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今日發布了首款采用臺積電公司(TSMC)10納米FinFET工藝技術的多核 64位 ARM?v8-A 處理器測試芯片。仿真基準檢驗結果顯示,相較于目前常用于多款頂尖智能手機計算芯片的16納米FinFET+工藝技術,此測試芯片展現更佳運算能力與功耗表現。 此款測試芯片的成功驗證(設計定案完成于2015 年第四季度)是ARM 與臺積電持續成功合作的重要里程碑。該驗證完備的設計方案包含了IP、EDA工具、設計流程及方法,能夠使新客戶采用臺積電最先進的
關鍵字:
ARM FinFET
2016年5月19日,ARM宣布收購Apical公司,一家全球領先的影像和嵌入式計算機視覺技術提供商,使下一代設備更好地理解周圍環境,并據此作出智能反應。Apical是英國增長最快的技術公司之一。其先進的影像產品被應用于超過15億智能手機和約3億其他消費、工業設備,包括網絡攝像機,數碼相機和平板電腦。
本次收購以3.5億美元完成,將支持ARM的長期發展戰略,為下一代汽車、安全系統、機器人、手機,和任何需要智能圖形處理的消費電子、智能建筑、工業或零售應用,提供開發新影像產品的技術支持。Apical
關鍵字:
ARM Apical
PC 衰退、智能手機成長趨緩,科技大廠間無不在新領域尋求發展,找尋下個新金礦,稱霸移動裝置市場的ARM 同樣積極布局,ARM 今18 日宣布,買下全球影像技術與全球嵌入式電腦視覺廠商Apical,強化自身圖像處理技術,更期望借此加速在連網汽車、機器人、智能城市、資安系統、工業/ 零售端應用或各項物聯網裝置的布局。
全 球半導體并購不斷,處理器矽智財龍頭ARM 再度出手,18 日宣布,以3.5 億美元現金為代價,買下全球影像與嵌入式電腦視覺廠商Apical,ARM 稱Apical 為英國成長最快速
關鍵字:
ARM Apical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瑞士信貸證券臺灣研究主管艾藍迪(Randy Abrams)認為,臺積電(2330)與處理器芯片架構大廠英國安謀(ARM)要花好一段時間,才可能趕上英特爾在服務器芯片的實力。
目前英特爾在全球服務器芯片占有率高達99%,因此現階段無人能挑戰英特爾幾近獨占的市場地位。
艾藍迪說:「兩家公司正在努力達到Intel x-86架構的服務器芯片的效能,所以臺積電才會加速開發最先進的7奈米制程,這個技術可以提高效能且降低能耗。」
2015年運用ARM架構的服務器芯片,在全球服
關鍵字:
ARM 服務器
ARM宣布首款采用臺積公司 10奈米FinFET制程技術的多核心 64位元 ARM v8-A 處理器測試晶片問世。模擬基準測試結果顯示,相較于目前多用于多款頂尖高階手機運算晶片的16奈米FinFET+ 制程技術,此測試晶片展現更佳運算能力與功耗表現。
新款測試晶片已成功獲得驗證,2015 年第 4 季已完成設計定案。
此 款測試晶片已成功獲得驗證(2015 年第 4 季已完成設計定案),為 ARM 與臺積公司持續成功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此一驗證完備的設計方案包含了EDA工具、設計流程及方法,
關鍵字:
ARM 臺積電
晶圓龍頭臺積電(2330)攜手安謀(ARM)PK英特爾資料中心晶片(Data center Chip)霸主地位。據日經新聞報導,兩家半導體巨擘合作開發伺服器晶片技術,欲瓜分英特爾在資料中心高達99%獨占市占率。
臺積電與ARM合作并非首次,早在行動裝置處理器時代,臺積電便與ARM合作成為市場技術主流,讓后進者英特爾切入智慧型手機處理器不得其門而入,繳了百億學費,于今年首季鋃鐺宣布退出手機處理器市場,此次換成臺積電與ARM聯軍挑戰英特爾,兩方戰火從行動處理器延伸到資料中心。
目前全球資料中心
關鍵字:
臺積 ARM
ARM開發板系統項目Armbian的研究人員近日發現,中國芯片廠商全志(Allwinner)在其自己定制的linux-3.4-sunxi系統內核里留下了一個后門,影響多款芯片。
?
據稱,該后門的使用方法很簡單,只需在本地調試中發送一個rootmydevice指令,即可獲取root權限。
具體命令為:echo "rootmydevice" > /proc/sunxi_debug/sunxi_debug
這個后門還可以和其他多個指令一樣
關鍵字:
ARM 芯片
英 國金融時報11日報導,Strategy Analytics指出,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第1季出現史上首見的衰退景象。報導指出,擁有智能手機芯片授權市場超過95%市占率的英國IC設計公司安謀 (ARM Holdings Plc)早已展開分散產品組合的動作。安謀上個月公布今年第1季授權芯片出貨量有超過半數是瞄準非移動裝置市場。這段期間,安謀與16家公司簽訂新技術授 權協議、其中的15家是從事非移動產品開發。
安謀執行長Simon Segars透露,公司瞄準物聯網等非行動市場已有一段時日。他說,芯片設
關鍵字:
ARM 英特爾
云計算現在是風靡一時,隨著互聯網逐步進入萬物互聯的時代,行業都瞄準著云計算和物聯網。2016年亞馬遜云計算業務營收有望達到100億美元,微軟則預計其云計算業務將在2018年前打到200億美元。但是,?云計算之后是什么呢? 有個假設表示,未來物聯網將給集中企業和云數據中心帶來海量的設備原始數據。因此,業界擔憂,企業和云公司能夠以多快的速度構建或租用大量的設施來應對不斷增長的荷載? 霧是更貼近地面的云 有人提出,設備生成的海量數據不應該是被發送到集中的位置,相反,數據的處理和應用程序的運行
關鍵字:
云計算 ARM
ARM單片機是大多數新手選擇的入門切入點,但由于知識的不足,在設計過程中新手們經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ARM異常中斷返回就是這樣一種令人頭疼的問題。在ARM的使用問題中異常中斷返回是新手們較為苦惱的問題,本文就將對ARM異常中斷的集中情況進行總結,并給出了一些解決方法。 在正式介紹之前,要為大家補充一些較為重要的基礎知識。首先R15(PC)總是指向“正在取指”的指令,而不是指向“正在執行”的指令或正在“譯碼”的指令。一般來說,人們習慣性約定將“正在執行的指令作為參考點”,稱之為當前第一條指令,因
關鍵字:
ARM 中斷
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今(27)日公佈2016年第一季財務報告,合併營業收入為新臺幣344.0億元,與上季的新臺幣338.5億元相比成長1.6%,較去年同期的新臺幣376.5億元減少約8.6%。本季毛利率為14.6%,歸屬母公司淨利為新臺幣2.1億元,每股普通股獲利為新臺幣0.02元。 聯華電子執行長顏博文表示:「本公司2016年第一季晶圓專工營收成長2.1%達新臺幣343.1億元,整體產能利用率82%,本季出貨量為約當8吋晶圓143萬片,營業利益率0.5%。隨著庫存調整的結束,我們預期上半年景氣將回
關鍵字:
聯華電子 ARM
ARM拚搏新興領域。除了持續把握智慧手機商機之外,安謀國際(ARM)也看好網路、伺服器、物聯網與微控制器,以及車聯網等領域的潛力,現階段亦展開布局。有鑒于5G前景佳,該公司期望2020年在此領域達到45%的市占率;另一方面,盡管2015年ARM在伺服器的市占率不到1%,但當前已和相關廠商合作,希望能于2020年達到25%市占率。
ARM投資人關系副總裁IanThornton指出,該公司積極投入新興市場如伺服器、物聯網與微控制器和車聯網等。
ARM投資人關系副總裁IanThornton表示,
關鍵字:
ARM 服務器
英國芯片制造商ARM4月21日公布了2016年一季度業績,與往年相比利潤和營收有所增長,不過ARM警告稱在今年余下時間里經濟不確定性將會影響產業的增長。截止3月底的一季度ARM營收2.764億英磅(約3.964億美元),同比增長21%,上年同期為2.275億英磅;該季凈利9150萬英磅(約1.32億美元),同比增長7.6%。
ARM主要通過對芯片設計進行授權和收取版費而獲得收入。目前全球智能手機芯片95%采用ARM架構,公司正在努力提高芯片在網絡產業、服務器產業的市場
關鍵字:
ARM
北京時間4月20日消息,英國芯片制造商ARM今天公布了2016年一季度業績,與往年相比利潤和營收有所增長,不過ARM警告稱在今年余下時間里經濟不確定性將會影響產業的增長。截止3月底的一季度ARM營收2.764億英磅(約3.964億美元),同比增長21%,上年同期為2.275億英磅;該季凈利9150萬英磅(約1.32億美元),同比增長7.6%。
ARM主要通過對芯片設計進行授權和收取版費而獲得收入。目前全球智能手機芯片95%采用ARM架構,公司正在努力提高芯片在網絡產業、服務器產業的市場份額,這些
關鍵字:
ARM 芯片
ARM和全球晶圓代工領導者聯華電子今日宣布一項全新的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研發多個物理IP平臺,幫助聯華電子客戶輕松地在系統級芯片(SoC)設計中嵌入ARM? Artisan? 物理IP,縮短產品上市時間。 該合作協議涵蓋了汽車、物聯網和移動應用,從用于物聯網應用的55 ULP平臺、到針對前沿移動應用的14納米FinFET測試芯片。2015年,基于ARM Artisan 物理IP的芯片出貨量達98億顆,此項合作有望進一步鞏固ARM作為半導體行業邏輯和存
關鍵字:
聯華電子 ARM
arm-clinux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rm-clinux!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rm-clinux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rm-clinux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