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FID是一項易于操控,簡單實用且特別適合用于自動化控制的靈活性應用技術,其所具備的獨特優越性是其它識別技術無法企及的。它既可支持只讀工作模式也可支持讀寫工作模式,且無需接觸或瞄準;可自由工作在各種惡劣環境下;可進行高度的數據集成。另外,由于該技術很難被仿冒、侵入,使RFID具備了極高的安全防護能力。 EPC的全稱是Electronic Product Code,中文譯作產品電子代碼,它是為了提高物流供應鏈管理水平、降低成本而新近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可以實現對所有實體對象
- 關鍵字:
RFID EPC 自動化 射頻 RF IF
- 目前的TPMS(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間接式的,一種就是直接式的。而直接式的TPMS系統一直因其報警準確性差、在無線傳輸中受到輪轂的屏蔽電磁波和磁場的干擾而影響其進一步的發展。本文以Nordic公司生產的射頻芯片為基礎,介紹了汽車TPMS系統的無線收發系統的電路設計與解決方案,從而對上述直接式的TPMS系統加以改進。
近幾年來無線數據傳輸技術己經成為小型工業監控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此類無線數據傳輸和現存的有線數據傳輸以及其他無線數
-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TPMS 射頻 無線 RF IF
- 在RF 裝置中,工作頻率增加到微波區域的時候,天線與標簽芯片之間的匹配問題變得更加嚴峻。天線的目標是傳輸最大的能量進出標簽芯片。這需要仔細的設計天線和自由空間以及其相連的標簽芯片的匹配。本文考慮的頻帶是435MHz, 2.45 GHz 和 5.8 GHz,在零售商品中使用。 在RF裝置中,工作頻率增加到微波區域的時候,天線與標簽芯片之間的匹配問題變得更加嚴峻。天線的目標是傳輸最大的能量進出標簽芯片。這需要
- 關鍵字:
RFID 射頻 元件 制造
- SiGe 半導體公司 (SiGe Semiconductor, Inc) 宣布推出全球集成度最高的射頻 (RF) 前端模塊,型號為 SE2593A。該器件專為符合 IEEE 802.11n 規范的 Wi-Fi 產品而設計,包含了收發器和天線之間所需的全部電路,可提供一個完整的 2.4 GHz / 5 GHz WLAN 多輸入多輸出 (MIMO) RF 解決方案。此外,該模塊還具有最佳性能,能在支持大帶寬無線多媒體服務之余,同時減小尺寸、降低系統級成本及提升可制造能力。 &
-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SiGe 射頻 SE2593A RF IF
- 摘要: 本文探討了手機設計從GSM到3G所面臨的射頻方面的諸多新問題,并給出了完整的解決方案,從而大幅提升3G手機的射頻集成性能。關鍵詞: 射頻;3G;手機;IC集成
時間對手機設計人員來說始終是一種稀缺商品,而手機射頻部分的集成一直耗費著過多的寶貴開發資源。隨著手機復雜性的增長,射頻IC集成的負擔也在不斷加重。然而,隨著無線手機OEM廠商開始在他們的產品中增加EDGE和3G支持,射頻組件和子系統廠商再也不能將這一重擔推到OEM廠商身上。相反,射頻廠商現在開始承擔這一責任。他們不僅需
-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0709_A 雜志_專題 射頻 3G 手機 IC集成
- 當麥克斯韋發現電磁波之時,他肯定無法想像幾個世紀之后的世界已經被各種各樣人為的電磁波所籠罩,成為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信息交換媒介。你可以遠離喧囂的城市、擁擠的寫字樓,只要你能保持與網絡的連接,你就可以一邊欣賞美景一邊完成絕大部分日常工作。射頻是無線信號的源頭,這一切的美好生活都來自于射頻收發技術的不斷演進,而且射頻技術還將繼續快速發展下去,畢竟現在只有12%的便攜電子產品帶有射頻模塊,而據估計到2020年超過50%的便攜產品將擁有射頻功能,這其中將包括你的手表、你的隨身播放器也許還有你的皮鞋! 3
-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0709_A 雜志_專題 射頻
- 支持手機功能的兩大核心芯片之一的射頻收發芯片一直被認為是中國無線通信和3G產業的薄弱環節。去年下半年,國內兩家領先的射頻芯片企業銳迪科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銳迪科”)和鼎芯通訊(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鼎芯”)都宣布推出采用CMOS工藝的TD-SCDMA射頻(RF)芯片,一舉彌補了中國TD-SCDMA產業鏈發展的短板。隨后,銳迪科宣布“推出全球首顆支持HSDPA的TD-SCDMA/GSM雙模射頻芯片”。CMOS工藝正逐漸取代硅鍺BiCMOS工藝和硅BiCMOS工藝成為射頻芯片的主流工藝,與此
-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射頻 芯片 CMOS RF RF IF
- 引言 射頻定時發送器是射頻控制模塊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用于產生需要定時發送的射頻控制信號:AD_ON(模數轉換信號)、DA_ON(數模轉換信號)、APC(自動功率控制信號)、AGC(自動增益控制信號)和AFC(自動頻率控制信號),再通過選擇兩個SPI接口RF_SPI和AD_SPI把控制信號定時地傳送到射頻發送模塊。射頻定時發送器需要完成的四種基本功能分別是:定時發送、競爭發送、數據采樣時鐘分頻,以及APC_burst模式,如圖1所示,本文將詳細闡述這些基本功能模塊的設計原理。
 
-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射頻 定時發送器 FIFO 測試工具
- 1 引 言
常用的線性化技術有反饋法、預失真法、前饋法、笛卡爾環、非線性部件實現線性化(LINC)等。預失真法是最常用的,其工作函數預失真器有2個顯著的特點:線性修正是在功率放大器之前,其插入損耗小;修正算法帶寬限制小。數字預失真技術[1]復雜度高能提供較好的IMD壓縮,但由于DSP運算速度使其帶寬小。笛卡爾[2]反饋復雜度想對低,能提供合理的IMD壓縮,但存在穩定性問題且帶寬限制在幾百kHz。LINC法將輸入信號變成2個恒包絡信號,由2個C類放大器放大,然后合成,但對元件
- 關鍵字:
模擬技術 電源技術 射頻 功率放大器 模擬IC 電源
- TD-SCDMA的建網是目前通信界最熱門的話題。日前在記者參加的中國通信學會主辦的“3G基站建設咨詢會”上,TD-SCDMA的網絡建設無疑成為運營商、設備企業和專家在討論3G網絡建設時的焦點。 為TD選址建站出新規 目前,奧運十城市擴大的規模網絡應用試驗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預計將于10月底完工。按照中國移動的TD建設規劃,總共建設的室外基站約8602個,北京的基站數超過2000個,上海、天津、廣州、深圳的基站數也在1000個以上,8個城市的網絡覆蓋率基本達到目前GSM覆蓋率的95%
-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TD 基站 射頻 無線 通信
- 摘要: 雖然藍牙技術非常適合定期的短距離無線連接,但對于音頻流應用而言并非是保證音質的最佳技術。幸運的是,現在有各種經過驗證的2.4GHz技術替代方案,它們可以通過無線連接傳送CD品質的音頻,并具有長電池壽命的好處。關鍵詞: 藍牙;射頻;EDR;nRF24Z1
多年來,藍牙技術一直是其他無線技術要替代的目標,SIG堅定地對來自ZigBee、Wi-Fi和專有RF器件回潮所帶來的競爭壓力做出反應,通過修改協議來提高帶寬以及將藍牙和超寬帶技術(UWB)結盟的計劃。后一個動向勢必將會把藍牙的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0708_A 雜志_技術長 廊藍牙 射頻 EDR 消費電子
- 線性穩壓器通常被設計工程師作為輔助措施 ,并且經常被選用于產品開發的后期階段。設計工程師比較關注的是如何使復雜的基頻(BB) 或射頻( RF )ASIC 發揮作用,而不是其所選線性穩壓器的功率/性能。
線性穩壓器的選擇依據通常性能列表中的主要規格,而不是位于數據表封面以內的非常關鍵的核心和性能參數。規格經常很容易令人誤解 — 封面上所列的規格只代表主要參數,但如果不與其他連接參數相結合時,便失去了價值。
例如,接地電流是這些參數中的一個。出現這
- 關鍵字:
模擬技術 電源技術 基頻 射頻 ASIC 模擬IC 電源
- 作為時下最熱門的技術之一,射頻與微波技術的信號復雜度和頻率不斷增加。作為產品開發過程中的重要保障手段,高速復雜的射頻與微波信號給測試測量帶來了很大的挑戰。作為歐洲最大的測試儀器公司,羅德與施瓦茨(R&S)在雷達與無線通信測試技術方面可以提供全面的高精度射頻與微波測試儀器及系統,滿足國防與航空航天領域的高端需求
- 關鍵字:
R&S 射頻 微波 測試 測量 測試測量 通信基礎
- TD-SCDMA是我國第一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通信標準,它的出現在我國通信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極大地提高了我國在移動通信領域的技術水平,是整個中國通信業的重大突破。
1 TD-SCDMA關鍵技術
TD-SCDMA的中文含義為時分同步碼分多址接入,屬無線通信技術標準。TD-SCDMA移動通信系統標準是中國提出并被國際電信聯盟(ITU)接納的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3G)。TD-SCDMA集成了頻分(FDMA)、時分(TDMA)、碼分(CDMA)和空分(SDMA)四種多址接入技術的優
-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TD-SCDMA 射頻 頻譜 無線 通信
射頻介紹
射頻(RF)是Radio Frequency的縮寫,表示可以輻射到空間的電磁頻率,頻率范圍從300KHz~30GHz之間。 射頻簡稱RF射頻就是射頻電流,它是一種高頻交流變化電磁波的簡稱。每秒變化小于1000次的交流電稱為低頻電流,大于10000次的稱為高頻電流,而射頻就是這樣一種高頻電流。有線電視系統就是采用射頻傳輸方式的 在電子學理論中,電流流過導體,導體周圍會形成磁場;交變電流通過導體,導體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