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有iPhone5c即將停產的消息傳出,再加iPhone5c在國內可憐的銷量,引發(fā)了很多網友的關注。不過,蘋果會這么做嗎?
據(jù)C科技的報道,從內部人士獲悉,iPhone5c不會停產,只是減產。事實上,從上個月開始,就有不少關于iPhone5c減產的報道。除了跟iPhone5c本身的銷量有關外,主要還是平衡iPhone5s強烈的市場需求。
以蘋果代工廠的產量舉例,昌碩在10月份每天最高量產320K(32萬臺),現(xiàn)在產量僅為80K(8萬)/天,而傳聞停產的富士康鄭州工廠其實也沒有停產
-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 根據(jù)最新的消息顯示,蘋果公司極有可能在9月10日發(fā)布全新的iPhone產品,包括高端機型iPhone 5S和廉價版的iPhone ...
- 關鍵字:
iPhone 指紋識別 信息安全
- 得益于其低廉的價格,美版iPhone在大陸地區(qū)頗受用戶歡迎,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是它在國內需要解鎖后才能使用,這也催生了不少iPhone解鎖業(yè)務的誕生。
遺憾的是從10月份開始,美國運營商AT&T(美版iPhone的最大來源之一)在今年十月更改了網內手機解鎖政策,終止了打電話解鎖的方式,轉而要求用戶在網上解鎖。在網上解鎖時,用戶必須輸入他們社保號碼的后四位數(shù)字。
如此一來AT&T版iPhone大批量解鎖的可能已經接近于0,據(jù)悉在短短一個月內,解鎖一部AT&T網內iPh
- 關鍵字:
iPhone 解鎖
- 分析人士稱,首次進軍臺灣市場的小米科技公司將發(fā)現(xiàn)在臺灣打造客戶群體比大陸更加困難。小米公司生產的手機酷似iPhone,但價格更便宜。
據(jù)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9日報道,總部設在北京的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3年前剛剛成立,如今已成為中國內地第五大智能手機暢銷品牌,去年出貨量達到719萬部。小米科技公司大概在6個月前開始在臺灣地區(qū)出售其產品。
家用電器分析人士稱,小米手機可能將很難滿足臺灣消費者的需求,因為他們通常喜歡使用歷史更加悠久且自身更加信任的品牌。
報道稱,由于認為
- 關鍵字:
小米 iPhone
- 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蘋果(Apple Inc.)有望透過與極特先進科技(GT Advanced Technologies Inc.)簽訂的藍寶石材料供應合約、以及藍寶石基板與玻璃的專利貼合技術,大幅降低藍寶石保護層的成本與厚度、甚至讓未來的iPhone屏幕采用堅硬的藍寶石材料。
TechCrunch 11日報導,藍寶石基板的生產成本高昂,根據(jù)市調機構Yole Développement分析師Eric Virey在去年的估算,藍寶石屏幕的成本多達30美元、要等數(shù)年才能降至20美元。不過,極
- 關鍵字:
藍寶石屏 iPhone
- 隨著高速通訊網絡以及智能終端的發(fā)展,移動互聯(lián)網成為當今世界發(fā)展最快、市場潛力最大、前景最誘人的產業(yè)。由于緊密圍繞用戶衣食住行,個人消費級移動應用迅速吸引了數(shù)以萬計的開發(fā)者,并實現(xiàn)了跨越式的發(fā)展。今年7月,谷歌Android業(yè)務負責人Sundar Pichai透露,谷歌應用商店中的應用數(shù)量已經突破100萬。
- 關鍵字:
互聯(lián)網 3G 智能終端
- iPhone 5c
從上市后,iPhone5C就沒有多少正面的消息,除了降價外,就是縮減訂單,不得不說,在該機的營銷和定位上,蘋果的確失誤了,但要想他們短期內改正錯誤(官方宣布降價),顯然是不可能的。
當然了上述結論也不能過于肯定,或許蘋果一開始就打算用iPhone5C來襯托iPhone5S的。目前5C的主要代工廠是和碩聯(lián)合,該機低迷的銷量讓他們的日子非常難過。
現(xiàn)在國外媒體給出消息稱,和碩聯(lián)合第三季度的利潤不會達到業(yè)內的預期,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iPhone5C表
- 關鍵字:
iPhone 代工
- 蘋果公司據(jù)傳正在開發(fā)兩款配備大尺寸可彎曲屏幕的iPhone,可能在明年下半年推出,且正在強化觸控感應器,讓手機能根據(jù)使用者的按壓力道,做出不同反應。
彭博信息引述消息人士報導,蘋果這兩款iPhone的尺寸分別是四點七和五點五寸,屏幕玻璃的邊緣會往下彎,可能在明年第三季問世。蘋果最大競爭對手三星電子,上月已推出可彎曲屏幕的智能手機GalaxyRound。
消息人士說,這兩款iPhone仍在開發(fā)階段,因此計劃仍可能變動。由于蘋果仍在測試壓力感應技術,這些感應器不太可能用在下一代iPhone上。
- 關鍵字:
iPhone 觸控感應器
- 目前蘋果iPhone的更新頻率依然還是一年一次,在這個硬件配置飛速更新的背景下iPhone顯然有些跟不上時代的發(fā)展,因此蘋果可能會嘗試著去做一些改變。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KatyHuberty在與蘋果CEO庫克以及CFO奧本海默交流后認為蘋果公司未來將把iPhone產品線分為高端和中端,同時將提升iPhone的更新頻率。
休伯蒂稱蘋果將iPhone產品線一分為二的舉措很有前瞻性,目前的高端iPhone5S和中檔的iPhone5C,還有作為“廉價iPhone”
-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 藍寶石玻璃具有相當出色的耐磨、抗刮特性,甚至要比大猩猩保護玻璃更加出色,但由于造價高,目前只應用到一些奢侈手表和高端手機屏幕上。不過,隨著可以生產低成本藍寶玻璃的工廠越來越多,我們有望在更多手機屏幕上見到它。
昨天,亞利桑那州與GTAdvancedTechnology公司宣布將在亞利桑那州打造全新工廠生產藍寶石玻璃,該工廠大約有700名工人左右。GTAdvancedTechnology有40年的藍寶石生產加工經驗,公司采用的AdvancedSapphireFurnace(ASF)熔爐設備生產
- 關鍵字:
iphone 藍寶石
- 國內手機市場的草原上有兩種兇悍的動物:作為獅子的蘋果、三星等國外手機巨頭,和以價格和渠道優(yōu)勢進行集體作戰(zhàn)的土狼,即國產手機廠商。在這個殘酷的“智能手機草原”,即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單個的土狼并不被獅子所畏懼,但是當這些土狼集體行動,以100對1的兵力蠶食獅子的邊緣戰(zhàn)場,直至腹心時,則讓獅子為之恐懼。
價格戰(zhàn)圍剿
在2011年國內3G網絡普及之初,國外手機廠商的3G智能手機無論在技術和外觀上,都領先于國產手機廠商,而剛剛涉足3G智能手機市場的國產手機廠商,一方面
- 關鍵字:
3G 智能手機
- 當iPhone遇上柔屏 兩用X Phone概念機
在曲面屏領域,三星和LG已經相繼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手機。主打左右兩側彎曲的設計,符合人體工程學,給持握帶來更好的感受。但從目前看來這一切都還只是噱頭。近期,來自波蘭的DegraStudio設計工作室,設計了一款可彎曲屏幕的全新iPhone概念機——XPhone。
柔屏XPhone概念機
柔屏XPhone概念機,配有一款柔性屏幕,可以在你的手腕彎曲變成手鐲。柔屏XPhone概念機擁有一個形同紙張的超薄
- 關鍵字:
iPhone 概念機
- 目前的平板電腦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尤其是中低端市場,面對著千屏一面的局面,制造商亟需要有更多差異化功能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因此3G平板電腦開始受到市場的關注與熱捧,在平板電腦上增加3G通信成為打造產品差異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盡管有人認為用大屏幕的平板電腦打電話并沒有太大實用性,只是廠商炒作的一個噱頭,但實際上在平板電腦應用中數(shù)據(jù)通信才是重點,尤其是當前國內WiFi覆蓋率還非常有限的情形下,很多時候平板電腦只能作為大了一號的MP4在使用,要想最大限度發(fā)揮出平板電腦的各種娛樂功能,隨時隨地可以上網
- 關鍵字:
3G 平板
- 據(jù)日本雜志MacFan報道,蘋果計劃在明年9月推出iPhone6。據(jù)悉,這款配備5英寸屏幕的手機將能僅用一只手進行操作。
報道中透露,iPhone6的屏幕將達到5英寸,像素為1920x1080,每英寸像素密度為440ppi。蘋果計劃將這款手機打造為第一款可以單手操作的“平板手機”,所以需將顯示屏做的“盡可能薄”。蘋果在去年發(fā)布iPhone5時,就已經把單手操作當做重點。
凱基證券分析師郭明池曾在9月稱,蘋果計劃發(fā)布顯示屏尺寸在4.5英
-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 在28日舉行的財報會議上,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首次談到可蘋果公司在新款iPhone和iPad上使用64位處理器上的戰(zhàn)略。庫克表示在新產品上使用64位處理器不過是漫長的產品路線圖的開端,但是庫克并沒有透露以后還沒有那些新產品會使用這樣的處理能力。
蘋果首次在iPhone5s上引用64位處理器的事情在坊間引起了一陣不小的討論,有些觀察員認為這種技術對于那些RAM大于4GB的設備來說是最有用的。即便如此,蘋果的競爭對手很快就宣布他們也會在自己的設備上使用64位處理器。
- 關鍵字:
iPhone iPad
iphone-3g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chuàng)建詞條iphone-3g!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iphone-3g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iphone-3g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