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子巨擘LG電子的家庭娛樂部門總裁Simon Kang周日透露,公司目標明年出售2500萬臺液晶(LCD)電視,較預估今年銷量1700萬臺大增47%。
據國外媒體報道,LG是全球第2大液晶電視制造商,公司預期下半年營業利益率,將可能由上半年的2.7%增至5%。而今年預計出售的1700萬臺電視中,目標采用LED(發光二極管)背光技術的平面電視銷量,可達40萬臺。
LG預定在全球最大消費電子商展——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IFA,Internationale Fu
關鍵字:
LG LED背光 LCD 液晶電視
路透(Reuters)報導,全球第2大電視品牌LG電子(LG Electronics)30日宣布將在9月舉辦的2009年德國IFA大展上發表15吋AMOLED TV,號稱市面上最大尺寸的AMOLED商品。
AMOLED顯示技術采用有機發光體為原料,比目前較為普及的LCD顯示技術更具省電、輕薄、高畫質的優點。然而,OLED顯示器的生產成本也相對較高,因此至今OLED顯示器大多用于制造高階手機屏幕,對PC及電視屏幕來說仍不符成本。
2007年底,Sony成功推出全球第1臺OLED TV,但由于
關鍵字:
LG OLED LCD
消息人士對CBN記者稱,上周五,韓國LG方面與廣東方面簽訂了最新一代TFT-LCD(液晶顯示器)相關協議。
“我們談了很長時間,具體進展還不便告知。這畢竟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廣州開發區、蘿崗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鄒勇剛對記者說,他拒絕透露更多細節。
這將是繼京東方北京8代、龍騰光電7.5代之后,中國第三個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項目。
LG“蓄謀已久”
韓國LG也是守口如瓶。但CBN記者仔細查詢了LG半年來的投資意向,發現該公司一直在加快推
關鍵字:
LG 液晶面板 顯示器
總投資規模高達3兆2,700億韓元(約26.2億美元)的樂金(LG)8代面板線,從2009年的3月便開始動工,估計月產能可達10萬~12萬片。但7月中旬,樂金又傳出有意擴大規模,將在2009年下半,在坡州同一廠區增設P8-E生產線,未來合計的產能將超過三星(Samsung)8代線月產20萬片的規模,成為全球最大的8代生產線。
樂金認為,以大陸為首的新興市場,對于電視面板的需求依舊非常暢旺,目前供應貨量大約不足10%,因而導致面板價格持續上揚。對于樂金的積極投資,過去幾年一直維持生產規模第1名的三
關鍵字:
LG LCD 面板
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技術可謂是全球最耀眼的平板顯示技術之一。目前,OLED產業不僅是四川長虹發展的戰略重點,更是四川省平板顯示產業的發展戰略重點之一。四川虹視顯示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月,位于成都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區。四川虹視產品技術部部長田朝勇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說,虹視是迄今為止中國唯一一家開發出AM-OLED(主動有機發光二極管)產品的企業,擁有110多項OLED專利。他表示,OLED在我國起步并不算晚,行業內的各個單位應該用更開放的心態把我國OLED產業共同做大做強
關鍵字:
LG OLED 面板
韓國LG顯示器公司12日宣布,公司將斥資5771億韓元(約合31.6億人民幣)設立手機等設備使用的中小型液晶面板生產線,該生產線將設立在首爾近郊坡州市的工廠內。
該生產線將采用滿足高精細畫像要求的低溫拋光技術。公司在有機EL設備上的投入將達900億韓元(約合493.35萬人民幣)。這一舉措顯示韓國企業也開始關注高附加值的中小型液晶面板產業。
LG將使用第四代玻璃基板來生產這些液晶面板,預計在明年第一季度實現量產。最終的生產能力為月產2萬枚,將主要應用于高性能智能手機,汽車導航系統以及音樂播
關鍵字:
LG 手機 液晶面板 玻璃基板
據國外媒體報道,平板顯示器制造商LG Display周四稱,7月份公司電腦顯示器面板銷量較去年同期上漲75%,達到了創紀錄的420萬部。銷量大幅上漲要歸功于公司最近實施的擴產計劃。
LG Display是全球第二大液晶面板制造商。公司在聲明中稱,盡管全球經濟仍未走出衰退,但用戶產品換代的需求將幫助面板市場走出困境。
由LG支持的研究機構DisplaySearch預測,全球液晶顯示器出貨量在2009年會出現5%的下滑,但有望在2010年出現3%的增長,而2011年增幅或達到5%。
LG
關鍵字:
LG 液晶面板 液晶顯示器
據國外媒體報道,LG電子公司首席執行官南勇周二表示,今年公司全球銷售收入可能超過去年創記錄的447.2億美元。
這家韓國公司上月發布了創記錄的季度利潤,不過分析師擔心今后該公司的利潤可能疲軟。南勇在訪問LG烏克蘭部門后對記者稱,今年全球銷售可能比去年還要好,今年上半年公司已經實現收入同比增長16%。
他表示,LG關注于低成本產品線、投入巨資打廣告和瞄準削減約30億美元成本的計劃,導致了良好的回報和樂觀預期。他透露,在品牌建設和研發新產品上的預算今年都增加了10%。今年第二季度,LG銷售了創
關鍵字:
LG 電子
韓國LG電子公布了2009年第二季度(2009年4~6月)的結算結果。合并銷售額比上年同期增長13.8%至14萬億4970億韓元,營業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32.4%至1萬億1330億韓元,銷售額和營業利潤均創歷史最高紀錄。
從各業務來看,生產手機等的移動通信部門,其銷售額比上年同期增長25.8%至5萬億1400億韓元,營業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3.8%至5450億韓元,實現2位數增收。手機供貨量比上年同期增長7.8%至2982萬部。“LG-KS360”、“Arena
關鍵字:
LG 液晶 手機
據道瓊(Dow Jones)報導,由于近期面板產量急速上升,市場開始擔心2009年第4季是否會出現面板供過于求的情況。LG Display執行長Kwon Young-soo認為由于玻璃缺貨的情況相當嚴重,臺灣LCD面板廠在玻璃缺貨的情況下,應該不會產能全開,因此2009年第4季或是2010年第1季超額供給的情況應該相當輕微。
因為返校潮及年底假期購物潮將至,所以電視及PC的需求開始回升,但是亞洲LCD廠商卻面臨重要的原料缺貨。臺廠在2008年因為客戶基礎薄弱、技術較為落后而產能大減,因此Kwon
關鍵字:
LG LCD OLED 太陽能電池
7月22日,LG電子發布了一份讓人瞠目的漂亮財報,加上本月初三星電子為第二季度作出的“增長遠超預期”預測,兩家韓國企業在第二財季的表現讓全球同行大為遜色。
LG電子的第二季度財報(截至2009年6月30日)顯示,LG電子全球第二財季的銷售額為112.29億美元,同比增長13.8%,營業利潤達7.8億美元。其中,手機銷售額為37.78億美元,同比增幅接近30%,利潤高達4.17億美元。
本月初,三星電子公布了第二季度的預測報告,第二季度營業收入為240億美元,運營利潤
關鍵字:
LG LCD 半導體 電視 手機
7月23日消息,日前,消費電子和移動通訊產品廠商LG電子發布了截至2009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未審計財報。財報顯示,公司營業利潤增至1.133萬億韓元(合8.7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提高1.1%。
其中,LG母公司銷售額為8.477萬億韓元(合65.66億美元),營業利潤為7140億韓元(合5.53億美元),凈利潤達1.146萬億韓元(合8.8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提高3.7%。LG電子第二季度財報再度刷新了全球及母公司單季銷售額和營業利潤的紀錄,這主要得益于手機和液晶電視的銷量猛增以及各事業
關鍵字:
LG 消費電子 移動通訊
韓國三星兩條8.5代線全數滿載、樂金(LGD)正加速8.5代的產能擴增,大尺寸面板供給快速擴增,將壓抑未來面板價格漲勢。
WitsView總經理王鶴偉指出,韓國8.5代線大量產能挹注,六代線轉入IT產品,短期內韓國三星與樂金外購面板需求將大幅降低,臺灣面板廠將面臨極為嚴苛的考驗。
面板價格7月初大幅上漲后,中旬以后上漲無力,市場認為第三季雖然是傳統旺季,又有玻璃基板缺貨因素,影響供需關系,原本面板價格應該進一步上漲,但是面板大廠相繼宣布將擴增8.5代的產能,市場預期面板今年以來的漲勢將暫緩
關鍵字:
LG 面板
韓國手機和電視制造商LG電子宣布,該公司第二季運營利潤利潤飆升,因手機和電視銷售態勢堅挺,助其比對手更快的從經濟滑坡中走出。
LG第二季度全球運營利潤為1.13萬億韓元(約合9.03億美元),遠勝分析師預估的9880億韓元。表示,盡管競爭風險仍在,但預期該公司下半年表現將優于上年同期。
LG預計,其手機業務獲利能力將在第三季小幅下滑,因營銷成本增加且手機銷售利潤率降低。
LG電子是全球第三大手機廠商,第二季售出創紀錄的2980萬部手機,一季度銷售2260萬部。在投資人會議上,LG表示
關鍵字:
LG 手機 電視
全球液晶面板生產巨頭韓國LG Display Co.(下稱LGD)擬將其液晶面板項目落戶廣州開發區,目前仍在做最后的談判。
廣州開發區投資促進中心的有關人士昨(7.21)日上午向《財經》記者確認,LGD正在與廣州市政府洽談液晶面板項目落戶事宜,目前雙方還在努力繼續向前推進談判,估計最早于8、9月份會明確合作細節,今年年內可以簽約。
7月16日,LGD首席財務管James Jeong表示,該公司正考慮在中國建立液晶面板制造廠,但即便現在作出這一決定,液晶面板制造廠也將是在兩三年后才能建成。
關鍵字:
LG 液晶面板
lg display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lg display!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lg display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lg display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