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長平井一夫對于日本索尼的“一個索尼”改造,以失敗告終。不過,在一個強勢人物吉田憲一郎(現任CFO)的加盟之下,索尼的重組,正在取得進展,并看到曙光。周三,索尼股價在盤中,創出了六年新高。
根據日經新聞的報道,周三索尼在盤中的股價一度達到3787.5日元(相當于31.4美元),這是過去六年零七個月中的最高紀錄。
索尼最大的兩個業務包袱是電視機和智能手機。這兩個“困難戶”的重振,尚未傳出重大捷報。據媒體分析,索尼股價的利好,主要來自索尼目前在全
- 關鍵字:
索尼 CMOS
- 在大學的電子工程系課程中,我們曾經學過“全雙工”(發送與接收)必須在不同的頻率或在不同的時間(技術上來說是半雙工)中進行。也就是說,如果不是在不同的頻率下同時進行發射與接收,就是在不同的時間下以相同頻率發射與接收。然而,根據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指出,這種單向的“全雙工”其實是騙人的。
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們最近展示一種稱為“哥倫比亞高速與毫米波IC”(CoSMIC)的互補金
- 關鍵字:
5G CMOS
- 看準中國、印度等新興國家中低階智慧手機需求持續擴大,Sony據悉已研發出廉價版CMOS影像感測器產品、瞄準中低階市場,期望借此于2015年將CMOS影像感測器全球市占率提高至50%以上水準。
日經新聞13日報導,Sony已研發出擁有高畫質影像(1,300萬及800萬畫素 )、惟降低自動對焦(AF)速度或省略HDR功能的廉價版CMOS感測器產品,目標為搶攻新興國家中低階智慧手機市場。
據報導,Sony該廉價版CMOS感測器產品售價雖不明,惟預估主要將提供給中國1,000元人民幣或700元人民
- 關鍵字:
Sony CMOS
- CMOS影像傳感器大餅誘人,吸引Sony(索尼)、三星等大廠積極卡位。據市調機構Yole Developpement統計,Sony(索尼)去年在CMOS市場搶取豪奪,共拿下27%的市占率,繼續傲視群雄。
三星也不惶多讓,奮力搶下19%的份額,排名超越豪威科技(OmniVision Technologies)成為第二。據EETimes報導,CMOS前三大廠兩年前差距還只在3個百分點之間,但來到2014年,Sony(索尼)領先豪威已逾10%。 另外,CMOS市場還有集中化趨勢,前三大廠2014年合計
- 關鍵字:
CMOS Sony
- 摘要:美國為保持技術優勢,率先發起類腦計算芯片的相關研究工作,通過模仿人腦工作原理,使用神經元和突觸的方式替代傳統馮諾依曼架構體系,使芯片能夠進行異步、并行、低速和分布式處理信息數據,并具備自主感知、識別和學習的能力。
在當今大數據時代,由于現有計算機硬件和架構限制,已無法滿足更大規模數據的處理需求,世界各國開始著手尋找解決方案,并把目光轉向能夠以復雜方式處理大量信息的人腦神經系統,而且因為神經系統在時間和空間上實現了硬件資源的稀疏利用功耗極低,其能量效率是傳統計算機的100萬倍到10億倍。為此
- 關鍵字:
類腦芯片 IBM CMOS 201504
- SK海力士(SK Hynix)決定采取選擇與集中策略,聚焦于20納米(nm)微細制程DRAM、三階儲存單元(Triple-Level Cell;TLC)的NAND Flash技術,以及固態硬碟(SSD)等優勢領域。較弱勢的系統芯片方面,將集中發展CMOS影像感測器(CMOS Image Sensor;CIS)。
據ET News報導,日前SK海力士社長樸星昱在創下史上最高業績紀錄之際,反而在組織內部強調危機意識,透過員工電子郵件與公司內部電視等管道,不斷提醒現在不是放心的時刻,應透過強化根本競爭
- 關鍵字:
SK海力士 CMOS
-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和高科技的飛速發展,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汽車已成為人們理想的交通工具。汽車在帶給人們方便的同時,也使得交通事故頻繁發生,并由此造成了人員傷亡及經濟財產的損失,因此汽車駕駛的安全性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汽車的碰撞安全技術是汽車安全技術中最難也是最核心的部分,對公路交通事故的分析表明,80%以上的車禍是由于駕駛員反應不及引起,超過65%的車輛相撞屬于追尾相撞,其余則屬于側面相撞。為了減少汽車事故的發生,給擁有汽車的用戶提供安全感,研制一種簡單可靠,使用方使,能自動檢測距離,發現汽車
- 關鍵字:
SB5027 CMOS
- 東芝公司旗下半導體與存儲產品公司推出新的2000萬像素(MP)設備“T4KA7”,以此加強公司BSICMOS圖像傳感器的產品陣容,該設備的光學格式為1/2.4英寸。
量產出貨即日啟動。
在面向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CMOS圖像傳感器中,這款分辨率達2000萬像素的新傳感器當之無愧是像素最高的,即使使用數碼變焦拉近鏡頭時,依然可確保清晰、精細的圖像顯示。
該傳感器像素尺寸為1.12微米,支持1/2.4英寸的光學格式,使得面向移動設備、高度等于或小于6毫米的攝像頭模
- 關鍵字:
東芝 CMOS
- 導讀:大家在買相機的時候,一般都會看到有COMS鏡頭和CCD鏡頭,這倆鏡頭有什么區別嗎?他們各有的特點是什么?先讓我們看看他們的自我介紹。
cmos和ccd的區別——CCD簡介
CCD的英文全稱是“Charge-coupledDevice”,中文全稱是電行耦合元件,通常稱為CCD圖像傳感器。CCD是一種半導體器件,能夠把光學影像轉化為數字信號,CCD上植入的微小光敏物質稱作像素(Pixel),一塊CCO上包含的像素數越多,其提供的畫面分辨
- 關鍵字:
cmos ccd cmos和ccd的區別
- ATmega32和ATmega64是基于增強的AVR RISC結構的低功耗8位CMOS微控制器。由于其先進的指令集以及單時鐘周期指令執行時間,ATmega64 的數據吞吐率高達1 MIPS/MHz,從而可以緩減系統在功耗和處理速度之間的矛盾。本文介紹基于ATmega32和ATmega64的經典設計方案,供大家參考。
基于ATmega32的漏電保護器智能化測試儀的設計
本文介紹的測試儀操作簡單,解決了手動測試方法存在的測量不準確的問題,達到了自動測量的目的,可檢測在線與非在線運行的漏電保護器
- 關鍵字:
AVR CMOS
- ATmega16是基于增強的AVR RISC結構的低功耗8 位CMOS微控制器。由于其先進的指令集以及單時鐘周期指令執行時間,ATmega16 的數據吞吐率高達1 MIPS/MHz,從而可以減緩系統在功耗和處理速度之間的矛盾。本文將基于ATmega16的經典設計方案匯總,供大家參考。
采用ATMEGA16單片機設計的兩輪自平衡電動車
本文采用AVR Atmega16芯片作為主控制芯片,設計制作了兩輪的自平衡電動車。文中分析了測量角度和角速度傳感器的選擇,利用PID控制算法控制自平衡車的平衡
- 關鍵字:
CMOS PWM
- 根據市調公司Yole Developpement表示,隨著CMOS影像感測器在汽車應用的快速攀升,提高了對于從智慧型手機崛起轉型而來的市場成長率預期。從2014年至 2020年,全球 CMOS 影像感測器市場預計將以10.6%的年復合成長率(CAGR)成長,在2020年時達到162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2013~2014年全球CMOS影像感測器生態系統經營模式變化(來源:Yole Developpement)
這表示該市場在2014年約有88.5億的市場價值,并且
- 關鍵字:
CMOS 傳感器
- 光學在半導體、電子、資通訊產業的運用相當廣泛,例如光電半導體的LED可做為燈號、照明;光電半導體的CCD、CMOS影像感測器可做數位相機、數位監控,光機電微系統的DMD可做投影機;光電晶體、耦合器用于自動控制等。
或者是光儲存,如BD藍光光碟片;或者是光通訊,如FTTH光纖到府寬頻,而光通訊實際上又分成有線與無線,有線如光纖到府,即xPON的各種被動式光學網路;或者是大企業的資訊機房、資料中心內所用的儲存區域網路SAN;消費性電子領域,如過去Sony MD用的光學S/
- 關鍵字:
光通訊 CCD CMOS
- ESD(靜電放電)是CMOS電路中最為嚴重的失效機理之一,嚴重的會造成電路自我燒毀。論述了CMOS集成電路ESD保護的必要性,研究了在CMOS電路中ESD保護結構的設計原理,分析了該結構對版圖的相關要求,重點討論了在I/O電路中ESD保護結構的設計要求。
1 引言
靜電放電會給電子器件帶來破壞性的后果,它是造成集成電路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隨著集成電路工藝不斷發展,CMOS電路的特征尺寸不斷縮小,管子的柵氧 厚度越來越薄,芯片的面積規模越來越大,MOS管能承受的電流和電壓也越來越小,而外圍的
- 關鍵字:
ESD CMOS
- 在當前圖像傳感器市場,CMOS傳感器以其低廉的價格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在目前的應用中,多數采用軟件進行數據的讀取,但是這樣無疑會浪費指令周期,并且對于高速器件,采用軟件讀取在程序設計上、在時間配合上有一定的難度。因此,為了采集數據量大的圖像信號,本文設計一個以CPLD為核心的圖像采集系統,實現了對OV7110CMOS圖像傳感器的高速讀取,其讀取速率可達8 Mb/s。
1、硬件電路方案
圖1為基于CPLD的OV7110CMOS圖像傳感器的高速數據采集系統原理框圖,他主要由2個部分組成:
- 關鍵字:
CPLD CMOS OV7110
cmos“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cmos“!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cmos“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cmos“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