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無“芯”勢在必行
其實,中國的集成電路產業起步并不晚,1965年我國已成功鑒定了第一塊集成電路,但之后30年一直發展緩慢。尤其是在CPU方面幾乎一片空白,這意味著我國電子產品(包括計算機、家電、手機等在內)的制造還處于國外的控制之下,我們僅能從事整機裝配。一個長期無“芯”的國家,只能被動地選擇全球產業鏈的下層位置。那么,中國人到底要不要做CPU?
中國信息產業2003年的GDP是1.8萬億元,利潤750億元,利潤率4%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龍芯 Intel AMD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舉行的第四屆國際半導體技術制造協會(ISMI)座談會上,AMD制造業務高級副總裁DouglasGrose提出,AMD并不急于把晶圓尺寸從300mm擴大到450mm,而是要充分提高現有生產線的效率,打造“下一代晶圓生產廠”(NGF)。
在與會的集成電路生產商、原材料供應商、相關工具銷售商和業界分析人士面前,Grose表示半導體的開發、生產和運輸都需要更智能的方式;在轉入450mm晶圓之前,AMD的主要任務是挖掘現有300mm技術的潛力,并與業界伙伴合作,開發新的工具和工藝,讓晶圓生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AMD 晶圓 集成電路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本刊訊 10月25日,英特爾斥資30億美元建造的一座12英寸芯片廠周四正式投產,坐落于美國亞利桑那州錢德勒市的這家制造廠,是英特爾首座采用45納米工藝的大規模芯片制造廠。
這座代號為“Fab 32”的工廠,占地約100萬平方英尺,相當于17個足球場大小,員工人數超過1千人,采用最為先進的45納米生產工藝。
新廠主要生產代號為“Penryn”的芯片,主要用于支持網絡運行的PC及服務器,產品預計于11月12日上市銷售。
新廠的投產將使英特爾進
關鍵字:
英特爾 45納米 AMD 12英寸
雖然說AMD已經按部就班推進自己的45nm制程事業,但是眼看11月11日,Intel投資的三個45nm制造廠的第一批產品已經準備就緒要上市了,加上財報發布的巨大落差,AMD的好消息似乎沒幾個呢。
不過今天ASML公司的季度電話會議上一些有趣的信息看來是AMD的好消息——包括通不同的芯片生產商采用的沉浸光刻技術制程更迭周期,間接透露了AMD將在2009年開始使用更好的沉浸濕法光刻設備來制造45nm的芯片。
ASML是一家為全球半導體廠商提供晶圓工廠制造設備的廠商,ASML首席分析師EricM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AMD 45nm 晶圓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桌上型計算機合作伙伴對AMD的首款三核心芯片PhenomX3有兩種情況。對AMD將在明年第一季推出的三核心芯片PhenomX3,國內兩大桌上型計算機廠商的看法兩極:宏碁(Acer)表示,據悉前者不過是良率不佳的四核心芯片Phenom——架構一致,差別只在于關閉一個核心。因此效能可能和雙核心的Athlon64X2差距不大,只是耗電量比四核心版本低了許多。市場定位亦顯得尷尬。 “三核心介于雙核和四核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AMD 三核 芯片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日前高通公司和AMD達成合作協議,高通將獲得AMD在3D圖形核心技術許可,將把該技術嵌入其面向移動游戲設備的無線芯片上。 AMD于當地時間本周二宣稱,未來AMD將把其“統一渲染架構”(Unified Shader Architecture)技術許可轉讓給高通公司,高通將把這一技術移植到其面向3G無線市場的Mobile Station Modem(MSM)芯片組上。AMD的“統一渲染架構”技術首先被微軟公司運用于Xbox 360游戲平臺上。&nb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AMD 芯片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9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AMD CEO魯毅智近日表示,如果英特爾不通過非法行為打壓AMD,那么AMD目前的市場份額至少要翻番。 目前,英特爾擁有全球處理器市場80%的份額,而AMD為20%。5年前,AMD推出皓龍服務器處理器時,在技術上是領先英特爾的。但為什么AMD沒有贏得更多市場份額呢? 對此,魯毅智近日在接受采訪時稱:“如果英特爾不通過非法行為打壓我們,那么AMD目前的市場份額至少要翻番。” 當被問及“歐洲初審法院駁回微軟反壟斷上訴”是否有利于AM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英特爾 AMD 處理器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據國外媒體報道,AMD CEO魯毅智近日表示,如果英特爾不通過非法行為打壓AMD,那么AMD目前的市場份額至少要翻番。 目前,英特爾擁有全球處理器市場80%的份額,而AMD為20%。5年前,AMD推出皓龍服務器處理器時,在技術上是領先英特爾的。但為什么AMD沒有贏得更多市場份額呢? 對此,魯毅智近日在接受采訪時稱:“如果英特爾不通過非法行為打壓我們,那么AMD目前的市場份額至少要翻番。” 當被問及“歐洲初審法院駁回微軟反壟斷上訴”是否有利于AMD時,魯毅智說,微軟反壟斷官司主要是產品方面的
關鍵字:
英特爾 AMD 消費電子
本文從技術方面深度分析了AMD四核Opteron處理器與Intel相應產品Xeon的特性,有驚喜,也有失望,希望以此能明晰AMD的長期前景。 四年以后,塵埃終于落定,AMD在其為工作站和服務器設計的四核CPU中首次實現了K10微架構。不出所料,首次發布的是2GHz和1.9GHz版產品,2.5G將在“11月推出”。 AMD想要戰勝Intel的地方其實概括起來只有三個詞: 1. Front 2. Side 3. Bus 每一個核都可以單獨鐘控(AMD的術語:獨立動態核技術)。每一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AMD 處理器 巴塞羅那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由于不恰當的收購,AMD公司目前正處于一種尷尬之中。然而,它在最近幾年中可謂是“一路高歌”。它通過蠶食高利潤率的服務器芯片市場份額,使英特爾公司都感覺發抖。AMD公司在過去三年來使自己的芯片“登陸”戴爾公司的服務器和個人電腦,以及東芝的筆記本電腦,這兩家公司以前都僅僅是使用英特爾公司的芯片。據Caris & Co.的分析師丹尼爾表示,AMD公司取得了不少的業績。其微處理器業務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其PC市場份額與過去相比也有所增長,幾乎各大PC廠商都成了其客戶,但在兩三年前它還未做
關鍵字:
消費電子 AMD 收購
意法半導體的全資子公司Portland Group發布了新的PGI編譯器及開發工具,這套命名為“巴塞羅納”的新產品是PGI專門為AMD的Opteron™皓龍四核處理器定制的。針對那些有意向把應用程序遷移到AMD即將推出的四核處理器以及針對這個處理器平臺準備調整現有應用程序的獨立軟件開發商和客戶,PGI和AMD合作推出了這些編譯器。 PGI公司是高性能并行C/C++編譯器、Fortran編譯器、應用調試工具和性能評估工具的開發商和銷售商,其產品
關鍵字:
消費電子 PGI 軟件 AMD 消費電子
一、雙核心的由來
所謂雙核心處理器,簡單地說就是在一塊CPU基板上集成兩個處理器核心,并通過并行總線將各處理器核心連接起來。雙核心并不是一個新概念,而只是CMP(Chip Multi Processors,單芯片多處理器)中最基本、最簡單、最容易實現的一種類型。其實在RISC處理器領域,雙核心甚至多核心都早已經實現。CMP最早是由美國斯坦福大學提出的,其思想是在一塊芯片內實現SMP(Symmetrical Multi-Processing,對稱多處理)架構,且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雙核CPU Intel AMD 嵌入式
導語:北京時間3月28日,《商業周刊》網站近日發表分析文章稱,英特爾投資25億美元在中國修建芯片制造工廠的計劃,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該公司與AMD在中國的處理器大戰進一步白熱化。英特爾曾長期壟斷中國處理器市場,但AMD已經逐漸縮小了差距。 毫無疑問,英特爾不愿意失去中國這一增長潛力巨大的市場。中國是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PC市場,而且有望于不久的將來超越美國。目前,戴爾和惠普正全力爭奪中國市場份額,希望從本土PC巨頭聯想手中搶得更多客戶。對于英特爾而言,一個不幸的消息是,很多在中國開展運營的PC廠商都更愿
關鍵字:
嵌入式新聞 INTEL AMD 處理器
臺積電CEO蔡力行(Rick Tsai)向分析人士表示,臺積電將在2008年為尚未公布名字的客戶制造處理器。 他說,我們預計將于明年下半年開始制造處理器,這一交易將對臺積電的收入做出重大貢獻。 蔡力行沒有披露更多細節,但表示,為了為該客戶制造處理器,臺積電正在投入巨資部署高阻抗金屬柵極技術。高阻抗金屬柵極技術是45納米工藝的關鍵部分,它能夠大幅度減少電流泄露。 臺積電已經在為威盛制造處理器,但威盛的處理器采用的是較為陳舊的工藝,在近期內不大可能要求使用高阻抗金屬柵極技術。這就使得A
關鍵字:
消費電子 臺積電 AMD 45納米
AMD宣布“拿下”中國聯通,其商用市場拓展再下一城。據悉,雙方在上海舉行了中小企業信息化解決方案合作簽字儀式暨路演啟動儀式,這是雙方首次高調合作。 根據合作協議,雙方通過各自的優勢技術和資源,向中小企業提供基于AMD技術的中國聯通數據增值業務解決方案,并在推廣和營銷方面密切合作。 其中,AMD將提供硬件測試平臺,為中國聯通提供技術支持和軟件測試環境,同時協調OEM合作伙伴,配合中國聯通推廣基于AMD技術的數據增值業務解決方案。 AMD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華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AMD 中國聯通
amd ryzen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md ryzen!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md ryzen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md ryzen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