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聯網的研究和無線傳感網絡技術迅速發展,ZigBee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低成本、低功耗、低速率短距離的無線傳感網絡技術,它是基于IEEE802.15.4標準開發的無線協議。IEEE802.15.4負責物理層和MAC層,而ZigBee聯盟負責制定網絡層和應用層。利用ZigBee技術實現定位具有低成本、低功耗的優點,且信號傳輸不受視距的影響,被廣泛的應用于環境監測、工業現場采集、智能家居和醫療護理等領域。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頻識別)是利用射頻
關鍵字:
RFID ZigBee
1 概述
隨著數據業務和多媒體業務的快速增加,人們對定位與導航的需求日益增大,尤其在復雜的室內環境,如機場大廳、展廳、倉庫、超市、圖書館、地下停車場、礦井等環境中,常常需要確定移動終端或其持有者、設施與物品在室內的位置信息。但是受定位時間、定位精度以及復雜室內環境等條件的限制,比較完善的定位技術目前還無法很好地利用。
2 RFID工作原理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系統稱為射頻識別系統,其能量供應和數據交換是應用無線電和雷達技術實現的。
關鍵字:
RFID RS232
室內指示、促銷的技術,已經談了10年以上,2003年RFID提出時,除倉點需求外,也提及海報應用,在海報上嵌入RFID,手機上裝設RFID讀取器,就可以讀取RFID內的資訊(通常是個網址)。不過RFID的此種應用未能普及,反而是印刷方式呈現的QR Code大興,手機只要有攝影鏡頭與辨識軟體,就可以獲取任何張貼、印刷的資訊。
RFID、QR Code都只能指示額外訊息,但不能追蹤、定位移動的消費者,2004年ZigBee開始起步,其應用廣泛,包含智慧電網、物聯網等,但也有展館用來提供定位導覽,或安
關鍵字:
BLE RFID
0引言
目前RFID定位主要采用LANDARC及其衍生的方法。較常采用的方法是在一個二維平面上,每隔1~2 m擺放一個參考標簽,而且需要4個以上的遠距RFID讀取器,硬件成本較高。本文提出另一種方法,在二維平面上只需使用4個參考標簽及2個遠距RFID讀取器,即可實現二維室內定位,大大降低了硬件成本并彌補了GPS只能進行室外定位的不足。
1研究方法
1.1一維定位
如圖1所示,4個電子標簽#1~#4擺放位置固定。假設參考標簽#1~#4與讀取器的距離分別為rx1,rx2,rx3,r
關鍵字:
RFID LANDARC
1前言
隨著科學技術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機器人已經開始進入了人們的生活中。這個時代的來臨,出現了各種新型機器人,如清掃機器人、安防機器人。移動機器人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導航系統,更加引起機器人領域的關注。機器人導航系統對許多機器人應用領域至關重要如:智能倉庫,超市導購,家用機器人,自動化圖書館,智能醫院等。比較普遍的是尋線機器人。作者在讀研期間,多次參加這類機器人比賽和設計。實際設計中發現:因為受到固定線的限制,這種體系并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方位的自主運行。另外,這種方法受到光的影響很大,
關鍵字:
RFID 機器人
射頻識別(RFID)技術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通常由讀寫器、電子標簽和計算機數據管理系統三部分組成,通過DSRC短程通信技術進行數據傳輸和交換。RFID系統工作時,如果遇到兩個以上電子標簽都在讀寫器信號的覆蓋范圍內,則各個電子標簽會同時對讀寫器發出信號,從而造成各電子標簽間數據的碰撞,使讀寫器不能正常讀取各個電子標簽內的有關數據,這就是RFID系統中的多路存取問題。因此只有解決好電子標簽的碰撞問題,才能使RFID系統正常工作,而解決電子標簽防碰撞問題的關鍵是優化的防碰撞算法。
現有的RF
關鍵字:
RFID TDMA
導讀:當前的數字射頻芯片,無一例外的用到了I/Q信號,就算是RFID芯片,內部也用到了I/Q信號,然而絕大部分射頻人員,對于IQ的了解除了名字之外,基本上一無所知。下面我們就一起學習一下吧!
1.IQ是什么--簡介
IQ信號在數字通信中是指一對相位正交的調制信號,也就是基帶信號,在極坐標系中,橫軸為X,縱軸為Y。I/Q信號一般是模擬的。也有數字的比如方波。IQ是一種調制方式,主要是為了提高頻譜利用率,并不能消除噪聲。
2.IQ是什么--產生
最早通訊是模擬通訊,假設載波為cos(a
關鍵字:
RFID IQ IQ是什么
接上篇
3.2 讀寫機具的射頻電路抗干擾技術
射頻電路采用專用集成電路,配合EMC感應線圈設計,增加濾波處理,減少高次諧波的干擾,防止感應存在死區(無法讀卡的區域),減少交易過程出現異常的幾率(圖4)。
(1)射頻電路芯片電路設計
天線線圈的電感:
L:天線線圈的長度
N:天線線圈的圈數,一般為4圈
D:天線線圈的直徑或者導體的寬度
p:由天線的技術而定的N的指數因子,如表2所描述。
天線的品質因數Qcoil:
一般天線的品質因數 30
關鍵字:
RFID 移動小額支付 可信交易 EMC 嵌入式
摘要:致遠電子工控及手持機為全國各地公共自行車管理運營商提供最優秀的硬件服務;公共自行車管理系統是以城市為依附,自行車為對象,針對租借自行車的一個管理系統,需要用到工控機、手持機、通訊模塊等眾多配套產品,從而打造成為一個本地化的、人性化的、智能化的、低碳化的綠色解決方案。
眾所周知,單車曾經是中國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沒有之一;在現代化的都市中,不乏其身影,馬路上有黑夜中騎行的單車客,也有白天趕路上班的白領人士,倡導綠色低碳出行;公共自行車管理系統應運而生,提供給車輛使用者借車、還車更快捷的便利、
關鍵字:
Cortex-A8 RFID
物流在整個企業的供應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通過RFID的批量識別,實現物流的出庫,入庫,和分揀流程。通過GPS定位系統,實時獲取車輛在途信息。通過服務器和數據中心的實時數據分析和報表功能,可能掌握企業資源的動態變化。智能物流系統大幅提升整個供應鏈的效率。
1系統方案
在本設計中采用固定式RFID的讀卡器來采集信息,由串口發送至ARM11為核心的數據處理終端進行處理。因此該系統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RFID電子標簽信息的采集,主要是選擇固定式的讀卡器來識別RFID標簽信息并發向終端;
關鍵字:
ARM11 RFID
在今天早上你到達辦公室的那一刻為止,你可能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已經使用了4次射頻標簽(RFID),分別是:在你插入車鑰匙、關閉發動機防盜鎖止系統電路之時;在你開車經過無人收費站自動付費之時;在你使用手機支付早上的熱牛奶咖啡之時;在你利用身份證件登記進入辦公室之時。RFID也許還沒有廣泛普及,但正在逐漸取得成功。
第一批由射頻輸入供電的無源應答器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初,當時就像今天大多數各式各樣的RFID應用情景一樣。正是有了今天半導體技術的可喜進步,才使得RFID真正開始騰飛。
在商
關鍵字:
物聯網 RFID
引言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展,RFID技術在服務領域、貨物銷售與后勤分配、商業部門、生產企業和材料流通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射頻識別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頻信號和空間耦合(電感耦合或電磁耦合)或雷達反射的傳輸特性,實現對被識別物體的自動識別。
RFID系統不局限于視線,識別距離遠。射頻識別卡具有可讀寫能力,可攜帶大量數據,可工作在潮濕、干燥等惡劣環境下,同時具有難以偽造和智能性較高等優點。與此同時,不同的射頻標簽編碼規則、不同的空中接口協議、大量而復雜的RFID數據
關鍵字:
ARM9 RFID
大家估計都有親身感受,在醫院排隊掛號是很常見的事情,等待和焦慮是人們臉上最常見的表情,這份苦有時會比病痛更加折磨人。 病人因為看病難叫苦不迭,而面對每天成千上萬的門診病患,醫院也深感不堪重負。但在不久的將來,這些都會改變。專家將“住進”手機,而手機則變成每個人的私人醫生,這是昨天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夢孫給人們展望的健康物聯網的前景。
手機變身私人醫生
每個人生病都想找專家看,但是專家很少,怎么能服務所有的人呢?可是在未來這將變成現實。專家最
關鍵字:
RFID 物聯網
隨著各種無線科技產品的普及,無線射頻識別技術開始流行起來,這種技術對特定的信號進行識別,從而實現數據的讀寫,與無線射頻技術不同,NFC技術由其發展延伸而來,兩者存在共同點,但也存在不同點。
那么這兩種技術的標準是什么,應用場合又有哪些呢?
RFID
許多人對于RFID的感性認識都來自一則IBM的廣告:一個在超市購物的青年一邊逛一邊往風衣里塞商品,到收銀臺后直接領取賬單,而不需要掏錢付款。這則廣告非常形象地給人們展示了RFID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RFID是利用無線電波進行通
關鍵字:
無線射頻 RFID
0 引言
RFID(無線射頻識別)系統主要由RFID讀寫器和電子標簽組成。近年來,RFID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工業自動化、商業自動化、交通運輸控制管理等眾多領域。國內RFID目前主要使用的頻段有125 kHz(低頻)、13.56 MHz(中高頻)、902~928 MHz(超高頻),越來越多的研究機構開始對超高頻RFID系統進行研究,以實現系統的遠距離、高速率、低成本等特性。作為RFID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電子標簽以其低成本、小體積、非接觸式等特性取代了傳統的二維條碼,普遍應用于身份識別、車輛管理、倉
關鍵字:
RFID UHF
uhf rfid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uhf rfid!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uhf rfid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uhf rfid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