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我國出臺了太陽能行業的標桿性上網電價,光伏新增裝機由去年的500MW提升至今年的1.8GW,超越市場的一致預期,從國家“十二五”期間上調光伏裝機計劃到15GW看,未來光伏行業新增裝機超預期是大概率事件。如果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有望提高,將進一步解決光伏的資金瓶頸,預計2015年可補貼光伏電站裝機量將達到43GW,資金瓶頸的解除有望為各地出臺單獨的補貼電價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國內市場有望持續超預期。從全球需求來看,受歐債危機的影響,第三季度光伏電站融資渠道出現斷裂,意大利等歐洲國
- 關鍵字:
光伏 逆變器
- 太陽能光伏發電是目前發展最為迅速、并且前景最為看好的可再生能源產業之一。自1990年以來,全球光伏組件年度產量從46兆瓦增加至2010年的23.5GW,20年期間增加了500倍以上,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36.5%。截至2010年全球光伏發電累積裝機容量達到了40GW,近5年的增長率超過了49%。這一增速使得光伏產業成為到目前為止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展望未來,國際能源署預計到2020年光伏發電在許多地區能夠實現電網平價,到2050年能夠提供全球發電量的11%。
一、發展現狀
2011年9月5日
- 關鍵字:
太陽能 光伏
- 近百年來,伴隨著全球經濟的迅速發展,世界總能耗水平持續上升,各國能源安全與人類生存環境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一方面,化石能源被大量消耗,能源危機迫在眉睫;另一方面,能源消耗也使二氧化碳大量蓄積,地球溫室效應日益明顯,這一難以逆轉的環境危機正嚴重影響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選擇資源豐富的清潔能源,無疑是解決上述危機、實現能源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最佳途徑。
相比風能、核能等新能源,太陽能光伏發電有著資源無限豐富、發電過程清潔低碳、便于布局、建設快捷等天然優勢,無疑具備更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市場,因此,世界各國已將光
- 關鍵字:
光伏 逆變器
- 受國際宏觀經濟形勢、行業供求關系變化等因素影響,與2010年同比年增長翻番相比,2011年整個光伏行業增長放緩,市場一度出現扭曲,行業進入整合期。 在這樣的形勢下,天合光能提出了鞏固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全面建設全球組織能力的戰略。截止到2011年12月,天合光能研發團隊共申請專利587件,其中發明專利243件,共計擁有有效專利222件,位居中國光伏企業之首。 2012年,天合光能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量會有較大提高,這將是全球最大的市場之一。同時在德國和美國等主要市場的銷售額將進一步擴大。
中國政府實施
- 關鍵字:
光伏 電池組件
- 格拉頓研究所研究分析了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光伏發電和聚光太陽能熱發電)、地熱能、生物質能、核能和CCS等產生近零排放的發電形式,哪種方式可以代表澳大利亞的能源未來,是澳大利亞能源政策面臨的抉擇。市場必須是澳大利亞變換電力供應的主要機制。然而,同時讓市民接受的未來電力價格又將無法滿足其減排目標,除非政府采取行動,以降低低排放技術的成本。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碳定價方案不足以體現低排放技術的競爭力,同樣也無法影響澳大利亞的能源需求。
報告分析了七種清潔能源技術:風力發電場、太陽能光伏組件、大規模
- 關鍵字:
太陽能 光伏
- 過去數月來下跌的組件價格使得市場持續低迷,不過隨著歐洲光伏市場第四季環比增長23%,為光伏行業帶來短暫好消息。然而根據NPD Solarbuzz最新的歐洲太陽能市場季度研究報告指出,2011年第四季度新增需求爆發將加速一些國家光伏補貼政策的緊縮,包括歐洲的主要市場德國,還有宣布中止給部分不合格的新能源電站發放補貼的西班牙。
Solarbuzz預估2012年第一季歐洲光伏市場將較去年同期增長10%,其中比利時、法國、西班牙、希臘將達到歷史上最高的市場份額,而英國由于收益與補貼政策影響,第一季安裝量
- 關鍵字:
光伏 太陽能
- 曾帶給投資者無限想象的光伏概念股,在新年伊始,正忙著以出售資產、下調融資方案等方式熬過難關,更多的企業則以停產來應對光伏產品價格倒掛的低潮。1月31日,多家光伏業A股上市公司報出盈利下降90%的業績預告。
在大陸光伏市場一片哀鴻之際,臺灣鴻海集團卻在近期宣布,投資千億人民幣,進軍光伏產業,憑著超強的成本控制能力,吸引全球最大多晶硅生產商保利協鑫能源為其大陸合作伙伴。近期亦傳出,因財政危機申請破產保護的柯達公司要進軍薄膜太陽能電池業務。
全球光伏市場正進入價格競爭和低毛利時代,大型外資的產業
- 關鍵字:
光伏 多晶硅
- 在與利益相關者和環境組織協商后,希臘環境部宣布了光伏項目新的上網電價補貼,并于2月1日生效。相比較2009年的政策,100kW以下和非聯島嶼的項目下降了12.5%。到2014年8月,每6個月還將下降7%。
本月開始補貼為0.32歐元/kWh,到2014年8月最終將下降到0.229歐元/kWh。從2015年2月,補貼將通過一個特殊的公式,逐步降低。同時,低于10kW的屋頂光伏系統的補貼每6個月將下降5%。現在是0.495歐元/kWh,到2014年要達到0.383歐元/kWh。
2011年9月
- 關鍵字:
光伏 太陽能
- 自美國商務部就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板)發起“反傾銷、反補貼”案(以下簡稱“雙反”)正式立案后,該案又有進一步的進展。因為去年10月~12月期間,中國光伏企業出口美國的太陽能電池數量和金額增長過快,1月30日,美商務部在對華太陽能電池(板)案中做出緊急情況裁定并決定追溯征收反補貼稅,即在初步裁定反補貼稅率后,向前追溯90天開始征稅。
2月1日,相關光伏企業人士以及代理此案的律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舉并不表示美國商務部一定會在初步裁定反補貼稅率后向
- 關鍵字:
光伏 太陽能電池
- 國內市場將持續超預期,部分地區補貼電價有望進一步上調
由于今年我國出臺了太陽能行業的標桿性上網電價,光伏新增裝機由去年的500MW提升至今年的1.8GW,超越市場的一致預期,而從國家“十二五”期間上調光伏裝機規劃到15GW 來看,未來光伏行業新增裝機超預期是大概率事件。首先,由于近期多晶硅和組件價格的大跌,電站的投資回報率繼續大幅上升,根據我們的測算,在1.15元/度的上網電價下,大部分西北地區投資回報率將高達10%以上,業主方將極有動力對光伏電站進行投資。
其次,
- 關鍵字:
光伏 太陽能
- 2011年全球光伏電池價格大跌。究其原因,普遍看好市場前景的中國光伏企業一個勁兒地增設工廠,可其在歐銷量卻受歐債危機影響增長乏力。光伏企業已準備好經受優勝劣汰的“嚴冬”考驗,與此同時,價格下跌也可能為光伏產業帶來市場普及的曙光。
據中國光伏產業團體透露,2011年光伏電池每瓦出廠均價下跌40%左右,較2008年則下跌了近70%。2011年第三季度中國光伏產業八大巨頭均出現虧損。中國光伏電池產量年增長率連續七年保持100%以上,大大小小廠商達數百家之多,產量占到全球總產量近
- 關鍵字:
光伏 太陽能
- 中國光伏產品制造商們在2011年遭遇的價格大跌和業績重挫,似乎并沒有影響到上游企業,光伏設備制造商的日子顯得要好過許多。
咨詢機構Solarbuzz最新一期的報告顯示,中國光伏設備商的業績在2011年將大幅提升,部分公司的收益甚至實現了翻倍。不過,因為去年下半年光伏行情的走低和今年市場仍不明朗,國內光伏設備供貨商們也對短期前景并不看好。
業績大增
“海外企業如Roth&Rau,Manz,ALD-Vacuum,andPVA-TePla在2011年光伏設備的總營收預計
- 關鍵字:
精功科技 光伏
- 日前,在全球頂尖運營戰略咨詢公司柏亞天出版的2011全球光伏行業可持續發展指數排行中,天合光能名列全球榜首。這份可持續發展報告排名從領導者地位、市場份額、公司盈利能力及資金鏈等多方面指數,衡量全球主要光伏企業的綜合實力。
2011年9月,天合光能使用自主研發的“Honey”電池技術,60片電池組件的峰值輸出功率達到了274瓦,締造了標準尺寸多晶組件發電功率的世界紀錄。當年12月26日,天合光能正式啟動具有自主產權的500兆瓦“Honey”高效電池和
- 關鍵字:
天合光能 光伏
- 阿特斯陽光電力首席執行官瞿曉華表示,阿特斯陽光電力正加班加點提高太陽能電池板的產量,來滿足歐洲光伏市場出現的“未曾預料到”的激增。
瞿曉華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鑒于德國政府可能在未來數月將對光伏補貼進行下調,德國客戶的訂單量出現大幅增長。
“過去幾周德國市場的光伏需求出現強勢增長,這使得我們有點措手不及。需求膨脹的部分原因是德國客戶擔心政府補貼政策有變。”
昨天,阿特斯陽光電力納斯達克股票價格收于每股3.82美元。
上周,德國環境部
- 關鍵字:
阿特斯 光伏
- 我國光伏行業投資過熱導致產能過剩,歐債危機和美國雙反案讓企業雪上加霜
從2006 年開始,我國光伏行業連續4 年產能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但2011 年,光伏行業遭遇“嚴冬”:產能過剩、歐債危機加劇、多國削減給光伏產業的補貼……全球光伏市場不景氣的狀況凸顯。
光伏“火箭”中途“脫軌”下降
進入21 世紀,在全球氣候變暖和常規能源供應短缺的背景下,太陽能發電受到投資方青睞。從2006年至
- 關鍵字:
無錫尚德 光伏
光伏介紹
光伏(PV or photovoltaic):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是利用太陽電池半導體材料的光伏效應,將太陽光輻射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一種新型發電系統,有獨立運行和并網運行兩種方式。
太陽能光伏電池制造工藝:
將多晶硅硅片經過:制絨、蝕刻、擴散、燒結、印刷……
光伏發電發展現狀及前景
到2007年年底,全國光伏系統的累計裝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