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Intel公司一份產品路線圖顯示,除了我們先前報道的六核Core i7 980X,以及酷睿2四核Q9500兩款處理器之外,還將于明年2月28日推出一款新的四核Nehalem處理器Core i7 930,這款處理器仍為LGA1366設計,主頻2.8GHz,三級緩存容量為8MB,內置三通道DDR3內存控制器。
新款Core i7 930的售價將為284美元,TDP功耗為130W。
- 關鍵字:
Intel Core 處理器
- Intel很快便要推出其新款處理器,代號Westmere的32nm制程處理器。這款處理器在內部架構方面與現有的Nehalem近似。不過在制程方面 Intel則邁出了一大步,進化到了32nm制程。在Intel的32nm制程技術中,他們將使用其第二代HKMG(High-k金屬門)技術。而相比之 下,其它的廠商的第一代HKMG技術都還沒有付諸實用。那么,Intel在新一輪的32nm制程競賽中的領先程度有多大呢?以下我們便為讀者進行分析。
首先,我們把Intel和其最大的對手AMD,以及另一家代工企業臺
- 關鍵字:
Intel 摩爾定律 處理器
- 英特爾將在12月17日預展其新的筆記本電腦處理器以及其它芯片技術。這次預展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是英特爾首次有機會展示其準備出貨的商業上可行的下一代32納米技術。目前,英特爾幾乎所有的處理器都是采用45納米工藝制造的。一般來說,幾何結構越小,處理器芯片的速度就越快和越節能。
英特爾的Core i處理器將是舊金山發布儀式的重點。這個會議是預展和演示在明年1月舉行的消費電子展會上將推出的產品。驅動Core i芯片的“Nehalem”微架構是在去年11月推出的,被認為在性能方面比
- 關鍵字:
英特爾 芯片 處理器
- 根據分析公司ABI Research的調查,2013年上網本的銷量預計將會達到1.4億臺,而2008年的這一數字僅為1500萬臺。上網本的價格通常在300美元至400美元之間,是精簡的嵌入式器件,對于很多基于互聯網的活動,像社交、網上沖浪、瀏覽電子郵件及其他常見任務,它的性能綽綽有余。
飛思卡爾半導體專為上網本而設計的綜合解決方案進軍快速增長的上網本市場,借助飛思卡爾的解決方案,售價不到200美元的上網本帶有8.9英寸顯示屏,電池續航時間可達8小時。
飛思卡爾解決方案基于內置ARM Cor
- 關鍵字:
Freescale 處理器 功耗 性能 200912
- 究竟手機的處理器要有多快才足夠?諾基亞E71的處理器不過300MHz,HTC Touch Diamond也只有528MHz,三星S8000創造了一個奇跡,一款非智能手機居然達到了800MHz的速度,而近期熱賣的蘋果iPhone也不過620MHz的處理速度。于是,隨著智能手機大受消費者青睞,手機功能日趨高級化的趨勢,手機廠商逐漸對CPU使用率有了更高要求。
韓聯社首爾12月9日表示,LG電子公司明年初將在國內首次推出裝載高通公司1GHz“Snapdragon”處理器的LG電
- 關鍵字:
高通 處理器 Snapdragon
- “上網本只是‘凌動’處理器的小試牛刀,其并不是要取代傳統PC處理器,它的未來在嵌入式互聯網應用,這是一個超百億美元的全新市場。”12月8日,英特爾架構事業部副總裁兼嵌入式及通訊事業部總經理Douglas Davis到訪北京時如此布道。
區別于傳統PC的CPU,凌動處理器是英特爾針對超便攜電腦推出的低功耗處理器,自去年3月面世以來,催生了一個全新的上網本市場。
在Douglas Davis看來,甚至可以說“萬物皆可凌動”
- 關鍵字:
英特爾 凌動 處理器
- 在MID上互聯網應用和便攜產品深度結合,這些應用需要處理器有更強大的處理能力。比如我們的智器Video系列MID,集成了PPS視頻在線點播功能。
應用越來越復雜,硬件也在飛速發展。我們與半導體行業的全球領先公司一直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系。智器Q系列和Video系列MID,均采用業內最領先的ARM11高端處理器,內部集成多核:ARM11內核、3D加速和視頻硬解碼。
用同一硬件平臺做出的產品千差萬別。是否能在這些高端應用平臺上做出好的產品,還需要真正理解用戶的需求,并整合各方面資源,快速實現用戶
- 關鍵字:
處理器 便攜產品
- 處理器集成DSP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圖形和音頻處理能力,從而節約Core(內核)的資源,發揮處理器在多媒體和游戲應用上的潛力。
便攜產品的處理器向高端和多核發展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Intel依靠Atom想在便攜式設備分得一杯羹,ARM希望在高性能、多核處理器的發展上,向Intel發起挑戰。是 ARM挺進Intel在計算機市場的領域,還是Intel下探到ARM在嵌入式強勢的便攜市場,未來無法預測。但是,ARM和Intel必將在交匯點展開一輪激烈的戰斗是肯定的。中電器材作為ARM產品的銷售方,將結合市場
- 關鍵字:
DSP Core 處理器
- 伴隨著便攜式產品功能的擴展,媒體播放、網絡瀏覽、游戲等功能會要求處理器具有更高的處理能力。時代飛騰2009年下半年推出的1080P高清便攜式播放器解決方案,具有全格式1080P的媒體處理能力,可替代傳統的家用高清播放盒通過HDMI接口連接高清電視輸出1080P的視頻內容。在網絡瀏覽方面,便攜式產品可以通過WiFi或者3G連接互聯網,為了保證流暢的網頁瀏覽效果和網絡視頻播放,主控芯片必須具有更強的視頻和圖片處理能力。時代飛騰在近期推出的基于Android操作系統的MID方案,能夠兼容更多的JAVA或者3
- 關鍵字:
便攜式設備 處理器 解碼器
- 便攜產品的應用越復雜,需要的處理器資源就越多,單純的提高處理器速度不可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特別對于一些固定的應用,比如音視頻解碼、GPS基帶處理等,需要使用多處理器或CPU+DSP的并行計算模式才能有理想表現。
在我們的PND方案中,采用了CSR公司的A4Prima平臺,在HDMediaPlayer(高清播放器)中我們采用了Telechips公司的TCC8900,這些都是主流的ARM11為基礎的應用處理器,而我們現在預研的產品,基本上都將轉到更高端的ARMCortex-A系列為核心的應用處理器
- 關鍵字:
處理器 DSP PND
- ADI最近宣布三菱電機選擇了 ADI SHARC 處理器作為其 DIATONE(R) DA-PX1 數字處理中心的數字信號處理引擎。DIATONE(R) DA-PX1 是三菱電機公司針對汽車配件市場推出的音頻放大器,通過在 DIATONE(R) DA-PX1 的核心利用 ADI 公司的32位浮點 SHARC 數字信號處理器,成功實現了多個行業“第一”的音頻處理特性,具有卓越的音質和先進的聲學均衡。
DA-PX1 數字處理中心是針對汽車音響市場設計的“超值&rd
- 關鍵字:
ADI SHARC 處理器
- 高清媒體播放、網絡瀏覽、游戲等更多應用在便攜電子產品上的出現,對處理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端、多核成為它的發展趨勢。而為保證產品續航能力,低功耗設計也同時成為廠家競爭的焦點。
在PC的處理器不斷向更高性能和多核演進的同時,移動便攜電子設備的處理器也在迅速向高端和多核發展。推動這一發展的主要動力則是便攜電子設備的多功能和網絡化帶來的對CPU處理能力的更高要求。
新應用要求更高處理能力
便攜產品循著智能化的軌跡,近些年的發展速度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新應用不斷出現。而傳統的較為低端的處理
- 關鍵字:
處理器 MCU 便攜電子
- 北京時間8月31日《福布斯》文章指出,為什么應用軟件總是無法充分利用芯片的強大功能呢?
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處理器中的那些核心是處理器行業在過去的幾年里一直面臨著的一個最大的問題。
這并不是一個沒什么人關注的問題。這個問題還牽涉到許多其他的小問題,因為如果沒有充足的理由,企業首席信息官們是絕對不會花大價錢去購買那些配備了多核心芯片的新服務器硬件的。
最根本的問題在于,芯片廠商們不能像以前那樣去開發處理器了。如果它們繼續提高單核心芯片的時鐘速度,它們肯定會將芯片熔化掉。因此它們將許多運行
- 關鍵字:
AMD 芯片 處理器
- 1-10月,我國電子信息產品累計進出口總額6076.34億美元,同比下降19.5%,占全國外貿總額的34.6%。
進出口增幅呈現負增長,降幅繼續收窄。1-10月,電子信息產品累計出口3593.77億美元,占全國出口總額的37.5%,同比下降18.35%,比前三季度降幅收窄1.5個百分點。1-10月,電子信息產品累計進口2482.57億元,占全國進口總額的31.1%,同比下降21.11%。
1-10月,便攜式電腦、手機、液晶顯示板依然排在我國主要出口產品的前三位。其中便攜式電腦出口額累計達到
- 關鍵字:
電子信息 處理器 液晶顯示板
- 我國超級計算機自主品牌曙光信息產業公司正聯手成都市投資5000萬元,于年底前在成都高新區成立第二座超級計算機中心,這是昨天曙光信息產業公司總裁歷軍透露的消息。此外,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曙光6000A將攜我國自主研發的處理器龍芯3代,于2011年年中正式問世。
自去年9月我國首臺百萬億次超級計算機曙光5000A落戶上海超級計算所后,基于超級計算與云計算應用的建設項目,在全國省市范圍內逐步布點。昨天,曙光信息產業公司總裁歷軍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目前已與成都市達成建立合作協議,投資5000萬元在成都高新
- 關鍵字:
曙光 龍芯 處理器
酷睿?處理器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酷睿?處理器!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酷睿?處理器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酷睿?處理器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