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05年底,全球寬帶接入用戶達2億,而其中DSL用戶為1.4億戶。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國網民人數達到1.11億,其中寬帶上網(DSL、Cable Modem等)網民數為6430萬人。DSL在國內寬帶接入市場中處于領跑的地位,但相比2004年底接入用戶增長率的降低,也提醒我們寬帶市場的轉型。IPTV、VoIP語音業務、網游等熱點應用對帶寬、QoS、穩定性等接入技術的價值屬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使大家在對DSL給予期待的同時,目光自然地轉向了FTTH、Wi
- 關鍵字:
Cable FTTH WiMAX 通訊 網絡 無線
- 隨著TD規模試驗網的建設和測試的進行,我們看到一條已經初見規模、正在逐步壯大的產業鏈。但在涉及到網絡建設的網絡規劃和優化軟件方面,設備廠家目前還是十分薄弱,產品水平也相對落后于WCDMA的相應產品,因此這需要更多的設備廠家和研究機構的參與開發。在技術方面,TD-SCDMA和WCDMA同步,也開始了自身的中長期演進,并保證網絡設備應用好的繼承性和平滑演進。 按TD-SCDMA單載波最多使用5個下行時隙,在1.6MHz帶寬上TD-HSDPA支持的理論峰值速率為2.8Mbps,其頻率效率和FDD基本相當
- 關鍵字:
TD-SCDMA 通訊 網絡 網絡規劃 無線
- 寬帶總是供不應求———這是所有使用廣域網傳輸數據和語音業務的企業最深切的體會。 廣域網范圍從城市間到國家之間,而傳輸的距離越遠,延遲越長。更糟糕的是,僅靠增加帶寬是無法徹底解決此類問題的,因此廣域網優化應運而生。 廣域網優化技術的設計靈感來源于生物技術。發明者借鑒DNA模式識別技術的原理,發現在互聯網傳輸的信息中存在長串的重復數據,這些數據影響了網絡傳輸的響應時間。廣域網優化技術通過清除廣域網上重復的數據流,可以解決廣域網用戶面臨的應用性能緩慢、流量擁塞等難題,從而讓廣域網具有局域網一樣的應用
- 關鍵字:
帶寬 廣域網優化 通訊 網絡 無線
- 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網通三大運營商正在全國各地緊鑼密鼓地進行3G網絡建設與項目測試,目前,運營商各地的網絡建設已基本接近完成。而基站部署可以說是整個3G網絡建設的關鍵環節。 據悉,發改委和信產部要求網通、電信和移動在北京、上海、廈門、保定、青島等五地進行國產3G標準TD-SCDMA的大規模試驗,每個城市建立100個基站,測試所需資金由政府和運營商雙方承擔。據知情人士透露,三大運營商的TD-SCDMA基站建設中,中國電信的建設進度最快。中國電信3G一期為400億元左右的投入,實現全網95%覆蓋,
- 關鍵字:
3G 基站 通訊 網絡 無線
- 諾基亞與西門子合并通信網絡業務并組建新的合資公司,中國聯通紅籌公司與韓國SK電訊簽署戰略聯盟框架協議并發行10億美元可轉換債券,電訊盈科(電盈)擬出售核心業務,在一個星期內發生的幾宗交易都將影響并改變著全球電信業格局。 當然,這種影響一直都存在,當傳聞中的華為成為“棄兒”后,2005年10月25日,愛立信公司正式發布公告,宣布以168億瑞典克朗(約合12億英鎊)的價格收購英國電信設備制造商馬可尼旗下約為75%的業務和資產。 “愛立信收購馬可尼之后,全球電信制造業重組并購的一幕幕不斷上演。而最近西門
- 關鍵字:
通訊 網絡 無線
- 如今的電信運營商都想以有競爭力的價格提供多種高質量的業務。而設備供應商將會引領通信市場的復蘇。這種新趨勢對城域網和接入網物理層技術又意味著什么呢?電信運營商需要將物理層技術轉化為服務。 承擔這一轉化任務的就是業務網絡——一個新的概念。 在業務網絡中,物理層的容量可以按需增加。物理層可以高效地傳送新業務,充分利用已有基礎設施,并且很容易擴容。CWDM和通用成幀程序(GFP)這兩種技術非常適合業務網絡。簡單、靈活和可靠的特點讓電信運營商能集中精力提供服務。簡單和可靠是設計業務網絡物理層的
- 關鍵字:
CWDM GFP 通訊 網絡 無線 業務網絡
- 平面光波導或平面光路(PLC)技術使光子能在晶圓中傳輸,很大程度上與光子在光纖中的傳輸相類似。目前這種技術已被用于WDM系統中,主要是陣列波導光柵(AWG)復用/解復用模塊。 然而,支持者們一直認為PLC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特別是在晶圓上集成多種功能和大規模量產低成本器件方面。 PLC用于光纖到樓 在光通信工業仍處于困境之時,器件制造商們認為剛剛萌芽的FTTP市場會帶來光器件的大規模應用,這可以幫助他們恢復增長。這個觀點在許多PLC技術的支持者中非常流行,他們
- 關鍵字:
平面光波導 通訊 網絡 無線
- 【賽迪網訊】2005年電子百強企業相關光纖光纜廠家光纖銷售同比增長31.2%;光纜銷售同比增長44%。亨通、江蘇中天等企業在營業收入上的排名也隨之比2005年度有了不小的提升,光纖企業的銷售總額比上一年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光纖光纜版塊在百強中的排名是上升的趨勢,這也印證了整個光纖市場環境正在回暖。在本屆百強名單中,雖然沒有光纖企業進入到營業收入十強,但是有企業進入到了營業收入利潤率前十強的行列。江蘇中天利潤率11.4%列營業收入利潤率第六位。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光纖光纜行業已經開始逐漸的止跌回
- 關鍵字:
光通信 通訊 網絡 無線
- MPEG是活動圖象專家組(Moving Picture Coding Experts Group)的簡稱。MPEG成立于1988年1月,是致力于研究、開發數字壓縮標準,以保證活動圖象質量的前提下,壓縮傳輸碼率的組織。MPEG的第一次會議在1988年5月召開,有25位音頻、視頻編碼壓縮方面的專家參加。現在MPEG已經成為每年召開3次例行大會(在3月、7月和11月),有來自大約20個國家200多家公司的350名專家參與的組織。MPEG所開發指的標準被國際標
- 關鍵字:
MPEG 通訊 網絡 無線
- 【賽迪網訊】7月1日消息,據外電報道,包括中國移動在內的全球7大移動運營商日前表示,將組建了一個行業組織,共同制定未來的4G通信網絡標準。 據美國《電子工程時報》報道,該項戰略被稱為“新一代移動網絡(NGMN)”,參與該戰略的7家移動運營商分別為中國移動、KPN移動、Orange、Sprint Nextel、T-Mobile、沃達豐和NTT Docomo。 根據該項戰略,這7家公司計劃于7月底在英國成立一家非營利性公司,致力于開發四代(4G)移動網
- 關鍵字:
4G 通訊 網絡 無線
- 越南胡志明市和日本東京——2006年6月29日——瑞薩科技公司(Renesas Technology Corp.)今天宣布,決定在胡志明市建設一座新的建筑物,為其越南設計分公司——瑞薩越南設計有限公司(RVC)擴展開發和設計能力。瑞薩增加投資的計劃已經得到胡志明市出口加工區當局的批準,一旦獲得建筑許可,瑞薩將啟動新建筑物的建設。預計新建筑將在2007年9月開始投入使用。 瑞薩一直積極地擴展和提升其全球開發和設計的規模。該公司目前在日本以外運作的各種設施包括,中國的北京和蘇州、越南的胡志
- 關鍵字:
單片機 汽車電子 嵌入式系統 通訊 網絡 無線 汽車電子
- 006年6月30日,北京訊——全球電視調諧器集成電路領先供應商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FSE/NYSE代碼:IFX)近日推出經濟實惠的低功耗調諧器集成電路Taifun TUA6039。TUA6039在一顆芯片上集成了RF(射頻)和IF(中頻)功能,開創了高性能、低成本和小型化數字電視調諧器集成電路的新時代。 TUA6039面積僅為傳統RF+IF調諧器的一半。這種高度集成的IC,為調諧器、機頂盒和電視制造商提供了可靠的解決方案。它占用的電路板面積和功耗僅為上一代產品的一半。因此,對于目前仍
- 關鍵字:
電源技術 模擬技術 通訊 網絡 無線
- 2006 年 6 月 29 日 (深圳訊)-- 系統互連領域領導廠商 Tundra 半導體(多倫多證券交易所代碼:TUN)于本日宣布,它已斥資 1400 萬美元收購了威斯康星州奧克萊爾市的 Silicon Logic Engineering, Inc.(“SLE”)。SLE 是研制高性能通訊和計算機芯片產品的領導廠商,它的客戶是全球一些最大型的網絡
- 關鍵字:
單片機 嵌入式系統 通訊 網絡 無線
- 中國, 北京 — 皇家飛利浦電子公司(NYSE:PHG, AEX: PHI)推出創新的Nexperia移動多媒體處理器PNX0103,它不僅能夠實現從手機和便攜式閃存設備超高速下載內容,而且耗電量極低,可以延長電池在移動中的使用壽命。PNX0103擁有出色的超低能耗音頻性能,使MP3播放器能夠連續播放長達100小時,消費者可以盡情沉浸在美妙的音樂世界里。 Nexperia移動多媒體處理器PNX0103集高級音頻功能于一身,追隨最新的移動娛樂發展趨勢,包括支
- 關鍵字:
單片機 嵌入式系統 通訊 網絡 無線 消費電子 移動多媒體 消費電子
- 如何推出讓消費者很容易就感興趣的服務?愛立信《電信業報告》將目光投向了移動電視的興起與發展,以及其中的市場潛力和問題。 用戶體驗:移動電視用戶如何看待這種業務?是什么吸引了他們使用移動電視?“用戶體驗”告訴你答案。 業務套餐:廣播和媒體公司正加緊開發內容并將它們轉換成適合移動終端的格式,同時它們也在探索如何成功實現移動電視,以及應該避免的失誤。“業務套餐”使移動電視真正呈現你的面前。 &nbs
- 關鍵字:
通訊 網絡 無線
網絡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網絡!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網絡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網絡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