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需求 精準布局 ADI Power Summit看見新時代電源樣貌
ADI Director ,Field Applications Anderson Huang、ADI Power Module Engineer Jason Sekanina、ADI Sale Director Jerry Chan、ADI Sr.Corporate Account Manager Jackey Chen、 ADI Sr. Business Development Manager of Multi-Market Power Business Unit Allen Tsai。DIGITIMES攝
AI時代來臨,電子設備的智能化腳步逐漸加快,市場對電源技術的要求也不斷提升,致力于開發先進、高效和可靠電源IC技術的ADI,多年來持續深耕技術,針對客戶端不同需求推出高品質電源IC。
為了加速電源IC技術的發展與交流,協助工程師快速掌握電源市場技術脈動,ADI - 2023 ADI Power Summit,深入剖析最新的電源IC技術趨勢和發展方向,協助電子設備與系統業者善用新一代解決方案,滿足當前市場的需求。
ADI業務總監Jerry Chan表示,全球市場快速改變,現在電子產品不僅需要高效能,節能也是重點之一,ADI投入電源領域多年,在提供客戶高品質、高安全、長使用壽命功率元件的同時,也致力投入研發,因應終端需求調整產品藍圖,這次論壇就可看到ADI的產品策略與各種解決方案,此一完整布局,將可協助客戶打造高品質電子產品,掌握市場商機。
溝通類比與數碼世界 ADI擘劃電源新藍圖
ADI 臺灣技術業務總監 Anderson Huang首先介紹ADI的功率元件整體產品的策略與發展方向。他表示成立超過半世紀的ADI,在功率元件領域已居于產業領導地位,目前全球員工人數超過25,000位,客戶超過12.5萬家,近年全球社會與產業正值轉型期,ADI將持續扮演現實世界與數數碼世界之間的溝通橋梁角色,成為「智能邊緣」領域的引領者,并從以往的元件供應商,轉變為解決方案提供者。
ADI 2022年的營收超過120億美元,產品可依應用市場區分為工業、車載、通訊、消費性領域等四大區塊。作為整合類比、數碼與軟硬件技術的業者,ADI已打造出包括信號鏈ADC、DAC產品、射頻、數碼信號處理器(DSP)、微控制器(MCU)、邊緣處理器(Edge Processor)、傳感器等完整產品線,這些產品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各大場域,并通過市場驗證。除了既有市場外,隨著智能裝置與物聯網的普及,ADI也將進一步推動功率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已更完善、全面的解決方案滿足市場客戶需求。
深耕電源市場多年的ADI,旗下擁有Silent Switcher、μModule、nanoPower、SIMO、Ultralow Noise LDO、高性能控制器和電源保護等眾多技術領先市場的產品,Anderson Huang則特別介紹「Silent Switcher」與「SIMO」兩項技術。
在Silent Switcher部分,Anderson表示工程師在設計Switching Power時,通常會先考慮效率和瞬態響應,EMI問題則在設計完成后的測試階段才會遇到。但如果最初設計階段未納入EMI,到最后才降低影響,不僅設計會更困難,成本也更高。要確保產品開發順利且效能設計最佳化的最好做法,就是在設計初期就一并考量EMI問題,在所有需考慮的因素中,元件選擇和PCB布局是取得最佳EMI效能的關鍵,而ADI的 Silent Switcher技術則是解決此一困擾的最佳解方。
Anderson進一步指出,Silent Switcher技術已經發展到第三代,稱為Silent Switcher-3。這項持續改進的技術旨在進一步降低系統中各種噪聲,并廣泛應用于不同領域。第一代著重于減少寄生電感和降低EMI輻射,透過獨特IC封裝技術和反向磁場相互抵消的輸入回路。第二代則將電容整合到IC封裝內,大幅縮小回路和接地層影響,減少EMI干擾并縮小解決方案尺寸。第三代則特別針對低頻噪聲進行處理,降低0.1Hz到100KHz范圍內的噪聲,同時改進瞬態響應,使Silent Switcher技術在敏感應用中不再需要額外的低噪聲線性穩壓器。
整體而言,Silent Switcher-3的特色有三個:首先,當以高頻進行開關操作時,Silent Switcher-3的功率IC可在保持高效率的同時,具備極低的EMI效能。其次是Silent Switcher-3功率IC具有超低的低頻雜訊,最后是Silent Switcher-3的功率IC具有超快的瞬態響應能力。
Anderson介紹的另一項技術為SIMO,SIMO是Single Inductor Multiple Outputs的縮寫,意指透過單一電感器提供多個輸出。SIMO功率管理IC使用此一方式,可分時狀態下為多個輸出提供電力。SIMO PMIC具有高密度、小尺寸的特點,非常適合低電流應用,因此在穿戴式裝置、耳機、物聯網裝置和依賴電池供電的小型消費電子產品等空間有限設備中,SIMO PMIC是非常適合的解決方案。除了上述設計,ADISIMO PMIC系列產品并整合電池容量計(Gauge)、低壓差線性穩壓器(LDO、I2C連接埠控制等其他功能,滿足高密度、小尺寸電子設備的需求。
目前ADI推出的低壓5V SIMO PMIC已成功應用于穿戴式裝置和其他消費電子產品中。在此同時,該公司也希望擴展此產品的應用范圍,將高密度和小尺寸特點用于高壓和小電流的領域。經過調查后,ADI發現36V與65V高壓市場客戶對SIMO有高度興趣,因此現已著手開發高壓SIMO功率管理產品。
除了介紹「Silent Switcher」與「SIMO」兩大產品,Anderson也深入剖析ADI產品在數據中心、車載系統、工業場域的應用策略與解決方案。數據中心部分,隨著AI、5G、大數據等技術的興起,大量的數據運算成為必要需求,為降低能源成本并減少環境影響,ADI提供了多種數據中心電源解決方案。其中包括Hot Swap和Protection產品,用于可靠的插拔保護和電流管理;48V to 12V IBC解決方案,可提供高效率和可調節的轉換;多相控制器和Power Stages解決方案,具備高效、穩定的電源供應功能;系統管理監控產品可實時監測和管理數據中心的電源系統;高度整合的電源模塊,提供高效率和高功率密度的電源供應;POL電源解決方案則是利用新的P90技術提高效率、密度和整合度。這些解決方案為Power Stage提供了穩定、高效的電源供應,有助于推動AI人工智能的發展。它們不僅符合節能要求,并提供精確和穩定的電源,可協助系統業者推動AI人工智能創新。
ADI在汽車電源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Anderson 指出,其產品特色可用Efficiency、Performance、Integration、Cool總合成的EPIC四個字概括。ADI的產品注重效率、空間和板卡尺寸的考量。透過P90制程的引進,大幅優化功率FET、數碼和類比電路,從而縮小了芯片尺寸并降低成本。
ADI在汽車電源領域致力于實現高效率、低電磁干擾、低待機功耗、低熱量和快速的瞬態響應,以符合汽車行業的要求。其PMIC IC支持高達8MHz的開關頻率,提供高密度的系統級電源解決方案。并與SoC夥伴合作,提供高功率、可堆疊的參考設計,以滿足市場需求。ADI也提供高性能ASIL解決方案。在鏡頭和雷達等領域,擁有高密度設計的電源解決方案。此外,ADI的解決方案具有低電磁干擾和低待機功耗。如果客戶需要高電壓和高電流功能產品,則可提供滿足高密度車載電池充電器和逆變器設計需求。最后,ADI的電源IC從ASIL-B到ASIL-D的各種級別均經過ISO26262認證,確保符合車輛安全性要求。
工業領域也是ADI重點領域之一。Anderson表示,工業電源應用場景可分為兩類,其一是要求高效節能,其二是要求高可靠性和耐用性。在高效節能方面,ADI提供了各種高效率、低功耗的電源管理解決方案,如Buck、Boost、Buck-Boost、charge pump、LED Driver等,可為工業客戶提供更節能、更環保的電源設計。高可靠性和耐用性部分,ADI提供了各種高品質、高可靠性的電源管理解決方案,如電池管理、電源管理IC等,能夠為工業客戶提供更穩定、更可靠的電源設計。此外,ADI也提供各種產品設計和開發支持,包括參考設計、軟件開發工具、技術文件和應用支持,協助工業客戶加快開發電源設計。
nanoPower滿足低耗電需求 DC/DC μModule打造高品質電源環境
ADI Sr. Business Development Manager of Multi-Market Power Business Unit Allen Tsai也在此次電源技術盛會中,介紹了ADI的nanoPower。他指出這款是為了滿足市場上的低功耗需求而生,其特點之一是靜態電流小于1uA,可實現極低的功耗水平。nanoPower適用于依賴電池供電且需要長時間運行的應用,并能在待機或低負載情況下工作,同時保持高效能。
Allen接著指出,攜帶式電子設備為求低耗電,通常會在不使用期間進入待機狀態,但前提是當設備恢復使用狀態時,必須要在極短時間內被喚醒,立即進入高效使用狀態,在此同時,設備內部的元件數量、體積不能因此增多,并可透過各種最佳充放電方式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nanoPower即具備上述特點。
nanoPower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可攜式設備、無線傳感網絡、物聯網設備和其他低功耗應用,可支持新應用的技術,延長設備的電池壽命、降低系統能源消耗,并提供可靠的效能。nanoPower也提供了新時代超低功耗設備、設計工具與可用于延長電池使用壽命、縮小體積的設計技術,有助于工程師開發全新的低功耗產品。nanoPower技術和產品讓ADI成為低功耗應用領域的重要合作夥伴,可為使用者提供節能、可靠的解決方案,并推動低功耗技術的發展。
ADI Power Module Engineer Jason Sekanina接著介紹ADI Compact SMT DC/DC μModule products for Next-Gen Systems。他表示μModule產品線在2005年推出時,就希望以良好的生態系統、高性能和簡易開發等特性,協助客戶打造最佳電源管理設備。他提到ADI的DC/DC μModule產品可大幅節省電源設計時間,并透過所支持的工具和文檔,實現高效電源解決方案。DC/DC μModule擁有優異的電流共享性能和散熱設計,并藉由減少輸出電容的使用,獲得更小偏差的輸出電壓。適用于工業控制、工業自動化和醫療領域,其指標性產品LTM8080的低雜訊和可靠性,已通過多項測試和資格認證,可確保設備穩定運行。
Jason Sekanina 強調DC/DC μModule通過各種環境測試,此類測試對軍事航太設備至關重要。此外ADI網站提供的各種專業資源也有助于工程是因應設備所處環境,選擇最合適的元件與模塊,讓產品效能最佳化。
「2023 ADI Power Summit」在ADI團隊發表演講的同時,安馳科技、艾睿電子、文曄科技三家代理商也在現場展出各類電源解決方案,包含安馳科技代理的nanoPower系列產品、艾睿電子代理的ADI μModule穩壓器、文曄科技的電源品質分析儀表EP-PQA-S1…等,透過演講內容與實際產品的相互驗證,與會者得以進一步掌握ADI解決方案的設計思維與功能特色,有助于日后開發效率,強化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