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闡述雙音頻通信的基本工作原理;結合FM有線/無線遙控廣播系統中的具體應用,介紹一種適合單片機系統的雙音頻通信方案,設計具體的硬件接口電路,說明其工作原理;給出應用于雙音頻的程序流程及在工作中應注意的
- 關鍵字:
方案 介紹 通信 音頻 FM 基于
- 1FT232AM簡介FT232AM是FTDI公司提供的USB-RS232轉換器,它可以在RS232和USB接口之間非常容易地建立可靠連接。通過USB接口的即插即用和熱插拔性能給RS232的外圍設備提供非常容易使用的環境,并提供高達115kb/s的傳輸
- 關鍵字:
232 FT AM 電路
- 目前,適合自己動手制作的發射實驗當數無線話筒等調頻器材,雖然各種報刊上這類文章較多,但是報刊缺乏交互式手段 ...
- 關鍵字:
FM 調頻 發射
- 頻率檢波就是從FM信號中檢取出原調制信號。鑒頻器是實現頻率檢波的裝置。鑒頻的方法很多,但應用得比較普遍的方法是:首先進行波開變換,將等幅FM波變成幅度按調制信號規律變化的調幅調頻波,然后用包絡檢波器將幅度
- 關鍵字:
電路 解調 信號 --FM
- 圖5.5-26為電感耦合相位鑒頻器。L1C1和L2C2分別為一次、二次回路,它們都調諧在輸入FM信號的載頻WC上,即FO=FCO一次、二次之間有兩種耦合:一是L1、L2之間的互感耦合;一是通過電容CO(對輸入信號頻率接近短路)的耦
- 關鍵字:
電路 解調 信號 --FM 相位
- 斜率鑒頻器和相位鑒頻器的共同缺點是鑒頻輸出電壓不僅與輸入信號的瞬時頻率有關,而且還與輸入信號的振幅有關。因此,噪聲、各種干擾以及電路的頻率特性不均勻所引起的輸入信號的寄生調幅有關。因此,噪聲、各種干擾
- 關鍵字:
電路 解調 信號 --FM 比例
- 晶體鑒頻器的主要優點是結構簡單,調整容易,鑒頻跨導大,因此在窄帶FM接機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圖5.5-31A為晶體鑒頻器原理電路圖,電容C與石英晶體JT串聯,然后接至FM信號源U1。電容C上的電壓UC與晶體JT上的電壓U1,其
- 關鍵字:
電路 解調 信號 --FM 晶體
- 產生FM信號的常用方法有:直接FM和間接FM法。直接FM法的優點是線路簡單易于獲得較大的頻偏。缺點是中心頻率不易穩定:間接FM法的優點是易于保持中心頻率的穩定,缺點是不易獲得大的頻偏,要使頻偏滿足要求,通常在調
- 關鍵字:
電路 原理 應用 工作 FM 調制 角度
- 電路的功能這是80MHZ頻帶的FM調制電路,可用普通FM收音機接收其信號,也稱作無線電話筒,信號發送距離雖因條件而異,但可在15~100米的距離內傳輸聲音和數據。采用變容二極管進行FM調制的例子很多,本電路通過用調制
- 關鍵字:
電路 功能 工作 原理 發送 FM 簡化 80MHZ 調制 信號
- OLED顯示技術被稱為是第三代顯示技術,正是基于這種說法,中國大陸的OLED產業才得以蓬勃發展,不少公司都在爭先恐后的投入巨資建設OLED顯示器件生產線,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我們在CRT和LCD時代均落后于人,希望能在OL
- 關鍵字:
解析 器件 顯示 AM-OLED
- 1 概述 AM417是德國Analog Microelectronics公司開發的一個用于處理可變電橋信號的低成本比例電壓轉換接口集成電路,該電路的輸出信號可以成比例地自動跟蹤電源電壓的變化,這點對于共用一組電源的控制系統來說非
- 關鍵字:
417 AM 集成電路
- 電路的功能改變555的自激多諧振蕩器的充電電流即可進行頻率調制。值得注意的是如大幅度地改變充電電流,還可作為VCO使用。這種振蕩器的振蕩頻率在100KHZ以下,本電路的頻率為40KHZ,這一頻率接近紅外線遙控頻率。本電
- 關鍵字:
介紹 電路 調制 FM 使用
- 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現了幾種簡單超再生的架構。作者在對這些電路進行了詳盡的研究之后,結合現代再生電路的一些優秀設計,開發了這一款簡單 電路布局
由于這是個超再生的設計,因此元件的布局相當重要。調諧
- 關鍵字:
制作方法 調試 收音機 FM 再生 單管
- 數字信號與模擬信號相比有很多優點,因此信號的數字化處理應用越來越普遍。作為常用信號,幅度(AM)調制信號的數 ...
- 關鍵字:
AM 信號 數字化 解調
- 10月初,京東方8.5代LCD(液晶顯示器)生產線、TCL控股的華星光電8.5代LCD線宣布量產。就在企業高唱“打破...
- 關鍵字:
AM-OLED 8.5代 OLED
am/fm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m/fm!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m/fm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m/fm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