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traSoC?日前宣布,其嵌入式分析技術已被Simple Machines,Inc(SMI)選用于其創新的可組合計算平臺(Composable Computing Platform)之中。UltraSoC的技術將使SMI及其客戶對該公司產品的硬件和軟件行為有一個深入的了解,這些產品針對的是各種要求苛刻的應用,諸如安全應用、視覺認知、語言理解和網絡級個性化 。SMI的解決方案采用了一種全新的、已獲專利的處理器架構,該架構被設計為可完全定制,以實現對片上資源的最大利用,從而使其適用于從邊緣人工智
關鍵字:
SMI AI SoC ASIC
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與新生代消費群體的崛起,家電產品越來越趨于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與娛樂化需求。7月10日,創維廚電在海南博鰲召開了以“夢開始的地方”為主題的千人財富峰會暨新品發布會,重磅推出了第三代薄鏡煙機,堅持以“懂家更懂你”的設計和領先的智能健康科技解決消費者的實際痛點,進一步優化并豐富產品的使用體驗,引領廚電行業的智能風尚。 第三代薄鏡煙機展區 7月10日,創維廚電在海南博鰲召開了以“夢開始的地方”為主題的千人財富峰會暨新品發布會
關鍵字:
創維廚電 薄鏡煙機 AI 未來廚電
可編程產品平臺和技術創新企業易靈思?? 近日宣布推出其 Trion? Titanium FPGA 系列。Trion Titanium FPGA 是基于16納米工藝節點,并采用易靈思的 “Quantum? 計算架構”。“Quantum 計算架構”是受到了易靈思第一代 Trion FPGA 之基礎“Quantum 架構”的啟發,在其可交換邏輯和路由的“隨變單元” (XLR) 中增添了額外的計算和路由功能。增強的計算能力,加上利用16納米工藝實現的 3 倍性能(Fmax)的提升,使得 Trion Ti
關鍵字:
XLR AI FPGA IoT SIP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研究項目顯示,人工智能識別淺色皮膚男性的平均錯誤率不超過1%,識別深色皮膚女性的平均錯誤率達35%…… 人臉識別所導致的偏見問題一直受到廣泛關注。近期,一篇關于圖像超分辨率的論文引發了對于產生偏見原因的新爭論。 網友利用論文中的開源代碼進行了模型推理,在使用時發現,非白人面孔的高糊照片被還原成了一張白人面孔。對此,2018年圖靈獎得主、AI領軍人物楊立昆(Yann?LeCun)在推特上指出,當數據有偏見時,機器學習系統就變得有偏見。而這一觀
關鍵字:
人臉識別 AI 機器學習
全力轉向以數據為中心的英特爾,正在加速人工智能的落地。通過AI、5G、智能邊緣的融合,英特爾進入到B端的行業應用當中,業務覆蓋了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智慧醫療、自動駕駛等多個領域。 近日,英特爾推出了一系列的AI軟硬件產品,包括集成AI加速的英特爾第三代至強可擴展處理器、英特爾首個人工智能優化FPGA Stratix 10 NX等;同時,子公司Mobileye宣布與日本和東南亞地區最大的交通運營商之一WILLER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日本及東南亞市場推出自動駕駛出租車(
關鍵字:
英特爾 AI 數據中心
7月14日早間消息,蘋果在WWDC上宣布未來Mac電腦將采用基于ARM架構的蘋果自研芯片,在業界引起極大轟動。據外媒報道,蘋果前Mac開發主管路易·加西表示,蘋果決定在Mac上改用ARM處理器,這將迫使高端的Windows PC也會采用ARM架構的處理器。路易·加西在1990 年離開了蘋果,但作為擱置向其他廠商授權 macOS 計劃的人,他對Mac的未來起到了極有影響力的作用。他在一篇博客文章中提出了自己的理由。即ARM處理器將提供更高的性能和更長的電池續航。讓路易·加西如此有底氣的原因是之前開發者的測試
關鍵字:
蘋果 ARM
7月1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知情人士透露,日本軟銀集團正在研究全部或部分出售英國芯片設計公司ARM股份,或者選擇讓ARM上市。四年前軟銀斥資320億美元收購了ARM。上述知情人士說,由高盛集團擔任顧問的相關審查還處于初級階段。目前尚不清楚金融界或業內對ARM的興趣有多大,軟銀最終也可能會選擇不采取任何行動。圖示:軟銀首席執行官孫正義于2016年7月在日本東京發表講話軟銀此前曾表示,可能會在未來某個時候讓ARM上市。不過,隨著軟銀試圖從其多樣化的穩定資產中籌集現金,以安撫激進的維權投資者埃利奧特管理公司
關鍵字:
軟銀 ARM
7月10日,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在上海舉辦,騰訊研究院院長司曉在騰訊論壇版塊發布《騰訊人工智能白皮書:泛在智能》。此為2019年WAIC之后的第三屆騰訊論壇,恰逢新基建概念提出,AI與產業升級的愿景不斷深化,騰訊始終秉持共建的產業理念,致力于加強AI在數字化生態建設的關鍵作用。《白皮書》指出,我國人工智能相關產業正在進入技術與產業的融合發展階段,呈現“泛在智能”的重要特征。一方面,在“新基建”春風下,人工智能技術將“泛”于基礎設施建設,像網絡、電力等基礎服務一樣,人工智能將成為新一輪產業變
關鍵字:
騰訊 AI
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利用自然語言處理(NLP)、圖像分類和物體檢測實現的人工智能(AI)應用已深度嵌入到我們使用的眾多設備中。大多數AI應用通過云引擎即可出色地滿足其用途,例如在Gmail中回復電子郵件時可以獲得詞匯預測。雖然我們可以享受到這些AI應用帶來的益處,但這種方法導致隱私、功耗、延時和成本等諸多因素面臨挑戰。如果有一個能夠在數據來源處執行部分或全部計算(推斷)的本地處理引擎,那么這些問題即可迎刃而解。傳統數字神經網絡的存儲器功耗存在瓶頸,難以實現這一目標。為了解決這
關鍵字:
AI NLP FG SDK ADC
7月10日,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萬物智聯,芯火燎原》人工智能芯片創新主題論壇上,三星電子高級副總裁MoonSoo Kang表示,通過定制設計的AI處理器是AI計算的未來。眾所周知,人工智能正在迅速改變著世界,但MoonSoo Kang認為,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才剛剛開始,并且具有巨大的成長潛力。MoonSoo Kang表示,人工智能仍處于初期,但這項技術已經以許多種不同的方式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從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到家庭和汽車,再到非常個人化的設備,例如手機和可穿戴設備等,都可以發現不同規模
關鍵字:
三星 AI
據外媒報道,蘋果在此前召開的 WWDC 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宣布 Mac 產品線將從英特爾芯片轉至自研芯片 Apple Silicon 。近日有消息稱,蘋果正在開發基于 ARM 的游戲主機。 今天有博主在社交媒體爆料稱,蘋果公司正在開發基于 ARM 的游戲主機。這條推文恰好是在蘋果公司宣布改用自家硬件之后不久發布的。根據此前報道,蘋果第一批轉用定制 ARM 芯片的產品將是 13 英寸的 MacBookPro,隨后是 MacBook Air 和其他 Mac。
關鍵字:
蘋果 ARM 游戲主機
去年,時任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宣布,微軟亞洲研究院開發出了世界上最強的“麻將AI”——Suphx,并在國際知名專業麻將平臺“天鳳”上榮升十段,其實力超越該平臺公開房間頂級人類選手的平均水平。游戲是人工智能算法研究的重要試驗田,其環境的復雜性和信息的不確定性是機器學習的最佳訓練場。那么麻將AI到底有哪些難點?Suphx在游戲AI領域的跨越性突破具體是如何實現的?麻將AI落地的最終目的又是什么?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嘗試從微軟亞洲研究院方面找到答案。
關鍵字:
微軟 AI
ARM公司悄然進行業務重組,簡單來說,旗下兩大物聯網(IoT)服務業務(IoT平臺和Treasure Data)板塊剝離,轉移到母公司軟銀成立的新實體。據悉,ARM未來將更加專注于以Cortex為代表的芯片底層架構設計,以強化其創新領導地位。軟銀表示,這種安排將是一個充分利用“數據和計算的共生增長”的機會。ARM指出,軟銀與早期、快速成長的初創企業的經驗證明了這一點。另外,ARM面向IoT的芯片授權似乎并不在此次交易內容之列。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交易將在今年9月完成。2016年,軟銀斥資310億美元收購AR
關鍵字:
ARM IoT 芯片
自動駕駛的發展離不開數據。近日,禾賽科技與Scale AI聯合發布了自動駕駛開源數據集 -- PandaSet。PandaSet采用禾賽科技先進的激光雷達進行數據采集,并通過Scale AI強大的標注平臺進行精準的數據標注,為從事自動駕駛研發的公司、機構和個人,提供了內容豐富、目標物密集的高質量免費數據。盤點全球人工智能數據平臺,Scale AI是當之無愧的領軍者。這家由華裔青年Alexandr Wang在19歲時參與創立的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深受投資者的青睞,僅用3年
關鍵字:
禾賽科技 Scale AI
7月9日,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云端峰會上,中國移動總經理董昕分享了中國移動對5G+AI帶來的新變革、未來發展新趨勢的一些理解和判斷。董昕表示,5G和AI已成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也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兩者互融互促、共贏共生,加速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進程。隨著5G網絡建設提速,與云、邊、端等基礎設施協同,將有效促進萬物互聯和數據匯聚,大大降低AI使用門檻,全面推動AI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前期,我看到一組權威機構發布的數據,到2025年,全世界AI市場規模將
關鍵字:
中移動 5G AI
ai on arm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i on arm!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i on arm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i on arm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