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業“雙反”風波再度升級
自美國商務部就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板)發起“反傾銷、反補貼”案(以下簡稱“雙反”)正式立案后,該案又有進一步的進展。因為去年10月~12月期間,中國光伏企業出口美國的太陽能電池數量和金額增長過快,1月30日,美商務部在對華太陽能電池(板)案中做出緊急情況裁定并決定追溯征收反補貼稅,即在初步裁定反補貼稅率后,向前追溯90天開始征稅。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28599.htm2月1日,相關光伏企業人士以及代理此案的律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舉并不表示美國商務部一定會在初步裁定反補貼稅率后向前追溯90天開始征稅,這需要美國商務部在終裁中決定通過此提案;同時,也需要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在終裁中同意此提案。不過,可以預測,美商務部還將在對華光伏企業反傾銷調查中采取緊急情況裁定并決定追溯征收反傾銷稅。
分析人士認為,這可能預示著中美兩國在光伏 “雙反”領域內的“糾紛”進一步升級,中方強烈反對和中國光伏企業的應訴努力沒能取得實際效果,這也表明美國商務部早已預設了初裁結果,反補貼稅征收可能性很大。
美認為中國出口增長過快
英利集團法律事務總監陳卓稱,美商務部之所以作出緊急情況初裁只看進口數據就行,并且只看強制應訴企業天合光能、無錫尚德去年底出口美國產品的數據,只要有大的增長,就能憑此做出緊急情況初裁。
據媒體報道,案件起訴方德國SolarWorld近日提供了一份材料稱,美國商務部已發現2011年底美國大量進口中國太陽能板的現象,有可能為美國商務部決定征收 “雙反”稅提供新的證據。
“我們對美商務部因進口海關數據增長就做出反補貼緊急情況初裁并不驚訝,這完全在我們的預計中。”陳卓說道,“下一步,美商務部很有可能在光伏產品反傾銷稅上啟動緊急情況初裁,也會向前追溯90天開始征稅。”
國內14家光伏企業聯合應訴代理律師李磊說,之所以追溯90天開始征稅是因為美商務部擔心一些中國光伏企業在初裁之前,有意加大對美國出口量,這就存在逃避征稅的可能性。
是否追溯還需最終裁定
雖然,美商務部對華太陽能電池(板)案中做出緊急情況裁定,但是否追溯90天征稅還需要最終裁定,同時,ITC在最終裁定中也要同意此提案。
陳卓稱,從歷史經驗上看,ITC在實際中存在最終裁決認定緊急情況裁定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為ITC不同于美商務部只考慮海關進出口的數據,還要看其他更多的因素,還會征求中國光伏企業的意見。
據陳卓分析,2011年10月~12月的較短期間內,中國向美國出口了大量的太陽能電池(板)是因為美國太陽能市場自身增長的原因,此外,由于美國幾個州太陽能補貼項目即將到期,補貼政策將取消,一些美國光伏企業趁機加大了從中國進口量,光伏組件的需要也就增大了。
不過,反補貼緊急情況初裁暫時不會給中國光伏企業帶來大的影響。李磊說,此緊急情況初裁是美“雙反”程序中的一部分,在等到美商務部做出反補貼初裁前對中國光伏企業幾乎沒有影響,而在初裁決定后只需要交90天的保證金,并不實際上征收;最后,還要看美商務部終裁的結果才能確定是否征收。征還是不征的可能性都很多,包括對什么企業征收,以什么標準征收等都不一樣。
“不只是美商務部終裁要通過,還需要ITC在最終裁定中也要同意,這兩個機構都要獨立的認定才可以征收的。”陳卓補充道。
評論