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電子制造行業中,保證PCB(Printed Circuit Board)板的焊點質量至關重要,而AI視覺軟件的引入為這一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某電子制造廠一直致力于提高PCB板焊點的質量,以確保最終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然而,傳統的人工檢測方式效率低,且容易出現漏檢的問題,對于大規模生產來說顯然不夠可行。因此,該廠決定引入AI機器視覺系統,以提升焊點檢測的效率和準確性。檢測原理AI機器視覺系統采用深度學習算法,通過學習大量樣本數據來識別和分類不同類型的焊點。系統首先對PCB板進行圖像掃描,然后通過神經
- 關鍵字:
AI PCB焊點 檢測
- 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不斷推進,AI技術正逐漸成為工業系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仍在不斷地推動著工業自動化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制造轉型。AI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應用,包括智能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智能物流、質量控制、設備維護等,讓工業制造逐步實現從自動化到數字化、智能化的蛻變升級。在傳統視角中,工業控制似乎都是自動化的事情,和AI隔得相對較遠。但當前工業科技飛速發展,我們應該重新認識當前的工業控制技術了。根據IFAC對工業技術影響力的調查結果發現,基于AI的控制在很多行業應用已經追趕、甚至超過了傳統的控制方法。在故
- 關鍵字:
AI 工業控制 人工智能
- 概述近年來,汽車E/E架構發生了巨大變化,給執行器和傳感器應用帶來了影響,如車燈、車窗和后視鏡等車身控制、發動機泵和風扇等電機控制,以及傳感器控制等應用。傳統上,這些應用使用低成本的小型16位微控制器(MCU),但現在則需要更先進的16位MCU。在本白皮書中,我們將介紹可應對E/E架構變化的最新的16位RL78/F2x
MCU。沖 壽美代——高性能運算及模擬與電源方案事業部E/E架構變化所面臨的挑戰● 改用無刷直流電機電動汽車(xEV)的加速普及正在推動E/E架構的變化。由于對降低噪音和功耗的需要,電
- 關鍵字:
汽車 微控制器 E/E
- 一、產業發展現狀1.1 國外整體產業發展現狀什么是電子電氣架構?在2007年由德爾福(DELPHI)首先提出E/E架構的概念,具體就是在功能需求、法規和設計要求等特定約束下,把汽車里的傳感器、中央處理器、電子電氣分配系統、軟件硬件通過技術手段整合在一起;通過這種結構,將動力總成、傳動系統、信息娛樂系統等信息轉化為實際的電源分配的物理布局、信號網絡、數據網絡、診斷、電源管理等電子電氣解決方案。關于汽車電子電氣架構演進, 行業內討論最多的是博世提出的電子電氣架構發展六階段,如下圖所示。博世將整車 EEA 劃分
- 關鍵字:
汽車行業 智能網聯 汽車
- 3月6日,OpenAI與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之間的糾紛再度升級。OpenAI在官網發布《OpenAI and Elon Musk》一文駁回馬斯克訴訟,堅決反對馬斯克所有不實指控,并將采取法律手段維護公司的權益。OpenAI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特曼(Sam Altman)和其他四位高管被列為文章的合著者,其中包括聯合創始人格雷格·布羅克曼(Greg Brockman)和首席科學家伊利亞·蘇茨克維(Ilya Sutskever)。OpenAI指出,馬斯克曾一度希望通過將其與特斯拉(Tesla)合并
- 關鍵字:
OpenAI 馬斯克 AI
- 近日,紫光同芯宣布,其搭載Arm? Cortex?-R52+內核的新一代THA6系列MCU,順利通過了國際權威認證機構SGS關于功能安全開發流程體系和功能安全產品設計的評估,榮獲符合ISO 26262標準的ASIL D等級功能安全流程體系認證、功能安全ASIL D Ready產品認證兩項資質。這標志著該款產品成為國內首顆通過ASIL D產品認證的Arm Cortex-R52+內核MCU芯片,達到了功能安全的最高等級要求。作為紫光同芯在汽車電子功能安全領域的最新成果,新一代THA6系列MCU在性
- 關鍵字:
安某科技 紫光同芯 ARM 汽車
- 戴爾公布了2024財年第四財季及全年業績報告,第四財季營收為223億美元,全年營收為884億美元。并且透露在AI服務器領域實現了顯著增長,計劃在5月的戴爾科技世界大會上推出一系列新的AI產品和解決方案。在AI服務器領域,戴爾表示經過AI優化的產品訂單環比增長了40%,實現8億美元的銷售額,積壓訂單翻倍至29億美元。盡管供應仍面臨挑戰,但H100交付周期有所改善,客戶對H200和MI300X產品表現出濃厚興趣。傳統服務器業務方面,報告稱Q4業務同比增長,連續三個季度實現環比增長,結束了歷史上最長的消化期。戴
- 關鍵字:
戴爾 AI 服務器 存儲
- IT之家 3 月 4 日消息,據路透社、外媒 TechCrunch 北京時間今日報道,印度信息技術部于當地時間上周五發布公告:各家科技公司在發布生成式 AI 相關工具、新的模型之前,需要獲得印度政府的明確許可。圖源 PixabayTechCrunch 獲得了這份文件的部分內容,其要求科技公司確保自己的服務或產品“不允許任何偏見或歧視”。該文件在法律上并不具有約束力,但印度信息技術部副部長拉吉夫?錢德拉塞卡爾表示,該通知“在示意這是未來的監管方向”。他補充道:“我們今天只是作為一個建議,要求你們遵
- 關鍵字:
AI 安全 印度
- 文心推理成本降至初版本 1%,今年將帶來數十億元增量收入。
- 關鍵字:
生成式 AI
- 生成式AI應用驅動之下,AI芯片廠商不僅在營收上持續攀升,在資本市場上股價與市值也出現激增。近期,外媒報道AMD2月29日股價大漲9.06%,收盤價192.53美元,創歷史收盤新高。進而帶動AMD市值突破3000億美元,達到3110.88億美元.業界表示,五年前,AMFD還只是標普500市值排名第222大的企業,如今在AI推動下,該公司已躍升至第22名。另一家AI芯片大廠英偉達同樣在資本市場如魚得水,29日英偉達收盤報791.12美元,上漲漲1.87%,市值一夜之間猛漲362億美元,達到2.0萬億美元。除
- 關鍵字:
英偉達 AMD AI
- 據哪吒汽車官微消息,近日,哪吒汽車和360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發布大模型產品NETA GPT,將360智腦、搜索和數字人等先進A技術應用在座艙等領域,加速”科技平權“落地。雙方還公布大模型產品NETA GPT將首先搭載在4月即將上市的哪吒汽車山海平臺首款SUV一哪吒L上,并將通過OTA方式推送給用戶。據悉,此次合作是哪吒汽車在汽車智能化領域的又一重大突破。在NETA GPT的加持下哪吒汽車不僅將早日實現AI原生功能的規模化量產上車,重新定義智能座艙新體驗,更將以大模型技術賦能哪吒汽車產品研發、設計等
- 關鍵字:
360 哪吒汽車 汽車大模型 AI
- 3月4日消息,日前,芯聯集成與理想汽車正式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按照雙方協議簽署,芯聯集成將和理想汽車在碳化硅領域展開全面戰略合作,雙方將一起積極推動產品化進程,共同提升雙方的市場競爭力。同時,雙方也在積極討論下一步將在模擬IC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2023年,芯聯集成已經實現碳化硅的量產,產品類型為平面MOSFET產品,其中90%的產品應用于新能源汽車主驅逆變器。公司目前已經實現月產出5000片以上的量產,同時公司最新一代的碳化硅MOSFET產品性能已達世界領先水平。目前,芯聯集成正在建設國內第一條8英寸
- 關鍵字:
英飛凌 汽車 DEM EMS
- 3月1日消息,自3月1日起,英飛凌的銷售團隊將圍繞三個以客戶為中心的業務領域進行組織和重建——“汽車業務”“工業與基礎設施業務”以及“消費、計算與通訊業務”。分銷商和電子制造服務管理(DEM)銷售組織將繼續負責分銷商和電子制造服務(EMS)領域。新的組織結構將以客戶的應用需求為中心,進一步發揮英飛凌全面、多樣化產品組合的潛力。這些新的組織結構將在全球范圍內部署,同時優化區域布局。簡潔的重組方法將幫助客戶更便捷地獲取英飛凌的完整產品組合,并通過提供來自不同事業部的互補產品來滿足客戶的特定需求。此外,此次重組
- 關鍵字:
英飛凌 汽車 DEM EMS
- 一年一度的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正式開幕,各大品牌都帶來了自家最新最Top的產品和技術。除了手機、平板、筆記本等終端產品外,上游的技術合作伙伴也帶來了很多精彩的看點,聯發科便是其中一家。天璣9300作為首款在移動平臺上采用全大核設計的芯片方案,自發布以來就出現在不同品牌的高端旗艦機型上,天璣9300芯片成為了聯發科登頂之作。此次MWC上,聯發科為我們展示了天璣9300更為強大的落地應用場景。不可否認的是,除CPU和GPU的性能足夠強悍外, 天璣9300在AI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天璣93
- 關鍵字:
聯發科 AI MWC
- 在大部分人的人認知中,高通是一家手機芯片廠商。事實上,高通是一家無線電通訊技術和芯片研發的公司。不過,在國內每年又幾十場手機發布會,每當介紹到手機性能部分時,廠商們都會提到高通芯片,久而久之,難免會讓普通大眾產生認知偏差。就連高通今年MWC展區,其實都存在誤導普通大眾的問題。因為高通展區擺滿了清一色的手機,像小米14、小米14 Pro、小米14 UItra、一加12等,國產機型占據了一半以上的高通展區。與往年不同,高通在今年的MWC展區上展示了一個新品種,那就是AI Pin。
- 關鍵字:
高通 AI MWC
ai+汽車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i+汽車!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i+汽車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i+汽車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