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內存和存儲解決方案的行業領導者——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 Electronica 2018 上推出業界首款 1TB 汽車級和工業級 PCIe NVMe? 固態硬盤 (SSD),該款硬盤采用 BGA 封裝技術和 22x30mm M.2 外形規格。美光新型 2100 系列 NVMe SSD 基于 64 層的三層單元 (TLC) 3D NAND 技術,專為下一代自動駕駛汽車和工業物聯網 (IIoT) 而設計。 隨著搭載先進駕駛員輔助系統 (ADAS) 和車載信息娛樂系統 (IVI) 的聯網汽車對數據要
- 關鍵字:
美光,SSD
- 彭博社報道,在美光科技9月份舉行的最新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首席執行官Sanjay Mehrotra鼓勵大家不要沉溺于過去,他說,雖然公司本季度的銷售預測非常令人失望,但這只是暫時的。 美光的投資者也愿意相信這只是暫時的,畢竟在過去的幾年里,美光一直是市場的寵兒。他們樂觀地認為,美光的快速發展說明現在半導體市場的發展勢頭還很強勁,在可預見的未來,內存芯片的市場將持續上升。 但是,目前芯片市場積壓的庫存和穩步下跌的價格表明,該行業已經在走下坡路。 過去幾年,不斷擴大的新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包括無人駕駛
- 關鍵字:
芯片,美光
- 唱衰美光公司的投資者有三大主要支持論據,其中之一就是中國發展自主DRAM的扶持計劃; 美國商務部將中國的DRAM廠商福建晉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列入禁售名單,它將無法從美國進口任何元器件和技術; 美股市半導體板塊的一干股票對此作出了積極響應; 本文將討論美光公司的股票上周表現出色的原因,以及為什么半導體設備制造商雖然也反彈但是落后美光股票漲幅的緣由。 自數周之前美股開始調整以來,美光公司的股票一直處于波動之中。上周,受到特殊事件的推動,美光的股票出現異動拉升。 唱衰美光股票的投資者們有三大支持論
- 關鍵字:
美光 晉華
- 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納斯達克代碼:MU)今天宣布,已經開始量產業內容量最高的首款單片12Gb低功耗雙倍數據速率4x(LPDDR4x)DRAM,適用于移動設備和應用。該最新一代美光LPDDR4存儲器在功耗上做出了重大改進,同時保持了業內最高的LPDDR4時鐘頻率,從而為下一代手機和平板電腦提供高級性能。此外,美光的12Gb LPDDR4x實現了雙倍的存儲容量,與上一代產品相比,在不增加體積的情況下提供了業內容量最高的單片LPDDR4。 人工智能(AI)、增強現實(AR)和4K視頻等計算型和數據密集型
- 關鍵字:
美光 存儲器
- 繼1日美國商務部將晉華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禁止美國企業向晉華出售技術和產品后,昨天,美國司法部宣布以從事經濟間諜活動等罪名起訴晉華和聯電以及三名聯電高管,同時提起民事訴訟,申請禁令阻止聯電與晉華利用具有爭議商業機密所制造的產品輸往美國。 一周之內,美國兩大政府部門先后宣布對晉華和聯電進行制裁,向晉華和聯電施加巨大壓力。法律界人士指出,美方有意將晉華、聯電與美光在知識產權方面的糾紛升級,作為撬動中國政府在中美貿易爭端中做出讓步的棋子。 2017年12月,美光在美國加州聯邦法庭起訴聯電與晉華,稱聯電
- 關鍵字:
美光 晉華
- 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的政治影響,盡管晉華和國內產業界一直希望能同美光回到談盤桌前,但在目前的局面下,此次晉華被禁的未來走勢將變得難以預料。
- 關鍵字:
美光 晉華
- 福建晉華成為第二個中興,遭受美國絕罰。 美國商務部周一宣布,對福建晉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實施禁售令,禁止美國企業向后者出售技術和產品,稱福建晉華涉及違反美國國家安全利益的行為,給美國帶來了嚴重風險(Significant risk)。 這是繼中興之后,美國政府再次對中國科技企業實施禁售令。被處罰的福建晉華同樣屬于“中國制造2025計劃”。這不僅是福建晉華遭受的沉重打擊,也是中國存儲芯片制造本地化受到的重大挫折。 福建晉華是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泉州和晉江市政府在2016年共同出資設立的存儲芯片制造商
- 關鍵字:
福建晉華 美光
- 隨著科技的發展,DIY行業又一次迎來了春天,各類產品層出不窮,而美光成為內存的老牌廠商,為無數玩家提供縱橫游戲的尖端裝備,近日,內部有消息稱,美光已經開始研發16Gb容量的DDR5產品,并計劃在2019年底量產。 作為DDR4內存的繼任者,DDR5內存在性能上自然要高出DDR4一大截。近日,美光正式公布了DDR5內存的詳細規格。 從美光公布的文件來看,DDR5內存將從8GB容量起步,最高可達單條32GB,I/O帶寬能達到3.2-6.4Gbps,同時電壓1.1V,內存帶寬將為DDR4內存的兩倍。
- 關鍵字:
DDR5 美光
- 美光科技10月18日宣布,公司計劃對英特爾在雙方的合資公司 IM Flash Technologies, LLC (簡稱“IM Flash”) 中的權益行使認購期權。 美光科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Sanjay Mehrotra表示:“美光科技對IM Flash的收購表明,我們堅信3D XPoint技術和其他新興存儲技術將為公司提供獨一無二的差異化優勢,并為海量數據需求的新型應用提供不可或缺的重要解決方案。這項投資能讓美光科技擁有成熟的研發和制造工廠,擁有在創新和執行方面有著卓越紀錄并高技能型人才隊伍。”
- 關鍵字:
美光 內存
- “背惠怨鄰,棄信忘義。” ——《北史·周本紀》 但,美光非也非也。 前幾天的消息就出來了,說美光斥資15億美元收購英特爾持有的IM Flash Technologies工廠的股份。 預計將在2019年1月1日行使購買選擇權后6至12個月完成交易。交易包括15億美元的現金支付,以及收購英特爾對該合資企業的債務,截至8月30日這筆債務約為10億美元。 之前有消息看到,美光和英特爾將于2019年上半年結束合作之前完成第二代3-D XPoint技術的開發。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交易結束之前,這兩家公
- 關鍵字:
美光 英特爾
- 盡管JEDEC(固態存儲協會)的DDR5標準尚未定案,Cadence(鏗騰)和美光已經開始研發16Gb容量的DDR5產品,并計劃在2019年底量產。 事實上,早在今年5月,Cadence就展示了首款DDR5內存驗證模組,DRAM來自美光,接口層自研,采用臺積電7nm工藝,數據率可達4400MT/s,也就是頻率高達4400MHz。 根據美光的最新說法,其16Gb DDR5芯片會在2019年底量產,基于18nm以下工藝,這就意味著,搭載DDR5內存模組的系統最快2020年面世。 按照進度,JEDEC
- 關鍵字:
美光 DDR5
- 在首屆Micron Insight 2018 大會上,美光基金會宣布向高校和非營利組織提供 100 萬美元的撥款,用于研究人工智能 (AI) 如何在確保安全、保障和隱私的同時改善生活。該大會上,科技行業的杰出人士齊聚舊金山,共同探討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數據科學的未來,以及內存技術如何在智能融入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 “人工智能是科學和工程教育最適合應用的前沿領域之一。”美光基金會執行董事 Dee Mooney 表示,“我們希望通過投資教育,確保這項技術的開拓者能體現我們所處世界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并能構
- 關鍵字:
美光 人工智能
- 美光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將通過戰略投資實體美光風投為高度專注于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領域的初創公司提供高達 1 億美元的投資。此公告于首屆 Micron Insight 2018 大會發布,該大會上,科技行業的杰出人士齊聚舊金山,探討未來技術發展格局及內存技術在其中的關鍵角色。 Micron Insight 2018 大會的召開,正值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持續成為科技行業焦點,而大多數組織仍處于早期的實驗階段。隨著科技公司開發更為復雜的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系統,并研究更高級的用例,用于訓練和運行相關模型的硬件也
- 關鍵字:
美光 人工智能
- 美光科技公司今日宣布,公司已任命 Mike Bokan 擔任全球銷售高級副總裁,此任命自 2018 年 10 月 1 日起生效。Boken 將接任 Steve Thorsen 的崗位,后者在美光工作 30 年后功成身退,但仍將擔任顧問至 2018 年 11 月初,以確保順利交接。Bokan 將晉升為高級副總裁,并直接向美光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Sanjay Mehrotra 匯報工作。 Mehrotra 表示:“我謹代表公司,衷心感謝 Steve 在過去三十年間對美光的成功所做出的奉獻。多年來,他為公司
- 關鍵字:
美光
- 根據集邦咨詢半導體研究中心(DRAMeXchange)調查顯示,2018年第二季由于供給吃緊情況延續,帶動整體DRAM報價走揚,DRAM總營收較上季成長11.3%,再創新高。除了圖像處理內存(graphicDRAM)仍受惠于虛擬挖礦(cryptocurrency)需求的增溫,帶動價格有15%顯著上漲外,其余各應用類別的內存季漲幅約在3%左右。 展望第三季價格走勢,DRAMeXchange指出,PC-OEM廠已陸續在七月份議定合約價格。就一線大廠定價來看,均價已來到34.5美元,較前一季上漲約1.5%
- 關鍵字:
DRAM 美光
美光介紹
美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光科技)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儲存及影像產品制造商之一,其主要產品包括DRAM、NAND閃存和CMOS影像傳感器。美光科技先進的產品廣泛應用于移動、計算機、服務、汽車、網絡、安防、工業、消費類以及醫療等領域,為客戶在這些多樣化的終端應用提供“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美光科技有限公司(Micron Technology, Inc.)是高級半導體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先供應商之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