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國產芯片倒下,投資數十億僅撐了三年,看來中國芯還得靠華為
大家都知道,雖然我國是制造業大國,但是在很多關鍵技術上仍然受制于人,芯片就是其中之一。
去年四月份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也是直接揭露出了目前中國芯存在的不足。根據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一年在芯片進口上花費高達兩萬億,儼然成為了芯片界的"送財童子",芯片只給率還不足20%。
但是現在,我們已經意識到了芯片的重要性,在國內掀起了一股造芯的"熱潮"。但有一說一,造芯片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
現在,又一國產芯片倒下!近日傳來消息,華芯通剛剛召開了內部溝通會,宣布經股東的慎重決策,公司將于4月30日關閉,所有員工將在此之前離開公司。
早在三年之前,貴州省政府和高通簽約,成立合資企業華芯通,當時的注冊資本就高達18.5億人民幣。有資金有技術有扶持,那時候的華芯通被廣泛看好。
后來數十億的投資砸下去,在2018年11月,華芯通"昇龍"cpu橫空出世,獲得媒體廣泛關注和報道。那時候的華芯通可謂是風光無限,根據知情人士的說法,宣布產品量產后,市場反響還是不錯的。
但是好景不長,僅僅不到半年時間,華芯通就倒下了。投資數十億僅撐了三年,這個教訓也再次告訴我們掌握核心科技的重要性。
華為的任正非就早早的明白了這一點,所以搶先一步自研芯片,盡管前期遭到無數嘲諷和冷眼,但如今的華為海思已經成為了國產芯片的代表,芯片設計水平已經達到了國際頂尖。
所以很多網友表示,看來中國芯還得靠華為。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汽車防盜機相關文章:汽車防盜機原理 頻譜分析儀相關文章:頻譜分析儀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