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今天宣布其45納米的互補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 (CMOS) 技術將延伸至40納米以及55納米。
這些新工藝技術進一步豐富了中芯國際現有的技術能力,更好地滿足全球客戶的需求,包括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在內。其應用產品包括多媒體產品、圖形芯片、芯片組以及手機設備(如3G/4G 手機)。
“中芯國際上海的12英寸廠已提前達標完成了45納米的技術工藝。我們也同樣期盼著這些附加的延伸技術能取得佳績。”張汝京博士 -- 中芯國際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長表示,“這些新技術為
關鍵字:
中芯國際 CMOS 45納米 40納米 55納米
日前,德州儀器 (TI) 宣布推出 1GHz 以下的低成本 CC11x1-Q1 器件系列,以充分滿足無線系統(tǒng)的各種需求,幫助消費者為其汽車狀況實現適時可視化,確保汽車的適當維護,從而實現當前汽車架構所包含的諸如輪胎壓力監(jiān)控與輔助加熱遙控等各種無線應用,以及車庫門遙控開關或標準遙控等多種重要特性。專門針對極低功耗、遠距離無線以及汽車門禁系統(tǒng)而精心設計的全新器件系列包括 UHF 發(fā)送器、接收機以及收發(fā)器。該 CC11x1-Q1 系列可提供便捷的 RF 設計與簡單易用的 SPI 接口,無需外部濾波器或開關,
關鍵字:
TI 無線系統(tǒng) RF CC11x1-Q1
飛思卡爾技術論壇(Freescale Technology Forum, FTF)自2005年舉辦以來,已成為飛思卡爾半導體(Freescale Semiconductor)的全球年度盛會,全球已有超過28,000人參加。其將整個公司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齊集一堂,營造出獨特、充滿活力、激發(fā)靈感的創(chuàng)新和協作環(huán)境。本年度飛思卡爾中國技術論壇(FTF China)于2009年8月27-28日在深圳成功舉辦,本次論壇是飛思卡爾亞洲系列活動的第一站;隨后的兩場于9月初在印度班加羅爾和日本東京兩地舉辦。
本次FTF
關鍵字:
Freescale 嵌入式處理 RF 模擬 傳感 200910
全球領先的高性能、高能效硅方案供應商安森美半導體(ON Semiconductor)擴展定制晶圓代工能力,推出新的具價格競爭力、符合業(yè)界標準的0.18微米(µm) CMOS工藝技術。
這ONC18工藝是開發(fā)低功率及高集成度數字及混合信號專用集成電路(ASIC)的極佳平臺,用于汽車、工業(yè)及醫(yī)療應用。基于ONC18工藝的方案將在安森美半導體位于美國俄勒岡州Gresham的8英寸晶圓制造廠制造,因此,預期對于尋求遵從國際武器貿易規(guī)章(ITAR)的合作伙伴、在美國國內生產的美國軍事應用設計人
關鍵字:
安森美 CMOS 晶圓制造
1969年,貝爾實驗室(Bell Laboratories)的科學家Willard S. Boyle和George E. Smith發(fā)明了第一個成功的數字影像傳感器技術:電荷耦合組件(CCD)。40年后,隨著影像傳感器逐漸發(fā)展成為一個年出貨量達13億顆的龐大市場,這兩位技術先鋒也在2009年獲頒諾貝爾物理獎,以表揚他們在數字成像領域的貢獻。
“影像傳感器技術對世界和整個社會帶來了巨大且深遠的影響,”iSuppli分析師Pamela Tufegdzic說。“影像
關鍵字:
CCD CMOS 影像傳感器
CC900是美國Chipcon Component公司生產的一種高性能RF收發(fā)芯片,除在同一芯征內可完成RF信號的接收和發(fā)射外,其載頻率、輸出發(fā)射功率等還可編程實現,并具有跳頻擴頻功能,因此,使用CC900可提高系統(tǒng)通訊的保密性。文中介紹了CC900芯片的特點、工作原理和接口時序,并給出了900在水表無線抄表系統(tǒng)中的具體應用電路。
關鍵字:
CC900 收發(fā)器 RF 高性能 收發(fā)器 無線通訊 RF
本文采用0.18µm CMOS工藝設計了用于2.5Gb/s收發(fā)器系統(tǒng)的16:1復用器電路。該電路采用數模混合的方法進行設計,第一級用數字電路實現16:4的復用,第二級用模擬電路實現4:1的復用,從而實現16:1的復用器。該電路采用SMIC 0.18µm工藝模型,使用Virtuoso AMS Simulator 工具進行了仿真。仿真結果表明,當電源電壓為1.8V,溫度范圍為0~70℃時,電路可以工作在2.5b/s,功耗約為6mW。
關鍵字:
micro 0.18 CMOS 2.5
臺積電宣布與AMCC(應用微電路;Applied Micro Circuits Corporation;AMCC-US)結盟,AMCC的Power Architecture嵌入式微處理器將以臺積電90奈米CMOS制程生產,未來將進一步推進到65奈米及40奈米制程。這意味著臺積電在 CPU代工領域再下一城。
AMCC為全球能源及通訊解決方案商,臺積電表示,這次雙方的合作,是AMCC Power Architecture嵌入式微處理器首次采用非SOI制程技術,受惠于臺積電成熟的bulk CMOS技術
關鍵字:
臺積電 CPU代工 CMOS
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近些年得到快速的發(fā)展,RF、藍牙、Zigbee等技術的成熟和廣泛被采用使無線鼠標、無線鍵盤、無線數據傳輸等應用成為可能并被快速普及,現在基于這些應用的終端產品已經大量見諸市場。而除了這些應用之外,另外一個領域——— 短距離無線多媒體傳輸正在逐漸成為新的應用方向。在最近的一些國際、國內展會上,記者發(fā)現這個領域的應用成為廠家展示和推廣的熱點,比如有的廠商采用WiFi技術實現了PC與電視顯示器的無線連接,有的廠商則采用無線HDMI的技術實現了高清信號的無
關鍵字:
無線通信 RF 藍牙 Zigbee
為了提高CMOS圖像傳感器的圖像質量,通過對圖像主要的噪聲源以及圖像失真的分析,提出一種新型的CMOS有源像素圖像傳感器。該CMOS圖像傳感器使用4T有源像素,大大提高了圖像傳感器的靈敏度。通過在傳感器中集成圖像預處理功能,對改善圖像的質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關鍵字:
CMOS 圖像傳感器
世界領先的純晶圓代工廠之一,上海華虹NEC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虹NEC”)日前宣布成功開發(fā)了0.162微米CMOS 圖像傳感器 (CIS162) 工藝技術,已進入量產階段。
華虹NEC和關鍵客戶合作共同開發(fā)的CIS162工藝是基于標準0.162微米純邏輯工藝,1.8V的核心器件,3.3V的輸入輸出電路。經過精細調整集成了4個功能晶體管和光電二極管(photo diode) 的像素單元可以提供超低的漏電和高清優(yōu)質的圖像。而特別處理的后端布線工藝保證了像素區(qū)高敏感性,可
關鍵字:
華虹NEC 晶圓代工 CMOS 圖像傳感器
CMOS技術作為設計射頻接收機電路的一種主要技術,正在得到廣泛研究。本文首先總結了當前射頻接收機的幾種常用結構和主要的工作特性、參數,然后介紹了三種最新的不同結構形式的CMOS射頻前端電路。
關鍵字:
電路 系統(tǒng) 接收機 射頻 CMOS CAN
為滿足納型衛(wèi)星的遙感系統(tǒng)要求, 設計了一套基于互補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 圖像傳感器的納型衛(wèi)星遙感系統(tǒng), 采用PC 機模擬星上數據處理系統(tǒng)的功能, 通過控制器局域網CAN總線實現了對CMOS 相機的控制和圖像傳輸等功能。通過熱循環(huán)實驗, 得到了該CMOS 相機平均暗輸出和暗不一致性隨溫度的變化曲線, 預測其適于在10~25 ℃的空間溫度環(huán)境中工作, 并可經受- 25~60 ℃的衛(wèi)星艙內溫度變化。
關鍵字:
CMOS 圖像傳感器 納型衛(wèi)星 遙感
ADI最新推出業(yè)界最小的地面移動電視 RF調諧器,從而擴充了其移動電視 RF 產品系列。ADI 公司的 ADMTV803和 ADMTV804 RF 調諧器與全球地面移動電視標準兼容,功耗比其它同類調諧器低60%,尺寸小50%,從而有助于延長電池續(xù)航能力,并改善手機、筆記本電腦和 PDA(個人數字助理)應用的用戶體驗。
這些多標準調諧器支持中國的 CMMB(UHF 波段)、TMMB 和 DTMB 標準以及包括 DVB-H、DVB-T(歐洲)、DAB(歐洲)、T-DMB(韓國)、ISDB-T(包含
關鍵字:
ADI RF 調諧器 移動電視 ADMTV803 ADMTV804
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表示,GaAs半導體市場收入2009年將達35億美元,較2008年減少5%。
全球經濟下行是主要原因,使市場未達到原先增長9%的預期。2009年GaAs半導體市場和2007年相當。
Strategy Analytics預計2010年將恢復增長,直到2013年終端需求都將保持增長。然而,年收入將低于原先預期的50億美元。總體來看,GaAs、RF微電子器件市場到2013年前的復合年均增長率為4%,達到45億美元。
“2008年第
關鍵字:
半導體 RF
rf-cmos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chuàng)建詞條rf-cmos!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rf-cmos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rf-cmos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