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發射機和媒體技術的全球領導者羅德與施瓦茨公司聯合?5G?開發、啟動和擴展技術的推動者高通公司,在?2022?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2022)上通過完整的端到端實時流媒體直播方式演示展示了?5G?廣播。在向智能手機設備傳送內容并展示?5G?廣播/多播功能的現場演示中,Cellnex Telecom?提供的節目內容在巴塞羅那MWC 2022上使用?5G?廣播信號進行無線直播,讓與會者切身體驗
關鍵字:
羅德與施瓦茨 高通 MWC 2022 5G
羅德與施瓦茨公司(以下簡稱“R&S”)和?VIAVI Solutions?公司(以下簡稱“VIAVI”)近日宣布,攜手聯合推出針對?O-RAN?無線單元?(O-RU)?一致性測試的集成解決方案。兩家公司均為無線通信測試領域的領導者,并且都積極參與了?O-RAN?聯盟主導的規范編制工作。此次合作結合了兩家公司業界領先的技術能力。作為此次聯合解決方案的核心,O-RU?測試管理器能夠提供無縫的用戶體驗。該解決方案于
關鍵字:
O-RAN
思科宣布全新升級的物聯網產品組合,以幫助其服務供貨商客戶為全新和新興的使用案例,提供更簡單的方式管理 LPWAN(低功耗廣域網)/4G/5G物聯網網絡聯機。 思科于MWC世界通訊大會發布全新思科物聯網控制中心為支持混合工作,各行各業正與時俱進發展其數字策略。他們需要簡化的解決方案,來連接與管理經大規模部署下的低成本,以及通常為固定性質的設備(即大規模物聯網),包括公營事業儀表、醫療設備及農業用傳感器等。思科于巴塞羅那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 Barcelona
關鍵字:
思科 物聯網 5G
通過設計實現方案和仿真分析,對比了5G圓錐型雙極化室內全向吸頂天線和5G PIFA型雙極化室內全向吸頂天線的性能指標和優缺點。在辦公樓場景開展了單、雙極化全向吸頂天線覆蓋性能測試,并進行了造價對比分析。結果表明,5G雙極化室內全向吸頂天線與5G單極化室內全向吸頂天線覆蓋性能相當,但可節省投資及降低后期維護成本,能實現5G室內低成本有效覆蓋。
關鍵字:
5G 雙極化 吸頂天線 PIFA型 圓錐型 202202
VIAVI Solutions(VIAVI)近日宣布擴展其Open RAN測試套件,該套件可顯著提升開發效率并加速上市進程,從而助力業界應對挑戰。通過與領先供應商攜手合作,VIAVI進一步強化了面向Open RAN的端到端測試和保障解決方案產品組合,可在本地、云或以“即服務”部署。在2月28日至3月3日于巴塞羅那舉辦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VIAVI與AMD、愛立信(Ericsson)以及羅德與施瓦茨(Rohde & Schwarz)聯合演示解決方案。隨著Open RAN從實驗室走向外場,
關鍵字:
O-RAN VIAVI
2月28日消息,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在2022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發表題為《聚力算網融合創新 共拓信息服務藍海》的主旨發言。楊杰表示,一周前閉幕的北京冬奧會,為全球獻上了一場綠色、科技、人文交織的盛宴,生動展示了新一代信息技術對于構建人類美好未來的巨大潛力,也為產業發展帶來了三點啟示。第一,網絡連接范疇正在向“人機物”融合拓展。隨著5G的深入發展,涵蓋百億級“人機物”的智能連接正加速構建,機器視覺、機器聽覺、機器觸覺等日益成為信息交互的主要模式。第二,基礎設施形態正在向算網融合升級。海量信息交互對算網一體化
關鍵字:
中國移動 5G
2月28日消息,中國聯通黨組書記、董事長劉烈宏在2022世界移動大會上發布以《賦能數字經濟 連接精彩未來》為題的演講。劉烈宏指出,前不久公司戰略進行升級,聚焦“大聯接、大計算、大數據、大應用、大安全”五大主責主業,致力于為中國和全球數字經濟發展貢獻力量。自從2019年5G在中國商用以來,中國聯通攜手中國電信建成了全球首張、規模最大、速率最快的5G SA共建共享網絡。打造300多個應用場景、300多個燈塔項目,賦能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等25個重點行業,推動5G應用從“樣板間”到“商品房”加速轉變。“在陜西張
關鍵字:
中國聯通 5G
2月28日消息,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在2022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開幕式上作題為“數字基礎設施連接無限未來”的主旨演講,分享了中國電信的思考和實踐。柯瑞文表示,在全球性的數字化浪潮推動下,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同需求。中國電信多年以來一直堅持云網融合,通過不斷推進云網融合,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在網絡方面,中國電信建成了全球最大的5G SA共建共享網絡、最大的NB-IoT網絡、最大的千兆光纖網絡、最大的LTE-FDD網絡
關鍵字:
中國電信 5G
3月1日消息,繼公布創紀錄的最新一季財報之后,近日,聯想集團對外公布了加大研發投入后的最新進展,截至2021年,聯想5G標準必要專利申請數量已超過1800件。5G應用領域,聯想已實現在制造、城市、交通、教育等場景的率先落地。此外,聯想還是全球首個同時擁有5G手機和5G PC的廠商。據悉,早在2014年,聯想就開始了5G技術領域的布局,并成立了5G實驗室,致力于為5G和未來移動通信開發核心技術,包括高性能算法及相關協議等,并提前做好專利等知識產權布局,以確保聯想在5G+領域的領先地位。經過了多年的研發投入和
關鍵字:
聯想 5G
VIAVI Solutions(VIAVI)近日宣布攜手羅德與施瓦茨(R&S),聯合推出針對O-RAN無線單元(O-RU)一致性測試的集成解決方案。雙方企業均為無線通信測試領域的領導者并積極參與O-RAN聯盟的規格制定,此次合作結合了雙方業界領先的能力。作為此次聯合解決方案的核心,O-RU測試管理器能夠提供無縫的用戶體驗。該解決方案于2月28日至3月3日期間在巴塞羅那2022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2022)上的5A80號羅德與施瓦茨展臺進行演示。O-RAN使無線接入網更為開放、分解且靈活。網
關鍵字:
O-RAN
全球領先的關鍵任務智能系統軟件提供商風河公司近日宣布KDDI公司采用Wind River Studio作為其O-RAN兼容5G獨立虛擬化基站支撐技術,最近已在其商業網絡中開通運行。風河公司首席技術官Paul Miller指出:“5G創造了新機遇,將越來越多的智能和計算能力推向網絡邊緣。我們的未來在很大程度上都將運行在低延遲、遠邊緣云架構的虛擬化分布式云上,從而在新的智能機器經濟環境中支持新的應用場景。我們有能力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為云原生的未來做好準備,并為下一代網絡提供高可靠性、超低延遲和高效率的解決方
關鍵字:
O-RAN
打從進入5G市場開始,聯發科就不斷強調要在「技術」上領先,執行長蔡明介也公開宣示「我們絕不落后」。因此不論是在芯片的性能規格方面,或者解決方案推出的時程,聯發科都不斷地采取積極主攻的態勢,處處給競爭對手壓力,甚至讓高通破天荒的挺身出來捍衛自家的技術。而隨著2022年的到來,全球5G市場也已走入了第四個年頭,聯發科究竟有沒有如他們自己所期待的,成為5G時代的領先者?而他們又會如何在2022年持續追擊競爭者?大趨勢與疫情加持 獲利創新高 要驗收成果,營利的概況當然是第一份要繳出的成績單。根據財報,
關鍵字:
聯發科 5G IoT
從現在到2030年,5G將持續保有世界上最重要的蜂窩技術的主導地位。在接下來的10年里,原始設備制造商必須不斷創新,以便他們能夠繼續滿足對更快、更廣泛和更可靠連接的需求。憑借更快的速度和超低延遲,新的5G無線電網絡已經在許多應用市場中運作,包括汽車、工業、醫療和國防等。5G帶來的改變5G無線電網絡帶來了主要的頻域挑戰和架構變化。5G頻率范圍包括低頻段(低于6 GHz)和高頻段毫米波(24 GHz至100 GHz范圍)。電路架構的挑戰在于在管理系統級電源的同時,還增加了網絡上的信道數量。與4G系統相比,5G
關鍵字:
5G OTA測試 毫米波 高頻測試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宣布,展銳(UNISOC)已于其5G新品牌Tanggula系列之T770和T760系統單芯片(SoC)中,采用Imagination的PowerVR Series3NX 神經網絡加速器(NNA) IP。展銳的Tanggula T770和T760 5G SoC采用Imagination PowerVR AX3596 NNA核心。Series3NX NNA為Imagination第三代神經網絡加速器IP,是性能和能效領先的神經網絡硬件加速嵌入式解決方案,Seri
關鍵字:
展銳 5G 智能型手機 Imagination
據日本媒體報道,隨著5G走向商用,全球6G之爭已經拉開序幕。華為、三星、NTT等企業展現積極態度,原因是6G與虛擬空間、量子、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等下一代核心技術密切相關。 專利調查企業網絡創研和日本經濟新聞社合作調查了與6G相關的9個主要領域的專利申請情況。結果顯示,中國份額超四成,占比最高。 今年4月,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曾發布《6G通信技術專利發展狀況報告》,報告指出,當前6G通信技術領域全球專利申請總量為3.8萬余項。中國是6G通信技術專利申請的主要來源國,專利申請占比35%。 日媒報道稱,
關鍵字:
5G 6G 專利
5g ran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5g ran!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5g ran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5g ran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