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今天發布了2009財年第二季度財報。報告顯示,AMD第二季度凈虧損高于此前預期,其盤后股價因此大幅下跌。
在截至6月27日的這一財季,AMD的凈虧損為3.30億美元,每股虧損0.49美元,這一業績好于去年同期。2008財年第二季度,AMD的凈虧損為11.95億美元,每股虧損1.97美元。AMD第二季度運營虧損為2.49億美元,去年同期運營虧損為5.69億美元。
不計入特殊項目,AMD第二季度調整后每股虧損62美分,這一虧損高于分析師的預期。路透財經調查顯示,分析師此前預計AMD第二季
關鍵字:
AMD 芯片制造
據國外媒體報道,AMD日前發布了三款新六核處理器,這是該公司皓龍(Opteron)產品線中首批隸屬低功耗HE系列的處理器。
AMD周一推出的55W皓龍HE處理器已為惠普公司率先采用。其它制造商也已表示計劃在今年第三季度引入該產品。AMD表示,HE系列尤其適合網絡服務器以及處理云計算的系統。
AMD服務器業務主管帕特里克-帕特拉(Patrick Patla)在周一發布的聲明中表示,六核皓龍HE處理器位“AMD至今推出的每瓦效能最高的產品”。
據AMD稱,與一個半
關鍵字:
AMD 處理器 皓龍 Opteron
AMD日前又推出5款皓龍6核處理器產品,并聲稱新產品在提升性能的同時更加節能環保。
據國外媒體報道,此次推出的皓龍HE處理器新品中有三款是定位于云計算和Web服務器方向的,分別是2GHz的2423 HE、2.1GHz的2425 HE和2.1GHz的8425 HZ。
另外兩個皓龍SE處理器——2.8GHz SE 8439和2439則專門為高性能和關鍵任務所設計,如數據庫和客戶關系管理應用等。
AMD稱,新產品的直連式結構可以降低約18%的能耗,AMD服務器業務部
關鍵字:
AMD 處理器 皓龍 云計算
AMD高級副總裁Rick Bergman近日在接受Inquirer網站采訪時宣稱AMD的平臺戰略比對手Intel要更勝一籌,并稱今年秋季AMD將推出許多“激動人心”的產 品。Bergman對此解釋稱:“我們的優勢在圖形,視頻與多媒體應用方面”,他認為當今用戶對移動設備上的圖形與視頻體驗越來越看重,而這也將成為 AMD未來關注的焦點。
同時,Bergman還不忘鼓吹自己有關移動設備實際續航能力的概念,他宣稱消費者真正關心的是產品的實際續航能力,而不是
關鍵字:
AMD 移動設備 筆記本
據國外媒體日前報道,盡管AMD多次公開表示無意進軍上網本市場,但由于PC廠商采用其芯片生產上網本,使得AMD意外涉足這一市場。
就在宏碁旗下Gateway公布一款配置AMD芯片的上網本僅兩周后,歐洲Medion公司周一開始銷售配置低能耗閃龍210U芯片的“Akoya Mini E1312”上網本。
AMD曾嘲笑上網本尺寸過小,不能提供完整的PC功能。上網本的顯示屏通常不超過12英寸,配置的鍵盤尺寸較小。上網本主要運行基本的應用,例如上網和文字處理,起價通常為299美
關鍵字:
AMD 上網本 Athlon CULV
AMD稱,盡管產品因最近臺積電40納米工藝生產線成品率問題而出現供不應求,它會繼續與臺積電和Globalfoundries合作。
據國外媒體報道稱,AMD平臺高級副總裁里克·伯格曼表示,“我們與臺積電合作已經有10年了,它是我們的一家主要合作伙伴。”
AMD上個月承認,ATI Radeon HD 4770芯片供不應求的原因是臺積電40納米生產線成品率低有關。6月份,臺積電40納米芯片成品率低于25%,這是任何芯片設計公司都不能滿意的,特別是AMD。
關鍵字:
AMD 40納米 Globalfoundries
“我們既不應該隨意猜測AMD轉讓X86技術背后存在商業陰謀,更不能因此懷疑‘中國芯’的發展前景。”11月2日,面對數日來不斷接到的記者質詢,中國龍芯項目總負責人、中科院計算所所長李國杰院士再也坐不住了。
教學技術不能用于生產
記者:除了受到美國國家意志的限制外,還有什么其他原因使得AMD不能幫助龍芯獲得X86兼容技術?
李國杰:轉讓技術最早是和龍芯來談的,郭可尊(現任AMD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原來是計算所的副研究員,也是我的朋友。
關鍵字:
AMD 龍芯 X86 Linux
“半導體產業仍然令人興奮。”6月5日,出席2009臺灣電腦展的AMD總裁兼CEO梅德克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說。
放在慘淡的行業背景下,此話似乎不合時宜。在全球經濟危機沖擊下,半導體產業已哀鴻遍野。世界第五大半導體制造商德國奇夢達公司已宣告破產,最大晶圓代工商臺積電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巨跌94.5%,就連半導體老大英特爾也難止下跌之勢——繼去年第四季凈利同比大跌90%之后,今年第一季度凈利又同比下降了55%。
AMD也未能幸免于難。不久前公布的財報
關鍵字:
AMD GPU
數據顯示,AMD本年第一季度所占的市場份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從2.5%上升到了12.8%。而其競爭對手英特爾的市場份額則減少了2.5%,全球收入同時下降至原來的79.1%。
據國外媒體報道,iSupplis首席分析師馬修威爾金斯(Matthew Wilkins)指出,AMD在2008年連續3個財季在與英特爾份額競爭中處于劣勢,但是AMD終于在今年首個財季扭轉了這一局面。
由于在微處理器組合領域的良好表現,AMD微處理器全球分銷收入有所增加,特別是筆記本產品的銷售。
而英特爾在2007年
關鍵字:
AMD 微處理器 上網本
據國外媒體報道,市場調研公司iSuppli周二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經歷了連續4個季度的上漲之后,今年第一季度英特爾在微處理器處理器市場的份額首次出現了下滑。與此同時,英特爾主要競爭對手AMD的份額則出現了上漲。
iSuppli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AMD在全球處理器市場的份額在過去的一年當中首度出現了上漲。AMD第一季度在全球微處理器的市場份額為12.8%,高于去年第四季度的10.5%,幾乎達到了去年第一季度12.9%的水平。英特爾第一季度的市場份額為79.1%,較上年第四季度的81.
關鍵字:
AMD 微處理器 服務器
Intel Atom平臺近期在上網本領域可謂風光無限,不過AMD CEO Dirk Meyer日前透露AMD目前正在開發低功耗小尺寸,而功能比Atom上網本更為強大的筆記本平臺產品,以打擊Atom上網本的“囂張氣焰”。這款新平臺產品將于明年交貨給合作廠商進行生產。
Meyer強調AMD的這款新平臺將基于筆記本而不是上網本產品,他并稱由于上網本與筆記本的界限日益模糊,上網本這一名詞將最終消失。
目前,AMD主要使用Puma平臺應對筆記本的需求,而下一代Tigris平臺
關鍵字:
AMD CPU GPU Globalfoundries
說起來似乎有些難以令人置信,但AMD所產芯片30%-70%的設計工作是在印度進行的,眼下AMD在印度海德拉巴和班加羅爾設有兩個主要的R&D研發中心,在這兩個中心中工作的工程師則超過了800名。而AMD剛剛推出的Shanghai核心有70%以上的研發設計任務都是由印度R&D中心所負擔的。
AMD印度的高管Dasaradha Gude稱AMD的印度研發中心參與了Barcelona, Shanghai以及Istanbul處理器這類AMD主力產品的設計,而由他們負擔的研發任務占30-70
關鍵字:
AMD 處理器
6月4日消息,AMD高管表示,芯片行業第一季度已觸底,預計該公司第四季度銷售將出現增長。
綜合外電6月4日報道,AMD高級副總裁、產品部門總經理Rick Bergman表示,該公司銷售預計要到第四季度才能增長,但全球經濟環境正趨于穩定以及新產品的推出將幫助刺激消費者的科技產品支出。
AMD生產個人計算機用的微處理器。預計因預算緊張,企業的個人計算機支出仍將疲軟。
08年第四季度AMD公布銷售額11.6億美元,年比下降33%。該公司公布第一季度虧損4.16美元,或每股66美分。
Bergman表示,
關鍵字:
AMD 微處理器 芯片
AMD今天在Computex上公布了ATI Theater HD 750芯片,這是一款可以將HDTV信號轉換到桌面和移動PC的芯片.
它支持NTSC,SECAM和PAL三種傳統的模擬電視制式,ATSC、DVB-T、Clear-QAM等數字電視格式(未加密),以及FM、DVB-T廣播格式,并支持模擬數字轉換,支持H.264, AVI, MPEG, DivX, WMV, 和MPEG4錄影,可以直接被Windows Vista Media Center, Windows XP Media Center
關鍵字:
AMD 高清電視 HDTV-on-PC
導讀:《福布斯》雜志今日發表文章,認為AMD推出6核Opteron處理器表明該公司的生存戰出現了轉機,該公司并不是芯片產業的通用汽車,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
身處困境的AMD周一推出了一款6核Opteron,同時,汽車大廠通用申請破產。兩家公司的產品都面臨嚴峻的市場危機。據市場研究機構IDC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球PC銷售額下滑13%。而同期全球汽車銷售額下滑20%。通用面臨著豐田等廠商的激烈競爭,后者人工成本較低,而AMD也飽經英特爾的打壓,后者產品種類更多、價格更低廉。
通用已申請破產,當
關鍵字:
AMD 處理器
amd介紹
公司概覽
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 超威半導體 注釋:Micro為微小之意 但是AMD公司為自己的中文命名是超威半導體 所以也可稱為超微半導體 這里使用的是官方說法) 成立于 1969 年,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桑尼維爾。 AMD 公司專門為計算機、通信和消費電子行業設計和制造各種創新的微處理器、閃存和低功率處理器解決方案。 AMD 致力為技術用戶——從企業、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