功耗可以做到非常小。
另外,為了進一步降低功耗,延長電池使用時間,NB-IoT引入了超長DRX(非連續接收)省電技術和PSM省電態模式,不僅可以保障設備時時在線,還可通過減少不必要的信令和在PSM狀態時不接受尋呼信息來達到省電目的。這種做法可以保障電池5年以上的使用壽命。
③ 穩定可靠
NB- IoT直接部署于GSM網絡、UMTS網絡或LTE網絡,即可與現有網絡****復用以降低部署成本、實現平滑升級,而且使用單獨的180KHz頻段,不占用現有網絡的語音和數據帶寬,保證傳統業務和未來物聯網業務可同時穩定、可靠的進行。以智能抄表應用為例,與采用有線PLC抄表數據回收成功率在60%左右相比,NB-IoT可以保證數據成功回收率達99%,可靠性大大提高。
④ 深度覆蓋
NB-IoT比LTE提升20dB增益,相當于****功率提升了100倍,即覆蓋能力提升了100倍,就算在地下車庫、地下室、地下管道等信號難以到達的地方也能覆蓋到。
⑤ 成本低廉
在芯片設計方面,低速率、低功耗、低帶寬帶來的是低成本優勢。速率低就不需要大緩存,所以可以緩存小、DSP(數字信號處理)配置低;低功耗意味著RF(射頻)設計要求低,小PA(壓強)就能實現;低帶寬,就意味著不要復雜的均衡算法……這些因素使得NB-IoT芯片可以做得很小。芯片成本往往和芯片尺寸相關,NB-IoT尺寸小,成本低,模塊的成本也隨之變低。
NB-IoT正是由于這些與生俱來的優勢讓它可用于傳感、計量、監控等物聯網應用,十分適用于智能抄表、智能停車、車輛跟蹤、物流監控、智慧農林牧漁業以及智能穿戴、智慧家庭、智慧社區等領域。這些領域對廣覆蓋、低功耗、低成本的需求非常明確,因此目前廣泛商用的2G/3G/4G及其他無線技術都無法滿足其需求。
二、NB-IoT市場規模擴大,前景廣闊
2020年1月NB-IoT全球連接數突破1億、2月中國連接數又突破1億。華為預計,全球連接數到今年年底將再次翻番,到2025年,NB-IoT芯片出貨量將快速達到3.5億,在整個蜂窩物聯網芯片出貨量中會占近50%,前景廣闊。
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的信息,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760億美元,年復合增速約為62%;其中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在2015年約為250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333億美元,年復合增速為75%。保守估計NB-IoT市場空間占比整個物聯網市場約為20%-25%,到2020年全球NB-IoT市場規模約為1071億美元,其中中國NB-IoT市場規模約為525億美元。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分頻器相關文章:分頻器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