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 Micro Computer, Inc. (NASDAQ:SMCI) 為云端、AI/ML、儲存和5G/智能邊緣應用的全方位IT 解決方案提供商,宣布推出功能強大、安靜且節能的NVIDIA加速人工智能(AI)開發平臺系列當中的首款裝置,為信息專業人士和開發者提供當今性行業領先的桌面型系統。全新的AI開發平臺SYS-751GE-TNRT-NV1是一款應用優化的系統,在開發及運行AI軟件時表現尤其出色。此創新系統為開發者和用戶提供應對部門工作負載的完整高性能計算(HPC)和AI 資源。此外,這個性能
關鍵字:
Supermicro NVIDIA AI開發平臺 桌面型GPU 液冷解決方案
?3 月 22 日消息,英偉達宣布,從明年開始,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制造商比亞迪將在其全系列車輛中使用英偉達 Drive Orin 集中式計算平臺,進一步擴大其王朝、海洋系列汽車的多種車型中對 DRIVE Orin 的使用,將更安全和智能的汽車推向市場。NVIDIA 和比亞迪都相信,未來的汽車將是可編程的,從基于許多嵌入式控制器發展到高性能集中式計算機 —— 在汽車的整個生命周期內,通過軟件更新來交付和增強功能。據介紹,DRIVE Orin 是目前市場上性能最強的車用處理器,自去年投產以來便已成為
關鍵字:
英偉達 NVIDIA 比亞迪 自動駕駛
最近幾個月來以ChatGPT為代表的AI大火,也導致了訓練AI用的NVIDIA加速顯卡備受追捧,黃仁勛也多次推薦大家購買A100顯卡,不過這并不是NVIDIA最新最強的AI卡,去年發布的H100才是性能猛獸。至于黃仁勛為何不重點推H100加速卡,主要是這款顯卡之前產量不多,但在日前的GTC 2023大會上,黃仁勛宣布H100已經全面投產,并部署在多家客戶的云計算服務中,包括微軟的Azure、谷歌、甲骨文等客戶數據中心。H100加速卡與2022年3月份的GTC大會上發布,采用Hopper架構,GH100大核
關鍵字:
NVIDIA H100顯卡 ChatGPT AI
3 月 22 日消息,英偉達宣布,從明年開始,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制造商比亞迪將在其全系列車輛中使用英偉達 Drive Orin 集中式計算平臺,進一步擴大其王朝、海洋系列汽車的多種車型中對 DRIVE Orin 的使用,將更安全和智能的汽車推向市場。NVIDIA 和比亞迪都相信,未來的汽車將是可編程的,從基于許多嵌入式控制器發展到高性能集中式計算機 —— 在汽車的整個生命周期內,通過軟件更新來交付和增強功能。據介紹,DRIVE Orin 是目前市場上性能最強的車用處理器,自去年投產以來便已成為該行業中新一
關鍵字:
比亞迪 英偉達 NVIDIA DRIVE 智能汽車
在過去的幾年中,不論是高性能還是數字貨幣,亦或者是當前大熱的AI,NVIDIA都抓住了每一個風口,當然作為本職的游戲領域也從來沒落下,RTX光追及DLSS的優勢讓兩家友商沒法正面剛。是NVIDIA比別人更幸運嗎?CEO黃仁勛否認了這種看法,他可不把NVIDIA當前的成功視為幸運。以AI為例,雖然ChatGPT當前異?;鸨?,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NVIDIA早在10年前就開始押注AI,5年前就開始跟OpenAI合作了,當時NVIDIA生產了第一塊超級AI芯片,就提供給后者用于AI運算了。ChatGPT火爆之后
關鍵字:
NVIDIA
安富利旗下全球電子元器件產品與解決方案分銷商e絡盟宣布開售NVIDIA??Jetson?系列世界領先平臺,適用于自主機器和其他嵌入式應用。Jetson系列小尺寸、高性能計算機模塊包括Jetson Nano、Jetson AGX和Jetson Xavier NX,現均可通過e絡盟購買。每個模塊都配備用于加速軟件的NVIDIA?JetPack? SDK,以及包含相關傳感器、SDK、服務和產品的周邊生態系統,以進一步加快開發速度。JetPack SDK為邊緣AI開發提供了Linux環境、CU
關鍵字:
e絡盟 NVIDIA Jetson
在幾乎所有人看來,AMD顯卡相比NVIDIA顯卡簡直不值一提,性能、技術打不過,市場份額更不是一個重量級。但是,AMD顯卡其實是很賺錢的,收入并不比NVIDIA顯卡少多少!根據最新公布的財報,2022年第四季度,NVIDIA游戲業務的收入為18.31億美元,來自GeForce顯卡、任天堂Switch主機芯片、GeForce NOW云游戲服務等業務。同期,AMD游戲業務收入則是16.44億美元,來自Radeon顯卡、PS5/Xbox Series X/S主機芯片等。算下來,AMD顯卡帶來的收入,只比NVID
關鍵字:
AMD 顯卡 NVIDIA
IT之家 1 月 6 日消息,一款搭載 RTX 4050 筆記本 GPU 的產品出現在了 Geekbench 平臺,其 OpenCL 跑分約為 84000。如上圖所示,這款筆記本搭載了 i5-13500HX 處理器,6 大核 + 8 小核規格。顯卡為 RTX 4050,配備 6GB 顯存。跑分方面,RTX 4050 的 OpenCL 分數約為 84000。作為對比,Geekbench 上 RTX 3050 Ti 的分數可達 73000,RTX 4050 的性能至少領先 RTX 3050 Ti 15%。IT
關鍵字:
RTX 4050 筆記本 英偉達
萬元以內游戲本是各大PC廠商的兵家必爭之地,產品花樣之多讓人挑得眼花繚亂?! ∪绻心膫€PC廠商恰好掌握了讓年輕人掏錢包的秘籍,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華碩天選了:它是7-8k價位的高性價比滿血游戲本,也是目前同價位最早能買到的RTX 4060滿血本?! ]有意外,但是驚喜連連。今年2月初,華碩天選4依然刮著濃烈的二次元風,同時為玩家帶來了全方位的硬件升級: 首發RTX 40系獨顯(包含RTX4050/4060/4070版本),同時擁有酷睿版(最高搭載 i9-13900H)和銳龍版(銳龍 9 7940H
關鍵字:
筆記本 RTX 4050 英偉達
這一波的顯卡礦難已經過去半年時間了,雖然去年中一度導致NVIDIA連續兩個季度營收、盈利暴跌,但是隨著RTX 40系顯卡高端化戰略的成功,NVIDIA已經迅速滿血,而最近ChatGPT的火熱又讓NVIDIA抓到了機會,至少上千億的GPU市場等著他們。ChatGPT是大型AI應用,其背后需要強大的硬件, 訓練升級一次耗費巨大,招商證券測算其每次升級至少要3422萬元。根據他們的計算,每有1億活躍用戶,ChatGPT就需要13.5EPLOPS的算力,大約是6.9萬臺NVIDIA DGX A100 8
關鍵字:
NVIDIA 顯卡 chatGPT
NVIDIA多年來一直在與部分全球領先的金融機構共同開發和執行各種發展迅速的AI策略,在過去三年間詢問了他們最關心的是什么。有些結果和NVIDIA想象的一樣;而有些結果著實令人驚訝。今年的調查是在充滿變數的宏觀經濟環境下進行的,因此兩種結果都有。來自全球頂尖金融服務機構的500名受訪者闡述了其認為AI投資回報最高的領域,結果既有意料之中,也有意料之外無論是銀行和金融科技機構,還是保險和資產管理公司,其目標都是找到更精準的風險管理方法、通過提高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并改善顧客和客戶體驗。NVIDIA通過深入調查了
關鍵字:
nvidia AI計算
IT之家 2 月 3 日消息,NVIDIA 即將推出的新款 Ada GPU(包括 AD106 和 AD107)已逐漸浮出水面,不出意外的話將會在近期,甚至下個月的 GTC 2023 上亮相,并將很快應用于主流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中。根據 @Moore's Law Is Dead 最新消息,這兩款 GPU 雖然外觀看起來跟之前的型號差不多,但芯片面積卻要比上一代要小。據說 Ada AD106 GPU 的尺寸約為 180-190mm2,比 GA106 GPU 小 30% 左
關鍵字:
Nvidia GPU
一款顯卡的性能可以達到什么程度?除了架構、規格等硬件因素,驅動的優化程度同樣至關重要。Intel攜帶Arc銳炫回歸獨立顯卡市場,作為“后起之秀”,驅動的優劣更是關鍵中的關鍵。Intel也正是這么做的。2022年6月,Intel正式發布了首款...
關鍵字:
英特爾 銳炫 RTX 3060 XeSS
前言:現今已是2023年了,科技在快速發展,特別是數字智能時代的到來,AI作為核心驅動力量為醫療行業、汽車行業以及AI等行業帶來了巨大轉變。如在醫療行業,應用認知計算技術AI能為人們的健康保駕護航,將人工智能應用到醫院平臺,能從各種渠道分析訪問者的健康狀況并提供保健相關的洞察力,并與訪問者進行雙向互動。對于患者而言,AI可以幫助自己預知發病時間,并及時尋求有效的解決方案;如在汽車行業,可以利用AI技術進行自動駕駛,改變我們的出行方式,創造更安全、更高效的出行方式;如在AI行業,人工智能可以自主學習大量而深
關鍵字:
NVIDIA GPU AI 思騰合力
AI人工智能已經無處不在,NVIDIA似乎準備將它深深地融入顯卡驅動。消息稱, NVIDIA正在開發全新的顯卡驅動,專門用于AI優化、深入提升性能。據說, 這款驅動最快可能第一季度內發布,將帶來平均大約10%的性能提升,最高可達30%。用了什么樣的AI技術暫不清楚,據稱會重點改進指令、吞吐量、硬件利用率、線程、設置。
關鍵字:
AI 人工智能 NVIDIA
nvidia rtx 3050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nvidia rtx 3050!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nvidia rtx 3050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nvidia rtx 3050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