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電視市場迅速向液晶電視轉移,部分原因歸于政府推出了幫助國家控制全球經濟下滑的刺激計劃。雖然CRT-TV在中國仍擁有最大的用戶量及最強大的供應鏈,由于LCD-TV外形更吸引人、價格更低及總體性能更好,其市場需求越來越大。
據iSuppli公司,印度正經歷與中國類似的發展過程。
2008年,印度市場所售出的LCD-TV僅占電視機總銷量的5%。預計未來五年這一市場將快速發展,到2013年LCD-TV出貨量將占總出貨量的66%。到2012年,印度LCD-TV的出貨量將超過CRT-TV。也就
關鍵字:
LG LCD CRT IPTV
玻璃基板缺貨、面板需求續強,讓面板產業第三季出現供不應求。根據外電報導,南韓面板廠LG Display副總裁Koo Do Hoi指出,由于TFT面板需求遠超過預期,目前訂單缺口擴大到10%。而因應目前供不應求的市況,LGD持續提升旗下8.5代廠的產能,本月底已經拉升到8.3萬片的滿載產能。
第二季面板需求穩定攀升,再加上供應鏈缺料問題影響面板廠供貨量,也讓面板產業在本季底出現供需逆轉的情況。對于目前面板市況,LGD副總裁Koo Do Hoi指出,第三季訂單持續增加,但公司無法滿足所有需求,LGD
關鍵字:
LG 玻璃基板 監視器面板 液晶電視 TFT面板
最近幾天,記者獲知確切消息,平板電視最昂貴的部件液晶面板這兩天又在漲價,其中臺灣屏上漲了5~10美元。短短半年中,液晶面板的價格就上漲了20%。這對利潤本就微薄的彩電制造企業來說,是很難承受的。就此,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即使彩電制造企業在內部管理上嚴格控制,也無法消解成本大幅上升的壓力,彩電漲價將無可避免。
原材料不足導致產能下滑
目前,國產彩電制造企業的液晶面板來源于兩個渠道。一是日韓,一是中國臺灣。相對而言,臺灣屏更便宜,所以應用也就更多。但最近以來,臺灣屏的產能下滑十分明顯。供求關系失
關鍵字:
LG OLED 液晶面板
韓國現代汽車在AABC會議上,公布了混合動力車的業務計劃,改使用韓國LG化學生產的鋰聚合物充電電池
LG化學公布了鋰聚合物充電電池的業務計劃,開發和生產將在韓國大田市內的新工廠進行
韓國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在2009年6月10~12日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長灘市舉行的國際汽車用蓄電池相關會議AABC(Advanced Automobile Battery Conference)上,公布了混合動力車的業務計劃。
該計劃顯示,現代1995年就已公開了使用Ni-MH(鎳氫)充
關鍵字:
LG ASIC 混合動力車 鋰聚合物充電電池
出于對亞洲面板制造商前景好轉的預期,投資者們一直在買進該行業股票。不過,他們卻沒能把握整個大局形勢。
隨著電視機和電腦生產商紛紛增加面板庫存,液晶顯示器(LCD)產量大幅攀升。里昂證券亞太區市場(CLSA Asia-Pacific Markets)稱,預計今年第三季度LCD工廠的開工率將達到92%,遠高于第一季度的68%。
玻璃等重要原材料的短缺已推動面板價格上漲。Barclays Capital稱,今年迄今為止32英寸面板價格已累計上漲了15%。
一些投資者預計面板價格上漲以及生產
關鍵字:
LG LCD 玻璃
大屏幕觸摸屏手機往往成為“指紋機”的代稱,而現在,觸摸屏指紋殘留的問題即將得到解決. 據傳言顯示,韓國LG電子正在測試一種新的OLED面板觸摸屏技術,這種技術將最終被蘋果采用.
據悉,LG開發了一種解決指紋殘留問題的OLED觸摸屏技術,這種觸摸屏可以吸收“身體油脂和汗水”,所以即便手指不斷的點擊觸摸屏,也不會有大量的指紋殘留.
大屏幕觸摸屏手機往往成為“指紋機”的代稱,而現在,觸摸屏指紋殘留的問題即將得到解決. 據傳言
關鍵字:
LG OLED 面板觸摸屏技術
全球第2大液晶顯示器(LCD)制造商LG DisplayCo.周二宣布,將投資500億韓元(3900萬美元),于今年下半建立其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生產線。
LG Display首席技術官Chung In-jae表示,由于公司已擁有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TFT-LCD)產線,因此有能力拓展至薄膜太陽能電池制造業務。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Nano Markets預估,薄膜太陽能電池市場規模將可由2011年的46億美元,至2015年大幅擴展至140億美元。
關鍵字:
LG LCD TFT-LCD 薄膜太陽能電池
目前,世界各國的運營商和制造企業大多將完善LTE技術產品的時間點設定在2010年,但在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尤肖虎看來,即使是NTTDoCoMo這樣的急先鋒,將LTE推向真正商業化還需要至少2年以上的時間。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也認為,“LTE正式商用可能在2015年左右,當然也不排除個別運營商提前的可能。”
遵循移動通信技術十年一代的普遍規律,與TD-SCDMA試驗網建設和試商用過程中不斷在終端、測試、網絡優化等各環節取得突破類似,LTE勢必將經過較長時期的優化
關鍵字:
LG LTE 測試 芯片
近日,LG電子宣布任命Peter Stickler先生為LG電子新任首席人力資源官(CHO),之前Stickler先生曾供職于美國福特汽車公司。
Stickler先生今年59歲,將于下月正式出任LG 電子CHO兼執行副總裁。 Stickler從事人力資源工作已有35年,其中27年服務于福特汽車公司,他將為LG電子帶來豐富的人力資源管理經驗。 Stickler先生生于美國,曾就讀于圣約翰大學,并在密歇根州立大學獲得勞動關系專業碩士學位。
LG電子副董事長兼CEO南鏞先生表示:“L
關鍵字:
LG 電子
全球第三大手機廠商LG電子昨日表示,它將于下月關閉墨西哥手機生產廠,因為墨西哥將從下月開始取消手機進口關稅。
在今年2月份,墨西哥已經下調了15%的關稅。LG電子表示:“一旦墨西哥取消進口關稅,在當地生產手機就沒有任何優勢了。我們在巴西的生產廠有足夠的產能,足以滿足墨西哥市場的需求。”
LG電子位于墨西哥的手機生產廠大約有200多名員工,月產能為20萬部手機。LG電子稱,它還沒有決定如何處置墨西哥的員工。
LG電子已經在某些海外生產基地進行了裁員,它在全球一共
關鍵字:
LG 手機
“ 手機在充足的陽光下放置1小時,即可通話15分鐘;完全充電則需要大約8小時”——可別以為這是在深夜電視購物節目中看到的、“忽悠人”的“山寨版”太陽能手機。這可是貨真價實的全球首款“平價”太陽能手機,下月
就將在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和南太平洋地區的一些國家發售,預計售價僅約40美元。
不僅如此,這款手機還是不折不扣的“中國制造”,其制造商在接受記者
關鍵字:
LG 太陽能 手機
LG近日公布了世界上最薄的42英寸和47英寸10bit LCD電視面板,新面板的可視角度為178/178,亮度4450 cd/m2,厚度僅有0.23英寸(5.842毫米)。
這兩款世界最薄的42英寸、47英寸面板均可支持1080p分辨率,使用edge-lit LED背光。LG顯示器公司表示,這兩款面板使用了該公司的LGS技術,相比之前典型的LGPs技術,新款面板的厚度降低了一半以上。
這兩款世界最薄液晶面板的重量也非常輕,其中42英寸屏的重量為6.1公斤,47英寸屏的重量為7.3公斤。相比
關鍵字:
LG LCD 面板
2009年,處于寒冬之中的液晶顯示器行業正經歷一種轉變,從對技術制高點爭奪轉向關注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如今,消費群體日益細化,購買行為亦愈發復雜,究竟什么才能入的了消費者的“法眼”?LG近期對中國LCD市場消費者購買行為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有高達33%的消費者認為品牌是他們購買中最關注的因素。這表明,企業之間已經不僅是產品之間的競爭,更是品牌之間的競爭。
調查背景
消費者是產品的銷售終端,只有了解他們的消費行為,才能把握市場的動向。全球顯示器領導品牌LG近日針對中國
關鍵字:
LG LCD
彩電廠家再次采取結盟上游的方式,在數字電視領域發力。
LG與央視聯手,以央視體育頻道數字電視合作伙伴的身份,與內容供應商共推數字電視的普及;TCL則與北京歌華有線結盟,首開彩電終端廠家與運營商合作的模式,向市場推出雙卡合一的數字一體機。
按照國家推廣數字電視產業政策的時間表,2015年將停止模擬信號的傳播,進入全面數字電視時代。而廣電總局的最新規劃則是計劃在3年內實現對全國地面數字信號的覆蓋,使用戶覆蓋率達到90%。
“急切”的數字化進程意味著彩電的更新換代和
關鍵字:
LG 數字電視
手機電視,這一名詞已經耳熟能響了;然而由于眾多原因至今手機電視仍未走入中國廣大消費者的身邊。隨著中國多媒體廣播電視(CMMB)的誕生,手機電視已經咫尺之遙。CMMB是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采用廣播制式的小屏幕電視標準,其所涵蓋的領域已經突破手機,任何附帶小屏幕(7寸以下)的終端均能使用此項,包括手機、MP4、MP5、GPS和筆記本電腦。
上周末,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CMMB)上海地區運營商上海文廣手機電視有限公司在徐家匯中心地段舉辦了一系列路演活動;為期二天的路演活動吸引了眾多過路者的關注,
關鍵字:
LG CMMB 手機電視
lg介紹
創立時間:1947年
總銷售額:85兆韓元(2006年為基準)
事業領域:電子 化學 通信·服務
分公司:44家
海外法人:130余家
職工數:16萬
LG目前是韓國第三大公司,屬下有44家公司,在全球有大約300個辦事處和下屬企業。目前LG電子屬下有6個獨立運作的商業管理系統,它們是數碼顯示公司、數碼家電公司、數碼媒介公司、數碼系統公司、移動電話公司及數碼網絡公司。我們把"數碼創導"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