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鎧俠中國社發布,EXCERIA PLUS G2 SSD、EXCERIA PLUS SSD、EXCERIA SSD、TOSHIBA SSD RD500 SSD和RC500的新固件已于2021年6月28日發布。但由于在某些PC運行環境下固件更新會失敗,所以暫時停止了相關更新發布。 據獲悉,鎧俠中國社表示,一旦固件更新程序的修正版本準備就緒,我們將在鎧俠網站上發布通知。已完成固件更新的用戶可繼續放心使用,不必擔心會出現此類問題。
關鍵字:
鎧俠 SSD
今天舉辦的2020內存存儲日活動上,Intel一口氣發布了六款全新的內存、存儲新產品,首先來看面向數據中心市場的SSD D7-P5510、SSD D5-P5316,同時全球首發144層堆疊的QLC NAND閃存,都支持PCIe 4.0。Intel雖然已經將NAND閃存業務和工廠賣給SK海力士,但是交易并未完成,Intel既有路線圖也會繼續執行,同時交易也不涉及傲騰技術和產品,Intel會持續推進。2016年,Intel推出了第一代32層堆疊TLC閃存,次年翻番到64層并進化為TLC顆粒,存儲密度提高了13
關鍵字:
QLC SSD Intel
· SSD使用了支持串行ATA的TDK自有控制器 GBDriver GS2· 配置了3D NAND(TLC或pSLC)閃存· 新一代產品包括5個系列共計6個尺寸TDK株式會社(TSE:6762)將于2020年12月推出新一代閃存產品,該產品擁有5個系列,并針對工業、醫療、智能電網、交通和安全等應用進行了優化。5個系列全部采用了支持串行ATA的TDK自有NAND閃存控制IC“GBDrive
關鍵字:
TDK 3D NAND 閃存 SSD
影馳今天宣布,即將推出新一代PCIe 4.0 SSD,定名為“HOF EXTREME”,相比目前的HOF PRO M.2在設計和性能上都全面飛躍。影馳HOF PRO M.2基于群聯電子PS5016-E16主控方案,持續讀寫性能最高可達5.0GB/s、4.4GB/s。最新的HOF EXTREME搭載群聯第二代PCIe 4.0 SSD主控方案“PS5018-E18”,支持PCIe 4.0 x4通道,持續讀取速度突破7GB/s,持續寫入也高達6.85GB/s,分別提升多達40%、55%。根據群聯電子的說法,E1
關鍵字:
PCIe 4.0 SSD
自Digitimes的最新報道稱,包括三星電子在內的主要芯片廠商積壓了多達四個月的DRAM和NAND庫存。積壓的原因要歸咎于需求疲軟,數據中心頂不上,消費級同樣慘淡,當然,都是被疫情“拖累”了。雖然因返校季的到來,已經進入傳統旺季時間,可如果不降價就企圖消化如此多的庫存、回籠資金,并不現實。這也呼應了此前宇瞻總經理張家騉的判斷,他當時表示,DRAM和NAND存儲芯片供過于求的局面將一直持續到明年上半年。考慮到NVIDIA剛剛發布RTX 30系顯卡、Intel發布Tiger Lake 11代酷睿處理器以及A
關鍵字:
內存 SSD
說到QLC SSD,就不得不提三星 860 QVO SSD。作為最早搭載QLC閃存顆粒的消費級SATA SSD,三星 860 QVO
SSD剛發布的時候就因為其性能表現欠佳,而引發了不少用戶和媒體人的討論:QLC(4bit MLC)到底有沒有實際意義?它是不是大號U盤?等等。雖然剛開始大家都視QLC SSD為洪水猛獸,紛紛對三星 860 QVO
SSD持保留態度,但是隨著其售價不斷的下探,主打的大容量和讀寫性能的強勁,還是有不少玩家無法逃脫“真香定律”選擇入手,相比一開始消費者的遲疑反應而言,無論
關鍵字:
QLC SSD
首款純中國芯M.2 NVMe SSD固態硬盤今天正式發布了!深圳嘉合勁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光威弈Pro NVme SSD 固態硬盤,具有512GB和1TB 兩個容量。有網友曾提出疑問,為什么是首款純中國芯?難道別的之前別的廠商發布的不是中國芯嗎?為什么一定要強調是純中國芯呢?我們來看下這次產品的中國芯方案設計,主控:國產憶芯STAR1000P主控;閃存:國產長江存儲64層3D TLC NAND;緩存國產:長鑫緩存。制造商,深圳嘉合勁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那么這里強調都是個“純”字,都是國產的。本來在全球
關鍵字:
光威弈Pro M.2 NVMe SSD
HDD硬盤的出貨量不斷下滑,現在大容量方面也要遇到SSD的挑戰了——群聯今天宣布推出S12DC主控方案,搭配QLC閃存可以做到15.36TB容量,是QLC中最高記錄。群聯的S12DC方案不追求極致性能,基于此的SRE250硬盤使用的是SATA 6Gbpos接口,2.5寸、7mm厚度常規標準,容量可以做到1.92/3.84/7.68及最高的15.36TB。性能方面,連續讀取為530MB/s,連續寫入為220MB/s,4K隨機讀取90K IOPS,4K隨機寫入10K IOPS,功耗4.5W。這個QLC硬盤的性
關鍵字:
QLC 閃存硬盤
HDD機械硬盤的日子不好過,西數、希捷兩家的出貨量都在大幅下滑,一個重要原因就是SSD硬盤的沖擊。不過在企業級市場上,HDD硬盤還能逍遙一段日子,因為SSD硬盤單位容量價格依然是HDD的10倍以上,差距太大。富國銀行(Wells Fargo)分析師Rakers日前研究了HDD、SSD市場的變化,分析了這兩種硬盤在企業級及消費級市場上的出貨量及容量變化。首先來看企業級市場的情況,在Q2季度中,HDD硬盤出貨的總容量高達165.6EB,是企業級SSD硬盤的7倍多。換算到單位容量來看,盡管企業級SSD硬盤的價格
關鍵字:
機械硬盤 SSD HDD
距離年初在CES上首次展示過去了半年多,SK海力士今天終于正式發布了新款SSD Gold P31,這是全球首款面向消費級市場的128層堆疊NAND閃存產品,也是SK海力士的第一款消費級PCIe SSD。Gold P31基于SK海力士的所謂4D NAND,本質上還是3D堆疊,依然基于3D CTF(電荷捕獲閃存),只不過在存儲單元陣列之下增加了一個電路層。它在一年前就開始量產了,128層堆疊,號稱堆疊密度、容量密度都是最高,單顆芯片容量1Tb(128GB),集成超過3600億個閃存單元。不過這一次,
關鍵字:
SK 海力士 TLC SSD 1TB
Q3季度閃存價格又要跌10%,今年6大原廠將會把重點轉向128層堆棧的3D閃存生產上來。國產的長江存儲也趕上來了,4月份推出了128層QLC閃存,在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首次亮相。長江存儲這次展示了64層、128層堆棧的閃存,其中64層TLC閃存是國內首個自研量產的64層閃存,基于Xtacking堆疊架構,單位面積的存儲密度是同類產品中最大的。目前長江存儲的量產主力就是64層TLC閃存,已經隨光威、國科微、金泰克、七彩虹等廠商的SSD硬盤上市。長江存儲展示的另一個重點是128層QLC閃存,這是今年4月13日才
關鍵字:
長江存儲 128 QLC 閃存
考慮裝機DIY的用戶們,可以稍安勿躁,好消息拍馬趕到。來自Digitimes的最新報道稱,業內消息顯示,存儲類芯片產品的價格將在今年第四季度環比下跌10%,注意,這包括但不限于DRAM和NAND。DRAM就是DDR內存芯片,NAND就是閃存芯片,換言之,內存條、SSD的價格將進一步松動。此次價格下探的原因在于庫存擠壓,這與上半年疫情的因素影響有關。由于四季度是傳統的出貨旺季,包括覆蓋感恩節、圣誕節、雙11、雙12等購物狂歡活動,廠商和渠道商們寄望于借此來快速消化庫存,回籠資金。事實上,上周,宇瞻總經理張家
關鍵字:
內存 SSD 存儲芯片
寂半年之后,無論是業內人士還是廣大消費者,都渴望換換環境、出去走走,在深圳會展中心看一場科技盛宴再適合不過。8K智慧屏、5G芯片、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還有會跳舞的機器人,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炫酷黑科技和創新成果都將出現在CITE2020。相比以往,CITE2020不僅更側重世界科技創新合作,也更聚焦于時代風口下的“科技”之爭,注重科技與生活的結合。對于即將到來的CITE2020,面對那些不勝枚舉的震撼現場,你準備好了嗎?搭建電子信息全產業鏈展示、交流平臺!作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窗口和引領產業發展風向標,第八
關鍵字:
CITE2020 CMO QLC
隨著數據中心支持的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L)工作負載越來越多,市場需要具備更寬存儲帶寬和更高單機架存儲密度的云級別基礎設施。因此,市場的趨勢是按照如M.2和全球網絡存儲工業協會(SINA)新推出的企業和數據中心固態硬盤外形尺寸(EDSFF) E1.S等行業標準,采用體積更小、且支持第四代PCIeò的非易失性存儲器高速(NVMe?)固態硬盤。這些固態硬盤要求控制器具備體積小和低功耗的特點,能驅動NAND閃存發揮最大潛力,同時保持這種企業級NVMe固態硬盤所需的豐富功能集和可靠性。Microchip
關鍵字:
QLC TLC AI ML SINA IOPS
隨著技術的發展,SSD硬盤也面臨著新的瓶頸,性能、可靠性及延遲等指標難以兼顧。IBM日前宣布推出一種新的SSD分區技術,它可以將SSD的性能及耐用性提升3倍,延遲足足降低了50倍。這個分區技術不是常說的C、D、E盤那樣,而是相對傳統SSD硬盤的FTL轉換層而言,IBM開發了一種新的轉換層技術SALSA(軟件日志結構陣列),可以更好地控制SSD硬盤上的數據操作。實際的結果如何呢?IBM也公布了一些測試結果,在RMS-350 U.2硬盤上對比了與傳統FTL硬盤的性能及延遲結果,使用的是FIO Block級別的
關鍵字:
IBM SSD
qlc ssd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qlc ssd!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qlc ssd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qlc ssd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