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在嵌入式系統應用中,異步實時交互系統占了很大部分,這就要求系統對數據或者控制信號的輸入具有較高的響應速度。相對查詢方式而言,中斷方式具有響應速度快、效率高等特點,因而在嵌入式系統中廣泛采用。隨著VLSI進入深亞微米時代,嵌入式系統趨向于片上系統(SOC),中斷控制部分不再由獨立的通用中斷控制芯片構成,而是由系統開發者根據特定的中斷類型設計專用的中斷控制邏輯。目前,對于中斷控制器的設計方法以及中斷的快速轉移等已經有大量的研究,但是對于中斷機制的可靠性問題研究較少。事實上,中斷機制的可靠性問題是不可忽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SOC 噪音干擾 操作系統
1. 概述 傳統的嵌入式系統設計的主要目標是找到一種優化的體系結構來完成單一的,特定的功能。對這樣的系統來說,ASIC和核心處理器是作為特別的構件模塊加以考慮的:設計者根據應用的要求選擇適當的ASIC,根據給定的性能要求比如處理器主頻,系統穩定性,以及對功耗的要求等選用適當的處理器內核。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Java FPGA 開發工具
Tensilica公司和Tallika公司日前共同發布基于Tensilica公司Xtensa處理器IP核的可配置安全SoC FPGA/ASIC平臺。該完全經過驗證和硅驗證的硬件/軟件平臺對于任意一個需要完整RSA實現方案(包括加密、解密、密鑰對生成加速)和/或集成了硬件安全功能的SoC設計團隊而言皆是理想選擇。 Tallika安全解決方案包括一顆Tensilica帶有32位AHB/APB骨干總線的Xtensa處理器IP核以及Tallika公司基于鏈表結構的DMA控制器,后者集成了其安全IP核模塊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Tensilica Tallika FPGA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為了應對當今便攜式設計人員面臨的挑戰,Actel超低功耗 IGLOO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 結合ARM Cortex-M1處理器技術,使靜態功耗只有0.1mW,可應用于電子書/PDA、安全U盤(指紋符合才能打開U盤)、存儲解決方案、醫療、工業等領域。 Actel 產品市場拓展副總裁Rich Brossart在北京的發布會上說:“相比于競爭對手的產品功耗,我們的靜態功耗要低300倍以上。例如某個反熔絲競爭對手,該廠家業務轉向用戶定制的CSSP;低功耗C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ACTEL FPGA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摘要:介紹德州儀器公司最近出品的帶有高性能8051內核的系統級ADC芯片——MSC1210。說明8051內核單片機的特點、懷能以及片上Flash、24位高精度A/D轉換器的使用方法。利用MSC1210豐富的片上資源,可以很簡單地構建精密數據采集系統。
關鍵詞:MSC1210 SoC 24位ADC FGA
MSC1210是德州儀器公司推出的系統級高精度ADC芯片系列,內置24位低功∑—ΔADC前端信號調理電路—多路模擬開關、緩沖器、PGA、電壓參考,且集成
關鍵字:
MSC1210 SoC 24位ADC FGA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HSDI是一種可配置的高速數據指揮通道。本文首先介紹兩種高速數據接口HSDI A和HSDI B的硬件結構,隨后介紹兩種HSDI接口上信號的時序和功能操作,最后結合實例重點介紹如何采用FPGA實現HSDI接口的設計。
關鍵字:
FPGA HSDI 接口設計
在系統可編程技術(ISP—In System Programming)及其在系統可編程系列器件,是90年代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技術和新器件。
現場可編程器件(FPGA和CPLD)等ISP器件無須編程器,利用器件廠商提供的編程套件,采用自頂而下的模塊化設計方法,使用原理圖或硬件描述語言(VHDL)等方法來描述電路邏輯關系,可直接對安裝在目標板上的器件編程。它易學、易用、簡化了系統設計,減小了系統規模,縮短設計周期,降低了生產設計成本,從而給電子產品的設計和生產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
1、系統結構
關鍵字:
工業控制 FPGA CPLD LED 伺服控制
在高速磁浮交通系統中,車載測速定位單元對車輛的位置和速度進行實時測量,并將位置和速度信號通過無線電系統傳送至地面上的牽引控制系統和運行控制系統,以用于長定子直線同步電機牽引的反饋控制,以及車輛運行的指揮和安全防護。測速定位單元是牽引和運控系統閉環控制的核心與關鍵。 測速定位單元緊鄰懸浮電磁鐵及長定子繞組和鐵心,處于懸浮磁場和牽引磁場中,電磁環境非常復雜,這對其通信設備的電磁兼容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為滿足牽引控制系統的需求,測速定位信號的精度要求相當高。因此,測速定位信號傳輸的速度、實時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DSP FPGA 磁浮列車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引 言 大部分FPGA采用基于SRAM(靜態隨機存儲器)的查找表邏輯形成結構,就是用SRAM構成邏輯函數發生器。SRAM工藝的芯片在掉電后信息就會丟失,需要外加一片專用配置芯片。在上電時,由這個專用配置芯片把數據加載到FPGA中,然后FPGA就可以正常工作。這就是在線可重配置ICR(In-Circuit Reconfigurability)方式。 Altera公司生產的具有ICR功能的APEX、FLEX10K、ACEX、FLEX6000等系列器件可以使用6種模式進行配置,即使用專用EP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P89C61X2 FPGA 單板計算機
1 S698的典型結構
S698是歐比特公司在借鑒國際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自行研發的系列高性能SoC芯片的總稱。它主要面向工業控制、航空航天控制、軍用電子設備、POS及稅控機終端以及消費電子等嵌入式領域的應用。
典型的S698 SoC芯片由整型處理單元、Cache模塊、浮點處理單元、片內總線、時鐘管理模塊、硬件調試支持單元、存儲器控制器以及其他片內外設等模塊組成。圖1為其典型的結構框圖。
2 S698的主要特征
S698系列SoC芯片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內核為基于SPARC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SPARC SoC S698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引言 智能傳感器技術是一門正在蓬勃發展的現代傳感器技術,是涉及微機械和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與通信技術、信號處理技術、電路與系統、傳感技術、神經網絡技術、信息融合技術、小波變換理論、遺傳理論、模糊理論等多種學科的綜合技術。 智能傳感器中智能功能如:數字信號輸出、信息存儲與記憶、邏輯判斷、決策、自檢、自校、自補償都是以微處理器為基礎的。基于微處理器的傳感器從簡單的數字化與信息處理已發展到了目前具有網絡通信功能、神經網絡、模糊理論、遺傳理論、小波變換理論、多傳感器信息融合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SOC/IP 傳感器 傳感器
引 言
智能傳感器技術是一門正在蓬勃發展的現代傳感器技術,是涉及微機械和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與通信技術、信號處理技術、電路與系統、傳感技術、神經網絡技術、信息融合技術、小波變換理論、遺傳理論、模糊理論等多種學科的綜合技術。
智能傳感器中智能功能如:數字信號輸出、信息存儲與記憶、邏輯判斷、決策、自檢、自校、自補償都是以微處理器為基礎的。基于微處理器的傳感器從簡單的數字化與信息處理已發展到了目前具有網絡通信功能、神經網絡、模糊理論、遺傳理論、小波變換理論、多
關鍵字:
模擬技術 電源技術 SOC/IP 傳感器 傳感器
賽靈思公司日前在新加坡為亞太區總部新大樓正式啟用舉行了隆重的慶典儀式,彰顯了公司對高速發展的亞太市場所做的重要承諾。賽靈思亞太區新總部大樓坐落在樟宜商務園區內,占地兩萬平方米,可容納500名員工,裝配/測試設施的辦公空間比之前擴充了四倍,用來進行工藝開發的辦公空間較之前提升了三倍。 賽靈思董事會主席、總裁兼首席執行官Wim Roelandts(羅蘭士)在揭幕儀式上公布了增加本地研發投資的計劃,而擴展總部辦公空間就是該計劃的第一步。賽靈思亞太區研發團隊成立于2007年1月,該團隊通過與
關鍵字:
消費電子 賽靈思 新加坡 FPGA 嵌入式
引 言
目前顯示屏按數據的傳輸方式主要有兩類:一類是采用與計算機顯示同一內容的實時視頻屏;另一類為通過USB、以太網等通信手段把顯示內容發給顯示屏的獨立視頻源顯示屏,若采用無線通信方式,還可以隨時更新顯示內容,靈活性高。此外,用一套嵌入式系統取代計算機來提供視頻源,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和靈活性,易于工程施工。因此,獨立視頻源LED顯示系統的需求越來越大。
本系統采用ARM+FPGA的架構,充分利用了ARM的超強處理能力和豐富的接口,實現真正的網絡遠程操作,因此不僅可以作為一般的LED顯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ARM FPGA LED系統 發光二極管 LED
引言
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深亞微米工藝加工技術允許開發上百萬門級的單芯片,已能夠將系統級設計集成到單個芯片中即實現片上系統SoC。IP核的復用是SoC設計的關鍵,但困難在于缺乏IP核與系統的接口標準,因此,開發統一的IP核接口標準對提高IP核的復用意義重大。本文簡單介紹IP核概念,然后從接口標準的角度討論在SoC設計中提高IP核的復用度,從而簡化系統設計和驗證的方法,主要討論OCP(開放核協議)。
OCP簡介
基于IP核復用技術的SoC設計使芯片的設計從以硬件為中心轉向以軟件為中心,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IP核 SoC 接口 無線 通信
fpga soc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fpga soc!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fpga soc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fpga soc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