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TD-SCDMA終端標準到TD-SCDMA網絡運營業務層標準,信產部正緊鑼密鼓地為TD-SCDMA大規模商用作最后的前期準備。 昨日,《第一財經日報》從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獲悉,信產部于日前發布了《點對點多媒體消息業務網間互通設備技術要求》等25項推薦性通信行業標準,從2008年3月1日起開始施行?! 「鶕袊ㄐ艠藴驶瘏f會網站的資料顯示,該25項標準中的20項標準內容都與TD-SCDMA的HSDPA技術有關,還有2項標準內容涉及到另外兩種3G標準WCDMA和CDMA2000?! 〈筇埔苿酉嚓P負責人
-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TD互聯互通鋪路 TD-SCDMA 無線 通信
-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升溫,電子制造業更是如魚得水,整機的擴大量產和更新換代時間的縮短,很大程度上刺激了電感器行業一次又一次的飛躍。2G手機還火熱市場,3G手機又躍躍欲試;MP3方興未艾,MP4已占據江山;DVD還待開拓,EVD就閃亮登場;臺式PC正被認可,手提電腦又震撼賣場;純平彩電正在普及,液晶電視又大張旗鼓,數碼DVD逐漸強勁,車載電子異軍突起,一系列的電子、電器產品研發和量產,都給2006年的電感器行業以壓力變成了動力。無論是繞線式電感、芯片電感,還是電感線圈,都產生了一個比較包容的發展空間。
- 關鍵字:
電感器 3G 手機 電感器
- 1、前言
統計數據顯示,70%的移動通信話務發生在室內;同時,3G高級業務也大都發生于室內。因此,良好的室內覆蓋,是提高服務等級、發展客戶、提高營運收入的關鍵,也是決定3G成敗的重要因素。TD-SCDMA作為全球三大3G標準之一,室內覆蓋將是其業務競爭的一個制高點。
在已有GSM室內分布系統基礎上進行TD-SCDMA改造,是一種既節省投資又能夠快速實現建網的TD-SCDMA室內覆蓋建設方法,是當前TD-SCDMA網絡建設的研究熱點之一。
2、基于GSM室內分布系統的TD-SCDMA改
- 關鍵字:
GSM TD-SCDMA 移動通信 移動通信
- 2007年的中國電信業在平穩的發展中少見亮點,但在10城市中進行的TD-SCDMA擴大網絡規模技術試驗卻是中國電信業畫卷中具有開創性和震憾力的濃墨重彩。 展望2008年及未來5-10年,中國的3G將在以TD-SCDMA為主要力量的方向上快速起步和發展;3G的演進也會在堅持自主創新的前提下,融合先進技術,繼續向移動通信的前沿領域挺
- 關鍵字:
中國 3G 發展 演進 無線 通信 無線 通信
- 針對無線設備生產測試領域,羅德與施瓦茨公司(Rohde & Schwarz,簡稱R&S公司)最新推出的非信令測試儀CMW500能提供極高的測試速度、精度和測試能力。它的頻率可高達6GHz,中頻帶寬分別為分析儀:40MHz和信號源:70MHz。在設計該儀器時已經充分考慮了未來無線技術的發展趨勢,這使得用戶能以最低的測試費用獲得最高的投資保障。
R&S CMW500單臺測試儀集成了強大的射頻分析儀和信號源以及全新的測試理念,這確保了最高的測試性能,最小的體積和相當低的功耗。
- 關鍵字:
R&S TD-SCDMA 測試儀 分析儀器
- 歲末總結收官階段,幾乎同時起步的中國有線數字電視和網絡電視卻交出了兩份截然不同的答卷。
記者近日從廣電總局旗下的中廣網媒信息中心獲悉,截到2007年11月31日,中國有線數字電視用戶已達到2364.7萬戶,同比增長81.30%(此前連續四年200%以上的高增長),而同期IPTV用戶則只有114萬戶(增速從2005年的480%下降到110%)。
其中,隨著2008年有線數字電視整體轉換的加速和3G通信的推出,作為電信運營商過渡期增值服務的IPTV面臨著被忽視的危險。
“經歷了前幾年的高
- 關鍵字:
數字電視 IPTV 3G 數字電視
- 導語:VeriSign旗下無線業務和技術咨詢公司InCode近日公布了2008年無線行業發展趨勢十大預測,其中包括HSDPA迅速發展壯大、P2P技術逐步成為主流、以及蘋果iPhone曝出安全問題等等。
2008年無線行業發展趨勢十大預測:
1、高速下行分組接入技術(HSDPA)迅速發展壯大。
HSDPA是一項3G手機技術,目前已經趨于成熟,在全球擁有超過1000萬名用戶,而且越來越多的設備開始支持這一技術。HSPDA不會同LTE和WiMax等4G技術競爭,因為它們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
- 關鍵字:
HSDPA 3G 芯片 無線網絡
- 富士通公司被 NTT DoCoMo 公司選中,為其 "Super 3G" 無線基站研發、制造原型機和商用設備。從此,NTT DoCoMo 和富士通實驗室在聯袂開發原型無線基站設備上不斷取得進展,通過應用 MIMO (*1) 技術(高速、大容量無線通信的核心技術),目前最大下行傳輸速率已接近 900Mbps 。
Super 3G 用于替代 DoCoMo 目前的 3G 移動電話系統 (FOMA),是 DoCoMo 下一代移動電話寬帶通信無線系統的規范。為使性能大幅度提升,比如提高數據傳輸速率、縮短連
- 關鍵字:
富士通 3G 基站 通信基礎
- 對于日益成熟的移動互聯網行業,中國移動這個守著大門口的移動運營商顯然不會甘愿僅做通路商,更不會重蹈中國網通、中國電信在互聯網時代邊緣化的覆轍。中國移動向移動互聯網進軍的說法雖然沒有從嘴里說出來,但這樣的跡象已經表露無遺。前不久,中國移動北京分公司與移動互聯網服務商新網互聯公司在北京達成合作協議,面向企業移動商務、移動信息化的產品“移動名址”正式推出,這也是中國移動第一次以正式身份涉足移動互聯網的商務應用領域。
運營商充當“前鋒”
有專家認為,近年來中國移動作為手握近4億用戶的運營商,掌握著
- 關鍵字:
移動互聯網 3G WAP 移動通信
- 從TD-SCDMA終端標準到TD-SCDMA網絡運營業務層標準,信產部正緊鑼密鼓地為TD-SCDMA大規模商用作最后的前期準備。
昨日,《第一財經日報》從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獲悉,信產部于日前發布了《點對點多媒體消息業務網間互通設備技術要求》等25項推薦性通信行業標準,從2008年3月1日起開始施行。
根據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網站的資料顯示,該25項標準中的20項標準內容都與TD-SCDMA的HSDPA技術有關,還有2項標準內容涉及到另外兩種3G標準WCDMA和CDMA2000。
大唐移
-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TD GSM CDMA 通信基礎
- 12月12日消息,來自大唐電信和大唐移動內部人士均已證實了唐如安離職的消息,據稱這位堅守大唐移動六年,堅守TD-SCDMA六年的元老,下一站將前往阿爾卡特朗訊。上海貝爾阿爾卡特的相關人士稱尚未接到有關通知,但公司加強部署TD卻是確有其事。
不再與大唐有所瓜葛
之前,曾有消息稱唐如安辭去大唐移動總經理一職后,將去大唐控股任總裁。
對此,大唐移動某人士堅決否定了此說法,他表示,唐總之前的職位是電信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大唐電信集團副總及大唐移動總經理,而諸多頭銜中唯“大唐移動總經理”是個實際
-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大唐電信 TD-SCDMA 阿爾卡特 移動通信
- 本文介紹了TD-SCDMA終端測試儀的系統設計及工作原理。分析了終端測試儀對ADC/DAC和射頻模塊的要求,同時介紹了MAX19700、MAX2507、MAX2392芯片。重點描述了測試儀如何控制芯片收發信號。
- 關鍵字:
模塊 設計 射頻 ADC/DAC 終端 測試儀 TD-SCDMA
- TD-SCDMA產業每一階段的測試都牽動著業內企業的神經,不論是設備制造商還是芯片商,抑或是終端提供商,都在緊盯著中國3G這塊“蛋糕”伺機而動。2007年針對TD-HSDPA、TD-SCDMA與GSM切換的測試正在電信研究院的組織下進行。今年9-10月的測試側重在單小區的應用情況,11月側重在多小區的全網優化和網絡覆蓋。進入12月,電信研究院又在北京懷柔開始對TD-HSDPA進行測試,此次測試的重點放在了HSDPA的高速下載和GSM/TD-SCDMA的切換功能。TD-HSDPA作為TD-SCDMA的后
-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測試 測量 TD-SCDMA 3G GSM 移動通信
- 1、TD-SCDMA的名字由來 TD-SCDMA的名字來源很少人知道。1998年,在原郵電部(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的大樓里,電信研究院副院長鄔賀銓、楊毅剛和作者等湊到了一起,討論未來中國3G標準的命名問題。中國3G標準的技術來源于北京信威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電信研究院和美國希威爾公司的合資公司,下文簡稱北京信威)自主創新的SCDMA,但3G標準應該是一個包含窄帶語音和寬帶數據在內的全移動標準,必須有別于SCDMA系統。另外它將是一個國際標準,必須得到國際通信企業和組織的支持,并且還有與
- 關鍵字:
技術 起源 TD-SCDMA 演進 無線 通信
- 12月18日消息,大唐移動總經理唐如安離職一事余震尚未退去,日前又有消息傳大唐移動已挪轉風向標,淡出TD-SCDMA,將工作重點放在LTE(4G)的標準研究和推廣上。 據接近大唐移動的消息人士稱,大唐移動內部組織的改革正按計劃展開,“公司可能只保留研發人員,原有的TD組網、系統設備、終端等市場推廣部門的人員將陸續另做安排。”
據悉,大唐移動做此安排意在全力取得4G標準的話語權。之前,LTE已被確定為TD的演進方向,而TD能否在4G延續生命,中國能否在4G標準
- 關鍵字:
大唐移動 4G TD
td-3g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td-3g!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td-3g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td-3g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