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專家們表示,到2020年5G蜂窩網絡有望產生兩種新的空中接口和基于最新大規模MIMO技術的新天線設計。與此同時,LTE將突破Gbit/s瓶頸。“我們應該為毫米波頻段開發一種新的空中接口。當然,用于訪問物聯網的另外一種空中接口應該也會有一些機會。”Intel公司首席無線技術專家Kenneth Stewart在由WiFi專業公司Quant
關鍵字:
MIMO 物聯網 5G 毫米波
“物聯網”的概念最早在1999年提出,具體來說是一個覆蓋世界上萬事萬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物聯網中,RFID標簽攜帶的ID編碼可以與真實世界中的任何物品相捆綁,從而使物體擁有網絡上的虛擬“身份”;通過RFID標簽上的ID編碼,可以在網絡上實時查詢和動態跟蹤標簽所貼附物品的屬性、特征及其他信息。
關鍵字:
RFID 物聯網 閱讀器 PmodCLS PIC32
說到MEMS技術,可能大多數人都不太熟悉,這沒關系,因為MEMS本身就是一門新興技術。從誕生到現在也沒多長時間。
關鍵字:
物聯網 陀螺儀 MEMS
傳感器從19世紀60年代誕生至今大約有150余年的時間,如今隨著物聯網產業的快速發展,對于傳感器技術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關鍵字:
物聯網 傳感器 WSN 無線自組網
隨著可穿戴市場的繼續成長和新設備的不斷開發,電 路保護需求也在日益增長。事實上,在設計過程的早期考慮 ESD保護和適當的電路板布局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 要。諸如TVS二極管這樣的小型電路保護器件將有效保護可 穿戴設備內部的敏感集成電路,維護物聯網生態系統價值主 張。
關鍵字:
物聯網 電路保護
電子工程師和物聯網(IoT)的產品和系統的應用程序開發人員都有一個幾乎令人迷惑的連接選項。如WiFi,藍牙,ZigBee和2G/3G/4G蜂窩,但也有幾個新興的新興網絡選項,如線程作為家庭自動化應用的替代品,以及在主要城市實施的空白電視技術用于更廣泛的基于IoT的用例。
關鍵字:
物聯網 ZigBee WiFi 藍牙
物聯網,顧名思義,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其核心仍然是互聯網,只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
關鍵字:
物聯網 傳感器 IOT
據思科透露,高達四分之三的物聯網(IoT)項目交不了貨。思科認為,要做的是要構建更好的物聯網架構。不過談何容易……
思科:四分之三的物聯網項目將以失敗告終
思科對1845家IT機構做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約60%的物聯網項目受挫于概念證明階段,只有26%的項目能繼續做下去并最終成功。
思科首席執行官查克·羅賓斯(ChuckRobbins)在倫敦的IoT世界論壇上表示,一部分的問題是公司高層缺乏興趣,領頭的不買物聯網的帳。
羅賓斯表示說:
關鍵字:
物聯網
說起物聯網,NB-IoT可謂是大熱,然而,物聯網領域標準眾多,這并不是運營商的唯一選擇。
關鍵字:
物聯網
物聯網時代已來,從智慧城市到車聯網再到共享單車,萬物互聯的雛形已經出現。
但隨著物聯網需求爆發式增長的同時,物聯網技術標準的混戰也正不斷升級,尤其是以低功耗廣域物聯網(LPWAN)的競爭最為激烈,NB-IoT、eMTC、LoRa甚至是WiFi都想在LPWAN市場尚未大規模部署前獲得各方最大的支持,從而占據商用的領先位置。
都想成為老大的LPWAN們
每個LPWAN技術的背后都站著數個行業巨頭,這讓每個LPWAN技術都想成為未來物聯網的老大。
以電信運營商市場為例,目前眾多電信運
關鍵字:
物聯網 LPWAN
Google當年以32億美元現金收購家用聯網裝置新創公司Nest Labs,最近還有不少媒體提起。雖然Nest已經因為旗下的智能產品而獲得大肆宣傳,但有些人指稱,對一年前才價值8億美元的小公司來說,32億美元是非常慷慨的高價。但或許更重要的是,Google以往的記錄良好,市場成功、設計能力強大,工程人才濟濟,為何選擇以收購的方式進入物聯網(IoT)?
也許那是因為,要透過聯網裝置創造有機成長,真的很困難。它需要以迄今為止幾乎沒有大企業成功做到的方式,鏈接實體產品和軟件經驗,也就是為了整合而設計。
關鍵字:
Google 物聯網
摘要
1、物聯網的機遇來了么?
2、為什么一定在中國?
雖然近幾年跟物聯網有關的概念非常火,但是事實上,物聯網這個概念在十幾年前就已經有人提出。在上個世紀末1999年由美國人提出物聯網的概念,最早是指依托RFID(射頻識別)技術建立的網絡;后來在2005年國際電信聯盟ITU-T引用了“物聯網”這個概念,并將物聯網的定義和范圍進行了擴展,不再只是基于RFID技術的網絡。后來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和演進,各個通信組織和各個國家開始將物聯網作為未來的技術發展方向,因
關鍵字:
物聯網
“物聯網”是指連接到互聯網的傳感器,通過開放的專用連接、自由共享數據和允許非預期應用程序,以互聯網的方式行事,因此電腦可以了解周圍的世界,成為類似人類的神經系統 ”凱文·阿什頓說(這個術語的發明者)。
在我們的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考慮了IoT的潛力——也被稱為“一切互聯網” ——在接下來的十年中,將推動NAND銷售,從而使Micron的利潤得以增加。 本文將對體系架構及其與內存
關鍵字:
物聯網 NAND
IC設計龍頭聯發科26日慶祝成立20周年,董事長蔡明介表示,未來產業趨勢將走向透過人工智能與物聯網技術結合多項智慧裝置,且公司擁有許多核心技術及廣大客群,未來5年內,聯發科一定會變得更強壯,在全球市場上站穩一席之地。
昨日相關供應商及客戶也都特別錄制影片恭賀聯發科20歲生日,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日月光營運長吳田玉也都在影片中祝賀并期許聯發科未來能更上一層樓。公司特別利用臉書直播,讓全球員工線上齊聚慶賀。
蔡明介指出,在聯發科邁入20歲成年期之時,半導體產業的變化較以往快速、競爭態勢加劇,站
關鍵字:
聯發科 物聯網
物聯網(iot)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物聯網(iot)!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物聯網(iot)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物聯網(iot)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