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MAX 的全名是微波存取全球互通(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將此技術與需要授權或免授權的微波設備相結合之后,由于成本較低,將擴大寬帶無線市場,改善企業與服務供應商的認知度。WiMAX即為IEEE802.16標準,或廣帶無線接入(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BWA標準)。它是一項無線城域網(WMAN)技術,是針對微波和毫米波頻段提出的一種新的空中接口標準。它用于將802.11a無線接入熱點連接到互聯網,也
關鍵字:
寬帶接入 WiMAX 無線網絡
WiMAX是一種可能改變電信行業格局的新技術,對新老電信運營商都是一個機遇和挑戰。WiMAX基站的迅速布局將具有戰略意義,如何快速有效地提供WiMAX基站互連將十分重要。
無線傳輸手段具有快速靈活的優勢,非常適合快速提供WiMAX基站互連。對于基礎網絡資源缺乏的運營商,無線傳輸手段甚至成為其WiMAX基站互連的主要手段。
WiMAX是基于IP技術的,用同樣基于IP技術的5.8GHz無線網橋設備提供WiMAX基站互連顯然比基于電路的PDH/SDH微波更有效率。
用5.8GHz無線網橋設
關鍵字:
WiMAX 基站互連 無線網絡
1、引言
固定寬帶無線接入技術[1-9]使用無線介質為許多離散的用戶站點提供高帶寬的語音、數據和多媒體業務,在組網、安裝、維護方面靈活快捷,而且系統開發運營成本低,具有巨大的商業價值,必將成為未來的主流技術。無線城域網(WMAN)標準IEEE802.16——WiMAX是第一個用于固定寬帶無線接入的商業標準,定義了物理(PHY)層和介質接入控制(MAC)層的許多技術,但是大多基于現有的傳統系統(例如802.11無線局域網系統),并沒有考慮WMAN對大容量需求的特殊性和系統的快速發展,因此有必要采取一
關鍵字:
WiMAX 系統容量 可擴展性 無線網絡
電信業務的發展趨勢是越來越多樣化,但是就廣義的業務類型來區分,基礎電信業務還是分為3種類型:語音、視頻、數據。其中,移動和固話仍然是通信市場的主要收入來源。移動用戶已經超過固定業務。互聯網用戶增加迅猛,無線與互聯網的結合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從Gartner Dataquest公司對全球移動寬帶數據市場的預測中可以明顯反映出上述趨勢(見圖1)。
WiMAX成立于2001年,是一個由業界領先的通信產品及設備公司共同建立的非盈利組織。該組織旨在對基于IEEE 802.16標準和ETSI Hipe
關鍵字:
WiMAX 應用潛力 無線網絡
802.16標準是為在各種傳播環境(包括視距、近視距和非視距)中獲得最優性能而設計的。即使在鏈路狀況最差的情況下,也能提供可靠的服務。OFDM波形在2km~40km的通信距離上支持高頻譜效率,在一個射頻內速率可高達75Mbit/s,可以采用先進的網絡拓撲(網狀網)和天線技術(波束成形、STC、天線分集)進一步加強覆蓋。這些先進技術也可用來提高頻譜效率、容量、復用以及每射頻信道的平均與峰值吞吐量。此外,不是所有的OFDM都是相同的。為BWA設計的OFDM具有支持較長距離傳輸和處理多徑或反射的能力。
關鍵字:
WiMAX 特點解析 無線網絡
概述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和寬帶技術的發展,WiMAX(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已經成為全球電信運營商和設備制造商的關注熱點問題之一。技術的發展使得越來越多的多媒體應用進入到人們的生活,運營商提供的服務也隨之變化。但是從現網的實踐來看,大量的多媒體應用給現有移動網絡資源造成巨大消耗,遠遠超過了相關收入的增加。所以解決如何在保證服務質量的前提下,有效的降低每比特成本以更好的滿足用戶需求對運營商意義重大。WiMAX正是這
關鍵字:
WiMAX 寬帶 無線接入技術 無線網絡
由于Sprint Nextel和Clearwire中斷了在建立一個新的全國性WiMax無線網絡方面的合作伙伴關系,這種被大肆宣傳為將給手機互聯網帶來革命性變化的技術的未來看起來是不穩定的。
上周五,Sprint Nextel和Clearwire宣布他們已經解除了7月份簽署的一項聯合開發WiMax無線網絡的協議。這二家公司將共享資源,分擔建設4G手機網絡的成本。它們希望在未來數年能夠獲得約1億用戶。
盡管二家公司稱它們將各自獨立地建設各自的網絡,但這一消息使人們懷疑它們是否有足夠的資金、股東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WiMax 4G 芯片 通信基礎
預計未來幾年W-CDMA手機市場將蓬勃發展,2006-2012年的出貨量將超過10億部。據市場調研公司IMS Research最近發表的報告:《全球手機市場出貨量與特點——第八版》,盡管面臨來自WiMAX等其它3G技術的競爭,未來五年WCDMA手機市場將以22%的復合年增率增長。
“GSM和CDMA市場都在推動上述增長。運營商繼續把W-CDMA視為他們網絡的強大升級路線,以及未來通向HSPA技術的跳板。”上述報告的作者Bill Morelli表示,“自然,手機廠商會推出多種手機,以滿足這種不斷增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W-CDMA 3G WiMAX 移動通信
近年來,WiMAX是通信行業最熱門的話題之一。經過兩年多迅速的發展,WiMAX產業鏈迅速地成熟起來,預計在2008、2009年規模商用。 由于當前留給WiMAX的空白市場空間相對有限,因而研究WiMAX與現有的3GPP、3GPP2網絡的相互關系、融合方式與方法顯得非常有意義,它將極大地影響WiMAX以至于整個通信行業的發展。 作為WiMAXForum最初董事會成員之一的中興通訊致力于提供最優質的W
關鍵字:
WiMAX 3GPP 無線 通信 無線 通信
綜合國外媒體報道及信產部相關消息,正在舉行的“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上,已開始討論WiMAX的分配頻段,WiMAX與TD頻段爭奪戰開始。我國已被任命為2.3GHz~2.4GHz頻段起草組主席,暫時獲得有利地位。
WiMAX侯選7個頻段
此前的10月20日,WiMAX被正式批準為國際電信聯盟標準(ITU)第四個3G標準。由于WiMAX有可能占用此前中國擁有核心知識產權的TD-SCDMA的頻段,因此,WiMAX到底使用何種頻段備受關注。
據悉,目前正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W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WiMAX TD 3G 移動通信
2007年,安捷倫 E6651A 一經推出,便成為全球知名的集成移動 WiMAX 測試裝置,讓移動 WiMAX 用戶產品的設計人員和生產商,可以從產品開發快速實現大批量生產 — 在提高 WiMAX 設備完整性和質量的同時,降低企業成本。
關鍵字:
Agilent WiMAX
近年來,WiMAX是通信行業最熱門的話題之一。經過兩年多迅速的發展,WiMAX產業鏈迅速地成熟起來,預計在2008、2009年規模商用。由于當前留給WiMAX的空白市場空間相對有限,因而研究WiMAX與現有的3GPP、3GPP2網絡的相互關系、融合方式與方法顯得非常有意義,它將極大地影響WiMAX以至于整個通信行業的發展。
作為WiMAXForum最初董事會成員之一的中興通訊致力于提供最優質的WiMAX產品和整體解決方案。
WiMAX與3GPP相比的技術優勢
WiMAX致力于提供移動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WiMAX 3GPP 移動通信
2007年10月下旬,在廣東地區的市場上出現了一種超強的WiFi發射器(也被商家稱作強搜天線)。商家公開號稱只要花700元購買該設備,就可以終身免費無線上網。 消息一經傳出,本報編輯部就接到很多讀者的電話,詢問WiFi700元包月上網是怎么一回事。本期我們就去看看這個事件背后的WiFi信號強搜天線,看看到底是餡餅還是陷阱呢? 利用無線網絡漏洞的超強發射器 據售賣這種強搜天線的廣東東莞一家公司介紹:只要安裝該設備后,就可以搜尋設備周圍兩公里范圍內的無線網絡信號。因此,該公司聲稱只要花700元的設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WiFi 安全黑洞 移動通信
雖然無線4G技術的官方定義還需要到2008/2009年ITU才能發布,但參與競爭的技術已經清楚競爭者。In-Stat表示,未來主要的4G候選技術包括:LTE(Long Term Evolution)、超移動寬帶(UMB)和IEEE 802.16m WiMAX。 In-Stat分析師Gemma Tedesco表示,由于ITU目前尚未對4G做清晰定義,所以各公司談及4G技術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4G WiMAX GSM 無線網絡
信息技術的革新給我國的TD發展帶來很大的挑戰,同時也帶來巨大機遇,如何抓住有利時機成功實現TD的商用和國際化成為我國3G發展的當務之急,關于WiMAX的新聞近期驟然升溫。先是國際電信聯盟 ITU 正式接納無線寬帶技術WiMAX為3G標準,WiMAX成為第四個全球3G標準。緊接著,WiMAX又直接跟TD發生頻率沖突等問題,雙方大有劍拔弩張之勢。
早在2007年全國信息產業工作會議上,談到3G和WiMAX之間的關系時,信產部部長王旭東就表示,蜂窩移動通信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仍將是無線通信的主導產業,W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TD 3G WiMAX 移動通信
wimax-wifi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wimax-wifi!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wimax-wifi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wimax-wifi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