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月10日開始,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下稱“中移動”)將祭出對SP(增值服務提供商)最嚴厲的“招數”。 昨日,《第一財經日報》獲得一份內部文件顯示,中移動通知各省公司從7月10日對SP開始實施“二次確認”(即用戶必須再次確認是否訂購業務才能產生訂購關系)整頓計劃。 尋求“徹底解決” 在內部文件中,中移動提出,為落實信息產業部“治理和規范移動信息服務業務資費和收費專項活動”的要求,中移動決定對所有移動夢網業務開展“業務先體驗,使用更放心”主題活動,對移動夢網
關鍵字:
SP 通訊 網絡 無線 中移動
EAST的功能: EAST(Environment for Automatic System Test)的主要功能是同時仿真多個網元,產生適當的訊號(信令和負載),測試被測設備節點.EAST模擬虛擬網絡,用戶能運行測試集,通過多接口控制多協議,可對節點進行功能測試,回歸性或性能測試等. EAST亦提供圖型化統計及調試工具,非常便于工程師將故障定位,大大地加速設備系統研發及商用化進程. EAST的主要應用:
強
關鍵字:
測量 測試 通訊 網絡 無線
從2005年年中開始,諾基亞HSDPA便已經開展了密集的客戶現場試用,這些試用都成功地證明了該系統的高性能。諾基亞HSDPA將助運營商一臂之力,以速度和質量開拓并贏取新的商機。而計劃于2007年正式投入商用的諾基亞HSUPA將有能力幫助運營商在既有成功的基礎上不斷擴大優勢,鞏固領導者地位。 諾基亞HSPA的一大優勢是其建立在成熟穩定的商用WCDMA技術基礎之上,從而獲得了運營商的肯定,他們認為諾基亞HSPA是真正的端到端系統,完整涵蓋了終端、無線接入、傳輸、核心網以及運營商的業務。 靈活的無線
關鍵字:
HSPA WCDMA 諾基亞 通訊 網絡 無線
7月6日消息,國務院發改委體管所市場與產業室主任史煒14:00如約做客新浪對話3G欄目。此間談及網友最為關切的TD-SCDMA測試及當前中國3G進程,史煒在不影響國家紀律的前提下坦誠作答。他指出對待TD-SCDMA,要回顧一下十一屆三中全會時國家提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事求是地按客觀經濟規律辦事。 TD-SCDMA測試遇挫 在這次TD-SCDMA實地測試當中,確實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掉線率非常高,也有傳言同頻傳輸的時候可能在物理層面上有一些不穩定的表現。史煒找到電信研究院搞測試的人員,
關鍵字:
TD-SCDMA 通訊 網絡 無線 測試測量
E3G技術 在3G系統逐步實現商用的同時,業界已經開始了新技術的研究工作。有的公司將這些新技術稱為Su-per3G技術,也有的公司將其稱為3.9G技術。這些技術的共同特點是:數據業務傳輸速率提高一個數量級,達到100Mbps左右;引入大量的先進技術,如OFDM和MIMO等,一般不再以CDMA技術為主。 在我國,統一將這些技術稱為3G演進型技術,簡寫為E3G技術。為了實現E3G技術的標準化,從2004年年底開始,3GPP和3GPP2先后開始了相應的研究工作。 3GPP從2004年下半年開始啟
關鍵字:
3G 通訊 網絡 無線
當中移動不斷地對免費WAP網站實施嚴厲治理的時候,人們對無線網絡的發展就“心有余悸”,或者說對其發展方向表示擔憂。但是,風險投資商卻不這樣認為,最近,市場有消息稱,《免費3G門戶網獲上億投資 三家VC逆市投資WAP》,其中,風險投資商JAFCO ASIA(集富亞洲)、 WI HARPER(美國中經合集團)和IDGVC三方共同為創立剛剛27個月的3G門戶網投入超過1000萬美元,以支持3G門戶網繼續在獨立于移動夢網的無線互聯網領域的發展。 為什么風險投資商會看
關鍵字:
通訊 網絡 無線
摘要:軍事/航天設備處理和傳輸的數據量日益增大促使新的軍事裝備中光纖傳輸將逐步取代銅傳輸, 軍用光纖連接器技術在MIL/COTS產品的使用、全金屬接觸件、新型光纖端子、擴束光纖連接器等方面得到了嶄新的發展。 關鍵詞:軍事/航天;光纖轉換;連接器;發展動向
1.引言 20世紀90年代以來高科技逐漸應用到現代戰爭中,不論是“電子戰”、“信息戰”還是“網絡中心戰”,其實現均是基于高性能的信息技術。隨著軍事/航天設備處理和傳輸的數據量越來越大,傳統基于
關鍵字:
單片機 嵌入式系統 通訊 網絡 無線 消費電子 連接器 消費電子
簡介 目前,很多公交車輛、出租車上都安裝了數字電視,這種電視采用的技術就是DVB-T(數字視頻廣播-地面標準)。DVB-T功耗比較大,不適合電池供電的移動終端使用。為此,在DVB-T的基礎上引入新的技術,形成適合于移動終端接收地面數字電視節目的傳輸標準DVB-H(數字視頻廣播-手持)。與DVB-T相比,DVB-H終端具有更低的功耗,移動接收和抗干擾性能更為優越。 DVB-H標準是建立在DVB和DVB-T兩個標準之上的標準。一個DVB-H系統接收前端是由DVB-H封裝器和DVB-H調制器構成,D
關鍵字:
單片機 嵌入式系統 通訊 網絡 無線 消費電子 移動多媒體 消費電子
DOCSIS(電纜數據系統接口規范)是一種通過有線電視電纜高速傳送數據的技術。這種技術最初出現于1995-1996年,隨著技術的發展與進步,CableLabs陸續成功地公布了三個技術規范:DOCSIS 1.0、DOCSIS 1.1和DOCSIS 2.0。其中DOCSIS 1.0公布于1997年3月。采用這一規范,有線電視運營商從傳統的電視娛樂節目業務轉變為視頻、聲音和高速數據通信業務的全面業務提供商。DOCSIS 1.1公布于1999年3月。這個版本增強了
關鍵字:
通訊 網絡 無線
摘 要:本文介紹了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的特點和網絡結構,探討了基于現有GSM網向第三代核心網逐步演進的途徑與過渡方案,并論述了實現核心網過渡時要解決的關鍵技術。 Study on the 3G Mobile Commonication Centre Network Based on GSM▲ 1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的目標和要求 根據目前國內外有關文獻資料的描述,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最終要達到下述
關鍵字:
3G ATM GSM 核心網 通訊 網絡 網絡結構 無線 移動通信
借助3G即將啟動的大勢,展訊通信也得到了更多資本和用戶的青睞 當世界杯的戰場還在硝煙彌漫的時候,中國3G牌照何時發放幾乎沒有人在關注。但是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臨近,離當初中國政府承諾的3G開始應用的時間已經不多。 作為中國標準的TD-SCDMA,目前已經進入大規模的網絡測試階段,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有關人員透露,事關牌照發放的時間和對象的這一輪測試將在今年3季度結束。據了解,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網通都加入到TD-SCDMA的規模商用測試當中。 最近出現在北京某投資場合的展訊總裁武
關鍵字:
3G 通訊 網絡 無線
[導讀]介紹了TD-SCDMA的系統及關鍵技術,闡述了TD-SCDMA所能提供的獨具特色的移動多媒體業務,并介紹了TD-SCDMA移動多媒體終端的技術,最后探討了TD-SCDMA移動多媒體終端的發展前景。 第三代移動通信(3G)是全球通信界關注的焦點問題。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TD-SCDMA正在逐步走向商用。第三代移動通信與第二代移動通信最主要的差別是可以提供移動多媒體業務,新的
關鍵字:
TD-SCDMA 通訊 網絡 無線 移動多媒體
長期以來,話音業務一直是傳統電信運營商的主要收入來源,但近幾年來,話音業務低值化趨勢越來越明顯。2005年運營商開始全面進行電話網的技術轉型,在加快軟交換引入步伐的同時,加大了網絡智能化的改造力度。然而,隨著多媒體業務需求和多網融合技術的不斷發展, IMS技術受到業界的普遍關注。 一、中國電信網絡智能化 電話自動交換網經過多年發展,累計投資已達數千億元,網絡容量大,用戶數量多。但隨著社會信息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已不能滿足人民對日益增長的新業務的需求,用戶發展停
關鍵字:
電信 通訊 網絡 網絡交換 無線
在2G時期,高端用戶成為運營商之間最主要的爭奪目標,因為這個看似少數的群體卻是運營商獲取豐厚利潤的主要來源。而在3G啟動初期,高端用戶固然還是運營商爭奪的焦點,但根據自身在3G中的各種市場因素,不同運營商還是在3G發展中各有側重。那么,在目前已經運營3G的國外運營商中,在3G啟動初期大都采取了怎樣的市場路線?市場效果如何?如果國內3G市場啟動,哪些因素會決定不同運營商的市場定位?國內運營商中會在一開始就走低端路線嗎?低端市場是否會對運營商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國內四大運營商究竟應該采取什么樣的3G策略進
關鍵字:
3G 通訊 網絡 無線
1 OFDM技術 OFDM(正交頻分復用)技術實際上是MCM(Multi-Carrier Modulation,多載波調制)的一種。其主要思想是:將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將高速數據信號轉換成并行的低速子數據流,調制到在每個子信道上進行傳輸。正交信號可以通過在接收端采用相關技術來分開,這樣可以減少子信道之間的相互干擾(ICI)。每個子信道上的信號帶寬小于信道的相關帶寬,因此每個子信道上的可以看成平坦性衰落,從而可以消除符號間干擾。而且由于每個子信道的帶寬僅僅是原信道帶寬的一小部
關鍵字:
OFDM 通訊 網絡 無線
市場。網絡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市場。網絡!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市場。網絡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市場。網絡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