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硅谷不缺新聞。去年,有個搞自動駕駛的大牛級人物,創立了人工智能宗教,管它叫未來之路。大牛說,他們要推動創造神圣AI,然后向它祈禱,因為這是人類和神唯一可行的溝通方式。 不少科技媒體報道了此事,畢竟它確實吸引眼球。一年過去,毫不意外的,未來之路沒有激起太大水花。其實,如果AI之神真的存在,我就要雙手合十向它禱告——趕快把關于“未來之路”的信息發送到我的郵箱里,趕快在我的微信頁面上顯靈吧! 宗教是什么?恩格斯說,一切宗教都不過是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們頭腦中的幻想的反映,在這種反映中,人間的
- 關鍵字:
AI
- 成立于1987年的華為,31歲了。 通信屆的老將,在今年為自己做了一個重要的轉身。雖然華為不認可這是一種“轉型”,并且將人工智能定義為“通用技術”,但是以外界來看,本月全聯接大會上發布的“達芬奇項目”以及兩款AI芯片,都扎扎實實地透露著而立之年的華為:AI立身,意氣風發。 對于華為不喜歡“轉型”這個說法,可以從此次AI全棧布局中窺見一二。以華為的角度而言,全棧方案是打通既有的云端和終端,從而形成的全場景AI解決方案。這樣一來,AI自然可以被視作是通用技術工具,疊加在既有的業務上,就像華為不單獨售賣
- 關鍵字:
華為 AI
- AI+醫療市場成為風口,騰訊、科大訊飛、推想科技紛紛布局AI+醫療影像,今年,騰訊覓影登陸首屆中國模擬醫學大會,利用AI輔助醫療,推動診斷效率提升;科大訊飛在醫學影像人工智能比賽中刷新了全球肺結節測試世界紀錄,準確率達94.1%;推想科技正式對外宣布完成 3 億元新一輪融資。醫療影像作為診療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醫療發展不可避免的一環。 根據火石創造發布的《醫療影像的市場圖譜和行業發展分析》報告指出,按照我國過去5年的醫療整體支出,預計到2020年中國醫學影像市場規模將達6000億至8000億人
- 關鍵字:
騰訊 阿里 AI
- 大概是歷史文化的原因吧,中國人做事情、搞工程一直都貪圖快速和捷徑,如此描述不是純粹意義上的“貶義”評價”,事實上,正是這種“捷徑”思維,讓高鐵網絡快速覆蓋全國和非洲地區,品質更是超越德國;中國的基礎建筑行業,也因對“捷徑”有著巨大渴望,而催生出高速的發展:按照最新工藝,中國的建筑隊蓋一棟高30層的大樓僅僅需要15天時間,此外,中國的奧運金牌數量一直名列前茅,也和舉國體制、發力冷門項目等捷徑相關,至于說中國制造業,真正的脊梁就是快速和捷徑,但顯然,捷徑有其自身難以克服的弱點,更何況,有些行業根本走不得捷
- 關鍵字:
芯片 14nm
- 5G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推動包括通信、電子元器件、芯片、終端應用等全產業鏈的升級。從上游基站射頻、基帶芯片等到中游網絡建設網絡規劃設計與維護,再到下游產品應用及終端產品應用場景,如云計算、車聯網、物聯網、VR/AR,整個生態系統包括了基礎網絡設備商、無線網絡提供商、移動虛擬網絡提供商(MVNO)、網絡規劃/維護公司、應用服務提供商、終端用戶等。可以說,5G技術的發展對從通信芯片到網絡設施,以及終端應用的全方位升級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由于5G產業鏈涉及技術范圍很廣,市場容量超級大,產業類型比較多。 高
- 關鍵字:
高通 5G 芯片
- “arm中國已成為了一家獨立自主的公司。” “而深圳,將成為arm中國的總部。” “我們不光是從全球公司變成了中國公司,而且變成了一家深圳公司。”10月26日,深圳星河麗思卡爾頓酒店,arm中國總裁吳雄昂在arm年度技術論壇上表示,希望通過arm的全球合作,把中國核心技術和核心標準推廣到全球。 下個十年再取170倍成長 “今天,在座的每一個人都在使用兩到三個基于arm的芯片。”吳雄昂透露,arm成立至今,全球使用arm技術出貨的芯片已達到1250億顆。 據吳雄昂的預計,arm將在2021年之
- 關鍵字:
arm 芯片
- 北京時間10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未來的計算機將變得更小,目前科學家表示,將人體細胞連接在一起的細胞骨架(cytoskeletons),未來可用于制造計算機芯片,這將是計算機發展史上一個創新里程碑事件。 一支科學家小組表示,我們基于細胞骨架發明了一種計算機芯片制造方法,細胞骨架是賦予細胞形狀的蛋白質腳手架。 他們聲稱,上世紀80年代對計算機發展帶來革新的硅芯片,不久將成為過往歷史。之前科學家使用DNA制造計算機芯片,但是西英格蘭大學專家提議用一種完全不同的微觀結構制造新型計算機芯片。 該
- 關鍵字:
芯片
- 芯片被譽為當今一個國家科技發展水平最真實,也是最前沿的體現,同時芯片也是各國競相角逐的國之重器,眾所周知,我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在集成電路領域也已經躍居全球第二大設計市場,但是當前除了移動終端和網絡設備部分集成電路產品占有率超過10%意外,高端芯片我們的市場占有率幾乎為零。 在今年上半年,我國明顯加快了微電子、集成電路等產品的研發速度和進度,這點不但從領導人視察等重視程度提升之外,對于科技企業來說,對于芯片研發的投入力度也在加大,這其中包含了人力投入和資金投入等等,從數字上,整個投資增長了4
- 關鍵字:
AI 芯片
- 1024程序員日,也是科大訊飛的1024開發者節,在合肥奧體中心,科大訊飛把它們的開發者節辦成了演唱會的形式。 雖然開場的氛圍很熱烈,但顯然科大訊飛帶來的驚喜并不多,一款新品訊飛聽見M1轉寫機器人、1024計劃的2.0版本以及聚合科大訊飛所有AI能力的iFLYOS。 劉慶峰:我們從來不認為機器翻譯超過頂級同傳的水平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先上臺強調了我們需要源頭技術創新,不能所有開放創新是在別人的院子里建大的。 此前網上曝出的科大訊飛同傳造假問題,劉慶峰也在會上委婉地再三強調,目前機器翻譯和好的
- 關鍵字:
科大訊飛 AI
- 全球擁有研發或制造移動級處理芯片的大廠的聯發科,如今由于技術不足,被華為、三星、高通瓜分市場,曾經作為國產移動級處理器芯片霸主,在遭遇華為三星高通齊力圍剿之下,2018年準備在中端市場重新發力的聯發科能夠東山再起嗎? 曾為國產移動級處理器芯片霸主 說道聯發科大家都知道,曾經山寨機鼎盛時期,聯發科作為當時唯一獲得移動處理器芯片制造技術的國內廠商推出了第一款手機解決方案“MTK”,MTK 平臺以及衍生品被陸續運用在國產品牌的設備里,直到今天,其中波導、天語、長虹、TCL 這些老牌國產廠商都曾經是 MTK
- 關鍵字:
聯發科 芯片
- AI醫療市場成為風口,騰訊、科大訊飛、推想科技紛紛布局AI+醫療影像,今年,騰訊覓影登陸首屆中國模擬醫學大會,利用AI輔助醫療,推動診斷效率提升;科大訊飛在醫學影像人工智能比賽中刷新了全球肺結節測試世界紀錄,準確率達94.1%;推想科技正式對外宣布完成 3 億元新一輪融資。醫療影像作為診療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醫療發展不可避免的一環。 根據火石創造發布的《醫療影像的市場圖譜和行業發展分析》報告指出,按照我國過去5年的醫療整體支出,預計到2020年中國醫學影像市場規模將達6000億至8000億人民
- 關鍵字:
AI 科大訊飛
- 作者按:2004年海思半導體成立后,第一顆大規模銷售的芯片(視頻編解碼芯片3510),并不是依賴內部客戶成功的,而是一出生就不得不直接面對殘酷的市場!老兵戴輝耗時數月,向多位參與這段歷史的人士進行了詳細調研,此文實為嘔心瀝血之作。通篇一萬字,長文慎入。 引 子 2018年9月28日晚,“張學友經典巡回演唱會”在河北奧體中心體育場舉行,現場觀眾超過3萬人,當地警方全力投入安保工作。人臉識別系統配合高清視頻監控部署在場館及周邊重點區域,秒級識別布控系統中的黑名單人員被識別而觸發了報警,協助警方快速抓獲
- 關鍵字:
海思 芯片 監控
- 近日芯片代工巨頭臺積電證實,旗下8吋晶圓代工生產線產能松動。臺積電雖然未說明相關產能松動的原因,但法人推測應與智能手機銷售疲弱、消費性電子產品進入淡季,加上高解析電視熱潮轉弱等市場行情有關,其中智能手機的指紋辨識、面板驅動IC和部分電腦管理晶片訂單開始下滑。 不過隨即臺積電就對外澄清,表示臺積電及其旗下的世界先進8吋晶圓代工生產線產能雖然未滿載,但也不錯。業界認為,臺積電的說法,意思是其實目前8寸晶圓代工產能松動的部分,以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為主,而非臺積電與世界先進等臺系廠。 實際上,上季度就有不
- 關鍵字:
全面屏 芯片 晶圓
- 賽靈思剛剛推出了首款ACAP芯片; 新芯片面向人工智能推理市場,預計該市場將比英偉達目前主導的人工智能訓練市場更大; 有朝一日,賽靈思會像英偉達一樣成為數據中心市場的主要選手嗎? 9月,Evercore ISI發布了半導體股票的“Magnificent 7”名單。上榜的有英偉達和美光等常客,還有一家令人意想不到的公司-賽靈思。眾所周知,賽靈思是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市場的領導者,具有突出的技術領先優勢和市場份額。FPGA是一種可配置的集成電路,盡管有些困難,但可以使用軟件對其進行功能配置。
- 關鍵字:
賽靈思 芯片
- 阿特拉斯·科普柯(Atlas Copco)集團的真空技術業務品牌,全球真空與尾氣技術的領導廠商Edwards于10月23日在青島舉行盛大的開幕式,標志著Edwards位于中國山東省青島市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制造工廠二期工程正式投入運行。青島工廠是Edwards旋片和液環真空泵的全球制造基地,這些設備適用于需要真空技術的所有領域。青島工廠的規劃建設從2014年開始,2015年一期工程正式投入運行。 真空技術在中國乃至全球的重要工業領域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中國希望升級的半導體、化工和制藥等行業更是不可
- 關鍵字:
芯片 Edwards
ai 芯片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i 芯片!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i 芯片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i 芯片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