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1日,市場調查公司DisplaySearch 在Q3太陽能電池產能資料與趨勢季報中指出,到2006年時日本的太陽能電池產能皆為全球第一,不過由于中國廠商自2005年起開始擴增產能,2007年中國太陽能電池運轉產能便超過日本。季報中表示,中國持續投入重金在太陽能電池生產設備上,今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產能中有1/3將來自中國,未來中國也將是太陽能電池生產大國。
DisplaySearch表示,2009年度全球薄膜太陽能電池產能將達3.58 GW,其中使用600-1,200毫米玻璃基板(即
關鍵字:
太陽能電池 薄膜
臺積電10日將召開例行董事會,外傳董事會很可能會將入股臺灣太陽能電池業者列入議程,并討論收購LED業者的可能性,其中新日光、Lumileds已遭外界點名,這也很可能是臺積電日前突然調高2009年資本支出至23億美元的主因。臺積電表示,確實正對購并的可能性與一些廠商進行接觸,但不必然一定會采取購并手段,購并只是選項之一。
臺積電10日董事會,因日前將資本支出由18億美元升至23億美元,近期在新事業布局又趨向積極,讓外界盛傳臺積電購并對象已經有影。據了解,臺積電欲透過購并LED業者取得核心技術專利,
關鍵字:
臺積電 LED 太陽能電池
近日,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生產的首批非晶硅單結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順利下線,其電池性能達到了國際同行業先進水平,標志著兵器裝備集團的綠色新能源產業形成了風能、多晶硅太陽能光伏產品、非晶硅單結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等多個產品譜系。
此次下線的非晶硅單結薄膜太陽能電池具有生產成本低、能量返回期短、適于大批量生產、高溫性能好、弱光響應好、充電效率高等特點,其初始光電轉換效率達到8%,高于當前國際同行業產品效率(5.5%-7%),在相同環境條件下,每千瓦年發電量要比單晶硅高8%,比多晶硅高13%。該電池組件廣
關鍵字:
太陽能電池 多晶硅 太陽能薄膜光伏電池
近日,媒體報道首架太陽能飛機HB-SIA在瑞士問世,并計劃于2012年進行環球飛行。太陽能飛機即將環球飛行,那么,陸地上跑的太陽能汽車業發展的怎么樣?請關注——
打破砂鍋
我國研究太陽能汽車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1984年9月,我國推出了首輛自行研制的太陽能汽車——太陽號,之后又相繼出現了各種外形奇特的實驗室概念汽車,既有高校制造,也有民間愛好者出品。隨著技術的進步,近年來國內外出現了一些外形類似普通汽車的太陽能汽車,但是由于性能、成本、政策等
關鍵字:
太陽能汽車 太陽能電池
7月28日上午,我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業園內彩旗飄揚、禮炮齊鳴。開發區重點建設項目——承德凱星科晶電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單晶硅項目奠基,標志著我市太陽能產業發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作為承德新能源產業的又一生力軍,該項目的開工建設將對推動我市新能源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起到重要作用。
為了進一步加快該集團半導體硅材料產業發展步伐,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凱星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香港)決定在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區采取獨資方式投資設立承德凱星科晶電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實施10
關鍵字:
單晶硅 集成電路 太陽能電池
盧森堡大學的太陽能電池研究所開發出了轉換效率為12%的CIGS(Cu、In、Ga、Se)型太陽能電池單元(英文發布資料)。該研究所是在TDK設于盧森堡大學的產學合作研究項目“TDK Europe Professorship”的框架下于2007年4月成立的。主要從事新型太陽能電池材料及制造工藝開發。
太陽能電池研究所為提高轉換效率,開發出了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吸光層和隔離層。今后將與位于德國柏林的研究所Helmholtz-Zentrum Munchen合作開發采用這些層的太陽能
關鍵字:
TDK 太陽能電池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國,從2007年開始,年提供太陽能電池超過全球供應量的1/3。近幾年由于國內多晶硅企業的崛起,多晶硅原料供應由依靠進口逐步轉為自給自足。2007年以前全國硅料每年只有幾十噸的供應量,主要還是依靠進口原料;2007年全國多晶硅產量1000多噸,但消耗的多晶硅達到8000噸;2008年全國多晶硅產量4000多噸,但消耗的多晶硅達到12000噸;2009年全國多晶硅廠如果開足生產,產量有望達到15000噸,基本上能解決國內太陽能電池產業的用料需求。
我國單純生產多晶硅的廠
關鍵字:
多晶硅 太陽能電池 西門子法
瑞典政府出臺一項新的補貼計劃:為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的企業、組織及個人提供相當于售價60%的補貼。該計劃于一周前正式實施。令政府方面驚訝的是,短短5天時間,補貼申請量已超出預算一倍。
能源署方面認為該刺激計劃獲得了成功,同時也會考慮繼續追加預算,以保持政策的延續性。
關鍵字:
太陽能電池 光伏
江蘇:2011年實現銷售收入4500億元,其中光伏產業實現銷售收入3500億元,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形成10000兆瓦左右生產力;風電裝備實現銷售收入800億元,形成400萬千瓦整機制造能力;生物質能裝備產業和核電裝備產業實現銷售收入200億元。
浙江:到2012年,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350兆瓦,其中光伏發電50兆瓦,風力發電300兆瓦;太陽能熱水器使用面積超過1000萬平方米,年產沼氣1億立方米,實現光伏等新能源消費量占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的1%以上。
江西:南昌市出臺了《南昌市光伏產業發展規
關鍵字:
新能源 光伏 太陽能電池
據道瓊(Dow Jones)報導,由于近期面板產量急速上升,市場開始擔心2009年第4季是否會出現面板供過于求的情況。LG Display執行長Kwon Young-soo認為由于玻璃缺貨的情況相當嚴重,臺灣LCD面板廠在玻璃缺貨的情況下,應該不會產能全開,因此2009年第4季或是2010年第1季超額供給的情況應該相當輕微。
因為返校潮及年底假期購物潮將至,所以電視及PC的需求開始回升,但是亞洲LCD廠商卻面臨重要的原料缺貨。臺廠在2008年因為客戶基礎薄弱、技術較為落后而產能大減,因此Kwon
關鍵字:
LG LCD OLED 太陽能電池
The Pramac Group (瑞士Riazzino) 已經在瑞士最大的太陽能組件制造廠內開始量產,七個月前,該公司完成了工廠設施的建設。Pramac采用歐瑞康太陽能(Oerlikon Solar,瑞士Trübbach)Micromorph端對端制造解決方案,每年生產30MW的薄膜太陽能面板。
The Pramac Group開始采用歐瑞康太陽能端對端薄膜光伏解決方案,在瑞士最大的太陽能工廠內量產。
在資本密集的太陽能組件制造業務中,最小化從開始基建到開始商業化量產和收益的時
關鍵字:
Riazzino 薄膜 太陽能電池
多晶硅,一個曾經令無數企業神往的字眼。近年來,由于世界半導體產業及光伏產業的發展,尤其是受硅太陽能電池發展所驅動,多晶硅市場得以迅猛增長。其價格從2006年初的每公斤50多美元,漲到100美元,最高的時候漲到了480美元。
強大的需求和豐厚的利潤刺激著國內眾多上市企業投身多晶硅產業。據中投顧問最新發布的《2009-2012年中國多晶硅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從2006年下半年開始,多晶硅概念在國內逐漸升溫,許多上市企業紛紛涉足其中。2006年以來我國多晶硅項目累計投資已達440億元。
關鍵字:
賽維LDK 多晶硅 光伏 太陽能電池
2008年,我國太陽能電池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連續兩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太陽能電池生產國。然而,我國光伏產品長期依賴海外市場,已成為障礙我國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隱患,開啟國內市場是發展光伏產業的必然選擇。
國家政策是發展光伏產業的根本力量
開啟國內市場,就必須由政策推動。發展光伏等新能源產業是解決能源供需矛盾,減少環境污染、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最有效途徑。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發展新能源又是拉動經濟增長,擴大就業,搶占未來能源技術制高點的有效選擇。我國政府曾先后出臺《可再生能源法》及
關鍵字:
新能源 光伏 太陽能電池
多晶硅,一個曾經令無數企業神往的字眼。近年來,由于世界半導體產業及光伏產業的發展,尤其是受硅太陽能電池發展所驅動,多晶硅市場得以迅猛增長。其價格從2006年初的每公斤50多美元,漲到100美元,最高的時候漲到了480美元。
強大的需求和豐厚的利潤刺激著國內眾多上市企業投身多晶硅產業。據中投顧問最新發布的《2009-2012年中國多晶硅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從2006年下半年開始,多晶硅概念在國內逐漸升溫,許多上市企業紛紛涉足其中。2006年以來我國多晶硅項目累計投資已達440億元。
關鍵字:
賽維LDK 太陽能電池 多晶硅
由揭陽中誠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廣東省高新技術重點項目——150兆瓦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生產項目第一條生產線已于5月上旬開始試產,現在產品已試產成功,開始銷往國內太陽能知名企業并出口日本等國家。這是目前我省最大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生產項目,標志著我市在新能源這一具有世界戰略性的新興產業中占得一席之地。
揭陽中誠集團有限公司是市委市政府提出重點打造的12條“經濟大船”之一,該公司投資建設的150兆瓦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生產項目被我省列為2008年和2009年省
關鍵字:
晶體硅 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電池介紹
目錄
什么是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電池的原理
太陽能電池產業現狀
太陽能電池的分類
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工藝
太陽能電池發展市場
超薄太陽能電池在美研成
什么是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電池 Solar Cell
太陽能電池是通過光電效應或者光化學效應直接把光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
太陽能電池的原理
太陽光照在半導體p-n結上,形成新的空穴-電子對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