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市場研究公司Jon Peddie Research首席執行官、資深分析師Jon Peddie在最新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中稱,英特爾的64位主打處理器安騰將陷入困境。
他在參加在波特蘭舉行的一年一度的超級計算機會議時說,安騰處理器正在設法從“后門”淡出。這次會議沒有發布與安騰有關的消息。
Peddie說,甚至安騰處理器以前最好的朋友SGI在最新推出的“Altix Ultraviolet”超級計算機中也采用了英特爾的Nehalem EX處理器。這
關鍵字:
英特爾 處理器 安騰
一個處理器(CPU)最多能有幾個核,雙核、四核還是八核?一家硅谷小公司給出的最新答案是:100個。
這家名為Tilera的公司本月推出的一款處理器產品震驚業界,其擁有100個內核。在芯片制造商紛紛通過增加內核數量來創造應用的今 天,Tilera創下了世界記錄——要知道,大部分基于X86架構的芯片廠商目前只能制造出4到6核的芯片,英特爾最先進的CPU擁有8個內核,而AMD 推出的Magny Cours也只擁有12個內核。
這家名為Tilera的公司本月推出的一款處理器
關鍵字:
英特爾 CPU 多核
一個泄露的英特爾產品路線圖披露了英特爾將推出其新的Core i3、i5和i7等處理器的更詳細的時間表。在即將推出的處理器中,有兩款低功率“S”版本的Core i5 750和i7 860 Lynnfield芯片(時鐘速度分別是2.4GHz和2.53GHz,可升級到3.2GHz和3.46GHz)。新的“S”芯片耗電量只有82瓦,而不是95瓦。這兩種芯片都配置了8MB的二級緩存,將在2010年第一季度上市。
如果這個產品路線圖沒有提供將推出的Clarkd
關鍵字:
英特爾 Core 處理器 i7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人們已經習慣于看到計算機芯片的速度越來越快。因此,一些人預測英特爾下一代Atom處理器比目前版本的Atom處理器速度快,以后版本速度更快,這種預測不會讓人感到意外。但是,Atom處理器產品線的情況并非如此。
Fudzilla網站報告稱,將于2011年上市的英特爾Atom Cedar試驗平臺的速度沒有在2010年年初上市的Atom Pine實驗平臺那樣快。這就是說,你應該不會看到未來的英特爾Atom處理器在性能方面比目前上網本使用的Atom處理器有太大的提高。
事實上,據F
關鍵字:
英特爾 Atom 處理器
據國外媒體今日報道,英特爾將宣布凌動(Atom)處理器自2008年春天發布以來的最大升級。部分搭配新款凌動處理器的上網本將在明年1月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前推出。
作為筆記本的一種廉價替代品,上網本已經獲得了市場的廣泛關注。這類產品裸機售價最低可達250美元,如果與運營商簽訂2年包月合同甚至可以以不到100美元的價格購得。
新的上網本將搭配英特爾最新的“Pine Trail”凌動處理器,這款具有重要意義的設計將把原先獨立的圖形功能整合到CPU中,這也是英特爾首次
關鍵字:
英特爾 Atom 處理器
11月25日專稿 鄧慕理對未來的描述讓人興奮。作為英特爾負責PC芯片的全球副總裁,他曾帶領團隊開發出迅馳移動計算技術,被稱為是“迅馳之父”。“也許5到10年之后,在網上看到一件衣服,點擊試穿就能立刻看到虛擬三維效果;又或者在你扭頭和別人講話的時候,計算機會自動調低音量和亮度以省電;鍵盤和其他各種外設也都會統統消失,電腦就剩一個屏幕。”鄧慕理(Moonly Eden)對未來充滿了憧憬。
而明年初,英特爾應用于移動端的Nehalem架構芯片將會面世。
關鍵字:
英特爾 迅馳 Nehalem
英特爾的Bohr認為,全球第一個32納米的Westmere處理器將在其俄勒岡州的Hillsboro的DID工廠內進行量產。
在英特爾的發展論壇IDF開會之前(2009,9月底) 出貨32納米處理器樣品給客戶進行測試,預示32納米處理器已經進入量產前的驗證階段,并表示Q4全球第一家工廠將產生其銷售額。
Westmere, Intel's first 32 nm processor, was demonstrated in January 2009.
Bohr表示,在DID工廠進行量
關鍵字:
英特爾 32納米 處理器
據國外媒體今日報道,英特爾的科學家正在開發一種技術,通過讀取人的腦電波來控制電腦、電視機或手機。預計到2020年,無需通過鍵盤和鼠標,只需要利用腦電波即可控制電腦。
英特爾表示,要實現這種技術需要在人腦中植入一種芯片,從而借助腦電波來控制電腦,為用戶提供更多自由。
英特爾研究副總裁兼英特爾實驗室未來技術研究總監錢安達說:“我認為人類的適應性非常強。如果你20年前告訴某人,他今后會隨時隨地攜帶電腦,他肯定會說:‘我不想那樣,我不需要那樣!’但現在,這已經是
關鍵字:
英特爾 微處理器 電腦
英特爾計劃在2011年推出32納米Atom芯片。這種處理器的代號是“Cedarview”,這個平臺的名稱是“Cedar Trail”。
如果你能回憶一下的話,我們engadget.com網站最近曾報道英特爾“Pineview”芯片將在明年1月正式應用到一些PC中。但是,我們還渴望英特爾的“Cedarview”處理器支持DDR3內存和支持藍光光盤重放功能。
關鍵字:
英特爾 Atom 32納米 Cedarview
據Fudzilla報道,英特爾2011年將要發布的Atom平臺即將到來,結束目前成功的Pine Trail,轉向32納米芯片的代號為Cedarview。
這款Atom將擁有一個集成的圖形核心,能夠處理支持DirectX 10級別的3D,高清視頻解碼,并且應該還支持雙數字輸出,并同時兼容DisplayPort和HDMI接口以及老標準。
Cedarview還包含一個單通道的內存控制器,支持1066MHz的DDR3內存,此外還降低了功耗和運行溫度。
2013年年初,微軟還將發布22納米的產
關鍵字:
英特爾 Atom 32納米 Cedarview。
據國外媒體報道,英特爾與AMD達成的反壟斷和解協議日前曝光,協議內容規定,英特爾必須遵守6大商業準則。
上周四,英特爾與AMD達成和解,英特爾將向AMD支付12.5億美元,從而解決雙方之間的全部反壟斷和專利侵權訴訟。
作為和解協議的一部分,英特爾同意遵守一系列商業行為規范,但當時雙方并未透露這些行為規范的具體內容。
日前曝光的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 K8文件顯示, 英特爾需遵守6個不準:
1. 英特爾不得向客戶提供任何好處,以換取客戶協議,承諾只購買英特爾處理器。
關鍵字:
英特爾 處理器 AMD
英特爾首席執行官Paul Otellini周二表示,明年PC產品需求更加旺盛,半導體業可能面臨供貨不足。
Otellini稱,由于2009年—2010年預計半導體業將增長12%—18%,可能將面臨半導體組件的短缺,而業界還沒有準備好應對這一局面。
上個月,希捷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Stephen J. Luczo在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表示,如果這一趨勢繼續下去,明年的硬盤或將出現短缺。
關鍵字:
英特爾 半導體
在英特爾推出試驗型的80個內核的芯片將近兩年之后,英特爾將展示其下一代的高性能、節能的多核研究芯片.
據英特爾首席技術官和高級研究員Justin Rattner說,英特爾正在開發一種多核芯片,旨在顯著改善數據中心和云計算中的能源效率.Rattner說,英特爾計劃在今年年底之前推出這種新的芯 片.這種新的芯片是試驗性的,不是商業性的,擁有全新的設計和更高的內核數量.他說,雖然上一次的實驗芯片有80個內核,但是,這一次的芯片內核數量沒有 必要同樣多.不過,內核的數量要比目前市場上的芯片內核數量多.
關鍵字:
英特爾 芯片 多核
英特爾計劃2010年1月發布4款面向主流筆記本電腦的32納米工藝雙核Arrandale處理器——Core i5-520M、Core i5-430M、Core i3-350M和Core i3-330M。
據國外媒體報道稱,Core i5-430M時鐘頻率為2.26GHz,利用英特爾的Turbo Boost技術,單個內核時鐘頻率能提高到2.53GHz;Core i3-350M時鐘頻率為2.26GHz,但不支持Turbo Boost技術;Core i3-330M時鐘頻率為2.1
關鍵字:
英特爾 處理器 Arrandale 32納米
北京時間11月16日下午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的一臺Cray超級計算機超過今年6月的冠軍,重新奪回了全球第一超級計算機的桂冠。天津的“天河1號”則位列本次榜單第5位,這是中國超級計算機截至目前獲得的最高排名。
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這臺升級版Cray“美洲豹”(Jaguar)超級計算機的計算核心為22.4162萬個,運算速度達到每秒1.759 petaflop。其競爭
關鍵字:
英特爾 計算機 天河1號
英特爾介紹
公司簡介
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oration)(NASDAQ:INTC,港交所:4335),總部位于美國加利弗尼亞州圣克拉拉。英特爾的創始人Robert Noyce和Gordon Moore原本希望他們新公司的名稱為兩人名字的組合——Moore Noyce,但當他們去工商局登記時,卻發現這個名字已經被一家連鎖酒店搶先注冊。不得已,他們采取了“INTegrated Electron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