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首先靠近一邊放置,不要放半截位置。靠近一端放置,不會把整個走線的阻抗分成幾節。無論是有連接器還是沒有連接器,靠近發送端還是接收端一邊放置,這樣讓中間的走線是一個完整的阻抗。如果是CPU到連接器,那么要么電容靠近CPU、要么靠近連接器。靠近CPU:靠近連接器:因為電容會造成阻抗不連續,不管是器件管腳,還是連接器,其實都會造成阻抗不連續。那么讓不連續靠近一個位置放置,會比放在半截要好很多。讓中間的走線是持續的連續阻抗。2、規范中沒有說靠近TX放置規范中說的是放置在發送端的差分對,并沒有說是靠近TX放置。但
- 關鍵字:
PCIe 電路設計
- 聲明:本號對所有原創、轉載文章的陳述與觀點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僅供讀者學習和交流。文章、圖片等版權歸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 關鍵字:
二極管 電路設計
- 為什么在高速PCB設計中,信號線不能多次換孔?大家在進行PCB設計時肯定都接觸過過孔,所以大家都知道過孔對PCB信號質量的影響很大,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在PCB設計時過孔應該如何選取。通常有三種類型的過孔可供選擇:(單位是mil)8/16±2mil 10/20±2mil 12/24±2mil通常,當板子比較密的情況下,我們會使用8/16±2mil(8/14,8/16,8/18)大小的過孔,當板材相對空曠時,可選擇12/24±2mil(12/22,12/24,12/26都可以)大小的過孔,10/20之間可以
- 關鍵字:
PCB 電路設計
- 1、應用背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的電子產品,比如電腦、手機等,一般都有開關機鍵,當我們想開機或者關機的時候,我們就必須長按(比如5s)才會產生動作響應。圖1 應用場景這樣設計的目的就是防止誤操作,防止不小心碰到了,然后就開關機了,影響體感。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種按鍵防誤觸延時開關電路。2、電路分析該電路主要由PMOS管,NPN三極管和按鍵組成。由按鍵S1和軟件GPIO1來控制MOS管Q1的通斷,達到控制設備開關機的效果。圖2 電路電路分析:步驟一:按鍵S1按下,MOS柵極被拉低,Vgs=Vg-Vs=VA
- 關鍵字:
電路設計 開關電路
- 單片機是嵌入式系統的核心元件,使用單片機的電路要復雜得多,但在更改和添加新功能時,帶有單片機的電路更加容易實現,這也正是電器設備使用單片機的原因。那么在單片機電路的設計中需要注意的難點有哪些?你都解決了嗎?下面分享10個單片機電路設計中的難點,一起來學習吧~1.?單片機上拉電阻的選擇大家可以看到復位電路中電阻R1=10k時RST是高電平 ,而當R1=50時RST為低電平,很明顯R1=10k時是錯誤的,單片機一直處在復位狀態時根本無法工作。出現這樣的原因是由于RST引腳內含三極管,即便在截止狀態時
- 關鍵字:
單片機 電路設計
- 要在線求解布爾代數表達式,您可以使用布爾代數求解器。此工具有助于簡化和求解表達式,提供詳細的步驟和邏輯電路。它是學習和練習布爾代數的有用資源。在我們的電路中,我們使用布爾代數簡化方法(如 Quine-McCluskey 算法)來簡化布爾表達式并在顯示屏上顯示輸出。它用作便攜式計算器,以動態簡化布爾表達式。布爾代數計算器功能:便攜式快低功耗低成本可靠布爾代數計算器框圖:圖 2.1 – 布爾表達式最小化計算器的框圖框圖說明:上圖顯示了該項目的基本框圖。現在讓我們詳細討論所有塊:電源: 它可以定義為向
- 關鍵字:
布爾代數 計算器 電路設計
- 現在最常用的電子設備是手機或手機。隨著通信技術的進步,對手機的需求急劇增加。手機通常在 0.9 至 3GHz 的頻率范圍內發送和接收信號。本文提供了一個簡單的電路,通過檢測這些信號來檢測激活的手機是否存在。我設計了兩個電路作為手機檢測器電路,一個使用肖特基二極管和電壓比較器的組合,另一個使用 BiCMOS 運算放大器。手機檢測電路的基本原理Cell Phone Detector 電路的基本原理是檢測 RF 信號。在肖特基二極管電路中,肖特基二極管用于檢測手機信號,因為它們具有能夠以低噪聲率整流低頻信號的獨
- 關鍵字:
手機檢測 接發信號 RF信號 電路設計
- 只需按一下開關,這個電路就可以打開和關閉您家和辦公室的窗簾。因此,借助這個獨特的電路,我們不需要從一個地方移動來打開和關閉窗簾。該電路用于家庭使用,特別是用于較小的門窗。由于其體積小且組件容易獲得,它可以用窗簾輕松固定。您還可以借助市場上現有的適配器為電路供電。開幕器和閉幕器電路圖:開簾器和閉合器的電路圖 –開幕器和閉合器電路中的組件:集成電路IC1 (CD4013)IC2 (ULN2003)電阻器R1-R4 (5.6k)R6、R5 (1K)C1 (. 1uf)步進電機描述:該電路由兩個名為 CD4013
- 關鍵字:
開啟器 閉路電路 電路設計
- 在電子設備的硬件設計中,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是極為常見且關鍵的電子元件。它以其體積小、容量大、等效串聯電阻低等優勢,廣泛應用于各類電路。然而,MLCC 在工作過程中可能會遭遇電應力擊穿問題,這不僅影響設備的性能,還可能導致嚴重的失效。對于硬件工程師而言,深入了解 MLCC 電應力擊穿機理,掌握失效分析方法和可靠性設計要點,是確保電子設備穩定運行的關鍵。一、陶瓷電容的基本結構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的結構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陶瓷介質,金屬內電極,金屬外電極。在 其內部,金屬電極層與陶瓷介質層交替堆疊;金屬內電
- 關鍵字:
電容 無源器件 電路設計
- 電源口防雷電路的設計需要注意的因素較多,有如下幾方面:1、防雷電路的設計應滿足規定的防護等級要求,且防雷電路的殘壓水平應能夠保護后級電路免受損壞。2、在遇到雷電暫態過電壓作用時,保護裝置應具有足夠快的動作響應速度,即能盡早的動作限壓和旁路泄流。3、防雷電路加在饋電線路上,不應影響設備的正常饋電。例如,采用串聯式電源防雷電路時,防雷電路應可通過設備滿負荷工作時的電流并有一定的裕量。4、防護電路在系統的最高工作電壓時不應動作。通常在交流回路中,防護電路的動作電壓是交流工作電壓有效值的2.2~2.5倍,在直流回
- 關鍵字:
電路保護 電路設計
- 對于硬件工程師而言,PCB 設計水平直接影響電子產品的性能與穩定性。在之前的系列文章中,我們探討了 PCB 設計的眾多關鍵要點,本文將繼續深入,聚焦一些容易被忽視卻又至關重要的方面,助力硬件工程師進一步提升 PCB 設計技能。一、布局設計①高功率發熱元件是否放置在靠近 PCB 邊緣或通風口等易于散熱的區域?可利用 CFD(計算流體動力學)模擬軟件,分析不同放置位置的空氣流動與散熱效果,從而確定最佳位置。②發熱元件之間是否保持足夠的間距以避免熱量聚集?可依據熱仿真分析結果,設定合適的間距值,保證熱量有效散發
- 關鍵字:
PCB 電路設計
- 在電子產品領域,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電路板)是極為關鍵的部件,無論是高速電路、高頻電路還是毫米波相關產品,都離不開它。而 PCB 板的加工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涵蓋 PCB 材料、藥水、加工工藝以及線路幾何參數等多個方面,其中諸多因素都會對傳輸線的阻抗造成影響。一、影響傳輸線阻抗的因素(一)線路幾何參數1、線寬線寬與阻抗成反比關系,即線寬越寬,阻抗越小;線寬越窄,阻抗越大。在生產過程中,若工藝不穩定致使線寬發生變化,那么阻抗也會隨之改變。據與眾多廠商合作的經驗,傳輸線線
- 關鍵字:
PCB 電路設計 阻抗
- 電路板電容損壞的故障特點及維修電容損壞引發的故障在電子設備中是最高的,其中尤其以電解電容的損壞最為常見。電容損壞表現為:1.容量變小;2.完全失去容量;3.漏電;4.短路。電容在電路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引起的故障也各有特點。在工控電路板中,數字電路占絕大多數,電容多用做電源濾波,用做信號耦合和振蕩電路的電容較少。用在開關電源中的電解電容如果損壞,則開關電源可能不起振,沒有電壓輸出;或者輸出電壓濾波不好,電路因電壓不穩而發生邏輯混亂,表現為機器工作時好時壞或開不了機,如果電容并在數字電路的電源正負極之間,故障
- 關鍵字:
電路設計 維修
- 摘要1 評估設計要求(指標)2 主電路方案選擇3 元器件設計方法4 各種模式Flyback 電路設計5 損耗分析及機構布局設計6 PCB布板和EMI評估設計指標1、輸入參數:輸入電壓大小,交流還是直流,相數,頻率等。國際電壓等級有單相120Vac,220Vac,230Vac等。國際通用的交流電壓范圍為85~265V。一般包括輸入電壓額定值及其變化范圍;3kW以下功率常選用單相輸入,5kW以上選用三相輸入;工業用電頻率一般為50Hz或者60Hz,航空航天電源、船舶用電為400Hz.有無功率因數(Power
- 關鍵字:
開關電源 電路設計
- 很多剛開始接觸電路設計的小伙伴,可能會對電阻值覺得非常困惑,為什么通用的標準電阻阻值不是整數?例如通常是4.7kΩ、5.1kΩ,而不是5kΩ。因為電阻是使用指數分布來設計生產的,即遵循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定義的標準電阻值系統。標準電阻值系統包含了多種系列的電阻值,包括E3、E6、E12、E24、E48、E96、E192系列。比如:E6系列電阻的公比 10^(1/6)≈1.5E12系列電阻的公比 10^(1/12)≈1.21下圖為詳細的標準阻值表:但問題來了,標準電阻生產為什么按照指數分布呢?電阻阻值分
- 關鍵字:
電阻 電路設計
電路設計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電路設計!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電路設計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電路設計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