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兩位消息人士透露,美國科技巨頭Meta Platforms正在測試其首款用于訓練人工智能系統的自研芯片。消息人士稱,Meta已經開始小規模部署該芯片,并計劃在測試順利的情況下提高產量以供大規模使用。媒體分析稱,這將成為Meta的一個里程碑,自此可能轉向設計更多的定制芯片,以減少對英偉達等外部供應。推動內部開發芯片一直是Meta長期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旨在降低其龐大的基礎設施成本,因為該公司已將昂貴的賭注押在人工智能工具上以推動業務增長。上月,Meta在發布財報時宣布,公司預計2025年全年資本
關鍵字:
Meta 自研芯片 AI芯片
當微軟豪擲800億美元押注數據中心、扎克伯格宣稱“2025年上線1吉瓦算力”時,一場圍繞AI基礎設施的資本狂潮正席卷硅谷,所有建設均需龐大資金持續輸血。周四,彭博援引知情人士消息透露,阿波羅資管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正在與Meta進行談判,擬牽頭為其提供約350億美元的融資方案,以幫助Meta在美國開發數據中心。知情人士表示,這家另類資產管理公司正在協商承擔該融資計劃的主要份額,其余部分將向其他投資者分銷。目前融資談判尚處于早期階段,不能保證交易最終能夠達成。早在上個月,
關鍵字:
Meta 數據中心 基建 Apollo
2月28日消息,美國時間周四,亞馬遜發布了其首款量子計算芯片,并稱其是邁向構建高效、大規模量子計算系統的重要一步。這款芯片名為“Ocelot”,其發布正值多家科技公司爭相展示量子計算領域的最新進展。就在上周,亞馬遜云服務AWS競爭對手微軟也展示了其首款量子芯片,并在《自然》雜志上發表相關研究論文,詳細介紹了其量子計算研究成果。一些技術專家希望量子計算機能夠解決傳統計算機難以應對的問題。使用比特(bits)進行計算和數據存儲,這些比特要么處于“開”(1)狀態,要么處于“關”(0)狀態;而量子計算機使用量子比
關鍵字:
亞馬遜 量子計算芯片 英偉達 Meta
當微軟豪擲800億美元押注數據中心、扎克伯格宣稱“2025年上線1吉瓦算力”時,一場圍繞AI基礎設施的資本狂潮正席卷硅谷,所有建設均需龐大資金持續輸血。周四,彭博援引知情人士消息透露,阿波羅資管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正在與Meta進行談判,擬牽頭為其提供約350億美元的融資方案,以幫助Meta在美國開發數據中心。知情人士表示,這家另類資產管理公司正在協商承擔該融資計劃的主要份額,其余部分將向其他投資者分銷。目前融資談判尚處于早期階段,不能保證交易最終能夠達成。早在上個月,
關鍵字:
Meta 數據中心
2月14日消息,據報道,軟銀旗下Arm正加速推進從傳統授權模式向自主芯片設計和制造的重大轉型,預計最早在夏季亮相。據悉,新芯片將作為大型數據中心服務器的中央處理器(CPU)平臺,基于可定制化設計,能夠滿足包括Meta在內的多家客戶的特定需求,而生產則可能外包給臺積電等專業制造商。長期以來,Arm的商業模式圍繞著向全球科技巨頭如蘋果、谷歌、英偉達、亞馬遜、微軟、高通及英特爾等授權其指令集架構與復雜核心設計,賦能這些企業自主研發芯片。然而,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特別是人工智能(AI)領域需求的井噴式增長
關鍵字:
arm 芯片 Meta
2 月 12 日消息,《福布斯》在美國東部標準時間昨日的一份報道中表示,Meta 正就收購韓國 AI
芯片初創企業 FuriosaAI 展開談判。一位消息人士指出該交易最早于本月達成;而另有消息源稱除 Meta 外還有其它企業也對
FuriosaAI 感興趣。FuriosaAI 總部設于韓國首爾,由游戲企業 Com2us 高管、前首席執行官Song Jae-joon 創立,目前這家企業的領導者是曾在三星電子和 AMD 任職的 June Paik。FuriosaAI 在去年的 Hot Chip24
關鍵字:
Meta 韓芯片企業 FuriosaAI AI
Meta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近期透露的一項腦機技術進展,不僅預示著人機交互方式的革命性變革,也為腦機接口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據《麻省理工技術評論》的深度挖掘,Meta已經悄咪咪地做出了一款不用動手術就能用的腦機接口設備。這個神奇的小玩意兒能讀懂你的大腦信號,然后直接幫你打字,準確率還挺高,有80%呢!這標志著腦機技術在實現自然、高效人機交互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Meta是怎么做到的呢?簡單來說,就是他們用了超厲害的人工智能模型,再配上專門的硬件設備,不用往你腦袋里塞東西,就能從外面讀到你的大腦信號
關鍵字:
Meta 人機交互 腦機接口
2月11日消息,OpenAI正積極推進其減少對英偉達芯片依賴的計劃,并致力于通過開發首款自研人工智能芯片來實現這一目標。據知情人士透露,OpenAI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完成首款自研芯片的設計,并計劃將其交由臺積電進行“流片”,即將設計好的芯片送至工廠進行試生產。OpenAI和臺積電均未對此評論。這一進展表明,OpenAI有望實現其2026年在臺積電大規模生產自研芯片的目標。通常,每次流片過程的費用高達數千萬美元,且需要大約六個月的時間才能生產出成品芯片,除非OpenAI支付額外費用以加速生產進程。值得注意的是
關鍵字:
OpenAI 自研芯片 臺積電 代工 英偉達 人工智能 Meta
Meta首席AI科學家Yann LeCun周四表示,在未來3到5年內,“全新的AI架構范式”將會出現,其能力將遠遠超越現有AI系統。他還預測,未來幾年可能成為“機器人技術的十年”,屆時AI和機器人技術的進步將結合在一起,解鎖新一代智能應用程序。媒體報道,在達沃斯論壇上的一場名為“技術辯論”的會議上,LeCun指出,目前的“AI形式”,即生成式AI和大型語言模型(LLMs),并沒有那么強大。他認為,雖然這種模型是有用的,但在很多方面仍存在不足。“我認為目前的LLM模式壽命相對較短,可能只有三到五年。我認為在
關鍵字:
Meta LeCun AI 架構 機器人技術 核心
華為Mate 70系列旗艦手機12月4日正式開賣,研究公司TechInsights拆解后發現,該款手機采用南韓SK海力士制造內存芯片,主因在于美國禁止對中國大陸出口先進芯片制造設備,而大陸制造的內存芯片選擇受限。《南華早報》報導,根據TechInsights的分析,華為Mate 70 Pro手機搭載SK海力士12GB低功耗行動DRAM及512GB NAND,高階款Mate 70 Pro Plus也采用相同的NAND及SK海力士的16GB DRAM。TechInsights分析師崔貞東(Jeongdong
關鍵字:
華為 Mate 70 存儲芯片 SK海力士
12月4日日,有拆機博主在直播中首拆華為Mate 70系列,展示了華為麒麟9020芯片,大中小核全自研,并集成了衛星芯片,整體尺寸較上一代更大,更厚,性能跨越式提升,而且完全自研可控,在性能及功耗上均有大幅提升!網友直呼:國產芯片之光!
關鍵字:
華為 Mate 70 soc
美國科技新聞網站TechCrunch上月底29日披露,美國科技巨頭Meta擬投資100億美元建設一條超4萬公里環繞地球的海底通信光纜。知情人爆料稱,該海底光纜初步規劃從美國東海岸出發,經南非、印度、澳大利亞后,回到美國西海岸,從而形成全球大環線。由于整條光纜線路看起來像是英文字母W,因此該項目又被稱為W計劃。據報道,W計劃目前仍處于初步階段,Meta公司可能會在明年初披露包括具體線路和通信容量等在內的更多信息。實際建成和投入使用恐怕要等上5到10年。報道分析稱,這些投資還有一個更務實的動機:科技公司希望更
關鍵字:
Meta 海底通信
11月26日,華為Mate 70系列正式發布,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發表演講,表示“通信技術絕對對得起那四個字”(遙遙領先),Mate 70系列搭載第二代靈犀通信技術,能夠在多個場景下顯著優化網速和信號穩定性。· 地鐵刷視頻不卡頓:不管是早晚高峰還是穿過隧道,Mate 70能通過優化信號,讓你暢快追劇、刷視頻。· 山區旅游信號更穩定:偏遠地區手機“掉線”不再是問題,靈犀通信2.0智能調節信號路徑,讓你隨時隨地保持在線。· 多設備連接更順暢:使用華為Mate 70與平
關鍵字:
華為 Mate 70 靈犀 通信
美東時間周三晚間,美國司法部要求法官命令谷歌剝離Chrome瀏覽器,終止與蘋果的默認搜索合作。自2003年以來,蘋果因將谷歌設為默認搜索引擎而每年獲得數十億美元的收益。分析師估計,若司法部的提議被接受,蘋果可能會面臨高達200億美元的收入損失。由于這一改變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生效,蘋果正在積極尋找新的收入來源來彌補潛在的損失。據《華爾街日報》周四報道,蘋果已經將目光轉向了AI領域,探索與多家AI公司的合作。蘋果的AI系統“Apple Intelligence”計劃整合到所有蘋果設備,并允許接入第三方AI系
關鍵字:
Chrome 蘋果 AI Meta
Meta旗下智能眼鏡產品Ray-Ban Meta已經成為領域內爆款單品,受到全球消費者追捧。鑒于Meta智能眼鏡在多個季度內展現出的強勁市場表現,蘋果正醞釀著進軍這一領域的計劃。
關鍵字:
蘋果 Meta 智能眼鏡 AI XR
meta 70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meta 70!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meta 70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meta 70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