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易數碼訊 10月18日消息,蘋果通過線上更新的方式正式發布了M2芯片版iPad Pro以及新版的iPad(第十代)。M2芯片版iPad ProM2芯片版iPad Pro外觀設計上沒有「大變化」,依然是兩個尺寸可選,分別是11英寸與12.9英寸;顯示屏規格上,11英寸版iPad Pro采用Liquid視網膜顯示屏,峰值亮度600nit,支持P3廣色域、原彩顯示以及ProMotion自適應刷新率。而12.9英寸版iPad Pro則是采用Liquid視網膜XDR顯示屏;擁有1000000:1的對比度,全屏亮度
- 關鍵字:
M2芯片 iPad Pro 存儲
- 媒引述分析師說法指出,蘋果能于10月發表平板新品,11吋的iPad Pro將確定不采用mini LED,企圖與12.9吋iPad Pro做出市場區隔。17日外電消息雖未影響富采(3714)股價,反而因富采股價破底而拉回至平盤,然而12.9吋iPad Pro平均每臺消耗逾萬顆mini LED,支撐富采今年上半年財報表現,向來扮演市場風向球的蘋果,在新款平板上若放棄導入mini LED,市場關注mini LED在終端裝置的滲透速度是否放緩?mini LED因價位相對比較高,還鎖定在高階產品上,受到高通膨、俄烏
- 關鍵字:
iPad Pro mini LED
- IT之家 10 月 18 日消息,彭博社 Mark Gurman 最新報道,蘋果公司計劃在本周二(10 月 18 日)宣布推出采用 M2 芯片的 2022 新款 iPad Pro。Gurman 之前說,2022 更新的 11 英寸和 12.9 英寸 iPad Pro 型號將在“幾天內”宣布,而在今天的推文中,他將時間框架縮小到明天(美國時間 10 月 18 日)。IT之家獲悉,2022 款全新 11 英寸和 12.9 英寸 iPad Pro 代號為 J617 和 J620。傳聞新款iPad Pro設備搭載
- 關鍵字:
蘋果 iPad Pro M2芯片
- 9月26日消息,美國當地時間周日,蘋果知名爆料大神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發文預測,蘋果或不在10月份舉行第三場新品發布會,而是通過網站更新或新聞稿的方式發布新產品。此外,他還預計,蘋果“先買后付”功能將延期至2023年推出,iPhone也將在明年迎來重大升級。在iPhone推出早期,用戶預計每兩年就會迎來一次重大升級。例如,在iPhone 3G推出兩年后,重新設計的iPhone 4面世。經過重大升級的iPhone 5在iPhone 4推出兩年后上市,重新設計的iPhone 6在iPhone
- 關鍵字:
蘋果 發布會 iPad Mac
- PB (Precise Biometrics) 開發世界領先的指紋認證算法,每天有數以億計的用戶在使用該算法。PB是全球領先的生物識別軟件供應商,1997年瑞典成立,2002年上市,全球有7個研發和銷售中心。 通過與高通3D Sonic Max指紋傳感器的集成,PB的BioMatch?指紋算法被用于Vivo最近推出的智能手機iQOO 10 Pro上。高通廣域3D Sonic Max指紋傳感器使用超聲波技術,并結合PB的算法,為Vivo 用戶提供多項功能。 功能包括:? 超快的識別速度?
- 關鍵字:
Vivo iQOO 10 Pro PB指紋算法
- 據國外媒體報道,蘋果在今年下半年將舉行兩場新品發布會,第一場在9月份舉行,重點是iPhone 14系列智能手機以及新款Apple Watch;第二場則將在10月份舉行,以Mac和iPad為主。之前預測對于下半年的第二場新品發布會,蘋果將推出的新品預計會有MacBook Pro和iPad Pro,其中MacBook Pro搭載的,預計是蘋果自研、由臺積電代工采用3nm制程工藝的芯片。但在蘋果產品預測方面有很高準確性的分析師郭明錤,近日給出了讓外界失望的預期,蘋果即將發布的14/16英寸MacBook Pro
- 關鍵字:
蘋果 MacBook Pro iPad Pro 3nm 制程 工藝 芯片
- 7月19日,iQOO正式發布iQOO 10系列手機。iQOO 10系列全系搭載第一代驍龍8+移動平臺,帶來性能、游戲、影像、連接等全方位突破的卓越體驗,打造擁有至強性能的“未來電競旗艦”。作為電競級移動體驗的核心,第一代驍龍8+采用先進的4nm工藝制程,與前代平臺相比,驍龍8+的CPU綜合性能提升10%,Cortex-X2超大核的最高主頻提升至3.2GHz;在GPU方面,驍龍8+將GPU頻率提升10%,功耗降低30%,實現了性能能效雙突破。性能更上一層樓的驍龍8+與增強版LPDDR5和超頻版UFS3.1組
- 關鍵字:
驍龍8 iQOO 10 電競 高通
- 7月14日消息,有分析師爆料稱,蘋果新款iPad將進行一系列變革性升級,將屏幕下攝像頭技術和可折疊顯示屏,屏下人臉識別技術也會在iPad上實現。他表示,明年初發布的14.1英寸iPad不會采用miniLED技術,對于蘋果來說這樣的成本太高。這款新機型的顯示屏實際上采用的是目前iPad Air同款的LCD屏。蘋果計劃在2024年同時為11英寸和12.9英寸的iPad Pro采用OLED顯示屏。而折疊屏iPad也將在14.1英寸版本上使用,幫助用戶便于攜帶,以便于有更大的顯示面積。但是iPad始終是不能替代筆
- 關鍵字:
apple ipad
- 據國外媒體報道,蘋果正在研發下一代的入門級iPad,內部代號J272,搭載A14仿生芯片,采用USB-C接口,支持5G,屏幕較當前的版本會略大,預計為10.5英寸或10.9英寸。A14仿生芯片是蘋果在2020年推出,當年推出的iPhone 12系列智能手機率先搭載,并不是蘋果最新的A系列處理器。但下一代的iPad搭載A14仿生芯片,也并不意外,蘋果當前在售的iPad,也就是在去年9月14日的新品發布會上推出的第9代iPad,搭載的A13仿生芯片,也不是當時蘋果推出的最新款A系列處理器。下一代iPad采用U
- 關鍵字:
iPad A14 芯片 屏幕 5G和USB-C
- 據業內消息人士透露,在上海及其周邊地區的嚴格疫情封鎖導致供應鏈中斷數月后,蘋果公司首次將部分iPad生產遷出中國并將其轉移到越南。據《日經亞洲評論》報道,消息人士稱,蘋果還要求印刷電路板、機械和電子零件等零部件供應商增加庫存,以防止未來出現短缺和供應障礙。消息人士稱,中國的比亞迪電子是領先的iPad組裝商之一,已幫助蘋果在越南建立生產線,并可能很快開始在越南生產少量標志性平板電腦。據了解,蘋果長期以來一直考慮在中國以外制造一些iPad ,但幾個月后越南新冠確診病例的突然激增使得該計劃推遲。該報道指出,iP
- 關鍵字:
蘋果 iPad 越南
- 4月18日消息,自從蘋果推出平板電腦iPad以來,其軟件性能總是落后于硬件,iPadOS甚至很難發揮出M1芯片的全部潛能。為此,蘋果資深記者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建議,蘋果應該為iPad推出Pro模式,以支持更強大的功能。蘋果在2010年發布初代iPad時,這款設備缺乏多任務處理、應用文件夾、背景音頻播放和統一的電子郵件收件箱。雖然這些疏漏很快就被糾正過來,如今的iPad幾乎具備了人們所期待電腦的所有功能,但它確實反映了該款設備持續存在的軟件問題。目前的iPad Pro硬件性能仍然遙遙領先
- 關鍵字:
iPad 蘋果 全新Pro模式
- 基于采樣管p阱浮空技術用于寄生電容電荷補償,實現采樣開關高線性度。使串聯的兩個寄生電容的容值變化方向相反,從而實現了容值的相互補償,使輸入管的寄生電容容值不隨輸入信號幅度變化,相較傳統技術,采樣開關的線性度得到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種高速低噪聲動態比較器技術,減小了MOS管的導通電阻,增加了比較器速度,通過襯底自舉技術,使比較器輸入管的閾值電壓明顯降低,跨導增加,從而降低了比較器的等效輸入噪聲,解決了動態比較器速度和噪聲之間必須進行折中的技術難點。
- 關鍵字:
10 bit 160 MSPS 采樣管p阱浮空技術 高速低噪聲比較器 202112
- 11月22日消息,當地時間11月21日,一名獲得更新的特斯拉員工證實,特斯拉開始發布測試版FSD Beta 10.5高級駕駛輔助系統,但目前僅向內部員工開放。從更新說明中可以看出,FSD Beta 10.5比之前系統功能有了很大提升。 本月早些時候,馬斯克暗示FSD Beta 10.5將在11月20日左右發布。11月19日,馬斯克在個人社交媒體Twitter上表示,他希望FSD Beta 10.5很快就能準備好。 當天早些時候有推文稱,“我們已經向一位今晚收到此更新的特斯拉員工確認,這就是FSD
- 關鍵字:
特斯拉 FSD Beta 10.5
- 近日,Ars Technica收到了蘋果公司的官方回應,聲明中提到,第6代iPad mini上的“果凍滾動”問題是LCD屏幕的正常行為。 因為這些屏幕會逐行刷新,所以在屏幕頂部的行和底部的行刷新之間存在微小的延遲。這可能會導致不均勻的滾動問題,就像在iPad上觀察到的那樣。 蘋果不認為存在需要“修復”的硬件或軟件問題,屏幕本身就是這樣。
- 關鍵字:
蘋果 屏幕 iPad mini 6
- Redmi Note 10新機發布會正在進行中,核心配置也悉數揭曉。其中CPU方面,Note 10 Pro搭載天璣1100,系列首發VC液冷散熱,號稱是史上性能最強Note。
- 關鍵字:
Redmi Note 10 天璣1100
ipad 10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ipad 10!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ipad 10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ipad 10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