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汽車的C.A.S.E.趨勢將會大幅推進汽車設計的改變,而傳統的E/E架構將難以實現新需求。本文敘述如何藉由MCU的虛擬化解決方案平臺,妥善解決未來幾代汽車在創新E/E架構的挑戰。從傳統汽車設計向C.A.S.E.(代表未來汽車的連接性、自主性、共享性、電氣化的縮寫)推進的趨勢,要求汽車內的整體計算性能和通訊負荷呈指數增長。 圖1 : CASE:互聯、自主、共享、電動汽車為了實現C.A.S.E.,必要的計算能力和網絡復雜性無法以經濟合理的方式通過傳統的E/E架構實現,因為分布式E/E結構需要大
- 關鍵字:
MCU 虛擬化
- 隨著科技復雜度逐漸增加,工程師開始尋求新方法來開發更有效的AI模型,本文將探索AI與仿真的結合如何幫助工程師解決時間、模型可靠度、數據質量等諸多挑戰。隨著現今科技復雜度的增加,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能力和涉及范圍也不斷在擴大。因此,工程師在被交付任務要將AI整合于系統之中時將面臨新的挑戰。這些復雜性的一部分,源自于使用在模型訓練的數據幾乎可決定AI模型效果的認知?如果數據不足、不夠精確、或者存在偏差,模型的計算結果就會受到影響。以較高的層級來說,AI與模擬有三種
- 關鍵字:
工具箱 AI 模擬
- 正確的電路保護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產品或設計的可靠性。不幸的是,并非所有電路保護都以保險絲和瞬態電壓抑制之類的硬件形式出現。某些形式的電路保護可能來自軟件,這可能會造成混亂。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單片機如何在電路保護中發揮作用。單片機如何在電路保護中發揮作用? 一、基本的單片機保護 在設計用于單片機的電路保護電路時,必須首先考慮基礎知識。這意味著,連接到導體且暴露于外界的任何數字引腳(例如連接器)均需使用齊納二極管和限流電阻器進行適當保護。如果模擬輸入也連接到外部導體,則還必須具有齊納二極管和限流措施。
- 關鍵字:
電路保護 MCU
- 服務多重電子應用領域、全球排名前列的半導體公司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推出了內置智能傳感器處理單元 (ISPU) 的新慣性傳感器,推動onlife (一直在線)生活時代的到來,人們與經過訓練的智能設備互動,智能技術從網絡邊緣移向深度邊緣設備。 ISM330ISN常開 (always-on) 6 軸慣性測量單元 (IMU)傳感器內部嵌入智能技術,就尺寸和功耗而言,其測量性能和精準度堪稱業界一流。意法半導
- 關鍵字:
意法半導體 慣性傳感器 AI
- 2021年,有20家以上的數字人企業獲得新一輪的融資,且都在數千萬元人民幣以上的規模。2022年開年以來,數字人更是幾乎成為AI第一熱門賽道,在諸多應用場景大放光彩。IDC近日發布《中國AI數字人市場現狀與機會分析,2022》報告,研究中國AI數字人市場現狀、典型案例、技術進展,總結當前AI數字人的技術構成、產業生態、典型行業實踐以及市場格局,并對未來發展趨勢做出預測且提供發展建議。IDC預計,到2026年中國AI數字人市場規模將達到102.4億元人民幣。未來的數字人都將是AI數字人今天市面上數字人分類繁
- 關鍵字:
AI 數字人
- 6月23日,英特爾攜手微軟在線上舉辦了2022中國AI開發者峰會。英特爾OpenVINO?開發者生態高級總監Matthew Formica、微軟亞洲研究院邱鋰力副院長,以及來自英特爾、英特爾AI開發者社區、微軟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實驗室、微軟、EdgeX Foundry技術社區、研華科技和漢朔科技的行業技術專家出席本次峰會,為大家講解了高效率開發與大規模部署AI解決方案的深度認知、關鍵技術與實戰經驗。在5G、大數據中心、AI等新基建的帶動下,企業的數字化水平、業務的復雜度和專業度都有了顯著提升。這讓企業在進行
- 關鍵字:
英特爾 微軟 AI
- 在無線設備爆炸式增長的今天,從可穿戴設備到智能物聯網,藍牙已經成為一種普遍存在的無線連接技術,藍牙市場也正在快速的擴張。TI作為藍牙技術聯盟(SIG)資深成員,從SIG成立之初就加入其中。其首席執行官Mark Powell稱:“2022年,全行業的Bluetooth?設備出貨量將達到50億。在德州儀器(TI)等藍牙SIG成員的投入和參與之下,藍牙技術將能夠滿足更多對于增強無線連接的應用持續增長的需求。” 基于已上的背景和市場調研,TI于2022年6月21日推出全新低功耗Bluetooth?無線MCU
- 關鍵字:
德州儀器 TI MCU 藍牙
- Ambarella (下稱“安霸”,納斯達克股票 代碼: AMBA,專注于AI視覺感知芯片的半導體公司),與Inceptio Technology(下稱“嬴徹科技”,專注自動駕駛技術和運營的科技公司)達成合作,嬴徹科技在其車規級中央計算平臺里采用安霸AI 芯片CV2FS和CV2AQ(共四顆CVflow? SoC),并已前裝量產。該平臺是嬴徹科技全棧自研的卡車自動駕駛系統“軒轅”的核心,其中安霸的SoC在此平臺上為7個800萬像素攝像頭同時提供高性能和低功耗的AI視覺感知處理,用于前視及周視攝像頭的ADAS
- 關鍵字:
安霸 自動駕駛 AI
- 2022年6月,愛芯元智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獲評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華股份)2021年戰略供應商。愛芯元智營銷副總裁史欣表示,這是對過去一年雙方合作的誠摯認可,未來雙方也將繼續深化合作,共筑高質量伙伴關系。 大華股份是一家全球領先的以視頻為核心的智慧物聯解決方案提供商和運營服務商,業務涵蓋機器視覺、機器人、智慧消防、汽車電子、智慧安檢等領域,產品和解決方案覆蓋全球180個國家和地區。 從2020年入選大華股份供應商至今的兩年時間內,愛芯元智旗下兩代搭配自研
- 關鍵字:
愛芯元智 AI 視覺處理器
- AI云服務因其快速的產品迭代能力、豐富的場景化AI能力,而越來越被用戶接受。2021全年,AI公有云服務市場規模達44.1億元人民幣,占AI軟件整體市場的13.4%。從年度增速的角度來看,AI公有云服務市場增速依然遠超AI軟件整體市場增速。而在未來2-3年,IDC也觀察到整體AI市場中私有化部署仍將是主流。整體市場相比人工智能整體市場,AI公有云服務市場格局相對穩定,2021下半年甚至2021全年的市場份額中,百度智能云位居第一,阿里云緊隨其后,華為云市場份額也不斷上升,騰訊云、亞馬遜云科技、京東云等也貢
- 關鍵字:
AI 公有云
- 簡介當代汽車日益增加的連接性能已經不足為奇。在初期,油壓、冷卻液溫度和燃油液位等汽車傳感器會通過儀表板上的警告燈圖標,提醒駕駛員需要注意的問題。后來,集成全球定位 (GPS) 成為汽車制造商在車輛中引入的最早智能功能,馬自達在 1990 年的 Eunos Cosmo 中集成了第一個包含 GPS 的移動通信系統,如今的汽車還集成有自動泊車和車道偏離輔助等自動功能。 目前每臺車的各個子系統大概擁有100多個微控制器和微處理器,它們控制著從打開前燈到調節廢氣排放,再到車輛如何與儀表板交互的一切。下面我
- 關鍵字:
汽車 MCU MPU
- 德州儀器 (TI)今日在其連接產品組合中推出了全新的無線微控制器 (MCU)系列,可實現高品質、低功耗的藍牙連接功能,而價格只需競爭器件的一半。SimpleLink? 低功耗藍牙 CC2340 系列基于 TI 數十年的無線連接專業知識而構建,具有出色的待機電流和射頻 (RF) 性能。CC2340 系列起售價低至 0.79 美元(注:市場參考價),價格更實惠,便于工程師在更多產品中應用低功耗藍牙連接技術。有關詳細信息,請參閱 www.ti.com.cn/cc2340。
- 關鍵字:
TI 低功耗 Bluetooth MCU
- 從當今的技術發展來看,整個社會正在向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并且隨著人們對信息安全和連接效率的要求不斷提升,邊緣智能技術因此加速落地。邊緣設備的迅速增加,傳統的MCU已經難以滿足現有需求,這使得MCU等微處理器不斷演進,增加了更為復雜的功能以滿足開發人員對滿足功率、性能和安全上的復雜需求。 2022年6月15日,恩智浦半導體正式發布全新的MCX微控制器產品組合,旨在推動智能家居、智能工廠、智慧城市以及許多新興工業和物聯網邊緣應用領域的創新。 恩智浦大中華區工業與物聯網市場高級總監金宇杰表示“隨著人工智
- 關鍵字:
NXP 微控制器 MCU
- 無線連接技術、智能傳感技術和集成 IP 解決方案的市場先驅者CEVA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 CEVA) 宣布擴展傳感器融合產品系列,推出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傳感器中樞 MCU產品FSP201,可為運動跟蹤、航向和方向檢測提供精準的傳感器融合功能。FSP201非常適合使用傳感器融合技術的消費類機器人和其他新興智能設備,包括 XR 眼鏡、3D 音頻耳機以及物聯網和元宇宙中廣泛的 6 軸運動應用。 FSP201結合了CEVA 屢獲殊榮的 獨有MotionEn
- 關鍵字:
CEVA MCU
- 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應用數據處理的強勁需求下,大規模并行計算迅速興起,導致芯片復雜性呈現爆炸式增長。這種復雜性體現在 Cerebras 晶圓級引擎(如下圖)等設計中,該設計是一種平鋪多核、多晶片設計,將晶體管數量增加至數萬億個,擁有近百萬個計算內核。 人工智能 (AI) SoC 的市場持續增長,競爭也日趨激烈。半導體公司根據性能、成本和靈活性,來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不斷自我優化,從而導致了新型多核架構的爆發式增長。系統架構師正在嘗試不同的方法,希望可以將這種復雜性轉化為競爭優勢。 在所有復雜性來源
- 關鍵字:
AI 芯片
ai mcu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i mcu!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i mcu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i mcu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