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 energy solution 文章
最新資訊
- 韓國兩家液晶面板廠商LGDisplay和三星電子正在試圖把顯示屏帶入柔性時代。
10月7日,LGDisplay宣布開始量產首款柔性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面板,用于智能手機;外界隨后開始猜測,LG計劃在11月推出一款配備曲面顯示屏的智能手機。10月9日,三星隨即宣布,通過韓國SK電信發布曲面OLED顯示屏手機GalaxyRound。
顯示屏由面板切割而來。可彎曲的顯示屏又稱為柔性屏,其被視作顯示屏革命的初級階段產物,最終目標是讓移動和可穿戴電子設備改頭換面。外界此前曾預言GalaxyGe
- 關鍵字:
LG OLED
- 近年來,隨著液晶拼接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液晶顯示屏通過自身的拼接優勢,贏得了眾多商戶和政府部門的一致好評。液晶顯示屏,不僅以其高亮度、超清晰、壽命長等優質顯示能力逐漸受到市場的青睞;同時,更低的成本及能耗,使其在短短的時間內獲得眾多用戶的認可。
一直在國際商用顯示領域領先的LG電子,近年來更是在拼接顯示產品上不斷釋放能量,先后推出多款專業級拼接產品,為行業樹立了發展標桿。LG最新推出的47寸超窄邊框液晶拼接顯示產品47WV50BR,憑借其更窄的邊框,更高的清晰度,無疑又將在業內刮起一股拼接新風
- 關鍵字:
LG 液晶
- 韓國兩大電子巨擘三星電子、LG電子終于同意結束一年來互控對方侵犯LCD、OLED專利權的官司大戰,同意未來要以和為貴、并提高己身的競爭力。
法新社、Engadget報導,三星、LG旗下的面板事業Samsung Display、LG Display 23日宣布,雙方已決定要透過合作提高在全球市場的領導地位,不要再把精力投注到費時耗力的侵權戰。
三星、LG過去數度互控對方竊取了己身的LCD、OLED面板技術并挖角重量級工程師。LG更在去年宣稱三星的重要產品(包括全球熱賣的Galaxy S系列智
- 關鍵字:
LG OLED
- Altair公司日前宣布了電子行業產品測試模擬的一個重要成就,該成就預計將加快新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家電和其他消費類電子產品的研發速度,幫助工程師設計更多的耐用產品。
Altair公司聯手韓國的LG電子(LGE)已經成功地創造了一個無縫集成的跌落測試模擬自動化系統。智能手機的跌落測試模擬是智能手機設計的一個關鍵步驟。通常進行智能手機的跌落測試模擬需要一到兩周的時間,而該系統可使LG電子的工程師在24小時內完成該項測試模擬。
Altair公司的這套HyperWorks計算機輔助工程工具包括
- 關鍵字:
Altair LG HyperWorks
- 2013年9月6日至9月11日,德國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IFA)將在柏林國際展覽中心舉行。LG電子日前透露,將在此次展會上首推55英寸壁掛式OLED電視“Gallery OLED TV”。
LG該款型號為55EA8800的OLED電視與時下市售的平板電視的價格接近,其邊框設計簡潔,還裝飾有畫框式設計、音效豐厚的音響系統。
“我們的Gallery OLED TV產品是精細美感、卓越畫質、逼真音效的完美結合體”,LG電子家庭娛樂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
- 關鍵字:
LG OLED
- 曲面顯示相關技術發展近來重新受矚目。主要系韓廠LG、三星先后于今年第二季正式推出曲面OLED電視產品,日本SONY亦于今年8月下旬發表65英寸曲面液晶電視(預計將在今年9月中旬上市)。不過,曲面電視未來能否成為新趨勢?可能還要看曲面電視后續訂價走勢和市場定位而定。以三星55英寸曲面OLED電視日前降價3成后、售價還要9000美元來看,初期曲面OLED電視受陷于成本與技術門坎、訂價仍偏高。業界認為,曲面電視現階段可能暫以高階訴求為主。
就臺系面板供貨商來看,目前友達也具備曲面LCD顯示器相關技術,
- 關鍵字:
LG OLED
- 當前全球經濟增長乏力,消費性電子市場需求低迷,加上中國市場受到“節能補貼”政策退出沖擊使得第三季度全球面板市場呈現旺季不旺,價格逐月下跌趨勢。各面板廠紛紛調整產品策略做出應對。
在電視面板方面,2013年華星光電(CSOT)、京東方(BOE)跟隨三星腳步加入48’’陣營。由于此前46’’~50’’之間已形成三星46’’和LGD 47’’雙寡頭市場,48&
- 關鍵字:
LG FHD面板
- 在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市場,為了與臺灣面板廠主導的50寸競爭以及追求8代線玻璃基板切割效率的最大化,我們已經觀察到韓國Samsung Display將會以在8代線生產48寸來逐步取代其46寸。而同時韓國LG Display在49寸面板上也開始進行發展與生產。NPD DisplaySearch認為,在與其它同在8代線為8片切割的46寸,47寸,和48寸液晶電視面板比較下,49寸還是在8代線是最有效率的。根據NPD DisplaySearch計算,46寸的尺寸在8代線的玻璃基板利用效率有90%,47寸為93
- 關鍵字:
LG 面板
- 最近三星、索尼的4K(超高清,又稱UHD)電視在美國市場相繼降價,昨日,LG在美國市場也跟進4K電視降價,降幅超過15%。而TCL、創維、康佳等中國彩電廠一些型號的4K電視,在國內的售價也已降到1萬元以下。但專家向《第一財經日報》說,4K電視尚難言價格戰,今年是4K電視“元年”,未來幾年才是4K電視的快速成長期。
據外電報道,近一個月,在美國市場,三星55英寸的4K電視從5499美元降至4499美元,65英寸4K電視從7499美元降到5999美元;索尼55英寸的4K電視從
- 關鍵字:
LG 4K
- 從韓國三星、LG計劃推出AM-OLED電視以來,AM-OLED一直保持較高的人氣,各種媒體甚至經濟學家都大呼其將很快代替TFT-LCD成為顯示的主流。在輿論的推動下,投資也進一步升溫,上海、河南等地均有新建項目。誠然,在AM-OLED已經有一定應用市場的背景下,小規模的投資無可厚非,大規模投資的機會還未到來,其發展模式卻值得探尋,是采用“進口設備+引進技術團隊+進口原材料”的快餐模式還是另尋出路,對于整個產業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一、AM-OLED產業處于發展初期
- 關鍵字:
LG AMOLED
-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NPD DisplaySearch最新觀察,為了與臺灣面板廠主導的50寸競爭、并且追求8代線玻璃基板切割效率最大化,近來Samsung Display已決定在8代線生產48寸電視面板逐步取代46寸面板,并且LG Display也投入49寸面板、取代原本47寸產品。不僅如此,中國大陸兩大面板廠京東方(BOE)和華星光電(ChinaStar)可能亦將自2014年起、開始導入49寸電視面板生產。整體看來,48寸到50寸之間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市場競爭態勢漸趨激烈。
就個別面板廠來看,NP
- 關鍵字:
LG 面板
- 據韓聯社報道,韓LG電子25日表示,下月6日歐洲最大家電展覽會--IFA 2013召開之際,在歐洲市場正式發售曲面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電視。
LG電子從本周開始在德國等歐洲國家分階段推出曲面OLED電視,28日在法蘭克福高檔家電專賣店HIFI Profis舉行新產品發布會。LG電子繼5月在韓國和7月在美國之后,此次在歐洲推出曲面OLED電視,將鞏固在下一代曲面OLED電視市場的領導地位。
據市場調查機構Displaysearch預計,2017年全球OLED電視銷量將超過900萬臺,其
- 關鍵字:
LG OLED
- Samsung 與 LG 都預計將在 11 月,推出搭載可彎曲面板的產品。
雖然日前有消息指出,Samsung 尚未具備量產可彎曲面板的能力,傳言會搭載此屏幕的 Samsung GALAXY Note 3,也似乎因為生產問題而改用一般面板;不過,根據最新的報導顯示,Samsung、LG 都預計在 2013 年 11 月,推出搭載該面板的產品。
據悉 Samsung、LG 可彎曲面板的良率達到 100%,即可在2013年底前,出貨150萬片5寸至6寸的面板;不過,150萬片對于Samsu
- 關鍵字:
LG 可彎曲面板
- 韓聯社消息稱,市場調研機構Display Search20日發表的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9.1英寸以上的大型液晶顯示器(LCD)面板全球出貨量達到3.3977億臺,同比減少5.2%。其中LG顯示器公司的出貨量達到8896萬臺,市場份額達到25.2%,位居榜首。
LG顯示器今年第二季度出貨量為4435萬臺(占25.3%),在大型LCD市場上自2009年第四季度開始連續15個季度穩居榜首。三星顯示器上半年出貨量達到7038萬臺,以20.7%的占有率排名第二。其后依次是臺灣群創光電(Innolux)和友
- 關鍵字:
LG LCD
- 韓國是一個資源貧國,約97%的能源依賴進口,能源短缺和油價上漲制約著韓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節能已經成為韓國最重要的國家戰略之一。因而,具有重大節能和環保意義的LED產業備受韓國政府重視。2008年,韓國就提出將“低碳綠色成長”作為未來的國家戰略,而其中LED產業被作為重點推動領域。
大企業參與形成產能
韓國LED照明產業在近些年得到了迅速發展,這源于韓國政府的推動政策和機制。韓國政府一直在政府主導下推行大企業戰略,通過政府與銀行聯手為企業提供資金培育大的企業集團
- 關鍵字:
LG LED照明
lg energy solution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lg energy solution!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lg energy solution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lg energy solution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