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我看到的好玩有意思的項目,國外一電子工程師設計社交距離提醒系統。以下為這個項目的主要步驟。隨著新冠病毒的病例顯著增加,保持社交距離變得非常重要了。如果走得太近,不保持社交距離,很有可能就會感染新冠,并且加重了新冠惡化的風險。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社交距離提醒系統有利于保持彼此之間的距離。對于這個項目,Arduino 和超聲波傳感器是主要組件,超聲波傳感器用于保持距離的目的,兩個傳感器用于前后距離。社交距離提醒系統---電子元器件Arduino Nano - 1超聲波傳感器 - 2母降壓
- 關鍵字:
Arduino 超聲波傳感器 電路設計
- 常見的晶體振蕩電路有 Colpitts 振蕩器、皮爾斯振蕩器、Hartley 振蕩器、CMOS晶體振蕩器等。為了減少文章的篇幅,以及讓大家更好地理解,這一篇先講 Colpitts 振蕩器,其中包括Colpitts 振蕩器電路設計、Colpitts 振蕩器電路圖分析、Colpitts 振蕩器的電路原理,Colpitts 振蕩器參數計算等。其中有一些是自己的經驗,也有一些網上的電路圖,我都幫大家總結在了一起,希望能夠對大家有幫助。什么是Colpitts 振蕩器?Colpitts 振蕩器由一個并聯的LC諧振槽路
- 關鍵字:
Colpitts振蕩器 電路設計
- 什么是上拉電阻?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都是電阻元器件,所謂上拉電阻就是接電源正極,下拉的就是接負極或地。上拉就是將不確定的信號通過一個電阻鉗位在高電平,電阻同時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也是將不確定的信號通過一個電阻鉗位在低電平。那么,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的用處和區別分別又是什么呢?一、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是什么上拉就是將不確定的信號通過一個電阻鉗位在高電平,電阻同時起限流作用。而下拉電阻是直接接到地上,接二極管的時候電阻末端是低電平,將不確定的信號通過一個電阻鉗位在低電平。上拉是對器件輸入電流,下拉是輸出電流;強弱
- 關鍵字:
電阻 電路設計
- 某行車記錄儀,測試的時候要加一個外接適配器,在機器上電運行測試時發現超標,具體頻點是84MHz、144MHz、168MHz,需要分析其輻射超標產生的原因,并給出相應的對策。輻射測試數據·如下:輻射源頭分析該產品只有一塊PCB,其上有一個12MHz的晶體。其中超標頻點恰好都是12MHz的倍頻,而分析該機器容易EMI輻射超標的屏和攝像頭,發現LCD-CLK是33MHz,而攝像頭MCLK是24MHz;通過排除發現去掉攝像頭后,超標點依然存在,而通過屏蔽12MHz晶體,超標點有降低,由此判斷144MHz超標點與晶
- 關鍵字:
PCB 電路設計 晶振
- 運算放大器發明至今已有數十年的歷史,從最早的真空管演變為如今的集成電路,它在不同的電子產品中一直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現如今信息家電、手機、PDA、網絡等新興應用的興起更是將運算放大器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01 運算放大器簡述運算放大器(簡稱“運放”)是具有很高放大倍數的電路單元。在實際電路中,通常結合反饋網絡共同組成某種功能模塊。它是一種帶有特殊耦合電路及反饋的放大器。其輸出信號可以是輸入信號加、減或微分、積分等數學運算的結果。由于早期應用于模擬計算機中,用以實現數學運算,故得名“運算放大器”。運放是一
- 關鍵字:
運算放大器 電路設計
- 三極管有NPN型和PNP型,同理MOS管也有N溝道和P溝道的,三極管的三個引腳分別是基極B、集電極C和發射極E,而MOS管的三個引腳分別是柵極G、漏極D和源極S。對于MOS管,我們在電路設計中都會遇到,那么應該如何設計一個MOS管的開關電路呢?MOS管開關電路我們一般會用一個三極管去控制,如下圖!MOS管開關電路但是這個電路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由于MOS管有一個寄生的二極管,如果CD5V的濾波電容過大,或者后端有別的電壓串進來,會把前端給燒壞!電流路徑如下:后端電流路徑如何改善這個問題呢?有兩個方式,一種
- 關鍵字:
三極管 MOS管 電路設計
- 電源口防雷電路的設計需要注意的因素較多,有如下幾方面:1、防雷電路的設計應滿足規定的防護等級要求,且防雷電路的殘壓水平應能夠保護后級電路免受損壞。2、在遇到雷電暫態過電壓作用時,保護裝置應具有足夠快的動作響應速度,即能盡早的動作限壓和旁路泄流。3、防雷電路加在饋電線路上,不應影響設備的正常饋電。例如,采用串聯式電源防雷電路時,防雷電路應可通過設備滿負荷工作時的電流并有一定的裕量。4、防護電路在系統的最高工作電壓時不應動作。通常在交流回路中,防護電路的動作電壓是交流工作電壓有效值的2.2~2.5倍,在直流回
- 關鍵字:
防雷電路 電源保護 電路設計
-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比較器、比較器工作原理、比較器靈敏度。一、什么是比較器?比較器,具有兩個模擬電壓輸入端UIN+和UIN-,一個數字狀態輸出端UOUT,輸出端只有兩種狀態,用以表示兩個輸入端電位的高低關系:UH代表高電平,UL代表低電平,具體的電位值,取決于系統的定義。常見的數字系統中,3.3V代表高電平,0V代表低電平;也有12V/5V代表高電平,0V代表低電平。高低電平的本質:可以明顯區分的電位。實現比較器的方法:專門的比較器運放實現比較器(不推薦)二、用運放實現比較器用運放實現比較器,局限性較大,
- 關鍵字:
比較器 過壓保護電路 電路設計
-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集電極開路電路、集電極開路晶體管電路、集電極開路工作原理、集電極開路TTL、集電極開路輸出接線圖、集電極開路優缺點。在數字芯片設計、微控制器應用和運算放大器中,集電極開始輸出通常用于驅動繼電器等高負載或用于連接其他電路。眾所周知,BJT是一個晶體管,有三個端子(發射極、基極和集電極),這些端子主要可以配置三種開關模式:共基極、共集電極和共發射極。這篇文章主要是關于集電極開路電路的相關知識。一、集電極開路是什么意思?集電極開路是各種集成電路中常見的輸出。集電極開路就像一個接地或斷開的開關
- 關鍵字:
集電極開路 電路設計
-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推挽放大電路、推挽放大電路工作原理、A類放大電路、B類放大電路、AB類放大電路、如何降低推挽放大電路的交叉失真。一、推挽放大電路推挽晶體管電路是一種電子電路,使用以特定方式連接的有源器件,可以在需要時交替提供電路并從連接的負載吸收電流,用于向負載提供大功率,也被稱為推挽放大器。推挽放大器由2個晶體管組成,其中一個是NPN型,另外一個PNP型。一個晶體管在正半周期推動輸出,另一個在負半周期拉動輸出,因此被稱為推挽放大器。推挽放大器電路的主要優點是當沒有信號時,輸出晶體管沒有功耗。推挽放大
- 關鍵字:
推挽放大電路 電路設計
- 說到繼電器,可能小伙伴們大概都知道它相當于一個開關,原理其實很簡單。但真正用到的時候還是有很多的學問。以下內容講解的很詳細,由硬件筆記本整理并分享給大家,希望對你有用。繼電器的選用原則參見表 1,在表中“必須確定”欄中有“”號的項目被確定之后,就可選定一款繼電器。如果有進一步的要求,需要進一步考慮“參考”欄中有“”號的相應項目。表 1一、對表格詳細說明1、觸點1.1 觸點負載確定繼電器所能承受的負載是否滿足使用要求時,除了需要確定負載的大小,還要確定實際負載的種類,因為不同的負載有不同的穩態值,見表 2。
- 關鍵字:
繼電器 電路設計
- 在硬件電路設計的過程中,難免犯錯,下面羅列出在 PCB 設計中最常見到的五個設計問題以及相應的對策。管腳錯誤串聯線性穩壓電源比起開關電源更加便宜,但電能轉效率低。通常情況下,鑒于容易使用和物美價廉,很多工程師選擇使用線性穩壓電源。但需要注意,雖然使用起來很方便,但它會消耗大量的電能,造成大量熱量擴散。與此形成對比的是開關電源設計復雜,但效率更高。然而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一些穩壓電源的輸出管腳可能相互不兼容,所以在布線之前需要確認芯片手冊中相關的管腳定義。布線錯誤設計與布線之間的比較差異是造成 PCB 設計最
- 關鍵字:
PCB 電路設計
- 以下內容共22頁PPT,以通俗易懂的漫畫形式講解什么是DC、AC,以及電源構造、隔離型DC-DC基本電路等知識,全文分為基礎篇和技術篇兩個部分,無論是新手入門,還是提升技術,都有一定的幫助。
- 關鍵字:
電源模塊 電源管理 電路設計
- 對策一:盡量減少每個回路的有效面積 圖1 回路電流產生的傳導干擾傳導干擾分差模干擾DI和共模干擾CI兩種。先來看看傳導干擾是怎么產生的。如圖1所示,回路電流產生傳導干擾。這里面有好幾個回路電流,我們可以把每個回路都看成是一個感應線圈,或變壓器線圈的初、次級,當某個回路中有電流流過時,另外一個回路中就會產生感應電動勢,從而產生干擾。減少干擾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盡量減少每個回路的有效面積。對策二:屏蔽、減小各電流回路面積及帶電導體的面積和長度 圖2 屏蔽、減小各電流回路面積及帶電導體的面積和長度如圖2 所示,e
- 關鍵字:
EMI 電源 電路設計
- 在學習電路設計的時候,不知道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擾:明明自己學了很多硬件電路理論,也做過了一些基礎操作實踐,但還是無法設計出自己理想的電路。歸根結底,我們缺少的是硬件電路設計的思路,以及項目實戰經驗。設計一款硬件電路,要熟悉元器件的基礎理論,比如元器件原理、選型及使用,學會繪制原理圖,并通過軟件完成PCB設計,熟練掌握工具的技巧使用,學會如何優化及調試電路等。要如何完整地設計一套硬件電路設計,下面為大家分享幾點經驗:總體思路設計硬件電路,大的框架和架構要搞清楚,但要做到這一點還真不容易。有些大框架也許自己的老
- 關鍵字:
電路設計
電路設計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電路設計!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電路設計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電路設計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