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10月27日宣布,成立開放創新平臺(OIP)3D
Fabric聯盟以推動3D半導體發展,目前已有三星、美光、SK海力士、日月光、ARM、新思科技、Advantest、世芯電子、Alphawave、Amkor、Ansys、Cadence、創意電子、IBIDEN、西門子、Silicon
Creations、矽品精密工業、Teradyne、Unimicron19個合作伙伴同意加入。據悉,3DFabric聯盟成員能夠及早取得臺積電的3DFabric技術,使得他們能夠與臺積電同步開發及優化解決方案,也
關鍵字:
臺積電 三星 ARM 美光 OIP 3D Fabric
可持續環保趨勢當道,大型云端服務商積極打造低碳運算平臺,并優化內部能源配置,牽動中國臺灣主要數據中心供貨商加速發展提升運算效能,及高效散熱之節能技術,其中如緯穎(6669)及技嘉(2376)的兩相浸沒式液冷技術解決方案,已導入客戶端部署,另英業達(2356)采用ARM架構之產品亦逐步放量。受惠CSP(大型云端服務商)客戶端持續朝綠色數據中心邁進,有利于掌握關鍵技術的臺服務器供貨商后續爭取訂單、維穩出貨動能增溫,今年包括英業達、技嘉、廣達及緯穎等業者,皆預期全年度服務器業務將有兩位數的年成長表現。凈零碳排已
關鍵字:
綠色數據中心 ODM arm
谷歌(Google)雖已確定關閉云端串流游戲服務Stadia,不過并未完全舍棄云端游戲服務,揪來三大PC品牌廠宏碁、華碩及聯想,為ChromeOS的Chromebook開啟新出路,推出支援輝達NVIDIA GeForce NOW,及亞馬遜Amazon Luna等云端游戲服務的Gaming Chromebook新機款,并為后續支持ChromeOS上的Steam預先布局。三大品牌的Gaming Chromebook都將從北美市場首發、第四季全面上架搶市。其中在線購買宏碁新機的早鳥,第一批發貨時程將自本周末起展
關鍵字:
谷歌 PC 電競 Chromebook
數據爆炸時代對各類數據服務器和基礎設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性能和功耗比要求,針對這樣的市場需求,Arm為其Neoverse 路線圖再添新員,重新定義和變革全球的計算基礎設施。目前,Arm Neoverse家族包括三大系列:追求極致性能、優異的總擁有成本的V系列,注重平衡性、能效比的N系列,主攻高能效的E系列。根據不同場景的需求,用戶可以選擇最合適的基礎設施處理器內核,實現從云端服務器到功耗最優的基礎網關節點的各類應用場景覆蓋。為滿足大型互聯網和 HPC 客戶的需求,并在不增加功耗和面積的情況下,進一步推動云工
關鍵字:
Arm Neoverse 基礎設施
PC行業銷量越來越差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不少巨頭已經開始調低了自己的盈利預期,這也是為什么最近半導體公司股價大跌的原因。 統計機構IDC發布報告稱,2022第三季度,全球PC發貨量總計7420萬臺,傳統PC市場繼續下滑。需求降溫和供應不平衡導致同比收縮15.0%。 全球PC發貨量前五位分別為聯想(22.7%)、惠普(17.1%)、戴爾(16.1%)、蘋果(13.5%)、華碩(7.5%)。 統計機構還表示,隨著全球通脹帶來的巨大經濟壓力,這將導致消費者在PC方面的需求大幅銳減,特別是一些高端產品,
關鍵字:
PC 市場 銷量
全球PC市況在消費意愿持續低落下,第三季依然疲軟,研調機構發布最新統計顯示,該季PC市場出貨總量雖較第二季有小幅回升了4%以上,但年減幅仍高達15%。各品牌廠在下修出貨后亦皆呈年減走勢,僅有蘋果為了補足先前受中國封控影響的訂單,在第三季反而有逆勢季增1.1倍、年增逾四成的表現。根據IDC初步統計的數據指出,全球PC(未含2-in-1及平板計算機)產品在第三季的總出貨量為7,425.2萬臺。前三大品牌廠DHL(戴爾、惠普及聯想)在第三季出貨量皆有高于產業平均的兩位數年減,臺系品牌廠華碩因清庫的出貨年減幅則收
關鍵字:
IDC PC 蘋果
2022年9月29日,北京——根據IDC《中國PC顯示器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2年第二季度》,2022年第二季度中國PC顯示器出貨量624萬臺,同比下降22.2%。中國宏觀經濟進入復雜的調整期,上半年疫情反復,就業形勢嚴峻。由于消費者信心下降,商用市場采購需求延緩甚至停滯,導致顯示器產業鏈上下游受到嚴重沖擊。其中商用市場第二季度出貨量332萬臺,同比下降29.9%。政教訂單大幅縮減,政教市場同比下降41.1%;大客戶預算縮減,同比下降26.3%;中小企業面臨生存壓力,同比下降23.5%。因市場需求下降,
關鍵字:
PC 顯示器
在美國GPU巨頭英偉達收購英國芯片設計公司安謀(ARM)失敗后,ARM的母公司軟銀沒有放棄將其“套現”的想法。據報道,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計劃10月訪問首爾,討論ARM和三星電子之間的潛在伙伴關系。
關鍵字:
ARM 三星
RISC-V一直被視為x86、Arm之外最有潛力的第三大CPU架構,尤其是其免授權、開源的特性有著知名的誘惑力。 根據半導體分析機構SemiAnalysis的消息,蘋果正準備將其嵌入式核心的架構從Arm轉向RISC-V。 和市面上的大多數SoC芯片類似,蘋果M1、M2系列處理器之中除了負責操作系統、用戶程序運行的主核心,還有大量的嵌入式輔助核心,M1里就有30多個。 它們和操作系統、應用程序無關,而是有著各自的獨立任務,比如控制Wi-Fi和藍牙、雷電接口、觸摸板、閃存芯片等等,并且都有自己的固件
關鍵字:
RISC-V ARM
9月19日消息,Arm近日推出了下一代數據中心芯片技術Neoverse V2。在新聞發布會上,Arm產品解決方案副總裁Dermot O"Driscoll回答了關于RISC-V的提問。 Dermot O"Driscoll首先承認了RISC-V正在推動與英國芯片設計師的“一些競爭”,并表示“它可以幫助我們所有人集中注意力并確保我們做得更好”。 接著,O"Driscoll強調了Arm的知識產權、許可、客戶關系和軟件生態系統的實力,稱雖然RISC-V自2010年以來一直存在,
關鍵字:
RISC-V ARM
在全球市場上,芯片指令集呈現雙寡頭格局,基于X86和ARM架構的處理器長期占據絕大多數市場份額,X86架構在PC及服務器市場一家獨大,移動市場則由ARM架構一統江湖。 在這樣一個格局中,中下游廠商大多只能在這二者之間選擇,但是ARM授權費用昂貴,傳統X86的授權又過于復雜,業界一直期待在CPU架構領域能有更多選擇。 隨著AIoT時代的到來,RISC-V架構開放、靈活、模塊化,特別適合滿足AIoT市場場景碎片化、差異化的市場需求,產業界普遍認為它有望成為下一代廣泛應用的處理器架構。Semico Re
關鍵字:
RISC-V X86 ARM
在軟件圈有一個梗:十年的老代碼,你敢動? 這個故事具體情形是:當新入職的同事被告知維護老產品時,看著代碼包就像是在霧里看花,當他去問資歷更老的同事就會發現,幾經輪回已經沒有人懂具體邏輯是什么樣的,原作者也不知道已經跳了幾家公司,于是他沒有辦法,只能在外邊包一層,交付新功能。 這,就是歷史的包袱。 RISC-V的優勢就在于,作為后起之秀,它靈活、精簡、開發成本也更低。 現在的汽車,作為“輪子上的計算機”,它需要囊括的已不只是被動安全,信息娛樂已經成為汽車制造的新需求,軟件定義汽車已是它的新方向。
關鍵字:
RISC-V X86 ARM 汽車
近日,安謀科技(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謀科技”)與此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此芯科技”)宣布深化合作。雙方將結合各自優勢資源,依托安謀科技的高性能Arm IP及自研IP產品,以及此芯科技在CPU內核、SoC、全棧軟件開發和系統設計等領域的創新能力,共同推進Arm CPU的產品研發和生態建設,加速國內Arm CPU產業創新發展。Arm CPU高歌猛進,雙方攜手打造高能效算力解決方案兩年前,搭載蘋果自研M1芯片的MacBook新品一經面世,就因其相比原產品更長待機時間、更高性能、更
關鍵字:
安謀科技 此芯科技 Arm CPU
近日,英特爾為主要產品系列推出了全新的處理器:“英特爾? 處理器”。新產品將在 2023 年發布的筆記本電腦中取代英特爾奔騰? 和英特爾賽揚? 品牌。 英特爾公司副總裁兼移動客戶端平臺事業部代總經理 Josh Newman 表示:“無論是工作還是娛樂場景中,技術的迅猛發展持續改變世界,PC 的重要性變得更加明顯。英特爾致力于推動創新以惠及用戶,同時,我們的入門級處理器產品家族對于豐富 PC 價格段至關重要。全新“英特爾處理器”品牌將提供精簡的產品選擇,讓用戶能夠更有針對性地選擇滿足需求的處理器。
關鍵字:
英特爾 PC 英特爾處理器
Arm 近日宣布 Arm? Neoverse? 路線圖再添新員,新產品植根于 Arm 的可擴展效率和技術領先地位,同時強化了 Arm 支持合作伙伴持續快速創新的承諾。Arm 高級副總裁兼基礎設施事業部總經理 Chris Bergey 表示:“業界越來越期待 Arm Neoverse 所賦能的性能、能效、專用處理能力和工作負載加速,以重新定義和變革全球的計算基礎設施。鑒于 Arm 覆蓋了全球最廣泛的計算應用與對完整計算應用的獨特見解,新一代基礎設施技術需依靠來自 Arm DNA的性能和效率。隨著今天 Neo
關鍵字:
Arm Neoverse 全球基礎設施
arm pc sig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rm pc sig!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rm pc sig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rm pc sig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