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些電源管理應用中,無論是要保護電源(例如,中間電路電壓需要過載保護以便能夠可靠地為其他系統部件提供電能),還是在故障情況下保護可能由于過流而造成損壞的負載,都需要精確地限制電流。在尋找合適的DC-DC負載點穩壓器來滿足此要求時,我們發現市面上具有可調限流功能的電壓轉換器很少見。可調限流功能在采用外部電源開關的控制器設計中更加常見,而所有的集成解決方案很少提供此類功能。而且,可調限流功能的精度通常不是很高。以外,DC-DC轉換器IC中的電流限制器一般只限制電源的電感電流,不會限制輸入或輸出電流。此類集成
- 關鍵字:
ADI 負載限流
- 目標本實驗活動使用ADALM2000和Scopy介紹包絡檢測和幅度調制。信號的包絡相當于其輪廓,包絡檢波器連接該信號中的所有峰值。包絡檢測在信號處理和通信領域應用廣泛,幅度調制(AM)檢測便是其中一個應用。AM是電子通信領域使用的一種調制技術,常用于通過無線電載波傳輸信息。在AM中,載波的幅度(信號強度)與被傳輸的波形成比例變化。例如,該波形可能對應于揚聲器重現的聲音或電視像素的光強度。典型的幅度調制信號如公式1所示。其中:■? ? :消息信號■? ? :載波信號■
- 關鍵字:
ADALM2000實驗 包絡檢波器 ADI
- 本文概述了用于環境質量監測的氣相色譜傳感器系統的工作原理及其關鍵組件。文中將介紹氣相色譜法如何精確地分析與水和土壤污染相關的化合物,探討氣相色譜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進氣口、溫度控制裝置、檢測器和電源子系統。此外,我們還將提供低噪聲放大器、模數轉換器(ADC)、基準電壓和電源管理IC方面的建議,以實現高精度的測量。
- 關鍵字:
氣相色譜傳感器 環境監測 ADI
- 多相耦合電感器是一項很有前景的技術,由于每個耦合相內的電流紋波得到消除,為系統帶來了顯著的優勢。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無論是耦合電感器還是非耦合電感器,多相降壓轉換器的總輸出電流紋波都是相同的。本文重點探討輸出電流紋波的考量因素,以及影響輸出電壓紋波和整體轉換器性能的具體細節。
- 關鍵字:
耦合電感 多相降壓轉換器 ADI
- “一次做兩件事等于一無所成”—雖然拉丁文作家普布里烏斯·西魯斯對多任務處理的看法可能有些極端,但有時候,多任務處理可能會導致任務無法按最初預期的方式完成,或無法按時完成。隨著工業過程日益復雜化,傳感器和執行器等現場儀器 已發展為同時執行多項不同的任務,包括與過程控制器保持定期通信。這給從站微控制器帶來了額外的開銷,必須妥善管理從站微控制器,否則過程數據可能會丟失,從而導致生產停機,現代工業通信協議應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IO-Link時序IO-Link是24 V、3線工業通信標準,支持工業從站和IO-Lin
- 關鍵字:
ADI 微控制器
- 在許多照明應用中,測量兩個光源的相對強度比測量其各自的強度更重要。這樣能確保兩個光源以相同的強度發光。例如,比較同一建筑物內控制室( 1 號房間)和另一間房( 2 號房間)的亮度會有幫助,以便可以在白天的任何時間和夜里進行調整。或者,對于一個生產系統,您可能希望確保明亮的光照條件不發生變化。確定相對強度的一種辦法是測量兩個附加光檢測器的不同輸出。其差異將被轉換為以地為基準的單端電壓信號。圖 1 中的電路就是解決此問題的一種簡單但有效的方法,其使用帶電阻增益控制功能的儀表放大器,例如 AD623。圖1. 測
- 關鍵字:
ADI 儀表放大器
- 問題沒有專門用于驅動GaNFET的控制器時,如何使用GaNFET設計四開關降壓-升壓DC-DC轉換器?回答眾所周知,GaNFET比較難驅動,如果使用原本用于驅動硅(Si) MOSFET的驅動器,可能需要額外增加保護元件。適當選擇正確的驅動電壓和一些小型保護電路,可以為四開關降壓-升壓控制器提供安全、一體化、高頻率GaN驅動。簡介在不斷追求減小電路板尺寸和提高效率的征途中,氮化鎵場效應晶體管(GaNFET)功率器件已成為破解目前難題的理想選擇。GaN是一項新興技術,有望進一步提高功率、開關速度以及降低開關損
- 關鍵字:
DC-DC控制器 GaNFET ADI
- 得益于出色的深度計算和紅外(IR)成像能力,飛行時間(TOF)攝像頭在工業應用,尤其是機器人領域越來越受歡迎。盡管具有這些優勢,但光學系統的固有復雜性往往會約束視場,從而限制獨立功能。本文中討論的3D圖像拼接算法專為支持主機處理器而設計,無需云計算。該算法將來自多個TOF攝像頭的紅外和深度數據實時無縫結合,生成連續的高質量3D圖像,該圖像具有超越獨立單元的擴大視場。借助拼接的3D數據,應用先進的深度學習網絡能夠徹底改變可視化及與3D環境的交互,深度學習網絡在移動機器人應用中特別有價值。
- 關鍵字:
202501 視覺傳感器 3D圖像拼接算法 飛行時間 ToF ADI
- 無論是在建筑物中還是在生產車間,如今在任何地方都需要可編程控制器來調節各種生產過程、機器和系統。這就涉及到與相關器件連接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或分布式控制系統(DCS)模塊。為了控制這些器件,PLC或DCS模塊通常具有提供電流輸出、電壓輸出或二者的組合的輸出模塊。工業控制模塊的標準模擬輸出電壓和電流范圍為±5V、±10V、0V至5V、0V至10V、4mA至20mA和0mA至20mA。特別是在工業領域,通常需要對微控制器和輸出外設進行電氣隔離。傳統解決方案采用分立式設計,可以將微控制器的數字信號轉換為
- 關鍵字:
ADI 微控制器 電氣隔離
- 電動汽車、大型儲能電池組、家庭自動化、工業和電信電源都需要將高電壓轉換為±12V,以滿足為放大器、傳感器、數據轉換器和工業過程控制器供電的雙極性電源軌需求。所有這些系統中的挑戰之一是構建一個緊湊、高效的雙極性穩壓器,它的工作溫度范圍為-40°C至+125°C,這在汽車和其他高環境溫度應用中尤為重要。線性穩壓器已廣為人知,并且通常位列雙極性電源備選方案的首位,但它不適用于上述高輸入電壓、低輸出電壓的應用,這主要是由線性穩壓器在高降壓比下的散熱所導致。此外,雙極性解決方案至少需要兩個集成電路(IC):一個正輸
- 關鍵字:
ADI 雙極性穩壓器
- 二十多年來,科學家和氣候學家一直在發出警示,提醒人們關注全球變暖的影響及其與溫室氣體(GHG)排放之間的聯系。但如今,全球社會的注意力已經轉向具體的行動,以及如何解決氣候變化的根本原因和相關影響。半導體是現代設備、電動汽車(EV)、智能手機、機器人等產品的大腦中樞。通過定制創新和自適應邊緣智能,半導體或可抓住解決可持續發展危機的關鍵。
- 關鍵字:
清潔科技 可持續發展 ADI
- 問題我按照數據手冊在原理圖中使用了10 Ω柵極電阻,但在啟動期間仍有振鈴。我的熱插拔控制器電路為何會振蕩?回答使用高端N溝道MOSFET開關的熱插拔器件在啟動和限流期間可能會發生振蕩。雖然這不是新問題,但數據手冊通常缺少解決方案的詳細信息。如果不了解基本原理,只是添加一個小柵極電阻進行簡單修復,可能會導致電路布局容易產生振蕩。本文旨在解釋寄生振蕩的理論,并為正確實施解決方案提供指導。簡介使用高端N溝道MOSFET (NFET)的熱插拔控制器、浪涌抑制器、電子保險絲 和理想二極管控制器,在啟動和電壓/電流調
- 關鍵字:
熱插拔控制器 寄生振蕩 ADI
- 本文探討了在系統級應用中實施熱插拔控制器的優勢和好處。熱插拔控制器提供了一種先進的解決方案,可無縫插入和拔出電子設備,確保持續運行、防止過流并進行實時監測。通過提供參考設計,用戶可以更好地了解關鍵功能,從而增強這些功能的相關性和重要性。本文重點介紹熱插拔控制器如何提高系統可靠性、最大限度地減少停機時間并保護敏感設備,最終優化系統性能并降低維護成本。
- 關鍵字:
熱插拔控制器 ADI
- 隨著工業自動化、智能制造和物聯網的發展,市場對運動控制解決方案的需求持續增長。作為驅動機械運動的關鍵技術,電機和運動控制系統被廣泛應用于工業自動化、機器人、消費電子、醫療設備、自動駕駛以及智能家居等多個行業。據市場調研公司GMI預測,2023年,全球運動控制市場的規模約為203億美元;市場預計在2024至2032年期間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5.5%,2032年,市場規模預計達到334億美元。電機和運動控制是現代工業和技術應用的核心領域。ADI擁有業界領先的電機和運動控制產品,旨在將數字信息完美地轉換
- 關鍵字:
世健 ADI 電機運動控制方案
- 目標本實驗活動的目標是延續“ADALM2000實驗:調諧放大器級”中開始的調諧放大器級研究。圖1?并聯LC諧振電路背景知識正如我們在上一組實驗中了解到的,二階LC諧振電路通常用作放大器級中的調諧元件。如圖1所示,簡單的并聯LC諧振電路可以產生電壓增益,但需要消耗電流來驅動阻性負載。緩沖放大器(如射極跟隨器)可以提供所需的電流(或功率)增益來驅動負載。諧振頻率的計算必須考慮第二個耦合電容C2。公式1給出了圖1中電路的諧振頻率:實驗前仿真構建調諧射極跟隨放大器的仿真原理圖如圖1所示。計算發射極電阻R
- 關鍵字:
ADALM2000 調諧放大器級 ADI
adi介紹
ADI技術中心
美國模擬器件公司
Analog Device Instrument
美國模擬器件公司(Analog Devices, Inc. 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ADI)自從1965年創建以來到2005年經歷了悠久歷史變遷,取得了輝煌業績,樹立起成立40周年的里程碑。回顧ADI公司的成功歷程——從位于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一座公寓大樓地下室的簡陋實驗室開始起步——經過40多年的努力,發展成全世界特許半導體行業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