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關 “ 多家手機廠商取消 5G 開關 ” 的新聞,一時間沖上了各大社交平臺的話題榜。起因是有細心的網友發現,自己的手機最近在系統更新之后,原先在設置菜單里開啟關閉 5G 網絡的切換開關,給更新不見了。。。還似乎還是一波指向性 AOE(范圍傷害),不僅是更新了系統的老手機,連最近新出的幾款新手機的 5G 開關,也像是商量好了似的,統一打開了“ 隱身模式 ”。托尼在第一時間翻了下身邊不同品牌的手機,除了 iPhone 和沒更新到最新系統的手機之外,最近評測過的新手機,基本也都中了
關鍵字:
5G
ETS-Lindgren和羅德與施瓦茨繼續長期合作,為5G NR提供了具有全面輔助全球導航衛星系統(A-GNSS)功能的天線性能測量,R&S CMX500 OBT寬帶無線通信測試儀和R&S SMBV100B GNSS模擬器,結合ETS-Lindgren的EMQuest軟件,支持當前和不斷發展的5G NR基于位置的服務標準。羅德與施瓦茨的這兩臺儀器可以無縫集成到ETS-Lindgren新的和現有的符合CTIA標準的空中天線(OTA)測量解決方案中。 圖:R&S CMX500
關鍵字:
ETS-Lindgren R&S 5G A-GNSS天線
在上個月華為移動寬帶論壇的籌備階段,這家基礎設施重量級企業舉辦了 2023 非洲移動寬帶峰會。來自移動行業的利益相關者齊聚一堂,借此機會聆聽了移動寬帶對非洲大陸運營商和終端用戶的影響。由于移動寬帶對非洲的影響是我們研究的主要內容,因此我很榮幸地邀請到 GSMA Intelligence 作為此次活動的官方情報合作伙伴。公平地說,深入了解地區動態一直是 GSMA Intelligence 內容議程的核心。您將在我們的數據、移動經濟系列報告和地區聚焦報告中看到這一點,這些報告將地區趨勢作為重點。但是,非洲是我
關鍵字:
5G 非洲 華為
MediaTek發布天璣9300旗艦5G生成式AI 移動芯片,憑借創新的全大核架構設計,提供遠超以往的高智能、高性能、高能效、低功耗卓越特性,以極具突破性的先進科技,在端側生成式AI、游戲、影像等方面定義旗艦新體驗。MediaTek 董事、總經理陳冠州表示:“隨著全面智能化時代的到來,MediaTek憑借在邊緣計算領域的深厚功底和豐富經驗,已經在智能終端、智能汽車、智能家居等多個領域實現了多元化發展并取得了優異成績。通過我們領先的邊緣AI計算與混合式AI計算技術,致力于為用戶構建全新的全場景智能體驗,推動
關鍵字:
MediaTek 天璣9300 5G 生成式AI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5G 推進組官方宣布,2023 年 10 月,在 IMT-2020(5G)推進組的組織下,華為首家完成了 5G 蜂窩低功耗高精度定位的關鍵技術驗證,包括基于 5G UL-TDOA 的控制面定位架構驗證,以及在 LOS / NLOS 場景下,實現了普通 5G 手機終端和低功耗高精度定位(LPHAP)終端的亞米級精度定位。據介紹,此次技術驗證嚴格遵循 IMT-2020(5G)推進組制定的《5G 蜂窩定位技術要求》和《5G 蜂窩定位測試方法》,采用華為無線 LampSite 基站和入駐式 5
關鍵字:
華為 5G 定位
此前的6GHz頻段大多僅限于許可商業使用,蘋果、微軟、Meta等公司要求獲得6GHz頻段的非授權使用權,認為6GHz頻段可以憑借“低干擾”、“高速率”等特點,讓一系列設備不再受到線纜束縛,從而“更具行動力”,同時還能助力手術及無障礙領域。
關鍵字:
FCC AR VR 6GHz 頻段 5G
IT之家 10 月 19 日消息,知名網絡測速平臺 SpeedTest 母公司 Ookla 發布今年第三季度中國市場網絡速度測試報告,對本季度各運營商及其 5G 性能、不同設備制造商乃至不同城市的網速情況進行分析。IT之家匯總數據如下:9 月中國運營商平均中位數下載速度為 167.98Mbps,平均中位數上傳速度為 28.16Mbps?!?圖源 Ookla,下同中國移動當季憑借 179.81Mbps 的中位數下載速度,成為移動網絡速度最快的移動運營商;中國電信速度為 126.41Mbps,排名第
關鍵字:
5G 無線通信
所謂 “頻譜”,是指特定類型的無線通信所在的射頻范圍。不同的無線技術使用不同的頻譜,因此互不干擾。由于一項技術的頻譜是有限的,因此頻譜空間存在大量競爭,并且人們也在不斷開發和增強全新的、高效率的頻譜使用方式。本文將介紹5G通信使用的第3代合作伙伴計劃組織(3GPP)全球頻譜。介紹5G 3GPP全球頻譜頻帶的帶寬越多,接收數據的量越大、速度越快。帶寬越多,下載大文件的用時越少。因此,移動網絡運營商和監管機構正在盡一切可能,重構、獲取或共享頻譜資源。所謂“頻譜重構”,是一種將一個現有應用所使用的頻譜轉移到新應
關鍵字:
Qorvo 5G
5G網絡具有高速、低延遲的特性,隨著5G技術的快速發展與部署,提高了車聯網(Vehicle-to-everything或Vehicle to X, V2X)的實用性,也加快了車聯網應用的發展速度。本文將為您介紹車聯網與5G技術的應用發展,以及由Murara(村田制作所)推出的V2X模塊與用于V2X車輛追蹤應用的PoE類電源模塊的功能特性。全面性的車聯網應用改善人類出行模式車聯網(V2X)也稱為汽車互聯網(Connected Car),這是指在汽車上應用互聯網和通信技術,使汽車能夠實現與外部世界的連接和通信
關鍵字:
艾睿電子 5G-V2X車聯網
在2023年柏林歐洲微波周(EuMW 2023)上,R&S展示了三款專為W和D頻段應用量身定制的新產品:全新的R&SSFI100A寬帶中頻矢量信號發生器、R&S NRP170TWG熱功率傳感器和R&S FE110ST/SR收發前端,滿足科研人員對B5G和6G移動通信以及未來新型感知和汽車雷達設備或電路的表征要求。圖 R&S SFI100A寬帶中頻向量信號發生器連接到R&S FExxxS上變頻前端在2023年柏林歐洲微波周(EuMW)上,R&S展示了三
關鍵字:
毫米波 亞太赫茲 R&S
在2023年柏林歐洲微波周(EuMW 2023)上,R&S展示了三款專為W和D頻段應用量身定制的新產品:全新的R&SSFI100A寬帶中頻矢量信號發生器、R&S NRP170TWG熱功率傳感器和R&S FE110ST/SR收發前端,滿足科研人員對B5G和6G移動通信以及未來新型感知和汽車雷達設備或電路的表征要求。在2023年柏林歐洲微波周(EuMW)上,R&S展示了三項新的創新產品:R&S SFI100A、R&S NRP170TWG和R&SF
關鍵字:
毫米波 亞太赫茲 羅德與施瓦茨 射頻測試 R&S
IT之家 10 月 13 日消息,2023 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期間,中國移動與中興、聯想、京信、銳捷等十家設備商正式簽署“破風 8676”芯片應用合作協議,共享關鍵技術突破成果,加速芯片整機集成、網絡應用、商用落地速度。本次合作協議的正式簽署將進一步加快可重構 5G 射頻收發芯片破風 8676 在整機集成、網絡應用、商用落地的速度,有利于形成穩定、多樣、繁榮的移動通信產業生態鏈,助力移動通信產業的高質量發展?!?nbsp;破風 8676 芯片據IT之家此前報道,今年 8 月,中國移動正式發
關鍵字:
射頻收發芯片 5G 中國移動
據華為官方微信號10月11日消息,2023全球移動寬帶論壇(Global MBB Forum 2022)期間,華為董事、ICT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楊超斌重磅發布了全新一代5G室內數字化產品解決方案LampSite X系列,助力運營商打開商業新空間,加快邁向數智化新時代。楊超斌表示:“LampSite X將5G-A極致能力首次帶入室內場景,實現室內數字化全面升級:以最小體積、最輕重量、最簡部署、最低能耗實現萬兆體驗和多維能力升級,滿足消費者更極致的室內體驗需求,釋放千行百業更強大的數字生產力?!比A為無線網絡產
關鍵字:
華為 5G LampSite X
IT之家 10 月 12 日消息,2023 全球移動寬帶論壇(Global MBB Forum 2023)期間,華為無線網絡產品線總裁曹明發布了全球首個全系列 5G-A 產品解決方案。曹明表示:“5G-A 正當其時,支撐新體驗、新聯接、新業務的發展。華為 5G-A 全系列產品解決方案使能網絡能力十倍提升,整網譜效、能效和運維效率最優,助力運營商向 5G-A 高效平滑演進?!盜T之家注:5G-A 全稱 5G-Advanced,也就是大家常說的 5.5G,是 5G 和 6G 之間的過渡階段
關鍵字:
華為 移動通信 5G
華為Mate60系列網速超越5G的原因華為Mate60系列的網速之所以能超越一般的5G手機,主要原因在于華為所采用的先進的5.5G技術。華為在自己的海外社交平臺上明確提到,獵豹、賽程和短跑運動員都無法比擬,唯有5.5G才能勝出。雖然華為并沒有明示Mate60系列是否支持5G,但其暗示用的是更先進的5.5G技術,這也意味著其網速將要遠高于一般5G手機。5G技術的先進性華為早在很早之前就開始了對5.5G技術的研發和部署,而且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今年9月,華為率先完成了5G-A全部功能測試用例,并成功驗證了下
關鍵字:
華為 5G 帶寬
5g 毫米波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5g 毫米波!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5g 毫米波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5g 毫米波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