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腦機接口技術領域從實驗演示轉向實際臨床應用,密歇根大學剛剛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這可能使高性能無線腦機接口成為現實,幫助那些患有癱瘓、失語和其他挑戰性條件的人們。在一名人類患者體內成功測試了完全植入式設備,標志著神經技術領域的新紀元,通過腦與計算機之間的通信恢復失去的功能正逐漸接近日常臨床應用。在腦機接口(BCI)技術的一個重要進展中,密歇根大學的研究團隊實現了首次人體記錄,使用了 Paradromics 的 Connexus 設備——這是一種無線、完全植入式的腦機接口設計 ,旨在幫助那些患
關鍵字:
腦機接口 醫療電子
蘋果為iOS、iPadOS和visionOS增加了對腦機接口(BCI)的支持,目前正在與初創公司Synchron合作在患者身上進行測試。腦機接口是一種“新興技術,允許用戶在沒有身體運動的情況下控制設備”,蘋果公司表示。它將這一新功能命名為“Switch Control”。蘋果目前并不像埃隆·馬斯克的Neuralink那樣生產自己的腦機接口設備。它正在與總部位于布魯克林的初創公司Synchron合作,該公司將設備植入大腦運動皮層上方的靜脈中。這種名為Stentrode植入物的設備旨在通過用戶的腦信號解讀其意
關鍵字:
Apple 腦機接口
專注于引入新品的全球電子元器件和工業自動化產品授權代理商貿澤電子?(Mouser Electronics)?推出新一期Empowering Innovation Together?(EIT)?技術系列,探討快速發展的腦機接口?(BCI)?領域。該系列將深入探討意念控制系統的開發所面臨的工程挑戰和機遇。BCI可在大腦與外部設備之間建立直接通信,從而實現多種應用,例如恢復癱瘓患者的運動功能、提升溝通障礙患者的說話能力,甚至增強認知能力。這些系統依靠基
關鍵字:
神經技術 貿澤 腦機接口
Meta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近期透露的一項腦機技術進展,不僅預示著人機交互方式的革命性變革,也為腦機接口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據《麻省理工技術評論》的深度挖掘,Meta已經悄咪咪地做出了一款不用動手術就能用的腦機接口設備。這個神奇的小玩意兒能讀懂你的大腦信號,然后直接幫你打字,準確率還挺高,有80%呢!這標志著腦機技術在實現自然、高效人機交互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Meta是怎么做到的呢?簡單來說,就是他們用了超厲害的人工智能模型,再配上專門的硬件設備,不用往你腦袋里塞東西,就能從外面讀到你的大腦信號
關鍵字:
Meta 人機交互 腦機接口
12 月 6 日消息,據第一財經報道,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教授洪波今日在上海舉行的國際腦機接口大會 2024 上透露,中國自主研發的 NEO 腦機接口設備明年將應用在全國約 10 個中心、30~50 例腦機接口植入手術中。今年 12 月 6 日和 7 日,天橋腦科學研究院(Tianqiao and Chrissy Chen Institute, TCCl)與 BCI 協會(BCI Society)在中國上海合作舉辦 BCI Society & Chen Institute Joint BCI
關鍵字:
腦機接口 醫療電子
10 月 14 日消息,據財聯社報道,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今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出臺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大力發展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6G 等新領域新賽道。同時,支持企業打造智能制造“升級版”,聚焦典型行業的智能制造技術應用,梯度培育一批基礎級、先進級、卓越級、領航級的智能工廠。EEPW注意到,王江平還稱,深化場景應用,培育壯大低空經濟、智能制造等新質生產力。以低空產業生態構建為導向,支持空域資源較好、應用場景豐富的優勢地區先行先試,因地制宜地打造低空多場景的應用示范體系,加快培
關鍵字:
機器人 腦機接口 6G
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加持下,腦機接口技術取得重大進展。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醫生為一位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ALS)患者Casey
Harrell的腦部外層植入了電極,破譯他想說的話。研究人員發現,治療結果超出了預期,為植入式語言解碼器(implanted speech
decoder)設定了新的標桿,并展示了這些設備對有語言障礙的人潛在的強大作用。ALS是一種影響神經系統的進行性神經退行性疾病。它影響控制自愿肌肉運動的神經細胞(運動神經元),導致肌肉逐漸衰弱和萎縮,最終使患者失去行走、說
關鍵字:
腦機接口 AI
7月2日消息,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腦機接口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籌建方案”(下稱“方案”)。根據方案,委員會成立后,將加快腦機接口標準化路線圖研究,統籌推進腦機接口標準制定。腦機接口標準體系主要由基礎共性、I/O接口、腦機接口數據、應用、倫理和安全等5個部分組成。方案提出了成立后的三大工作計劃:一、優化完善標準化路線圖。組織國內腦機接口產學研用各方圍繞行業熱點和產業發展需求,加快腦機接口標準化路線圖研究,明確腦機接口標準化重點方向和研制優先次序,統籌推進腦機接口標準制定。二、加快關鍵技術
關鍵字:
腦機接口 工信部
3月21日消息,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更新了首位腦植入患者的情況,這位四肢癱瘓患者能夠通過意念下棋。患者本人介紹,他自己會嘗試移動自己右手,向左、向右、向前、向后,然后從那里開始想象光標在移動,之后光標就能跟隨自己想法移動了。據悉,Neuralink在去年5月獲得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批準,開始啟動首個人體臨床研究。馬斯克此前曾表示,Neuralink的短期目標是幫助癱瘓者實現意念打字功能,未來還將可以實現讓癱瘓者行走、讓盲人看見,并最終實現“人機共生體”。如今,Neurali
關鍵字:
馬斯克 腦機接口
據中新社報道,全國人大代表、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立3月8日透露,他帶領中華腦機接口公司團隊成功研發65000通道雙向的腦機接口芯片,居于國際領先水平。據介紹,這項技術可以讓很多目前實現不了的醫療應用成為可能。比如,可以讓假肢有真實感覺,可以用人腦、意念控制假肢,神經系統的疾病治療也成為可能,比如癲癇、老年癡呆、抑郁癥、帕金森病等。未來甚至可以通過腦機接口對外部設備和計算機實現控制,可以控制鼠標、打字實現交流,還可以使盲人復明、對記憶進行存儲等。這些以往都只能出現在科幻小說里面的場景,未來都有可
關鍵字:
腦機接口 醫療電子
2月4日消息,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創建的Neuralink旨在改變我們對腦機接口的認知,讓科幻變成了現實。1月29日發布的消息中,馬斯克宣布Neuralink已成功將其“讀腦”設備首次植入人體。腦機接口(BCI)是連接大腦與外部設備的一種橋梁。這項技術能夠捕捉并解碼大腦活動,使那些因為嚴重癱瘓而失去行動能力的人能夠僅憑意念控制電腦、機械臂、輪椅等設備。除了Neuralink,還有其他科研團隊也在競相研發類似的技術,有的甚至已經進入人體試驗階段。神經科技研究人員對Neuralink的這次人體試
關鍵字:
馬斯克 讀腦 Neuralink BCI 腦機接口
馬斯克表示第一位人類患者已經接受其初創公司Neuralink Corp.的大腦植入芯片。 他在X上發帖稱,患者“恢復良好”且初步結果令人鼓舞。
關鍵字:
腦機接口 馬斯克
馬斯克又搞大動作?這次是面向視覺障礙群體。周二知名澳洲科技媒體人Marcus House在社交媒體上“X”上發文稱,他14歲的大兒子亞歷克斯患有CRB1視網膜營養不良癥這一罕見的眼病。目前亞歷克斯的狀況是一只眼睛幾乎完全失明,另一只眼睛也達到了法定的盲人標準。House表示,由于這種病很罕見,他身邊難以找到類似情況的其他父母,所以他希望能夠在網上找到遭遇同樣情況的家庭,或者研究這一領域的專業人士。(圖片來源:社交媒體平臺“X”)隨后,馬斯克回復了這條帖子。馬斯克表示:“Neuralink正在研發一種視覺芯
關鍵字:
人工智能 腦機接口 馬斯克
腦機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系統可以使一些由于各種疾病或者災難導致大腦功能正常卻因為神經通路損壞而無法與外界交流的患者通過將大腦活動產生的電信號轉換成向外界輸出的控制命令,與外界建立新的實時交互關系。無創的腦電信號具有采集設備價格相對低廉、采集方便和頻域特征突出等優勢,所以目前對無創腦機接口的研究范圍最廣。BCI技術在各個領域內都具有極大的應用價值和研究意義,應用前景廣闊。
關鍵字:
202306 無創 腦電信號 腦機接口
2014年一項風靡全球的“冰桶挑戰”讓漸凍癥(肌萎縮側索硬化ALS)走進大眾的視野,人們才將目光集中在這個思想和意志被身體困住的群體身上。2017年,ALS主治藥物利魯唑(Riluzole)進入了中國部分省份的醫保范圍,但很多醫院還是沒有進藥,所以依然無法進入患者可及范圍。如今,近十年過去了,漸凍癥依舊是難以治愈的罕見病癥,但我們是否能夠通過其他方式來讓這些患者釋放自己自由的靈魂呢? 在6月8日MathWorks舉辦的2023 MAT
關鍵字:
腦機接口 matlab 漸凍癥
腦機接口介紹
目錄
1 概述
2 神經修復
3 接口研究
4 早期工作
? 運動功能
? 感覺功能
5 大事記
6 接口研究
? 腦機接口
? 非侵入式
? 腦電圖
? 功能
? 公司介紹
7 細胞培養
8 倫理問題
概述
在該定義中,“腦”一詞意指有機生命形式的腦或神經系統,而并非僅僅是“mind”。“機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