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宣布對福建晉華實施銷售禁令的事件才平息不久,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Department of Commerce,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BIS)又出臺了一份針對關鍵技術和相關產品的出口管制提案預告,直擊機器人、AI技術、AI芯片、量子計算等幾項正在蓬勃發展的新興技術。對此,美國工業安全局表示,實施該項舉措,是為了保證美國在科技、工程和制造領域的領導地位不受影響。 近幾年中國在機器人領域的研究如火如荼,國內機器人企業猶如百花齊放,投資者們紛紛加大注碼,企業熱
從“磚頭”手機到笨重的電視機,電源模塊曾經在電子電器產品中占據相當大的空間,而且市場對更高功率密度的需求仍是有增無減。 硅電源技術領域的創新曾一度大幅縮減這些應用的尺寸,但卻很難更進一步。在現有尺寸規格下,硅材料無法在所需的頻率下輸出更高的功率。而對于即將推出的5G無線網絡,以及未來的機器人、可再生能源直至數據中心技術,功率都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工程師現在處于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一方面他們無法在現有空間內繼續提高功率,但同時又不希望增大設備所需的空間,”德州儀器產品經理Masoud Behe
“機器換人”時代的技能短缺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技能短缺已成為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發展所面臨的最具挑戰性的障礙。在美國和英國,產業和政策部門很早就意識到技能短缺問題對未來經濟發展的制約,進而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應對。然而事實上,“技能”、“短缺”的概念比較模糊,各國學術界對技能短缺的界定也有一些差別的,英國國家培訓署(National Training Agency)將“技能短缺”定義為“有特定技能要求的工作崗位無法得到足夠的具備這一崗位技能要求的員工。”具體而言,它涵蓋外部技能短缺和內部技能短缺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